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土地》 |
释义 | § 内容 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家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和一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男人订了娃娃亲。顾青带来的新生活信息,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翠巧的爹爹善良,可又愚昧,他要翠巧在四月里完婚。在顾青离去时,老汉为顾青送行,唱了一曲倾诉妇女悲惨命运的歌。翠巧结婚前夕,逃出夫家,驾小船冒死东渡黄河。河面上黄水翻滚,须臾不见了小船的踪影。两个月后,顾青再次下乡,翠巧的憨憨冲出求神降雨的人群,向他奔来。顾青来到黄河边,只见安详而深沉的黄河仍缓缓向东流去………… § 幕后制作 由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据陈凯歌自述,这部影片的剧本是电影厂派给他的,原作是个非常老套的故事,但他之所以获得再创造的机会,是因为整个故事都发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黄土地”成为整个影片的核心意象:画面构图始终以大面积的黄土为主,沟壑与土塬连绵不绝,山形地貌经岁月的销蚀,大起大落,高原一片荒凉,没有一点生命的痕迹。“黄土地”看上去或温暖、或冷漠、或贫瘠、或深广,总是传达出一种特别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在影片中,它的意义已远不只是单纯的故事背景,成了整个民族的人格化的象征体。 在后来阐述导演意图时,陈凯歌说他是想要“以养育了中华民族、产生过灿烂民族文化的陕北高原为基本造型素材,通过人与土地这种自氏族社会以来就存在的古老而又最永恒的关系的展示”,来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1] 音乐创作不能畏苦 赵季平说,搞音乐创作一定要有畏苦精神,1983年创作电影《黄土地》的音乐时,他和张艺谋、陈凯歌一起前往陕北采风,在零下20度的北风中,坐着破面包车到老百姓的窑洞里听民歌,拉家常,睡土窑土炕。被子是黑乎乎的,里面还有“小动物”,因此他们仨都是光着身子睡觉,一呆就是一个多月,“这样的生活磨砺,对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红歌创作要结合本土文化 “红歌会在全国影响很大,让我感受到了山城火辣辣的热情!”赵季平说,巴蜀文化是有魅力的文化,自己走在朝天门码头,听那里的老百姓说话,感觉那是最真实最美的重庆声音。老百姓的生活形态应该是和谐社会的音乐创作主题。付林也表示:“红歌不但要有万马奔腾的力量型,还要有旋律缓慢优雅的温柔型。要做到这样,就需要做到多角度、多样式、多渠道。”[2] § 影评 影片中陕北农民在黄土地上默默耕作的身影,显出一种巨大的韧性和耐力,但土地的凝重也映衬着心灵的闭塞、保守和无奈。电影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从一个启蒙者的目光来看出这块古老土地上人民的愚昧落后:在黄土高原上搜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唤醒了当地少女翠巧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她却难以抵抗自己作为女性的悲剧命运,她所面对的是养育了她的亲人,是那种平静和温暖中的愚昧,最终她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死的代价。“黄土地”的象征意义就在于那种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悲剧感。 但影片的价值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明显体现着现代理性精神的结论上,而是更深层地表达出对 “黄土地”的复杂感情。这是通过电影里两个大场面的对比表达出来的,即安塞腰鼓和农民祈雨。在前一个场面中,使用了全片中少有的晃动镜头,满山遍野之中,上百名青年农民在兴高采烈地打起了腰鼓,尽情释放着欢乐情绪和使不完的力气,好像一切都在瞬间变得生机昂然;后一个场面则非常压抑,无数瘦弱的老农向画面尽头缓缓奔去,传达出一种芒然无措的感觉。这两个场面都象征着力量,但前一个意味着生命本身的积极进取的力量,后者则表现着不知所终的盲目的力量。影片显然是想要说明,这两者都是中华民族性格的成分,是这片“黄土地”上生成的民族文化的必然的两面;而在影片结尾的段落里,翠巧的弟弟在求雨的人流中逆向奔跑的情景,正象征着他在投向一种新的人生,似乎也在暗示着那种长期被压抑在古老黄土之下的年轻的生命力必定有它被唤醒并喷勃而出的一天。 § 荣誉 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瑞士第三十八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英国第二十九届伦敦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