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行学说 |
释义 | § 什么是五行? 五行的文化,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我们翻《易经》,乾卦的“天行键”这句话,这个五行学说“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能”,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 个动能。这个“动能”有五种,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也和卦一样,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 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 物质。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现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对我们的关系很大,现在先解释这五个字。 金,凡是坚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时不是现代的科学分类,当时对于物质世界中有坚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木,代表了树木,代表了草,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草木被砍掉以后,只要留根,第二年又生长起来。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木的功能,生长力特别大也特别快,木代表了生发的生命功能。 水,代表了流动性,周流不息的作用。 火,代表了热能。 土,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所以称他们为五行,是因为这五种东西,互相在变化,这个物质世界的五种物理,互相在影响,变化的很厉害,这种变化,名叫生、克。(摘自南怀瑾《易经杂说》 P64 ) § 五行特性 木,生发、条达、主仁,其性直,其情和。 火,炎热、向上、主礼,其性急,其情恭。 土,长养、化育、主信,其性重,其情厚。 金,清净、收敛、萧杀、主义,其性刚,其情烈。 水,寒冷、流动、向下,主智,其性聪,其情善。 § 五行与方位 五行学说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 • 五行与四季 春,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 夏,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 秋,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冬,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四季,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 五行生克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与规律,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想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生和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互为因果,相反相成,互相为用,推动和维持着事物的正常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又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所以又称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的关系。所以又称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徐大升曰:“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 火赖木生,木多火塞。木赖水生,水多木漂。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土能生金,金多土虚。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 土能克水,水多土荡。水能克火,火旺水干。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 水弱逢土,必为於塞。土弱逢木,必遭倾陷。 木弱逢金,必遭斫折。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强木得火,方泻其气。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强土得金,方化其顽。 § 五行归类 祖国医学中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按其属性,形态相近的,分别归纳为五大类,作为观察分析其内在联系和运动的变化的依据。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中医五行分类表——五行与人体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人体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形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情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变动 握 忧 哕 咳 栗 自然界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阴阳五行学说 简介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