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谷
释义

§

简介

粟、豆 、麻、麦、稻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小米(学名:Setaria italica),中国古称稷或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西方语言一般对粟、黍、御谷和其他一些粒小的杂粮有统称,非农业专家一般不分,如英语均称“millet”。

小米   粟苗

大豆

大豆(学名:Glycine max),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在中国,日本和朝鲜,不同软硬的豆腐已经吃了几千年了。大豆加工之后,也可以成为酱油或腐乳。欧美现代也开始吃豆腐,但是一般用来代替奶制品。

大豆 大豆   大豆

黍类是禾本科一类种子形小的饲料作物和谷物。亚洲或非洲可能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栽培。一般株高0.3至1.3米(珍珠黍可高达1.5至3米)。穗状或总状花序,也有圆锥花序。除珍珠黍外,种子脱粒后谷壳不脱落,去皮后常呈奶油白色。黍类在亚洲很多地区、俄罗斯和西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美国和西欧主要作为牧草或用来制干草,但在中世纪的欧洲也作为主要谷物。黍类有很多种,如珍珠黍(是印度和非洲的普通粮食,适于贫瘠干燥土壤)、扫帚黍(在美国作为饲料,在亚洲和东欧供食用)、谷子(也称小米或粟,北美和欧洲西部作为干草种植,在中国等亚洲国家是重要粮食作物)、指黍(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日本黍(种植于日本和美国,用于制干草)等等。黍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约6%至11%,脂肪约1.5%至5%。黍类味浓,不能制膨松面包,主要用于小面包干及做粥或饭。世界年产量约3000吨,主要生产国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和俄罗斯。

王璐薇

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说文》。按,象戴种而出之形,下其根也。一,地也。指事。

菽草之难杀者也。——《汉书·五行志》

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春秋·考异邮》

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小雅·小宛》

俗孝家家供菽水。——陆游《湖堤暮归》

菽水(指豆和水,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

菽水藜藿(粗茶淡饭。藜藿:野菜;豆叶);

菽乳(即豆腐);

菽麦(大豆和麦);

菽麦不分(豆、麦不分。亦指是非、好坏不分)

菽粟

shūsù

[grain] 泛指粮食

布帛菽粟。

王璐薇

玉米

成熟的玉米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注音:yù mǐ

拉丁名/学名:Zea mays L.

英文名字: Maize ,corn

别名 : 玉米、苞芦、玉蜀黍、大蜀黍、

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稀麦、玉豆、

六谷、 芦黍、珍珠米、红颜麦、薏米包,

苞谷、粤语称为粟米,上海话和台湾话称作番麦。

安徽庐江方言为“六谷子(方言音le gu zi)”。

豫北叫玉茭草、玉茭

房国强

高粱

高粱,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秆实心,中心有髓。分蘖或分枝。叶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蜡粉,平滑,中脉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带状和锤状两类。颖果呈褐、橙、白或淡黄等色。种子卵圆形,微扁,质粘或不粘。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谷粒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高粱高粱

五四班编辑起源与历史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起源问题目前尚未定论,但是许多研究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以后传入印度,再到远东。高粱分布广,形态变异多。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斯诺顿(1935)收集到17种野生种高粱,其中有16种来自非洲。他所确定的31个栽培种里,非洲占28种;158个变种里,只有4个种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中国高粱(S.bicolor var.kaoliang)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等。关于它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由非洲(或印度)传入。二说中国原产。因为高粱在中国经过长期的栽培训化,渐渐形成独特的中国高粱群,许多植物学形态与农艺性状均明显区别于非洲起源的各种高粱。中国高粱叶脉白色,颖壳包被小,易脱粒,米质好,分蘖少,气生根发达,茎成熟后髓部干涸,糖分少或不含糖分等。另外,中国高粱与非洲高粱杂交,F1容易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两种高粱遗传距离差异较大。高粱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关高粱的出土文物及农书史藉证明,最少也有5000年历史了。如《本草纲目》记载:“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

