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亚运动会
释义

§ 基本资料

东亚运动会(英文:East Asian Games,简称东亚运、EAG),是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举行的地区综合性运动会,四年一度,参赛国家或地区是东亚运动会总会之成员、非正式成员及被邀请的国家。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为了和各东亚地区的国家及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之间得到更多增进体育及文化交流的机会,“东亚地区运动会”的意念在1991年9月15日的第一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被提出。

1991年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东亚各奥委会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以两年主办一届东亚运动会,同时确定了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由上海主办。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1993年5月9日于上海举行,共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12个体育大项的比赛。在1992年1月27日举行的第三次东亚各国奥委会协调会议中决议成立东亚各国奥委会协调委员会(EANOC),并通过其宪章。其后在1993年5月17日于上海举行的第六次东亚各国奥委会协调会议中,组织的名称改为现时的东亚运动会总会(EAGA)。

1995年,原本于朝鲜平壤举行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临时因经济因素而被迫取消外,东亚运动会总会从而把运动会由原本每两年举办改为每四年举办;同时,“第三届东亚运”主办城市釜山取而代之成为第二届东亚运东道主。翌年3月于关岛举行的第11届东亚运动会总会会议,澳门取得第三届东亚运动会的主办权,后因日本提出希望以东亚运动会振兴阪神大地震后的经济,故决议由大阪主办第三届,澳门则改主办第四届。

§ 组织机构

成员国

东亚运动会总会的成员为亚奥理事会所定义东亚地区的国家及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因此中国、朝鲜、香港、日本、大韩民国、澳门、蒙古以及中华台北。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于第二届东亚运起参赛,但该奥委会于第三届东亚运后改为中亚地区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而没有参加。

东亚运动会总会的非正式会员是指毗邻于东亚地区,由东亚运动会总会事前经商议所承认的奥委会;有关的成绩及奖牌均会计算。目前,关岛是现时参加国家和地区之中唯一的非正式会员。

第三届在大阪举行的东亚运动会时,澳大利亚被获邀参加了该届运动会,但由于该参赛国家非是成员外也非为非正式成员,所以有关成绩及奖牌是不会计算之内。当时,会决出所有最终成绩(包括奖牌),而在颁奖时则不会颁奖至该参与国家。

总会

东亚运动会总会总部会除著当时的来届东亚运动会而迁移的,1991年设于上海,1994年迁于釜山,1998年迁于大阪,2002年迁于澳门。在2006年2月,由 中国澳门氹仔体育路的东亚运动会澳门组织委员会总部大楼迁至 中国香港铜锣湾大球场径1号的奥运大楼内的2楼。总会总部的搬迁即表明正式进入来届运动会的周期,现时即是“香港周期”。总会总部将会在香港东亚运动会完结后,并在完成清算的工作后(应该在2010年)便会迁往天津。

东亚运动会总会之成员是由亚奥理事会区分为东亚区域之各国奥委会,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澳门、蒙古、朝鲜和中华台北。非正式会员则是邻近东亚地区的各国委员会,并由东亚运动会总会所批准者。目前关岛是唯一的非正式会员。

1992年1月27日地区代表在北京通过成立东亚区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翌年5月17日,地区代表决议把组织名称改为现时的东亚运动会总会(East Asian Games Association)。特别的是东亚运动会总会会址是因应来届主办城市而“迁居”,现时东亚运动会总会位于香港铜锣湾大球场径1号奥运大楼。

徽章

东亚运动会徽章由黄、绿、蓝、红、黑的奥运五色,色彩鲜明,动感非常。此徽章代表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寓意着他们融汇在一起,团结彼此的力量,在东亚卷起一股旋风,与世界共同创造新世纪的风采。

§ 比赛项目

东亚运动会总会规定每届东亚运动会最多可以举行12日(包括开幕日及闭幕日),但预赛并不计算在内。

东亚运动会总会规定每届东亚运动会都要最少有十项运育项目大项;规则订明其中七项必需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其他体育大项则可以由主办城市而订出。所有体育项目的竞技都要根据国际体育联会的规则及规格进行,否则有关赛果将会被取消资格。主办城市要把所有比赛项目(包括大项及小项)资料及日期都要在运动会当年举行的前一年公布及通知参赛国家或地区。

