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释义 | § 概述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青藏所实行“一所三地”的特殊运作方式,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 §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我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在人员编制组成之中,管理人员10人,占编制总数的14%(拉萨部和北京部各占7%,主要是考虑到青藏所两地办公的特殊性);8人为技术支撑系统人员;剩余62人为科研技术人员。其中,高级科研人员为50人,20人为研究员,30人为副研究员(包括昆明部),剩余12人为助理研究员等中初级人员。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 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确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近期的主要科研任务;论证了全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野外监测平台建设实施计划;持续在前沿领域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院《改进和完善各项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及我所研究方向战略部署,研究所组建了环境变化与地球动力学等科学家小组,实现学科交叉,进行团队作战,促进成果产出。 建所以来,我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同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目前,研究所积极组织继续申请973、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院外经费的支持。学术会议方面,我所成功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树立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研究学术活动的地位。我所的一大核心问题是野外台站和实验室建设工作。青藏高原野外台站将是青藏所最大的亮点之一。姚檀栋所长强调:青藏高原的研究必须是建立在“三高”的基础上,即大量高精度数据的观测、高分辨率信息的提取和高水平成果的产出。青藏高原野外台站网的布局以地球物理与地质、高分辨率记录与现代过程、高原大气三方面的观测台站为基础,在青藏高原建成北、南、中、东、西五个基本观测基地。 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根据院长办公会议精神指示,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学术合作副所长(Academic Co-Director)遴选工作,分别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达成了共识。 二、路院长在德国进行高层互访时指示:在一开始便应该举行国际研讨会,使之更加国际化。研究所积极策划、举办由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即:德国马普学会(MPG)联系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联系的大学为主的研究力量,与中国科学院(CAS)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系的大学和其它部门的研究力量,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带动,实现国际团队的高水平研究。 四、完成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1] § 现任领导 所长 姚檀栋 所长 姚檀栋:负责研究所全面工作,主管人事工作 党委书记、副所长 谢鹏云:负责研究所党委工作,分管综合办公室和基本建设工作 副所长 杨永平:分管财务和拉萨部工作 副所长 马耀明: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 § 学术委员会 主 席:姚檀栋 副主席:方小敏 马耀明 委 员:丁 林 何建坤 康世昌 刘 静 罗天祥 梁尔源 刘勇勤 田立德 徐柏青 杨永平 易朝路 阳 坤 朱立平 赵俊猛 (以上排名均按姓氏拼音排列) § 学位委员会 主 席:姚檀栋 副主席:马耀明 方小敏 丁 林 委 员:杨永平 朱立平 康世昌 田立德 刘 静 阳 坤 何建坤 易朝路 罗天祥 徐柏青 梁尔源 § 科研成果 2009年,青藏高原所共有在研项目92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5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项、面上项目32项、青年科学基金1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7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外来源);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2项。 2009年,青藏高原所新增项目32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项,国土资源部行业部门项目1项,发改委油气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6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5项,院地合作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伙伴计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外来源);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2项。 青藏高原所以国家“973”项目、基金委项目和院级项目支持的项目群为导向,在青藏高原特殊地表过程及其区域环境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青藏高原所徐柏青研究员为第一署名作者的研究论文《Black soot and the survival of Tibetan glaciers》,研究结果表明黑碳在青藏高原冰川的沉降会强化冰川融化。2009年1月14日,著名科学媒体-美国科学日报以“雪冰细菌可能记录气候变化”报道了中国科学家的青藏高原研究成果。12月15日,该媒体又以“喜马拉雅雪冰的沉积黑碳威胁世界‘第三极’”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关于青藏高原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国际广泛关注。2009年,青藏高原所共发表SCI文章127篇,授权专利1项。到2009年,中国青藏高原的发文量和引用率的国际排名均由2000年的排名第三上升为排名第一,青藏高原所的研究成果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青藏高原所重点推动实施以我为主的实质性国际合作,提出、推动并主导了第三极环境(TPE)计划,该计划吸引了发达国家和青藏高原周边国家的大量科学家参加;举办了“第五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德青藏高原研讨会”;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第三极环境(TPE)专家讨论会”;举办了首届中德青藏高原研究生暑期班;培养了外籍青年人才,包括美国博士后、尼泊尔博士和美国大学生。 § 合作项目 我所先后与水利局、地震局、气象局开展全面合作,在科研项目的合作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① 我所主持承担的欧盟第六框架项目“欧洲与南亚姊妹流域集成水资源优化战略研究”已经与自治区水利厅、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农牧厅、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林业局等单位合作,项目的成果将交给地方有关部门使用,并对项目升级、完善、修改和人员培训等提供后期服务。 ② 协助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气象局等单位积极申请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已经有2个项目得到了批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