人类食用高粱的最早发现

在莫桑比克的一个溶洞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10.5万年前的各种石器,有刮削器和研磨器,而且石器上面粘着许多当地的一种高粱的颗粒。由于洞穴中很黑暗,不适合作物生存,这些高粱颗粒肯定不是洞穴中自然产出的。显然,原始人从洞穴外收集大量的高粱作物,然后在洞穴中用石器处理外壳后食用它们。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食用高粱的最早发现。

高粱品种资源与育种

建国以来经历了全国高粱地方品种的普查、征集、整理和从地方品种选择到杂交育种的转变。育种目标从单一产量育种到高产前提下的品质育种,再到高产、优质与多抗的育种变化。尽管中国高粱产区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产目的各异,比如粒用、饲用、糖用、造酒或工艺用等,但是有了良种才使亩产由20世纪50年代的73公斤,提高到近年的313公斤;在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而总产量趋于平稳的。

高粱用途与生产意义

综合利用高粱的籽粒、穗荛(花序)、穗颈、茎秆,是中国高粱栽培的传统习惯。高粱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在我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食用方法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淀粉、制糖、酿酒和制酒精等。

关于营养

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有子粒、米糠、茎秆等。其中子粒中主要养分含量: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纤维2~3%、淀粉65~70%。

蛋白质在子粒中的含量一般是9~11%,其中约有0.28%的赖氨酸,0.11%的蛋氨酸,0.18%的胱氨酸,0.10%的色氨酸,0.37%的精氨酸,0.24%的组氨酸,1.42%的亮氨酸,0.56%的异亮氨酸,0.48%的苯丙氨酸,0.30%的苏氨酸,0.58%的缬氨酸。高粱子粒中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略高于玉米,而精氨酸的含量又略低于玉米。其他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玉米大致相等。高粱糠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0%左右,在鲜高粱酒糟中为9.3%,在鲜高粱醋渣中是8.5%左右。高梁秆及高粱壳的蛋白质含量较少,分别为3.2%及2.2%左右。

高粱蛋白质略高于玉米,同样品质不佳,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蛋白质消化率低,原因是高粱醇溶蛋白质的分子间交联较多,而且蛋白质与淀粉间存在很强的结合键,致使酶难以进入分解。

脂肪脂肪含量3%,略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点也略高些。亚油酸含量也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产品中粗脂肪含量较高。风干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为9.5%左右,鲜高粱糠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别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较少,仅为3.6%左右,高粱秆和高粱壳中含量也较少。

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类,是饲用高粱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畜禽的主要能量来源,饲用高粱中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变化于17.4~71.2%之间。高粱秆和高粱壳中的粗纤维较多,其含量分别为23.8%和26.4%左右。淀粉含量与玉米相当,但高粱淀粉颗粒受蛋白质覆盖程度高,故淀粉的消化率低于玉米,有效能值相当于玉米的90~95%。高粱秆和高粱壳营养价值虽不及精料,但来源较多,价格低廉、能降低饲养成本。

矿物质与维生素矿物质中钙,磷含量与玉米相当,磷约40~70%,为植酸磷。维生素中B1、B6含量与玉米相同,泛酸、烟酸、生物素含量多于玉米,但烟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据中央卫生研究院(1957)分析,每千克高粱子粒中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4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0.7毫克,尼克酸6毫克。成熟前的高粱绿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约13.5%,核黄素的含量也较丰富。高粱的子粒和茎叶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尤其是作青饲或青贮时含量较高。

丹宁属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也称鞣酸或丹宁酸。丹宁具有强烈的苦涩味,影响适口性;丹宁能与蛋白质和消化酶结合,影响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性味:性温,味甘、涩。

功效:温中,利气,止泄,涩肠胃,止霍乱。适用于下痢及小便湿热不利。

食用菜谱

高粱米粥

【需要材料】高粱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煮高粱米为粥(高粱米需煮烂),加入冰糖再煮,糖化后温服。

【功效】健脾益胃,生津止渴。

高粱螵蛸粥

【需要材料】高粱米100克,桑螵蛸20克。

【制作】先将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收滤液500毫升;然后将高粱米洗净,放入沙锅内掺入桑螵蛸汁,置火上煮成粥,至高粱米烂时即成。