水上运动(游泳、跳水)、田径、羽毛球、篮球、健美*、保龄球*、撞球*、自行车(自行车公路赛、小轮车、室内自行车赛)、体育舞蹈*※、足球、曲棍球、柔道、赛艇、七人榄球*※、射击、壁球*、桌球、跆拳道、网球、排球、举重、风浪板、武术*(套路、散手) “* ”为非奥运项目,“※”为示范项目。

§ 历届运动会

第一届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第一届东亚运动会

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5月9日至18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运动会的吉祥物为颈挂金牌,身着运动服,手持上海市花"白玉兰"的金鸡,取名为"东东"。运动会的会徽由英文“East Asian“(东亚)的第一个字母“E”和阿拉伯数字“1”组成,表示第一届东亚运动会。“E”和“1”组成汉字“申”,象征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中国上海举行。红色的“E”表示强烈,给人以燃烧的火炬的形象,同时又似运动中的人体。

1993年5月9日,中国原邮电部为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邮票第一图名为“运动员”、第二图为“吉祥物”,邮票图案上角均印有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会歌是《崛起的东亚》。运动会的圣火从东海海面燃取。

参加运动会的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香港、澳门、中国台北及关岛(特邀)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运动员。运动会共设12个比赛项目,分别为田径、游泳(含跳水)、足球、篮球、举重、体操、柔道、羽毛球、赛艇、保龄球、武术和拳击。列奖牌榜前三名的国家是:中国(105金、74银、34铜)、日本(25金、37银、55铜)、韩国(23金、28银、40铜)。

第二届

第二届东亚运动会

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于1997年5月10日至20日在韩国汉城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北、蒙古、香港、澳门、哈萨克斯坦和关岛9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运动员和官员,参加了这届运动会。运动会共设田径、游泳、武术、摔跤、举重、跆拳道、体操、柔道、足球、拳击、篮球和羽毛球等12个比赛项目。本届运动会共打破5项世界纪录、平2项世界纪录、破6项亚洲纪录。其中,中国运动员在举重比赛中打破5项世界纪录。在奖牌榜上列前三名的国家是:中国(62金、59银、64铜)、日本(47金、53银、53铜)、韩国(45金、38银、51铜)。第一次参加东亚运动会的哈萨克斯坦获24枚金牌、12枚银牌和22枚铜牌,排名第四。

第三届

第三届东亚运动会于2001年5月19日至27日在日本大阪举行。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99名运动员参加了游泳、田径、篮球、保龄球、拳击、足球、体操、手球、柔道、摔跤、软式网球、跆拳道、排球、举重、武术等15个大项(201个小项)的比赛。中国派出300名选手,参加了除足球之外的14个大项(186个小项)的角逐,共夺得85枚金牌、48枚银牌和58枚铜牌,列奖牌榜第一位。东道主日本(61金、65银、65铜)和韩国(34金、46银、32铜)分别列第二和第三位。哈萨克斯坦获13金、18银、26铜,排名第四。在奖牌榜上排名第五至第九的分别是中国台北、中国香港、蒙古、中国澳门和关岛。

第四届

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于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中国澳门举行。本届共有来自9 个国家和地区的1920名运动员参加,赛期9天,参赛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北、蒙古、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朝鲜、关岛。近2000名运动员,在17个大项、233个小项的竞赛中,打破了1项女子举重世界纪录,8次创6项游泳亚洲纪录,17次刷新12项田径赛会纪录。共产生了237 块金牌,中国、日本、韩国分别以127枚、46枚和32枚金牌的成绩,继续保持在亚洲体坛的三强地位。

第五届

香港东亚运动会会徽

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09年在中国香港举行。

口号

筹委会于2006年举行口号比赛,由中学组的蔡秀珠得奖。口号是“创造传奇一刻”代表运动员及香港人独一无二的坚毅精神。而全港市民亦怀着兴奋的心情,热切期望香港在2009年举办的东亚运动会空前成功,为香港在国际体坛上创造另一个传奇;2009年东亚运动会的成功也会成为往后东亚运动会的典范。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赛共有18件作品参赛,获得冠军的作品设计是以奥运五环的概念为主,融入了东亚运动会的徽章及口号于设计当中。

吉祥物

吉祥物“东仔”(Dony)及“亚妹”(Ami),由梁伯强与毛沛畿创作,设计以火和狮子作为元素,象征香港人灵活变通,在狮子山下锻炼出同舟共吉祥物--东仔济、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香港精神。

