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京族
释义

§ 概述

京族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58年定名为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的山心、沥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使用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现基本上通用汉语广东方言和汉文。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语言的系属未定。没有文字,绝大多数京族人通用汉语(广州方言)和汉文。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渔歌、叙事歌等。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

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山心、巫头潭吉4个自然村。京族地区气候温热,海产丰富,除有700多种鱼之外,尤以珍珠、海马、海龙等著名。京族以渔业为主,以农为辅,属沿海渔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

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后来有一部分人自越南涂山沿海捕鱼来到巫头岛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语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 历史

邮票中的京族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而来。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

京族自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沥)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清朝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清末属防城县管辖。在历史上曾和汉、壮等族人民联合进行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法战争期间,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沥尾)里长杜光辉率领京族、汉族群众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1886~1887年间,法军侵占江平地区时,当地京、汉族人民联合组成义军,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沥)尾、山心京族30余人参加东兴总工会领导的船工工会。山心京族地区曾成立农民协会。总工会及农民协会允后在沥尾、山心组织动员京族群众数百人举行游行示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斗争。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纽争州川:平地区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解放战争中,京族人民积极参加游击队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 社会经济

捕鱼图解放前,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兼营农业、盐业。地主、富农和渔业资本家占有大量的渔、农业生产资料。沥尾、巫头、山心、潭吉的地主、富农、渔业资本家占4村总户数的2.93%,他们占有4村渔箔的23.87%,每人平均占有数为贫苦渔民的7.54倍;拥有4村渔船总数的28.94%;占有4村耕地的35.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为贫农的11.73倍。封建的租佃剥削是京族地区的基本剥削方式,在渔业上表现为网租和箔租,剥削量达70%以上;在农业上表现为地租,租率占产量的50%。雇佣剥削以雇长工和利用京族传统的帮工互助性质的“寄赖”关系进行,剥削率高达70~80%。在残酷的剥削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京族保存以“翁村”为首的社会组织。“翁村”意为乡长或乡正,负责处理村内事务及纠纷,监督执行村约,主持祭祀仪式,筹办公益事业。‘‘翁村”下有“翁管”,协助翁村执行处罚,管理山林;“翁记”负责文书账目。重大事务由村中长老组成的“嘎古”,集团商议决定,交“翁村”执行。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利用“翁村”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后,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建设事业。单纯的渔业生产也发展到多业经营。生产不断增长,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京族的渔业生产也发生了几大变化:一是由过去的浅海捕鱼发展到深海作业;二是过去的竹筏小船已改为大中型渔船;三是从单纯的捕捞发展到捕捞、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形式;四是从单纯重视渔业生产发展到工、农、林、渔业并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沿海地区实行比内地更优惠的开放政策,使得处于开放前沿的京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迅速改变。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 文化艺术

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京族》 陈玉先京族的歌唱艺术颇有特色。唱时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则边敲打竹梆子与竹板轮流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叙事史歌以及中国古诗词等。如《宋珍、陈菊花》、《斩龙传》、《琴仙》、《浔阳江头夜送客》,等等。歌的曲调不下30种。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等。其中有些歌本流传,有些却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用京语演唱的京歌,有着自己的格律,比较复杂。京族的民歌内容也十分丰富,由于生产的影响有不少歌曲都与大海相关。如有一首海歌这样唱道:“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摇船过海摇绳断,还有几摇到岸边;板短搭桥难到岸,望妹伸手过来牵。”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过对歌物色对象,所以他们个个能歌善唱。“京戏”是京族传统的戏剧,称“嘲剧”,独具民族特色。

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民族乐器,它的半片大竹筒,或3块木片制成长方形的琴身,独弦琴长约75公分,一端插一根与琴身成直角的小圆柱,或金属片条,另一端按一把手,两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线。演奏出来的声音十分幽雅动听。

§ 生活习惯

京族

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污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

京族喜吃鱼、虾、蟹、鱼汁及大米糍粑“风吹穑”。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妇女爱嚼槟榔。

到京族三岛去旅游与做客,您一定会品尝到那风味独特的鲶汁和“风吹(米乙)”。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渔民家家腌制鲶汁。分为头漏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二漏汁(多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即便是三漏汁,也会使初尝者赞不绝口,回味生津。做汤时加些鲶汁,汤味顿觉鲜美;吃肉时蘸以鲶汁,入口便觉清香。