【功效】和胃健脾,益气消积。

高粱猪肚粥

【需要材料】 高粱米 90克 莲子 60克 猪肚 100克 稻米 50克

胡椒 3克 盐 3克 各适量

【制作】 将高粱米炒至褐黄色有香味为止,除掉上面多余的壳; 把猪肚,莲子肉,胡椒洗净,与高粱米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至高粱米熟烂为度,调味即可。

高粱米糕

【需要材料】 高粱米 600克 红豆沙 300克 白砂糖 150克

【制作】1.将高粱米洗净,倒入适量清水,放入笼内蒸熟,备用。2.取2只瓷盘,取一半高粱米放入盘内铺平,用手压成二三厘米厚的片,剩下的高粱米放入另一盘内压好。 3.将压好的高粱米扣在案板上,用刀抹平,再铺上厚薄均匀的豆沙馅,然后将另一半高粱米扣在豆沙馅上,再用刀抹平,食用时用刀切成菱形块,放入盘内,撒上糖,即可食用。

[编辑本段]人名高粱

男,汉族,1968年出生,现为职业画家,中国徐悲鸿画院油画创作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199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1997年参加 '97中国艺术博览会;2001年参加台北艺术与环境艺术展;2003年举办高梁油画艺术展·北京·[新空间] 。

[编辑本段]释义

高粱 - 名字解释本义:植物名。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子实也称粱,为细粮。

粱,米名也。―― 《说文》按,即粟也,穈也。芑也。今小米之大而不黏者,其细而粘者谓之秫,古舂粟之率,自粝至于侍御皆言粱也。

粱,好粟也。―― 《三苍》

粱曰芗萁。又,大夫不食粱。―― 《礼记•曲礼》 。注:“加食也。”

夫膏粱之性难正也。―― 《国语•晋语》 。注:“食之精者。”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诗•小雅•黄鸟》 粱有好几种,这种粱的子实很像“粱”,植株高大,所以叫“高粱”。

高粱古称蜀黍,因为我国蜀地民族最先种植的,古书上还有叫蜀黍、木稷、荻粱、乌禾、芦檫等名称的,顾名思义,大都是以形态特征来称呼的。

药用价值

【拼音名】 Gāo Lianɡ

【别名】木稷、藋粱(《广雅》),芦穄(《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ghum vulgare Pers.

【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纲目》:"甘涩,温,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源形态】

蜀黍(张华《博物志》)

一年生草本,高3~4米。茎圆柱形,节上有黄棕色短毛。叶互生,狭披针形,长达50厘米,宽约4厘米;叶鞘无毛或被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生纤毛。圆锥花序长达30厘米,分枝轮生,无柄小穗卵状椭圆形,长5~6毫米,成熟时下部硬革质而光滑无毛,上部及边缘有短毛。颖果倒卵形,成熟后露出颖外,亦褐色。有柄小穗雄性,其发育程度变化甚大。花、果期秋季。

【化学成分】幼芽、果实含p-羟基扁桃腈-葡萄糖甙、水解产生p-羟基苯甲醛、HCN和葡萄糖。

【备注】

高粱佛焰苞能清热止血,治一切失血之病。

高粱根能利小便,以及膝痛,脚跟痛。

【功能主治】

①《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

②《四川中药志》:"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附方】治小儿消化不良:红高粱一两,大枣十个。大枣去核炒焦,高粱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服二钱;3~5岁小孩每服三钱,每日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碾高粱的第2遍糠,除净硬壳等杂质,置锅中加热翻炒,至呈黄褐色,有香味时取出放冷。每天3~4次,每次0.5~1钱口服。治疗104例,其中100例多在服药6次以内治愈,4例无效。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宜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4-5月播种,按行距50cm开沟,点播,间距约20cm,播后盖土。

田间管理,出苗后,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除草,将过密的苗间掉。追肥1-2次,肥料以氮肥和厩肥为主。

食疗价值

禾本科草本植物蜀黍的种子。又称木稷、蜀秫、芦粟、荻粱。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晒干除去皮壳用。

[性能]味甘、涩,性温。能益脾温中,涩肠止泻。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用法]煎汤,研末,或煮粥服食。

