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甘仁
释义

§ 人物简历

1865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

1878年开始学医。                                      照片

1885年开始行医。

1917年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校长。

1919年创办上海女子中医专门学校,任校长。

1920年创办上海国医学会,任首任会长。

1926年逝世。

§ 生平概况

武进县丁甘仁,字泽周,1865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幼年聪颖,下笔成章。先从业于圩塘之马仲清及其兄丁松溪,后又从业于一代宗匠马培之先生。丁甘仁刻苦学习,勤学深研不问寒暑,积累甚丰,对马氏内外两科之长(包括喉科)能兼收并蓄,尽得其真传。学成之后,初行医于孟河及苏州,后至沪上,道乃大行,名震大江南北,当时在沪的外侨来丁甘仁处求诊者颇不乏人。

上海乃名医荟萃之地,而丁甘仁的业务于当时首屈一指。他对活人之术不愿自秘,志在发扬中医,培养青年一代,于是立志兴学。乃会同沪上同道夏应堂、谢利恒等集资办学。1917年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两年后又创办女子中医专门学校,闻风来求学者遍及全国,造就了大批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其后丁甘仁又进一步在沪南、沪北设立两所广益中医院,南北两院均设有门诊及住院部,以备学生见习与实习之用,因之门墙桃李遍及全国。他门下的学生,佼佼者颇不乏人。程门雪、黄文东、王一仁、张伯叟、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王慎轩等中医名家,均为早期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高材生。1920年,丁甘仁又发起成立“国医学会”,首次把中医师组织起来,相互切磋,开团结协作之风。为了加强中医学术研究,又发行《国医杂志》 ,成立“江苏省中医联合会”,丁甘仁为首任会长,从而使医林同道得以互通声气,加强了全国中医界的联系。他坚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尝谓“学无止境,见闻宜广”。与当时的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常相交往,不断吸取各家之长。《国医杂志》丁甘仁乐善好施,对病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尤其是劳苦大众前来求诊,常免收诊金,甚至赠送药物。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自己所得诊金尽助学校、医院及慈善机关,如免费就医给药,以及施粥饭,施棉衣,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等。在乡里间,亦乐于为群众谋福利,如举办武(进)丹(阳)荫沙义渡局、孟河接婴堂、孟河敬老院、通江市文社等。平日捐款修桥铺路,从无吝色。丁甘仁医术好,品德高,他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精神为群众所敬仰,邻里亲友传诵至今不辍。

丁甘仁学识渊博,除重视钻研《内经》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四大中医经典外,还攻读《脉经》 、 《医门法律》 、 《张氏医通》 、 《温热经纬》 、 《世补斋医书》等著作,并指定为门生的必修书籍,经常向学生提问和考查成绩,以资鼓励勤学,因而学业优异,人才辈出。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十分严格,他每于诊余之暇,阅读《内经》之学,深有心得,兼读《医宗金鉴》各科心法要诀,因该书方药普及实用,有助于临证选方。据门生传说,丁甘仁每于夜晚勤读,书房窗口灯火通明至夜阑而熄火。他学以致用,往往引用背诵《内经》重点词语而书诸方案,使之理论联系实际,既可引起学生重视理论,又增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故丁氏医案有理有法,详书舌苔、脉象,诊断正确,然后因病辨证,因证处方,对后学颇有启发。张仲景丁甘仁中年已驰名海内,晚年精神矍铄,诊务十分繁忙,但他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平时教导认真,授徒严格,深获学生与病人的尊敬和爱戴。当年,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悬于上海旧白克路人和里诊所大厅,以示表扬。

丁甘仁卒于1926年夏,享年62岁。身后参加殡礼者除各界知名人士外,尚有华侨及六个国家公使的代表,盛况空前。丁甘仁葬于故乡孟河高桥之凤山。其坟墓和墓碑至今仍完好如初,近当地政府修缮一新。

在学术上,丁甘仁推崇张仲景《伤寒论》 ,临证处方以六经辨证为纲。他认为把握六经分治准则是分析病情、辨证用药的关键。曾谓,临证有两大法门:一为《伤寒论》之六经病,一为《金匮要略》之杂病,此二书为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二者不可缺一。丁甘仁于临床内、外、妇、幼、喉科及疑难杂症无一不精,而在医治外感热病方面更卓有成效。