主题曲

香港东亚运动会主题曲由金培达作曲,陈少琪填词,并由二人监制,以2009东亚运动会的口号“创造传奇一刻”为创作主题,宣扬体育精神及寄寓健儿们并发潜能,为国家、为自己在竞赛场上创造佳绩,缔造传奇。2008年11月7日晚,逾60名歌手和香港电台DJ以及香港精英运动员等一同灌录主题曲,名为《冲出世界》。该曲将于2008年12月5日“香港2009东亚运动会一周年倒数活动”上正式发布及首播。主题曲将于各宣传渠道及电子传媒播放,并于运动会期间广泛应用于开幕式、闭幕式及颁奖礼上。

第六届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中国天津举行。2007年6月23日在中国香港进行的第二十三届东亚运动会联合会全体大会上,申办城市之一的天津最终获得最多的投票,赢得了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举办权,这将是天津第一次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2007年6月23日在中国香港进行的第二十三届东亚运动会联合会全体大会上,申办城市之一的天津最终获得最多的投票,赢得了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举办权,这将是天津第一次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12月2日,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在天津公布了该届东亚运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主题是“和平、友谊、和谐、发展”。吉祥物天使,又称天津的使者,分别取名津津(左)和东东,寓意“天津东亚”。其中,象征友谊的“津津”头戴鲜花,张开双臂笑迎八方来宾,展示出天津人民热情好客和喜迎各国嘉宾的心情,象征和谐的“东东”头饰祥云,做出跳跃的姿态和表示胜利的V字手形,预祝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和运动会圆满成功。它们传递出和平、友谊与和谐、发展的运动会主题,同时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缔造和平世界的美好愿望。 会徽

将于2013年在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12月2日公布了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由郭津生、蒋松儒设计的会徽和由郭振山设计的吉祥物“津津”、“东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方案。

5月25日,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向社会公开征集会徽和吉祥物,社会反响强烈,各界人士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征集活动中,共收到680余份方案。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在天津市公证处的公证下,对征集的作品进行了评选,经过组委会领导的批准和东亚理事会的通过,最终产生了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

会徽以“津”字的拼音字头“J”为基本元素展开设计,构成象征海河浪花和运动跑道的创意图形,与祥云图案同构,共同暗示出“吉祥鸟”的形象,并施以代表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红、绿、蓝色,形成充满韵味、具有天津特色和象征意义的标志图形,突出表现东亚运动会“和平、友谊、和谐、发展”的主旨精神,象征2013年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健儿和朋友将会集海河之滨,共同完成东亚的体育盛会。

吉祥物“天使”,又称天津的使者,分别取名为“友谊天使——津津”和“和谐天使——东东”。吉祥物由天津市市花月季花与象征“和谐、发展”的祥云组成,寓意和平、友谊与和谐、发展的运动会主题。头戴鲜花的“津津”张开双臂笑迎八方客人,体现出天津人民喜迎各国来宾的美好愿望;头饰祥云的“东东”呈跳跃姿态,做出英文“胜利”的手形,预祝运动会圆满成功。

§ 重要意义

东亚运动会尽管参赛的国家和地区为数不多,但由于亚洲体育三强中、日、韩的积极参与,某些项目具有相当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从第二届东亚运动会所取的的成绩可以看到,东亚乃至亚洲的体育水平都在不断提高。[1]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竞技武术散打比赛摔法技术运用分析--以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为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3)万方数据期刊论文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对澳门城市发展的影响-体育学刊-200714(1)万方数据会议论文东亚运动会与场馆再利用一体化经营战略-2010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2010

综合运动会列表

综合运动会类型综合运动会名列表

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Special Olympics)

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Deaflympic Games)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Youth Olympic Games)

有年龄限制的综合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World University Games)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World Middle School Games)

世界青年运动会(World Youth Games, en:World Youth Games ru:Всемирные юношеские игры)

地区类综合运动会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运动会(Central American and Caribbean Games)

英联邦运动会(Commonwealth Games)

葡语系运动会(Lusofonia Games)

亚洲运动会(Asian Games)

东南亚运动会(South East Asia Games)

东亚运动会(East Asia Games)

中亚运动会(Central Asian Games)

地中海运动会(Mediterranean Games)

非洲运动会(African Games)

泛美运动会(Pan-American Games)

泛阿拉伯运动会(Pan-Arab Games)

其他综合运动会世界运动会(World Games)

友好运动会(Goodwill Games)

世界同性恋运动会(Gay Games)

红色运动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