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静夜思》 |
释义 | § 正文 《静夜思》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诗词解释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 诗词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床”的释义 《静夜思》 1、指井台。参考资料:《新课堂作文》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退休教师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静夜思>诗意图》 。 2、魏明伦表示,《静夜思》家喻户晓,但研究者对这首诗却一直争论不休,焦点就集中在“床前明月光”的“床”上。有的认为“床”应作坐具解释,有的认为“床”应作睡眠之床,学者认为“床”应作井栏解。其实,《静夜思》中的“床”确为井栏,而且“井”这一民俗意象是全诗的核心意象。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3、“床”即“窗”的通假字 4、驳以上观点床之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5、马未都先生提出观点: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 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 一种坐具),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睡觉的床(寝具)。澄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的诗文。如果解释为我们睡的床,那么就很难看见月光。所以,用胡床更确切。 § 作者 李白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 § 创作背景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 § 诗词赏析 《静夜思》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 )。这首《静夜思》 《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 诗的意境 《静夜思》宋代苏轼《题西林寺壁》诗曰:“横看成岺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西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座庙宇,从正面望去,庐山宛如橫空出世的高岺;而从侧面观看,它则成了峭拔峥嵘的险峰。那么,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部。然而,有些事物,即使我们不处在“庐山”之中,有时也是很难识其“真面目”。如李白的《静夜思》即是一例。 据报道,作为首位登上《百家讲坛》的收藏家的马未都先生,在其《说家具收藏》系列讲座的第二集中抛出了惊人的观点: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所说的“床”,并不是指睡觉的“床”,而是指一个马扎,即古人所称的“胡床”。马未都在讲座中称,唐代的建筑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亮(光)是不可能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上糊上纸的时候。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他在院子里坐着,而非大家一直以为的在室内。马未都还以李白的《长干行》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意思是拿了一个马扎子坐在门口,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绕圈。如果把“床”解释成睡觉的那个“床”,“屋里一大床,小男孩诡秘地围着小女孩很暧昧地转来转去,就不是李白的原意了”。 该集讲座播出后,马未都的新观点却引起外界一片哗然,有的观众表示赞同,但也引来了众多反驳。湖南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就在自己博客中反驳马未都的“马扎说”。张华立也引用众多古诗,从李白的“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到白居易的“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再到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来证明“床”还是睡觉的那个“床”。 《静夜思》其实,在笔者看来,马未都的“马扎说”本是不错的。只是因为,马未都所解读的的《静夜思》并不是李白的原稿,而是修改稿,所以才遭遇质疑。那么,李白原稿的《静夜思》的“真面目”到底是个啥样子呢?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应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由中华书局的《全唐诗》、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元萧士斌《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木秉《唐诗品汇》可以佐证。由此看来,马未都的“马扎说”倘若用来解释“床前看月光”就顺理成章了,即李白当时根本就不在室内,而是在室外的院子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坐在胡床上看月光,并且有座大山离他不远。惟有如此,他才有可能将从东山冉冉上升的月亮洒满庭院的月光“疑是地上霜”,进而才“低头思故乡”。 “床”字在《静夜思》中确实如马未都在讲座中所称谓的“胡床”,即今天人们所说的椅子。其实,古时并没有像现在人们所用的椅子,古人大多席地而坐。“胡床”,《辞海》的解释是:也称“交床”、“交椅”、“绳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演繁露》卷十四:“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由此可见,胡床是在东汉时期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内地,模样相当于今天的折叠椅,其坐面由棕绳连接,故亦称“绳床”。