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尼生,A. |
释义 | § 丁尼生,A. § 正文 英国诗人。出生于林肯郡清贫的教区牧师家庭。曾肄业于剑桥大学。1853年定居在英国南海岸的怀特岛上。1884年接受男爵封号。 丁尼生继承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拜伦和济慈的传统,同时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影响。他的诗题材广泛,或取材于希腊、罗马神话和中世纪的传说,或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他重视诗的形式的完美,词藻绮丽,音调铿锵,不过有时略嫌做作。 他早期的诗作清新、生动,富于想象力。《食荷花人》,描写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等漂流海岛,食荷花中魔,乐而忘返;《美女梦》写美人的心情;《夏洛特小姐》写中世纪深居闺房的织女对骑士的单恋。著名诗篇《尤利西斯》描述年老的尤利西斯追求新境界的永不止息的精神,格调庄重。1833年他的挚友阿瑟·亨利·哈勒姆早逝,他经过17年的构思,写成组诗《悼念》(1850)表示纪念。这组诗共 131首,把对亡友的友情扩大为对人类的博爱,对今生的苦难发出疑问,对来世的生活充满憧憬,驰骋他的想象。这个组诗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最优秀的哀歌之一,给作者带来极大的声誉。维多利亚女王因而与他结交,并封他为宫廷桂冠诗人。 1852年丁尼生写了《悼惠灵顿公爵之死》一诗,1855年写了《轻骑兵旅的进击》一诗,歌颂克里米亚战争中在巴拉克拉瓦袭击俄军的英国轻骑兵旅,同时也写诗歌颂维多利亚女王。这些诗抒发爱国主义思想,受到欢迎。 丁尼生以 6世纪英国历史上传奇式的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故事为题材,写了许多作品,其中1859至1885年期间写的组诗《国王叙事诗》,在读者中广泛流传。 1855年丁尼生发表独白戏剧诗《莫德》,叙述一个因未报杀父之仇而造成变态心理的青年对少女莫德的爱情,以及纯洁的爱情如何拯救了他的灵魂。其中有一些优美的抒情诗段,但从戏剧性和人物描写方面来说并不成功。 丁尼生,A. 1864年丁尼生发表的诗集中有一首自由体叙事长诗《伊诺克·阿登》,描述水手阿登流落海外10多年,回家后发现爱妻已和旁人结婚。为了避免破坏她的幸福,他自愿隐避,孤寂而死。这首诗纯朴自然,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风行一时,并被译成多种外文。 丁尼生晚年对英国社会风尚的败坏日益感到失望和不满, 作品中流露出愤世嫉俗的心情。 如1886年所作《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利堂》,与他60年前所作的《洛克斯利堂》适成对比。青年时他曾认为人类进步是必然的,此时则对此深感怀疑。他晚年最为著名的诗是1889年所作的《过沙洲》。诗人把预感死的来临比喻为在暮色苍茫的退潮中驾小舟越过沙洲,以恬静的心情面对他的领航人(上帝)。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