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鲟鱼馆 |
释义 | § 简介 中华鲟鱼馆 中华鲟鱼被誉为黑色黄金。为中国一级保护的水生动物,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鲟鱼和骨髓(俗称龙筋)有抗癌因子,素有“鲨鱼翅,鲟鱼骨,食之延年益寿、滋阴补阳”之说。中国皇室均视其为珍品。毛泽东主席在批建葛洲坝之前,曾多次指示,建坝首先要考虑“三救”,即救鱼、救船、救木。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阴隔了中华鲟的回游通道,为了救护中华鲟,国家成立了专门救鱼机构--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园为湖北省旅游定点单位。中华鲟园几经改造现已建成为集环保、科普、教育、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观赏园。 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采纳鱼类专家的建议,指定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成立了救护中华鲟的专业机构--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投放中华鲟规格幼鲟30万尾以上。自1984年第一次人工繁殖以来,已累计向长江投入各种中华鲟鱼馆 规格的中华鲟幼鲟444万尾,放流大规格的胭脂鱼种6500尾。 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在以保护中华鲟为首要宗旨的同时,在国家法律政策充许的范围内开展多种经营,1993年正式建立并对外开放了中华鲟园。中华鲟园地处湖北省宜昌县小溪塔集锦路河心岛上,占地面积189亩。鲟园地理位置优越,机场、火车站、港口等近在咫尺。 园内设鲟鱼馆、标本馆、鳄鱼馆、水族长廊等。鲟鱼馆展示有古生物长江鱼王——中华鲟,及美国匙吻鲟、俄罗斯鲟、黑龙江史氏鲟和最具生长优势的杂交鲟。鳄鱼馆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扬子鳄、大型野生动物湾鳄;园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水动物娃娃鱼、胭脂鱼。“三峡渔村”可供游人品尝长江水产品。 § 标本 中华鲟鱼标本 园中展馆陈列着中华鲟及其相关标本。从标本上看,中华鲟与白鲟的外型非常容易区分,而与长江鲟却很相似,从外观上看只是个体较小些。中华鲟个体硕长,成鱼体长可达五米,体重超过千斤,可以说是长江里的“鱼王”。 中华鲟体形仿锤状,长着扫帚式的尾巴,身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体侧和腹部各有二行,象不象武士的盔甲?而白鲟的“鼻子”很长,身上没有骨板,很好区分。1982年,中华鲟同大熊猫一样,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誉称“水中熊猫”。 § 发展 中华鲟鱼养殖中华鲟鱼馆原为“长江葛洲坝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中华鲟研究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江心岛上,占地12公顷。是国内唯一一家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自1982年建所以来的20年时间里,累计人工繁殖并向长江中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近500万尾,有效地补充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使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不因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建设阻断其洄游通道而灭绝。在中华鲟人工繁殖保护过程中,中华鲟研究所共取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0项;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华鲟人工繁殖保护方面的操作技术规程,培养成了一批在中华鲟保护方面的中青年专业人才。此外,中华鲟研究所还积极探寻对长江中其它珍稀鱼类的保护,开展了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的人工繁殖,累计繁殖放流胭脂鱼1万多尾,成熟地掌握了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与此同时,中华鲟研究所始终坚持科研繁殖保护和宣传保护相结合,努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关注生态平衡的危机意识,积极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1993年中华鲟研究所成立了以中华鲟为主要参观内容的旅游公司,近十年的时间里接等中外游客近200万人,创收近千万元,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视察,充分肯定中华鲟研究所在中华鲟等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中华鲟研究所有在岗员工5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6人)。下设科研中心、办公室、党群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质量安全保证部和宜昌中华鲟旅游开发公司。 § 贡献 中华鲟鱼馆 农业部、三峡开发总公司和葛洲坝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长江宜昌段举行中华鲟放流活动,纪念中国人工繁殖放流中华鲟20周年。在此次放流的1万多尾中华鲟中,有两条身长240厘米的鱼王———“盼盼”和“圆圆”。 它们是开展中华鲟产后亲鱼康复培育研究以来,在淡水环境下存活时间最长的野生亲鱼。 § 科研 总理题词 中国的科技人员发现,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华鲟人工养殖的种群,是恢复中华鲟野外种群的关键。1982年,葛州坝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正式建立,这是长江上第一个从事中华鲟人工放流的专业机构。科技人员每年在中华鲟的繁殖季节,在葛州坝下捕捞数尾亲鱼,进行人工催情、受精、孵化出鱼苗后,经过精心培育,然后将它们放流到长江。 现在,科技人员可以成功地对中华鲟采用人工合成催产,改变以往大量捕杀中华鲟采集脑垂体,用于催产的方法,有效地保护了中华鲟资源。 中华鲟研究所,已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中华鲟鱼苗孵化基地。 为探索中华鲟人工繁殖和放流的成功之路,科技人员不断积累经验,发现放流体长不足10厘米的幼鱼苗后,大部分成为天敌的铒料,成活率极低。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最大限度放10厘米以上的鱼苗,并且增大投放数量,才有可能提高它们的成活率。 科技人员对放流的鱼苗采用了微型数码标志法、基因标志法和可用肉眼观测的体外银质标志牌法,以便将来可以科学地鉴定区分人工放流鱼苗和自然繁殖鱼。现在,已经发现了人工放流的中华鲟的个体。 科技人员正在进行人工蓄养亲鲟,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试验,这将为中华鲟的全人工繁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 旅游指南 在宜昌市区乘4路公共汽车到鲟鱼研究所下车。 门票:25元。 § 相关词条 夷陵区 扬子鳄 三峡工程 葛洲坝 娃娃鱼 长江 § 参考资料 [1] 三峡·宜昌网 www.yc.chinanews.com.cn [2] 八戒网 http://profile.8j.com [3] 遨游网 www.auyou.c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