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两夹弦
释义

§ 概述

两夹弦

戏曲剧种。即二夹弦,也叫大五音。因主奏乐器四胡的琴弓系两股马尾夹在4根琴弦间拉奏而得名。流行于鲁西南、豫东、皖北一带,由当地农村演唱的“花鼓丁香”发展而成。最初,艺人腰挎花鼓,串乡走镇,卖唱口。后来发展成为“坐板凳头”的清唱及打地摊的化装表演,并于清光绪六年(1880)前后采用了四胡伴奏。这时,多由七、八人组成业余戏班,有“紧七慢八,六个人抓瞎”之说。他们活动于庙会或集市,临时搭台演唱《休丁香》、《站花墙》等小戏。1910年名旦王玉华在山东曹县正式组成职业班社,开始演出《三进士》、《孟姜女》等历史故事戏。1928年,山东菏泽组成共艺班,名旦王文德(艺名小意儿,擅演《穷劝》、《安安送米》)和第一个女演员老白靴(艺名,擅演《王二姐思夫》、《吕蒙正赶斋》)在长期演出过程中,移植高调梆子的部分剧目,吸收其表演艺术,采用其腔调及民间俗曲加以改造,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唱腔,使两夹弦剧种由比较单调、原始的状况逐步走向成熟,从而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影响。

§ 起源

两夹弦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据考证,二夹弦最早传入亳州是在1916年,谯城区五马镇有了专业的二夹弦戏班。对于二夹弦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濮州有一姓明的秀才,虽然家境贫困,但他酷爱诗歌,精通韵律,一日他听到女儿纺花时哼唱的小调和弹纺棉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美妙悦耳,十分动听,于是他用谱子记录下来,教女儿唱。因遭天旱,父女南下逃荒,沿途唱着他编的小调乞讨,每到一处村里人都很爱听。这就是最初的“纺纱小调”。后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股弦”的基础上,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二夹弦。不管最初起源于什么形式,二夹弦在亳州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 历史沿革

两夹弦两夹弦是在鲁西南一带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花鼓丁香”因经常演唱《休丁香》(也叫《张郎休妻》)而得名,主要流行在曹县、单县、定陶、成武、济宁一带。最初演唱时,只有两三个人,多在庙会上流动演唱,演出乐器为一面手锣,一个梆子,一个挎在腰侧的凸肚花鼓,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后来逐渐扩展到七八个人,并采用民间唱小曲时用的四弦胡琴作为伴奏乐器,在唱腔上有所改进有所发展,加上受到柳子戏和山东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不断丰富提高,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两夹弦”剧种。

初期,两夹弦一直是“玩会”性质,没有职业班社和艺人。1928年,两夹弦的二十多名艺人组成共艺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吸收了山东梆子的表演程式动作,改用二胡为伴奏主弦。他扮演《穷劝》中的张金姐、《安安送米》中的庞三娘等,受到了群众欢迎。当时,生、旦角都用本嗓演唱,红脸、花脸行当,受山东梆子唱法的影响,用二本腔(假嗓)演唱。与此同时,艺名“老白靴”的女演员张秀香参加共艺班,她是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的母亲,赵金花、李京华的老师,曾在鲁西南及河南东部、河北南部演唱多年,她唱腔高昂,嗓音洪亮,自成一派后来在菏泽县温堂等处收徒传艺此外还有崔兰琴、王文胜、王文亮、马天仓等,由于这些优秀演员的出现,使两夹弦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地流传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北到河北省的大名、馆陶;东到济宁;往南曾到过安徽省的蚌埠,江苏省的浦口;往西南流传到河南省的开封、民权、兰考、扶沟,以及安徽省的毫县等地。1949年以后,菏泽地区的两夹弦职业剧团有:菏泽县新艺剧团(后改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巨野县新艺剧社, 两夹弦单县新民剧社等。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剧团演员的艺术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1954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演出现代戏《离婚》和整理的传统剧目《换亲》,黄云芝获得演员一等奖,马福勤、李京华等获得三等奖。1959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两夹弦《三拉房》等剧目的演出。同年11月,两夹弦、山东省柳子戏、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参加演出《三拉房》、《站花墙》、《拴娃娃》、《三进士》等剧目。1964年春,又在济南向朱德汇报演出现代剧目《向阳人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成立了定陶县两夹弦剧团;1979年,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相女婿》,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编剧王岳芳获得剧本创作二等奖,定陶县丙夹弦剧团获演出三等奖。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定陶县两夹弦剧团演出《红果累累》,孔凡凯、武斌编剧,获剧本创作奖;李京华饰春婶,获优秀表演奖;韩艳萍、牛辉庆、张兆夫获表演奖。近几年又排演了祝兆明编导的《抬爹嫁娘》、《愣姐闹房》等剧目,均参加了省地艺术节,分别获得了优秀剧目奖。

§ 艺术特点

两夹弦的基本唱腔为大板、二板。另外还有三板、北词、娃娃、山坡羊、捻子、赞子、砍头橛、栽板、哭迷子等腔调。伴奏乐器,以四胡和柳叶琴为主,辅以二胡、板胡、三弦、横笛等。打击乐器与京剧相同。在唱法上,除老生受高调梆子影响用“二本腔”(假声)外,小生、旦、丑、净均以真声为主,尾声翻高用假声,保持了传统的演唱特色。

§ 传统剧目

两夹弦

两夹弦的剧目将近百出。它的基本剧目有“大帘子、二帘子、赶关,提篮子(武家坡)”,“花墙、蓝桥、抱牌子”或“织机、拐马、柳迎春、花墙、蓝桥、太阳牌”等说法。这些剧目主要是比较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如《大帘子》,即梁山伯与祝英台隔帘相会。《抱牌子》是何文秀私访;《织机》是秦雪梅吊孝的后半部。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民间生活小戏,其中丑角戏占有一定的比重,如《七错》、《打老道》、《打棒槌》、《打城隍》、《打面缸》、《打瞎子》、《穷劝》、《武大仨下工》、《拴娃娃》等,幽默风趣,富有:眼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文学特色。

