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丙炔酸 |
释义 | § 性质 丙炔酸 丙炔酸分子式是C3H2O2,为无色粘稠液体,有类似乙酸的气味。饱和蒸气压(kPa):26.67/102℃。折射率:1.4302。易溶于水、乙醇。拥有炔烃和羧酸的双重特性,能进行氧化、酯化和环化,以及生成盐和酰氯等。> 丙炔酸">[1] § 主要用途 丙炔酸结构式 中间体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与甲醇在硫酸催化下生成丙炔酸甲酯,是生产抗病毒药物碘苷的原料。 有机合成 用于有机合成。可用于制取丙酸、均苯三甲酸、卤代丙烯酸、二卤代丙烯酸、二乙炔二羧酸、丙炔酸乙酯、吡唑啉酮、二溴巴豆酸、乙氧基巴豆酸等。可与甲醇在硫酸催化下生成丙炔酸甲酯,是生产抗病毒药物碘苷的原料。> 丙炔酸">[1] § 制备方法 1.由丙炔醇氧化而得。将丙炔醇加入丙酮中搅拌,于20℃滴加铬酐的硫酸溶液,加毕,室温搅拌14h,即生成丙炔酸。 2.以乙炔钠和CO2在3.55-7.09MPa和90℃以下温度反应,即得。> 丙炔酸">[1] § 安全 数据 危险品标志;T; 危险类别码;24/25-34-25-23/24/25; 安全说明;26-36/37/39-45-24/25-7/9;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2920 8/PG 2; WGK Germany;3; RTECS号;UD9300000; F;3-8; HazardClass;8; PackingGroup;II; 海关编码;29161980[2] 危害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碱类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注意事项 操作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