§ 服饰

京族

京族的服饰,部分老年妇女穿民族服装,上身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长宽裤 子,外出时加穿白色长外衣,形似旗袍而开衩较高,结“砧板髻”。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牙齿的习惯。过去男子穿窄袖上衣,长及膝盖,腰间束带。但现在多数青年男女的服饰已与附近汉族相近。京族的传统服饰以衣裤型短装为主,既简洁、美观,又适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生活。

服饰的面料因家境而异,主要为丝绸、香云纱和棉布。颜色以黑、白和薯莨染成的红褐色为主。京族具有相当长的栽桑养蚕历史和高超的缲丝织布技术,过去,大部份丝绸面料都是靠自织自给的。

京族妇女的传统发饰为“砧板髻”,即将头发从正中平分,两边留着“落水”,结辫于后,用黑布或黑丝线缠着,再盘结于头顶之上。还喜欢佩戴耳环和圆而尖的竹笠。这些竹笠是京族妇女利用本地盛产的竹子编织而成,是京族服饰的一个鲜明标志。

§ 民居

京族过去的居屋多带“干栏”式建筑遗风,以木为柱,以竹、泥为墙、茅草为盖,属草庐茅舍一类,易于搬动。但现在大多筑方石砖瓦房屋。每块石条长75公分,宽25公分,厚20公分。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抗台风。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间。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近年还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

§ 宗教信仰

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 节庆习俗

京族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 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沥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正月二十五(红坎乡)时,当地京族要过最隆重的“唱哈节”,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唱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每逢唱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

哈节的日期,各地不相同。红坎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巫头、澫尾在农历六月初十日,山心在农历八月初十日。在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把庭院打扫干净,布置一新,并备好菜肴,准备待客。

§ 婚俗

京族

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现在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 禁忌

在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呢。移动器物要拿起来,别拖着推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当然,一般来说,不懂规矩的客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 丧葬

哈节

京族人对葬礼是非常重视而谨慎从事的。因为他们认为,阴间和阳世是相通的;阴间的亡灵和阳世亲眷仍有某种联系,搞好葬礼,彼此可平安无事;若搞不好,就会让亡灵受苦,又给亲眷遗患无穷。在京族习俗中,5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称为“正寿”,当按正常的礼仪办丧。其过程大体是:

1.报丧。老人断气后,孝子要在旁边守护,待法师查阅历书确定无“重丧”之后,方可哭丧举哀。倘有“重丧”,法师要另作法事杀鸡代命以“解犯”。然后报知族内众兄弟,并派人往舅家报丧。待舅家来人验看后(尤其是对娶来的女性)才能入殓。这是远古母系制舅权意识的残余表现。

2.入殓。入殓前要用浸着柚子叶的热水给死者净身并更衣。洗后的水不能随便乱倒,要罐装起来,待出殡后,夜里拿到野外丛林去掩埋。入棺要选择时辰,先由法师念咒,用火把驱赶棺中的鬼邪。然后由孝子孝女们抬尸入棺,在死者嘴里放两三枚钱币和几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盖一块红布,以示阴阳两绝。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还要将原来共用的被单撕下一半盖在死者身上,表示从此鸳鸯情断,人鬼分途。最后把棺盖钉牢。

3.做斋。法师立坛念经,超度亡灵,使亡灵得到净化和安乐。法师用本民族语念诵的经书,大都是译过来的“佛”、“道”经卷。若是做“大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的,还要举行上刀山、过火炼之类的仪式。“做斋”期间,子女们都要披麻带孝,席地坐卧,日夜守灵,不得随便离开,吃饭不能用筷,不能吃荤腥食物。

4.殡葬。殡葬的时间和地点均由法师择定。时间一般选在潮落的时候。出殡时,在法师的导引下,一路上,由一人撤纸钱开路先行,意为向野鬼买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灵柩抬到墓地后,法师挥动法刀,进行法事毕后就掩埋。 葬后三天,孝主备三牲和香烛纸钱前往祭坟,给新坟培土,俗称“复坟”。这种“复坟”之俗,在古骆越后裔的诸民族中几乎都还在流行。这原来是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的产物,它要使坟墓显得庄严肃穆,以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但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是,京族复坟时所建的茔墓卑下低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