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礼
释义

§ 定义

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2、仪礼、周礼、礼记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无疑也。[1]

§ 祭祀

祭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2]

天坛始建于公元1420年,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在历史上共有22位皇帝先后在此举行过654次祭天大典。清代祭天仪仗由导象、宝象、车驾、乐队、禁军、八旗军、皇帝御前侍卫、内廷侍从、文武百官等组成。而祭天乐舞则是献给上天的舞蹈,已流传千年。

祭天仪式中,最盛大的要算孟冬祭天了。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来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这就是祭天大礼。

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首先要到斋宫斋戒沐浴。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斋宫位于西天门内南侧,坐西朝东。按照明清两代帝王的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不沾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人,多洗澡,名为“斋戒”,又称“致斋”。

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开始逐渐增强,而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拂晓时分仪式开始时,圜丘坛内挂起灯杆,悬着大灯笼,叫作天灯,此时坛内通明。皇帝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祭服,脱去鞋子,然后才能登坛行礼。

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等9项程序,整个仪式在赞礼官的指挥下进行。祭祀过程中,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不断跪拜行礼。赞礼官如同司仪一般,高声合唱,人们随之做相应的动作。在赞礼官的唱和之声中,奏响《中和之曲》,迎神开始。乐曲声中,祭天者想象着昊天大帝率领众神来到祭坛,然后侍者把燎坛上的柴草点燃,焚烧祭品,顿时烟雾缭绕,祭品也就意味着送到了上天那里。当“迎神礼”做完后,皇帝要洗手、擦手,再行“三上香”,“奠玉帛”,最后按程序“献酒”。至此礼毕,皇帝回到大帷幕中,脱去祭服,全部祭天仪式才告结束。 [3]

祭地

祭地制度起源于原始农业和自然崇拜,据文字记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在树林间空地的土丘上举行,后来发展成用土筑坛,并演变成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为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周礼》中就有“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的记载。汉武帝开始立庙祭祀,在汾河与黄河交汇处,古称汾阴(现山西省万荣县)的地方建后土祠。西汉末年按阴阳方位在长安城北郊建祭地之坛。此后虽历代礼制不同,有时天地分祀,有时天地合祀,但均在都城建有祭地之坛。金代建中都城时在通玄门外(今复兴门外会成门东北)建北郊方丘,是北京史上第一座祭地之坛。

现在的地坛建成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坐落在京城北郊安定门外东侧,依“南乾北坤”之说与天坛遥相对应。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明清两代帝王每逢夏至这一天,到此进行皇家祭祀活动,企盼在帝王的统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公元1531年至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十五位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其中正祭皇帝亲祭174次,恭代207次。

明清两朝的吉礼祀典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等,祭祀皇地祇神为最高等级的大祀。祭地大典每年夏至举行。古人认为这一天 “阳气至极,阴气始至”,所以选在这一天祭祀属于阴性的皇地祇。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依次为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读祝、亚献、终献、受福胙、彻馔、送神、望瘗、礼成。进行中各奏乐章一章,初献至终献时分别舞武功之舞和文德之舞。但不同的是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整个祭祀过程十分隆重,不但祭品丰富,礼仪复杂,而且场面宏大,期间皇帝需跪拜70余次,耗时约两小时。

从祀山岳

方泽坛下层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石座,放置有“五岳”、“五镇”山形和“四海”、“四渎”水型,均为东南向。祭祀时以五岳五镇、皇帝陵寝所在的五陵山和四海四渎从祀,是安放从祀神位的四从坛。

对于“五岳五镇”的祭祀来源于远古先民的山川神灵崇拜,相传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就化为五岳。在漫长的数千年封建时代,“岳”、“镇”是皇权和社稷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象征与标志,是国泰民安、和谐顺畅的寄托,丰厚文化底蕴,使之在中华文明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五岳风光”与“五镇奇观”一直被尊称为“华夏十大名山”,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历代封禅祭祀不断。据《明史》记载,“五岳五镇”的封号起于唐、宋时期,宋代封五岳为帝,五镇为王。至明洪武三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五镇称东镇沂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北镇医无闾山之神。此后清代康熙曾多次造访南镇、西镇,并留有牌匾;乾隆也曾三登闾山,为北镇题词吟咏。而五岳名山更是历代驰名中外,令许多名人雅士在此流连忘返。

《通典》卷四十五《礼五·沿革五·吉礼四》中有大量关于唐代前“五岳五镇”祭祀的记载,这种对于山岳的祭祀礼仪到了清代已十分完善,这一点我们从祭祀时的陈设中便可略窥一二,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在大祀方泽时“五岳”、“五镇”分别与“五陵山”从祀于方泽坛下层,其中五岳从位设于东一坛,设黄缎方幄次一座,幄内设石雕山形一座,上设神位(丹漆金字),爵桌一处,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爵垫一、黄瓷盏三十;笾豆桌一处,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豋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左右烛台各一;幄内外黄羊角座镫各二;幄前设三格俎,炉几一,镫几二,上设铜炉一,靠具,黄羊角鱿鲩镫二;幄外北旁设馔桌一,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馔盘一;尊桌一,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黄瓷尊一,疏布幂勺具,实酒六瓶,黄瓷爵三;接桌一,明黄锁金缎罩衣,上设帛篚一,内盛青、黄、赤、黑色礼神制帛各一端,白色礼神制帛四端;香盒一,内盛方柱降香一炷、细攒香二两。五镇从位设于西一坛,也设黄缎方幄次一座,幄内外陈设与五岳从位陈设基本相同,只是帛篚内所盛改为青、黄、赤、黑色礼神制帛各一端,白色礼神制帛三端,略低于五岳从位。在祭祀结束后,神位均请回皇祇室供奉,每月初一、十五由太常寺官员拂拭神幄,上香行礼。