在唐代,“胡床”已经成为椅子的代名词。而李白在其诗中也曾多次使用过它:“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草书歌行》)、“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寄上吴王三首》)、“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陪宋中丞右武昌夜饮怀古》)等。 《静夜思》那么,修改稿的《静夜思》是怎么面世的呢?据笔者手头所掌握的资料,明代赵宦光、黄习远等在万历刊本的《唐人万首绝句》首先对《静夜思》的原版本作了修改:“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里,第三句则由“举头看山月”改为了“举头望明月”,但第一句仍作“床前看月光”;而在清代王士真《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里,又作了修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里,第一句“床前看月光”则改成了“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未作修改。但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在蘅塘退士(即孙洙)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便将第一、第三两句的修改则完整地放在了一起,于是《静夜思》便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于《唐诗三百首》分体编排,旧时多选为家塾课本,广为流行,以至坊间有俗语云:“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于是便成为二百七十年来广为传诵,妇孺皆知的《静夜思》了。而笔者小时候正是通过《唐诗三百首》初识《静夜思》的。 然而,倘若李白在天之灵得知,后人擅自將他的《静夜思》中的“床前看月光”修改为“床前明月光”;而將“举头望山月”修改为“举头望明月”,他非提出抗议不可:我怎么会在这短短20个字的小诗里,重复使用两个相同的“明月”呢?我怎么会在室内的睡床上看到室外从东山冉冉升起的“明月”进而“低头思故乡”呢?笔者虽然小时候就背过李白的《静夜思》。然而,正如古人所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深浅所得之深浅耳”。(清代张潮《幽梦影》)一直将诗中的“床”当作睡觉用的“床”来解。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再读李白的《静夜思》,才有了“庭中望月”、“台上玩月”乃至“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精义仁熟在晚年。”(明代吕坤《呻吟语》)之感,似乎真正进入识其真面貌的境界。 § 特点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 影响 《静夜思》刘朝文的《李白的〈静夜思〉是摹仿之作》(淮阴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该文又以《李白的静夜思〉是串珠之作》为题,发表于《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认为“这首小诗及其表现出来的意境,根本不是李白独创,而是摹仿了别人的作品,并用串珠手法拼将出来的”。并指出“李白的《静夜思》句句有来历”:乐府歌辞《伤歌行》中的“昭昭素月明,辉光烛我床”和《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简直就是“床前明月光”的原型;“举头望明月”则脱胎于曹丕《杂诗》的“仰看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也脱胎于曹丕《杂诗》的“俯视清水波”和“绵绵思故乡”。 胥洪泉认为:刘文的观点可算一家之言,但大可商榷。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即按照诗句相似或意境相近的方法去比照古代诗歌,则古典诗词中这样诗句、意境相似的就很多,那岂不是很多古代诗词都是“摹仿之作”或“串珠之作”吗?古代诗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他们作诗又爱用传统意象,而古人通过望月来思乡又具有普遍性,所以,很多诗词都有相同的意象或相似的意境,实不足为怪。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南朝宋谢庄《月赋》有“柔祗(大地)雪凝”、“连观(宫殿)霜缟”,把月光比作霜雪。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也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窃以为,说李白的《静夜思》是“摹仿之作”,似乎言重。或许可以说,用霜雪比喻月光,并非李白“首创”。而在诗词创作中“用典”,或“化用”前人诗句,不胜枚举,不宜加以非议。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而“举头望山月”,在晋乐府《子夜四时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对李白《静夜思》的探讨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细,经过争论,有的问题已经逐渐明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理论研究《静夜思》的文章。有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其主旨的。有用结构主义理论解析本诗的,分析了《静夜思》中的内在关系结构,探讨了其蕴涵的种种二元对立,指出正是二元对立这种人类心灵中的基本结构模式使得该诗传诵千年。这些文章,尽管有的属于初步尝试,论述不够全面深刻,但视角独特,方法新颖,拓宽了《静夜思》研究的视野。学术问题,愈辩愈清,不同见解,不妨存疑。有的作者,论证不足,却指谪他人,惟我正确,实不可取。 § 参考资料 1、http://www.chinapoesy.com/TangShi1226.html 2、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6909/ 3、http://ce.sysu.edu.cn/hope/Educatio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7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