丁甘仁对外感热病的研究,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尝谓“读古人书,自己要有见识,从前人的批判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加以辨别。并须通过临床实习,接触实际病例,方能心领神会,达到运用自如”。在数十年中,丁甘仁结合临床实践,对《伤寒论》与温病学说的辨证施治原则及其应用方法潜心研究,大有心得。认为伤寒与温病学说在实际应用时,必须互相联系,不能对立起来。在治疗外感病的过程中,要把两种学说融会贯通,因人制宜,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试观《丁氏医案》中对伤寒、温病的治疗总是伤寒方与温病方同时采用,并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临证灵活掌握运用,疗效甚佳。《丁氏医案》比如,在治疗伤寒类疾病方面,他总是根据伤寒邪从外来,循六经传变规律,辨别其夹杂情况,随机应变,施以适当治法。对于温病的治疗,丁甘仁则于临证中详加辨析证属风温或是湿温。他认为风温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急剧的变化。“本病利在速战,因风从阳,温化热,两阳相劫,病变最速;尤其是伏温化火伤阴,来势更急,这是与湿温根本不同之点”。在治疗上,除常见的风温侵袭肺胃,熏灼气分的病例应用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法外,丁甘仁尤其注重根据临证表现,随时变通。例如,风温证身热有汗不解,咳嗽痰多,大便溏泄,因迭进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其邪不从外达而反陷入少阴,见神识模糊、汗多肢冷、脉象沉细等症,则急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回阳救逆之法,以救阴阳脱离之危。迨阳回之后,见阴虚燥热之象时,继用救阴润燥之剂而收全功。丁甘仁云:“温病用参、附、龙、牡等,是治其变证,非常法也。盖人之禀赋各异,病之虚实寒热不一,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化寒,皆随邪势的传变而转化。此证初在肺胃,继传少阴,阳素亏,故阳热变为阴寒,迨阳既回而真阴又伤,故前后方法各殊。若犹拘执温邪不能投温剂,势必不起矣。”关于湿温类病证,丁甘仁认为,湿温之邪常表里兼受,其势弥漫,蕴蒸气分的时间最长,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变寒,与伤寒六经之传变多相符合,治以宣气化湿、表里双解法为主。概括言之,其治法为:邪在卫分、气分,按三阳经治法;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血治法。从以上这些治例中可以看到,在辨证施治上,丁甘仁是采用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相结合的办法,在方药上则经方与时方综合运用,打破成规,独出心裁。可以说,丁甘仁开创了伤寒、温病两学说统一的先河。

丁甘仁对内科杂病的治疗,则以伤寒、金匮方论结合马绍成、汪莲石的经验进行辨证施治。辨证正确,处方有准则,如治胸痹心痛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薤白瓜蒌半夏汤;肿胀(水肿)用五苓散、越婢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吐血色鲜红用金匮柏叶汤、千金犀角地黄汤;色黑如墨用附子理中汤;寒湿下利用桃花散,湿热下利的用白头翁汤;黄疸用栀子柏皮汤;阴黄用茵陈术附汤;湿热并重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五苓散。丁甘仁尤其擅治中风证,如真中风,属阳虚夹痰者用小续命汤、参附汤、半硫丸、人参再造丸等温阳通络法;属阴虚夹痰热者用自制验方天麻半夏羚角汤、温胆汤、至宝丹、指迷获苓丸等柔肝熄风、豁痰疏络法,无不得心应手。《叶氏医案》丁甘仁认为,医生临诊时,第一,要估计患者体质的强弱;第二,要酌量病势的轻重缓急;第三,对患者的居处习惯、饮食嗜好等也要作适当的考虑。在投药无效时,必须细究其原因,是药不对症,还是药不胜病,然后加以变动。对病后调理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都要注意脾胃。他着重指出,治脾与治胃迥然有别,并推崇《叶氏医案》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及“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之论。

丁甘仁于外科证治亦见独到。他自拟的外科药品,集诸外科验方,选药道地,加工精细,药有外用敷贴膏药、油膏敷药、药线、散药等,疗效显著,其大红膏尤为著名。他常采用古法“火针”穿刺脓疡,排出脓血,用以代替外科手术刀。其特点是穿刺创口小而深,排脓通畅,消毒止痛,收口较快,肌肤表层无疤痕。他认为,这一手术方法用于乳痈化脓,可避免乳房内层组织过分损伤的流弊。其法特殊,今人罕用。

§ 主要论著

1丁甘仁.药性辑要.上海:思补、山房,1917.

2丁甘仁.脉学辑要.上海:思补山房,1917.

3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上海:崇礼堂,1927.

4丁元彦,丁济万汇编.孟河丁甘仁医案.上海:崇礼堂,1927.

5侯敬舆校.丁甘仁用药一百十三法(丁氏套方).上海:上海医药指南,1941.

6吴中泰整理.丁甘仁医案续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