[附方]

1,高粱大枣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枣10个,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温开水送服。

本方用高粱米、大枣益脾胃、止泻,炒用以增强收敛涩肠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2,高粱苡仁车前汤:高粱30g,薏苡仁、车前各15g。加水煎汤服。

本方用高粱益脾涩肠,以薏苡仁、车前草利尿除湿。用于脾虚湿盛,泻下稀水,小便短少。

五年级二班  刘天宇

◎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 指“芝麻”:~酱。~油。

◎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 喻纷乱:~乱。~沸。

青稞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分为白青稞,黑青稞,墨绿色青稞等种类。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功效

1、β一葡聚糖: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资料介绍,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一葡聚糖最高的作物,据检测青稞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优良品种青稞25可8.6%,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通过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维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另根据美国科学研究表明,青稞除β—葡聚糖外,青稞还含有一种专门的胆固醇抑制因子,其含量约每公斤100—150毫克。青稞

2、膳食纤维:青稞的总疗效纤维含量16%,其中不可溶性疗效纤维9.68%,可溶性疗效纤维6.37%,前者是小麦的8倍,后者是小麦的15倍:一葡聚糖含量6.57%,仅比燕麦低0.1百分点,是小麦的50倍。膳食纤维具有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3、支链淀粉:青稞淀粉成分独特,普遍含有74—78%的支链淀粉,近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培育的新品种青稞25支链淀粉达到或接近100%。支链淀粉含大量凝胶黏液,加热后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对病灶可起到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

4、稀有营养成分:每100g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维生素B1)0.32mg,核黄素(维生素B2)0.21mg,尼克酸3.6mg;维生素E0.25mg。这些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发育均有积极的作用关系。青稞

5、微量元素: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元素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等矿物元素。硒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是该组织目前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元素。

青稞可酿制青稞酒。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青稞炒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做糌粑,青稞的营养是比较丰富的,从有关资料对比来看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营养价值不低于其它谷类的营养,有的营养素还高于其它谷类食物,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外宾的重要食品。

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在举行盛大煨桑时,人们不但要往火里洒点水,还要投入糌粑等。藏族民歌唱道:你点燃雪笆,我烧起糌粑……这种糌粑文化的魅力是其他民族少见的。

◎ 姓。五四班刘喆

植物纤维-简介

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皮层的韧皮纤维和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韧皮纤维作物主要有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和槿麻等。其中麻、亚麻、罗布麻等胞壁不木质化,纤维的粗细长短同棉相近,可作纺织原料,织成各种凉爽的细麻布、夏布,也可与棉、毛、丝或化纤混纺;黄麻、槿麻等韧皮纤维胞壁木质化,纤维短,只适宜纺制绳索和包装用麻袋等。叶纤维比韧皮纤维粗硬,只能制做绳索等。麻类作物还可制取化工、药物和造纸的原料。

特点

麻纤维有其他纤维难以比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与透气的功能,传热导热快、凉爽挺括、出汗不贴身、质地轻、强力大、防虫防霉、静电少、织物不易污染、色调柔和大方、粗犷、适宜人体皮肤的排泄和分泌。它的屏蔽紫外线功能和抑菌功能均为我国权威机构所测试鉴定。但由于其弹性差,抗皱性及耐磨性差,有刺痒感等,使麻类纤维的品种开发一直受到局限。但随着各种前处理和后加工技术的发展,它的一些天然缺陷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经研究表明,在众多的纺织纤维中,麻纤维是最具潜在功能的天然纤维,麻纤维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纺织纤维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麻型织物的定义

麻型织物是指麻纤维(包括苎麻和亚麻)纯纺织物及其混纺或交织物。

麻型织物的特点

麻纤维属纤维素纤维,其织物拥有与棉相似的性能。

麻织物具有强度高、吸湿性好、导热强的特性,尤其强度居天然纤维之首。

麻布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不易退色。

对碱、酸都不太敏感,在烧碱中可发生丝光作用,使强度、光泽增强;在稀酸中短时间作用(1~2分钟)后,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当然,强酸仍对其构成伤害。

