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释义

§ 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底在职职工313人,其中科技人员226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1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4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57人;在学博士研究生123人,硕士研究生130人。研究所现有植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获得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研究所设有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研究领域包括天然产物、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和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与育种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以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制为主,同时加强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结构优化研究。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围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开展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和退化过程中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机制的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研究重点进行分类、系统演化、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重要物种的繁殖行为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研究以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为主,重点开展高效功能菌的分离、筛选、生化特性及优势菌的组合研究,以及微生物治理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研究。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与育种研究主要开展农业生物新技术、新方法、创造培育主要农作物、药用植物新材料、新品种及其相关基础研究。

该所所级共用实验室有天然产物、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技术平台,2007年新投入500多万元,购置了双向电泳仪、凯氏定氮仪、梯度荧光定量PCR仪等各类进口仪器设备。有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CERN站)、若尔盖高寒湿地定位研究站等5个野外生态站。该所标本馆馆藏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0万余号,标本的种类和数量居同领域全国第一位,亚洲第二位;植物标本20万份。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成都市科普场馆、武侯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该所于2007年申报了“四川省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并接受了现场考察,与上海药物所等单位联合申报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落实“引进国外杰出人才”1人,完成1名“项目百人计划”的招聘工作,引进客座研究员并已到位2人,招聘了博士7人、硕士3人。1人通过“百人计划”择优支持答辩,12名博士获“西部之光”项目支持。2007年,该所获得人事部批准,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该所承担的在研项目为171项,其中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3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13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7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院地合作项目36项。其中基础研究课题80项,应用研究课题90项,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课题1项。2007年取得科研成果3项,获奖成果3项;发表科技论文250篇,其中SCI论文88篇;出版科技专著4部;申请专利15件,获准授权专利11件。

获奖成果方面,该所“环境微生物菌剂研制及其在炼油与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项目以炼油和印染废水的达标排放为目的,从菌种选育、菌剂研制、菌剂应用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创立了以“高效微生物”+“生物模块”为核心的生物强化技术,在炼油废水的石油降解菌剂、印染废水的PVA降解菌剂与微生物处理模块的结合应用方面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高效、经济、安全的菌剂及其应用技术,成功应用于十余个示范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天然气脱硫、钻井、印染等行业的废水治理。该项目获得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为该所李旭东研究员。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资源及生态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应用研究”项目在国内率先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较为明确地回答了九寨和黄龙景区气候与水资源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旅游活动对景区生态系统及水资源的影响等重大科技问题。该项目获得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为该所吴宁研究员。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获得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成果转化方面,该所2007年以自主知识产权入股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黑龙江强尔生化有限公司及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公司运行良好。产值4000多万元、利税500多万元。

以该所作为重要技术依托单位的山西汾酒集团技术中心和成都地奥集团技术中心分别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四川省发改委批准。

小麦水稻系列新品种在四川、重庆、陕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适宜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年推广面积1000余万亩。

2007年与地方签订合作协议30余项,合同金额325万元。该所获得了“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院地合作先进集体”称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国际合作方面,该所承担了欧盟第六框架协议项目:青藏高原草地围栏对传统社会经济以及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两栖爬行动物信息数据库;中英合作研究:木蓝属(Indigofera)植物国际合作研究;中芬合作项目:森林与岷江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系统重建及中美合作项目:脱落酸发酵工程技术优化及产业化研究等。2007年主办或承办了中俄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泰国科技部科技合作研讨会等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了“沼气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培训班”及培养第三世界国家学者的国际培训活动。

该所是四川省动物学会的挂靠单位。该所主办的《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是CSCD、CSTPCD数据库的收录刊物,全年发表出版6期共计论文186篇。

§ 历任所长

黄国英邓国彪伍义泽

张永地刘照光李伯刚

所长:吴宁

吴宁,男,研究员,汉族,196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UBerlin),获博士学位;1999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植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四川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林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主编。曾任本所所长助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 机构设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地理位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专家简介

包维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男,汉族,1968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硕士/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学位委员会的委员,中国科学院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兼植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从事青藏高原东部及长江上游山地的植被结构与功能、生态恢复、植物多样性及特色植物资源保育与持续利用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方法、次生植被结构与功能、林下植物(维管植物和苔藓)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120多篇,参编专著5部,曾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1年和2006年)、第三届(2001年)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培养硕博士生12名、在学硕、博士研究生8名。主要在生态学/植物学领域招生,欢迎具有生态学、植物学、环境科学或农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并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报考。

§ 科研部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研究目标: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疾病治疗和预防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内容:

创新药物(特别是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立。

工作特色:

注重药物研发的全过程,与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地奥集团紧密结合,构筑起上、中、下游相结合的药物研究开发体系。

竞争能力:

国内最具实力的药物研发基地之一,在天然药物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研究领域:

◆活性天然产物高效快速分离的分析原理与新技术;

◆目标导向的天然产物合成与转化新方法;

◆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理功能调节机制;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评价模型原理与技术方法;

◆心血管、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及现代中药。

基础设施及条件: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通过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建立了天然药物研究技术平台。与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地奥集团的研究条件结合,在药物分析、筛选和制备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

1.AvanceBruker6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2.Finngan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3.双臂自动筛选工作站

4.PerkinElmerSpectrumOne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5.Bruker高分辨质谱仪(BioTOFⅢQ)

6.PerkinElmerM341全自动精密旋光仪

7.高通量高效液相分离仪

8.PerkinElmerLambda3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科研条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共用实验室

成都生物所的研究领域包括天然产物、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和农业生物高新技术与育种研究。共用实验室是以满足科研工作需求为目标,是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技术平台,是提供技术服务的支撑系统。始终坚持专管专用,资源共享、发挥效力、提高水平,有偿服务的管理原则,发挥实验室和仪器使用的最大效益,以利共用实验室的良性循环。

共用实验室有管理技术人员八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实验室使用面积约940平方米。仪器包括了光谱、色谱、质谱系列,还有双向电泳系统、定量PCR仪,凝胶成像仪、氨基酸分析仪、TOC分析仪、定氮仪、微波消解系统、年轮分析仪、量热仪、土壤氮循环监测仪、叶绿素营光仪、便携式光合仪等各种先进仪器40多台(件),价值4000多万元。

共用实验室全新的实验环境和国际先进仪器,为科研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实验和仪器分析测试的共享技术平台。适用于天然产物科学、生态科学、生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不同分析要求。

共用实验室运行至今,全面向社会和国内外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放,提供有偿技术服务,欢迎来访与合作。[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