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勾勾
释义

§ 简介

一勾勾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

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于是就有“××听到××唱,饼子贴到门框上”之誉了;饼子是该向锅里贴的,可一听到动听的“一勾勾”走了神了,却贴向门框上去了。这是说它象勾子那样,把人们的神魂一一勾住不放,因而产生了这个名称。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 一勾勾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这个剧种是在民间业余演出中发展起来的。演员来自农民,演给农民看,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演出;演的是生活小戏,唱腔、音乐并茂,通俗易懂,自然带一种农民的朴实、痛快,大手大脚的痕迹。各地农村都有过业余剧团。终于,1959年在中央提出的挖掘地方古老剧种的精神指导下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对这个新鲜事物,县委、县府都很支持,派了文化干部,后来还委任了团长;由“三十二坛醋”焦连琨任业务团长;聘请了文科、武功教师,自农村招收了一批学员;济宁一批青年也来加入,从此练功、排戏、演出,活跃在农村,曾多次参加专区(惠民、德州)会演,有传统节目,移植节目和现代剧目。后来电影演员崔文顺回乡支民,被聘为化妆师,逐渐壮大起来。1964年,代表德州专区赴“山东省地方戏曲会演”,于山东剧院演出了自编剧目《红梅》以后,更辗转鲁南、胶东、鲁北、沧南各地巡回演出,极一时之盛。1965年,毛收入竞达专区上乘。

一勾勾值得回忆的是这个剧团的团风,是非常正派的。演员是农村来的青年,他(她)们朴素敦厚,要求上进,虚心学习,努力炼功;教师虽都不是名演,却待人诚恳,认真教练;上下一致,对上服从领导,对同志互相团结,互助互学,不计待遇,艰苦朴素,一心向团。上下虽只有三十二个人,互相配合,有时书记、团长、勤杂人员都互替上场;大灯光,大布景,不论制作、演出,台前台后,自动而有纪律地忙个“马不停蹄”(简直是“战斗”),这种艰苦而无怨言,集体合作工作作风,是上述短时期内取得若多成绩的根源。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

一勾勾“一勾勾剧团”,在“文革”中被砍掉了。但,这个剧团的曾经存在,并拥现过一些唱出特色的演员,至今仍使人不能忘怀,原团的一些演员现在有的今已逝世,有的转业到别的部门去工作了。已故的二人,“三十二坛醋”的唱腔,虚实相济,轻重回逗,如噎如吐,真假嗓出现的很有分寸;张洪学操板胡,勾勾作响,时歇时动,很有剧种特色。仍住梆子剧团的李富元,唱、作俱佳。他的嗓音宽厚宏亮,很有表现力;作功动辄入戏,或庄重,或诙谐,无往不响,尤其在现代戏里,他的表演带着浓重的民间味,富有生活气息;已转业五金厂的巨野宋玉珍,她的嗓音醇厚敦实,由真声转假声时,三腔(头腔、鼻腔、胸腔)共鸣,还带一种喉音,听来深沉隽永。她可以代表南派。已转业济阳文化馆的德平龙传英,她有一种适合这个剧种的特殊嗓音,虽然以此去唱梆子,那是不可设想的,来唱一勾勾,却是难能可贵的了。她的音色优美,音质坚实,真声度假声自然,婉转流畅,勾勾呼呼,惹人爱听;身段活动自然。她所演出有传统剧目《王小赶脚》 ,唱、白、作、逗,很富有民间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剧种,齐河、禹城、临邑三县交界处,至今不失流传。现在禹城有个业余剧团,有先前的老艺人,带一些青年,农闲时也邀请一些专业人员,不时演唱一回。[1]

§ 历史溯源

一勾勾"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6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 ,获"展览演出纪念"奖状。1959年10月,临邑县一勾勾剧团成立,老艺人焦连琨(艺名"三十二坛醋")任团长,培养出一批学员。1964年,该团参加全省革命现代戏会演,演出《红梅》 。"文化大革命"中,该团被撤销。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80年代末,在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2]

§ 艺术特色

一勾勾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人称"四根弦"。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他们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节日组织演出。一勾勾来自"一讴吼"。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中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噪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一勾勾"有传统剧目七十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

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现在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 痴迷艺人

一勾勾在临邑县,有一位48年痴迷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勾勾”地方剧种,为传播“一勾勾”鼓与呼的老艺人,她就是原县“一勾勾”剧团演员邝淑云。

60多岁的邝淑云言谈举止带着艺人的神韵。她对记者谈起48年前结缘“一勾勾”的经历:“1959年我小学毕业,当时13岁,那年秋天,临邑县新成立的‘一勾勾’剧团招收学员,从小喜爱戏曲的我,瞒着家人偷偷跑到报考点报考,没想到一考考中了。眼见生米做成了熟饭,开明的父亲没说什么。”

“一勾勾”这个地方剧种渊源于秦腔,从秧歌调中演变形成,明末清初开始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流畅。在鲁西北地区,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说法,形容它唱腔动人心魄,蒸干粮贴饼子的女人们听得入了神,误把门框当锅沿了。

邝淑云在“一勾勾”剧团学唱小生戏,她勤奋好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她出演《四大秦》、《四大帘》、《拾玉镯》、《胡林抢亲》等传统剧目和《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剧目。下乡巡回演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赶来观看,他们的演出引起了轰动。1961年,“一勾勾”剧团参加全省戏曲会演、省内巡回演出,受到广泛好评。谈起当时演出盛况,邝淑云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那时在济南一天演出3场,观众场场爆满,演员出场一亮相、刚开口,观众喝彩不断,谢幕时不让下场啊。”

1971年,“一勾勾”剧团与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一勾勾”剧团撤消了,老艺人纷纷离开。邝淑云到县印刷厂当了工人,当时失落的心情难以言表。但是,她对“一勾勾”的热爱和眷恋一直没有改变。空闲时间,她联系县城的老演员聚在一起演唱“一勾勾”。邝淑云说:“30多年来,大部分‘一勾勾’老艺人谢世,我们那批学员如今也已60岁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种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这种状况让我们心里很着急啊!”

进入新世纪,临邑县组织邝淑云等原“一勾勾”剧团10余名老演员重新出山,由他们培养新演员,又恢复了演出。2002年,中央电视台戏迷俱乐部栏目组邀请邝淑云等老演员演出《王小赶脚》 ,受到了尚长荣、杨春霞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赞扬。2006年4月,临邑县“一勾勾”地方剧种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着,临邑县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邀请邝淑云做艺术指导,全县兴起了一股学唱“一勾勾”热。[3]

采访结束时,邝淑云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培养学员,把‘一勾勾’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传承意义

"一勾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音乐风格独特,剧目内容地方色彩浓郁,是花鼓系统较为典型的剧种,具有审美、学术等多种价值。[4]

§ 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著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

§ 相关词条

京族哈节  吴桥杂技  锡伯族西迁节   天桥中幡   沧州武术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