抗霉菌性好,不易受潮发霉。

麻型织物的品种

特点

麻型织物的品种比棉布和呢绒少得多,但因有其独特的粗犷风格和凉爽透湿性能,加之近年来的回归自然潮,使其品种日趋丰富起来。

1. 纯麻织物

⑴苎麻织物 苎麻织物是由苎麻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分手工与机织两类。手工苎麻布俗称夏布,因其质量好坏不均一,故多用作蚊帐、麻衬、衬布用料;而机织苎麻布品质与外观均优于手工制夏布,布面紧密平整,匀净光洁,经漂白或染色后可制做各种服装。苎麻服装穿着挺爽、透气出汗,实属理想的夏季面料。

⑵亚麻织物 亚麻织物是由亚麻纤维加工而成,分原色和漂白两种。原色亚麻布不经漂白、染色,具亚麻纤维的天然色泽。漂白亚麻布经过漂炼、丝光,比原色布柔软光滑、洁白有弹性。亚麻布因布面细洁平整、手感柔软有弹性,穿着凉爽舒适、出汗不贴身等优点而成为各式夏令服装之面料,如外衣、衬衣、窗帘、沙发布等。

⑶其他麻织物 除苎麻布、亚麻布外,还有许多其它麻纤维织物,如黄麻布、剑麻布、蕉麻布等,这些麻织物在服装上很少使用,多用于包装袋、渔船绳索等。另外,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罗布麻服装作为一种保健服饰,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2. 麻混纺、交织织物

苎麻、亚麻纤维均可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大多为低比例麻纤维与化纤、天然纤维混纺或交织,目的是集各类纤维之长,补其所短,使面料性能更加优良,同时也可降低成本价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⑴麻棉混纺交织织物 麻棉混纺布一般采用55%麻与45%棉或麻、棉各50%比例进行混纺。外观上保持了麻织物独特的粗犷挺括风格,又具有棉织物柔软的特性,改善了麻织物不够细洁、易起毛的缺点。棉麻交织布多为棉作经、麻作纬的交织物,质地坚牢爽滑,手感软于纯麻布。麻棉混纺交织织物多为轻薄型,适合夏季服装。

⑵毛麻混纺织物 采用不同毛麻混纺比例纱织成的各种织物,其中包括毛麻人字呢和各种毛麻花呢。毛麻混纺布具有手感滑爽、挺括、弹性好的特点,适合制作男女青年服装、套装、套裙、马夹等。

⑶丝麻混纺织物 丝麻砂洗织物是近年来利用砂洗工艺开发出的新产品。它兼有真丝织物和麻织物的优良特性,同时还克服了真丝砂洗织物强度下降的弱点,产生了爽而有弹性的手感。此面料适合制作夏令服装。

⑷麻与化纤混纺织物 包括麻与一种化纤混纺的织物、麻与两种以上化纤混纺的织物。如:涤麻、维麻、粘麻等织物、“三合一”织物。

a. 涤麻布:指涤纶与麻纤维混纺纱织成的织物或经、纬纱中有一种采用涤麻混纺纱的织物。包括涤麻花呢、涤麻色织布、麻涤帆布及涤麻细纺、涤麻高尔夫呢等品种。涤麻布兼有涤纶与麻纤维性能,挺括透气,毛型感强。适合制作西服、时装、套裙、茄克衫等。

b.“三合一”混纺织物:指麻与两种纤维混纺的织物,如涤毛麻、涤麻棉、涤腈麻等。这种织物既具有麻织物的凉爽、舒适、挺括透气的特点,又具有其它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如涤毛麻既有麻的风格、又有毛涤花呢弹性好、不易起皱、易洗免烫的特点,可满足各种用途需要,非常适合制作男女各式时装、外套、裙料、裤料等。

稷 #jì

【释义】①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有人说是指黍,也有人说是指粟。②古人奉为谷神,还用“社稷”来称国家。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稷 <名>

(形声。从禾,畟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稷,齌也。五谷之长。――《说文》

黍稷无成。――《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

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本草纲目》

稷,粟也。――《尔雅·释草》注

稷,今人谓之高粱。――《广雅疏证》

又如:稷食(稷米煮的饭。泛指粗粝的饭);稷饭(以稷谷为饭);稷馈(古代以稷为主的祭礼)