两夹弦的独有剧目有《王小过年》、《打老道》、《吃腊肉》、《唐二卖杆草》、《翻箱子》、《穷劝》、《富劝》、《贾金莲拐马》等,从山东梆子移植过来的有《康府吊孝》、《海潮珠》、《王莽篡朝》、《斩杨人》、《背箱子》等。

§ 历史科班

两夹弦洪兴班

1910年,曹县老艺人王玉华在马楼一带组织了第一个两夹弦职业班社“洪兴班”,进行营业性演出,每天票价八百铜钱,闯开两夹弦戏曲职业化的新路。这期间,他根据两夹弦的具体条件,对生、旦、净、末、丑各行当进行了细致、明确的分工,改变了过去“三小”独占两夹弦舞台的局面。为丰富上演剧目,开始排演了公案戏(如《清官断》等),功架、武打戏(如《九女庵》等),连台本戏(如《金镯玉环记》等)。后来他于1911年左右,先后收曹县的崔兰琴(艺名“大金牙”)、大脚二妮(鄄城人)为徒,培养了两夹弦第一代女演员。她们优美柔和的唱腔和婀娜的舞姿,很快轰动菏泽、曹县、开封、商丘等城市,使两夹弦的流传区域扩大到江苏省的浦口,安徽省的蚌埠,河北省的南部和本省的泰安等地。

共义班两夹弦1928年,两夹弦戏曲著名老艺人徐广远的高徒王文德(中、青年时期从旦行,后改为须生,艺名“小印”),召集二十多位艺人,在菏泽市安兴镇贤圣寺庙院内,成立“共义班”,演员都是大徐庄人的徒弟,所以对外又称“父子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和其弟王文胜(艺名“二宝”),王文亮(艺名“三燕子”),张秀香(艺名“大白靴”),崔兰琴,王文胜之妻赵秀真(艺名“二金牙”),马天仓及其子马福勤,司鼓是徐启敬。这个班社在王文德的领导下,吸收了山东梆子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更趋完美。在音乐方面,改革、丰富了两夹弦的唱腔、板式,比如在“原北词”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慢北词”和“连北词”,增加了笛、笙、唢呐等乐器。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如河南省开封地区两夹弦剧团的主要演员杨桂莲(艺名“二马蜂”),张海莲(艺名“三马蜂”、“水上漂”),当年都在“共义班”学过艺。

1949年后,职业剧团发展较快,曾先后成立山东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河南开封、商丘地区二夹弦剧团、安徽亳县二夹弦剧团等,名演员有黄云芝等。整理演出的剧目有《三拉房》、《站花墙》及创作的现代戏《相女婿》等。

§ 赴京演出

二夹弦传入亳州后,逐渐成为亳州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和省地领导对这一稀有剧种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59年,亳县正式成立亳县二夹弦剧团,被誉为“跃进剧团”,二夹弦在新时期焕发新春。1962年,亳县二夹弦剧团演员王玉芹、高中贤等与山东定陶二夹弦剧团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二度梅》,受到了刘少奇、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63年,山东定陶二夹弦剧团特邀亳县二夹弦剧团演员高中贤、王玉芹、马璐等参加北京景山公园演出《金龙盏》,受到了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一度滑坡,二夹弦这一剧种也一度陷入低谷,1980年,原亳县县委组织人员抢救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并建立了二夹弦业余戏校。1983年在戏校基础上重建亳县二夹弦剧团。

§ 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两夹弦大俗即大雅,民间的东西往往最得艺术精髓,二夹弦可谓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二夹弦传入亳州后,队伍不断壮大,组织逐步健全,由简单的小戏和小型乐队,吸取借鉴梆子、京剧等丰富自身,角色渐有明显分工,即“六门十二行”。增加“脸子戏”(即脸谱),有红脸(须生),黑脸(大花脸),白脸(奸白脸)三个行当。另外有小生(由丑角蜕化来的),歪辫(娃娃生),旦、丑、老外(挂髯老翁)。其中旦角分小旦、青衣、老旦、彩旦四行,丑角又分小丑和丑两行。二夹弦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剧目多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二夹弦是流传在亳州人中的一支美丽的曲子,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刻地反映了皖、鲁、豫一带的风土人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群众曾用这样的话来赞美其唱腔的优美:“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

§ 传承

两夹弦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亳州市的二夹弦榜上有名。自此,亳州二夹弦正式晋身国家级“非遗”目录,而这也是亳州市目前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2006年,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申报工作,二夹弦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亳州市又把二夹弦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了申报。2008年初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6月14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

据介绍,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据考证,二夹弦最早传入亳州是在1916年,当时的谯城区五马镇便有了专业二夹弦戏班。解放后,亳州二夹弦在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众多原因的影响,全国仅有的几个二夹弦剧团都相继消失。到目前为止,谯城区梆剧团是全国唯一能够演唱二夹弦的剧团。目前,二夹弦属于稀有濒危剧种,现在已被列入了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项目。为了使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能够保存下来,谯城区决定,在不影响春秋季演出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确保每年排演一台二夹弦大戏,并进行公演。

§ 参考资料

http://www.memfor.com/ShowPost.asp?id=6637

http://post.baidu.com/f?kw=%C9%BD%B6%AB%B0%F0%D7%D3

http://blog.sina.com.cn/lizhansen

http://www.ah.xinhuanet.com/hwh/2008-03/07/content_12641996.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