从这些繁琐复杂的陈设、繁文缛节的祭祀可以看出封建帝王对祭祀的重视,他们通过祭祀这一手段,将皇帝的绝对权威昭告世人,将“天父地母”、“皇权天授”的思想通过与天地对话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无论是大祀方泽还是从祀山岳,支撑其发展延续的动力都是古人对于人和宇宙关系的探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才是祭天礼地的灵魂所在。

君王祭祀

在漫长的地坛祭地历史中有几次偶发事件使祭祀与众不同,也更加增添了地坛祭地的神秘与庄重。清嘉庆十八年夏至,皇帝亲诣方泽,当时京城、直隶等地已久旱无雨,在祭后的第二天京城就普降甘露,并连降两日。嘉庆皇帝倍感欣喜,为表感激,他参照乾隆三十五年的旧例,派二阿哥绵宁(即后来的旻宁,清道光皇帝)恭诣皇祇室,向列神位依次拈香,行祀谢礼。清嘉庆二十四年五月,因要修缮皇祇室内的高宗纯皇帝神牌托底,嘉庆帝派遣哥哥成亲王永瑆恭诣行告祭礼,但在过程中出现了次序的错误,因此成亲王及太常寺官员均受到了较重的处罚,永瑆被罚在家闭门思过,并罚半俸十年,其子绵勤也被革去了内大臣职务,在家侍父。由此可看出古代君王对地坛祭祀的恭敬与重视。 [4]

祭宗庙

商、周时期,神灵祭祀,尤其是对已经故世的祖先进行祭祀,在当时思想意识及社会生活领域具有极其重要而独特的地位,这一点从有关传世文献以及出土的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记载中均可得到证实。《礼记·祭统》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古人曾经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 从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可以看出,祖先崇拜在商代的重要地位远非上帝神和其他自然神可比。就目前已经发现的卜辞记载来看,可以确定为祭祀祖先的卜辞共有15000多条,超过其他任何一类辞例的数量。而关于上帝的卜辞总计仅600多条。[2] 从有关的商代甲骨卜辞及周代金文铭词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祭祀祖先的仪式相当庞杂、繁复。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更新,至春秋战国时期,商、周时期种类繁多的祭祖仪式已经逐渐衰歇、消亡。简便易行的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定时祭祀祖先的四时祭制度逐渐形成,并陆续被当时及稍后秦汉时期的学者,尤其是儒家学者作为周礼编纂记录于诸多文献之中。[3] 同时,对祭祀规模高于四时祭的禘、祫祭的记载也开始散见于有关文献。两汉以后,随着儒家典籍陆续成为统治阶层钦定的官方经典,其中记载的四时祭、禘、祫祭也逐渐成为历代王朝举行宗庙祭祖主要祭礼。[5]

§ 《周礼》主要内容

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周礼》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散佚,西汉时补以“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全书共分四十二卷。 关于《周礼》的作者,众说纷纭。基本上可分两大类:第一类认为是周公旦所作,肯定此书的价值,称之为“周公致太平之迹”、“太平经国之书”。但也有人认为虽为周公所作,但未曾付诸实行或局部为后人添入。第二类认为非周公所作,认为是西汉晚期刘歆校书时,加以整理补充而伪造成书,或与王莽合作窜改,以致对此书的价值持否定态度。还有人认为既不是周公所作,又不是刘歆窜改,而是出于他人之手,作者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许多人。时间为西周初,晚至西汉之末。近代学者根据考古出土文物的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考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基本上可以断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 《周礼》是记载古代设官分职的政典,共记载了王室大小官377名,并详列各官的职权。书中保存了不少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如井田制、分封制以及秦汉的五刑、田制、乐舞等。还记载了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包括纳税、负担力役、兵役,每家一兵,不仅战时要作战,而且每年要进行四次军事演习等。此外,还有农业、工艺、礼俗等方面的史料。有关《周礼》的著疏,主要有东汉郑玄的《周礼注》,唐贾公彦的《周礼正义》,清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等。

§ 《仪礼》主要内容

《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其中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体现“亲亲尊尊”原则的礼仪,以《仪礼?丧服》最为详细明确,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读了可以明白封建贵族的繁文缛节,可以考见古代宫室、舟车、衣服、饮食等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宗教信仰、亲族制度、政治组织、外交方式等。 《仪礼》原有两种本子,一种是汉高堂生所传,一种是从孔宅壁中得来,东汉郑玄合并两种本子,就是现在所流传的《仪礼》。《仪礼》据古文派经生说,是周公所作。《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 《礼记》主要内容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