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稷jì

⒈〈古〉指一种谷物,一说是黍属,一说是粟(谷子)。

⒉〈古〉迷信指"谷神"(以稷为百谷之长)。

稷zè 1.太阳西斜。

【释义】 ①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小麦|大麦|黑麦|燕麦。②专指小麦。③姓。④古地名。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地区。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稻米则排名第三。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蛋糕、面条、油条、油饼、火烧、烧饼、煎饼、水饺、煎饺、包子、混沌、蛋卷、方便面、年糕、意式面食、古斯米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同时小麦也被用于人名,出现在各电视剧、动画、游戏中。也有如舞蹈师等职业的同名名人。 小麦小麦小麦

简 述

1、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

小麦 王芸 拍摄于 陕西省 秦岭南麓2、这种植物的子实。

自花授粉.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

来源

P 一粒小麦 x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

AA BB

F1 AB(异源二倍体)

环境突变、染色体加倍 = AABB 二粒小麦

二粒小麦 x 方穗山羊草

AABB CC

F2 ABC(异源三倍体)

环境突变、染色体加倍 = AABBCC 普通小麦

习性和种植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等,种下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10~11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长达180天左右。

大、小麦都是秋天种下,冬天成长,春天长叶,夏天结果实,具备了四季的精华,因此被称为“五谷之贵”。有的地方比较暖和,春天就下种,夏天就可以收割了。但这种麦子和秋天种的相比,没有经过四季的洗礼,有微毒。北方人种麦子用漫撒的方法,南方人种麦子用撮撒的方法,所以北方的麦子皮薄但面多,南方的麦子则刚好相反。据说,收割好的麦子和蚕沙放在一起,可以防虫。

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6~7%。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有苏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未成熟小麦还可入药治盗汗等。小麦皮治疗脚气病 。

水稻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水稻

§ 五谷的由来

远古时候,食物很少,人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体很虚弱。有一个名叫稷的青年人决心去尝尽天下草木果实,为大家找到能做主粮的粮种。

他把他的这个决心告诉了女娲,女娲很支持他,还让她的五个儿子稻、黍、麦、菽、麻拿着白、黄、红、绿、黑五只不同颜色的袋子,做稷的侍从,跟着稷一起去找。

他们渐渐地找满了五袋子的粮种。一天,他们看见一座山上有一种高杆红穗的东西,就爬了上去。到了山顶,向下一看,发现下面有五条山谷,山泉涌流,土肥草绿。于是,稷让他的五个侍从各选一个山谷,播下种子,耕种起来。他自己则在山顶开了一片荒地,种下了那种高杆红穗的东西。后来,人们就以他们的名字给那几种粮食命名,又因它们是在五条山谷种成的,就把粮食总称为五谷。稷种的那个品种又被称为了高粱。

河南周口淮阳县城东北5公里处有个五谷台,传说是炎帝 神农教民稼穑,播种五谷的地方。附近有神农井,为神农教民浇灌五谷而掘。神农时代,炎帝就教人种植五谷,以充腹肌。炎帝把谷粒分为五种,分别起名为稻、黍、稷、麦、菽。炎帝兴农事,知耕稼,种五谷,故为神农,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创始人。神农还亲尝百草,发明草药,为人治病,被尊为祖国医药的创始者。传说炎帝神农在位140年,在巡视长沙茶乡时无疾而逝,终年168岁。炎帝神农“都于陈”,完成了从游猎至农业的伟大转变,以淮阳为中心的黄淮大地平原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后人尊炎帝为“五帝”之首,当之无愧。

《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荆楚岁时记》亦云:“十月朔日……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后来,这种习俗沿袭下来,便是五谷神生日。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便想像冥冥之中有一位能主宰五谷生长的女神,称之为“五谷母”。而且将五谷丰登时作为她的生日行祭祀之礼,答谢她的恩德。每年八月十五这天,用大米粉制成扁担形状的供品,备上三牲,挑到刚刚收割过的那块土地上,焚香点烛祭祀。对五谷神的祭祀,源于上古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祀活动。

“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什么,没有留存下来。比《论语》更古的书如《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没有说“五谷”的。从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粮食作物的种类减少了呢?五谷这一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概念,同时反映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有五种。

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汉人和汉以后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因此,笼统地说,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麻虽然可以供食用,但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看,共有稻、黍、麦、菽、稷、麻六种主要作物。

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里有四篇专门谈论农业的文章,其中《审时》篇谈论栽种禾、黍、稻、麻、菽、麦的得失与利弊。禾就是稷,《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说到的作物,也是这六种。

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所谓五谷,就是指这些作物,或者指这六种作物中的五种。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着,现在所谓五谷,实际只是粮食作物的总名称,或者泛指粮食作物罢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2000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五谷的传说

人要长大,一定是要吃着五谷杂粮来成长,但是你知道关于五谷的传说吗?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世间没有五谷,人们吃的是兽肉、野果、树皮。那时人们都知道有一个名叫打耳窝的神洞,洞中藏着许多谷种,但是一直没有人敢去取谷种。因为取谷种的路上千难万险而且谷种有很多的神兽在看护。

一直到一个叫开阳的人来到。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北斗七星中的开阳星。当时他与其哥哥玉皇大帝斗争中失败被禁锢在这里,也就是后来的贵州开阳。勇敢的开阳不畏艰辛,承担这个责任。乡亲们为他作了各种准备,向他祝福,送他上路。开阳一连走了7天7夜,翻过99坐大坡,爬过99座峻岭,战胜了毒蛇、猛兽等数不尽的险阻,终于找到了藏谷种的神洞。

在洞中,开阳与洞神、神鹰、神虎等谷种守护神进行殊死搏斗,最终打败了他们,取回了五谷,从此人们开始了播种耕耘,世间有了五谷。而神洞中的猛兽,变成打耳窝中神秘的古生物化石,见证了开阳的勇猛和胆略。

再后来四面八方的人类开始纷纷到这里向开阳星寻觅谷种,于是在打耳窝附近慢慢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当中有些人索性就居住于此,一辈辈生息繁衍,使这里成为著名的古人类遗址。

如今在贵州的开阳广泛流传着很多类似的传说。这些神秘的传说给开阳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知识

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国家农业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在北京东三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占地500亩。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是了解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和当代中国农业成就的窗口,也是交流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知识的场所。

中国农业博物馆先后筹办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水产、中国土壤标本等基本陈列,这些陈列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现代农业科技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自建馆以来,成功地举办了十多届“夏令营”、共同筹划了“绿水蓝天”、“生命之树”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际科学和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中国农业博物馆现有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珍稀水生动物、珍稀陆生动物、中国传统农具等陈列。筹办中的陈列有:中国农业史、中国农业国情基本陈列以及中国百年农村生活、中国土壤标本等专题陈列。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万多件,其中珍贵的农业文物2000多件,传统农具2000多件,土壤标本123个亚类、230多件,馆藏图书、古籍50000余册,保存各种图片一万多幅。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古今农业》。编纂出版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传统农具》等一批专著。 中国农业博物馆

五(4)  王心悦   王心怡

五谷的其它作用

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比如五谷字画,用各种植物种子拼接而成,极具观赏效果和艺术效果五谷粮食字画,自古“民以食为天”,作品以五谷杂粮为原料,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落尽繁华,回归天然,有一种淳朴亲切之感。犹如巧夺天工,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拍手称绝。

据史书记载,在古代那些高官贵族在祭祠时,都一定要奉上一些天然的芝麻、谷子当祭品,一来祈求大地五谷丰登,二是保佑自己步步高升(芝麻开花节、诸事团圆(谷子是圆形的)。 现如今,许多高层人士,都在公司或家中收藏幅一种用芝麻、谷子为原料手工制作的纯天然的“秋之韵五谷字画”艺术作品,即凸现品位高雅又寓意政绩、事业步步高升、家庭诸事团圆。事实证明,好多人都能如愿以偿。

五谷字画-喜字,秋之韵五谷字画五谷字画-八骏图,秋之韵五谷字画出品

五二班刘天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