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外名家名作--铁屋中的呐喊》 |
释义 | 海外名家名作--铁屋中的呐喊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简介:第一章 家庭和教育;第二章 传统和“抗传统”;第三章 短篇小说之一:现代化技巧;第四章 短篇小说之二:“独异个人”和“庸众”;第五章 《野草》: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等。 海外名家名作--铁屋中的呐喊 本书目录 中译本自序李欧梵 原序 第一部分一位作家的产生 第一章家庭和教育 第二章传统和“抗传统”(Counter―Traditions) 第二部分鲁迅的创作 第三章短篇小说之一:现代化技巧 第四章短篇小说之二:“独异个人”和“庸众” 第五章《野草》: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绝境 第六章杂文:对生活和现实的种种观感 第三部分关子文学和革命 第七章对文学和革命看法的变化和发展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苏联文学 第九章革命前夜 第十章结束语:鲁迅的遗产 附录 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李欧梵 参考书目 译后尹慧珉 海外名家名作--铁屋中的呐喊 相关资料 中译本自序 这本小书的英文原著出版于1987年,全书的构思早在六十年代末期即已开始,当时我还是一个研究院的学生,全球似乎在闹革命,中国大陆文革正炽。把鲁迅奉为神圣,甚至从鲁迅的书信中找到清算文人的对象和证据。我当时十分惶惑,因为我自从1962年初到美国即读《鲁迅全集》开始(在台湾还是禁书),就觉得鲁迅是一个内心生活极丰富也极深沉的人,完全不是当时大陆某些学者所“捧”出来的形象o.在这一方面,我当然受到先师夏济安先生的影响甚大,他的一篇英文论文――《鲁迅的阴暗面》(AspectsofthePowerofDarknessinLuHsun)――是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所以我的这本小书,只能算是在济安师的理论基础上作点继往开来的工作。然而,它的论点和大陆六七十年代的鲁迅学者论点是大相径庭的,甚至完全相反。(我在书后的脚注中也禁不住向某些鲁迅权威挑战。) 在九千年代再看这本书,则颇感不忍卒睹了!中国大陆的鲁迅学界,在八十年代已作了大幅度的转折,观点上修正很多,不但和我的论点不违背,而且可以互相呼应的地方也不少。1986年我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而召开的学术讨论会――“鲁迅与中外文化”――就感到可以和不少学者沟通。但是真正的“知心人”还是沉默的,所以我特别准备了一篇论文――《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见本书附录)――以便引起进一步的争论:我不但揭露了鲁迅的“阴暗面”,而且也显不了他在艺术鉴赏上的“颓废面”,甚至把他的“公”和“私”两面分开,作较为复杂的处理。果不出我所料,在会场上和会后受到不少的批评,我的愿望终于达到了。 事实上,这本小书和这篇文章中的分析方法和模式都不够精确,而且在构思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学养不足――文学理论的掌握更差――而使得个别章节的展开和诠释显得十分粗陋,这是我感到特别汗颜不安的。全书仅刻绘出一个轮廓,并没有深入探讨,虽然当时(七十年代)自以为发人所未言,可以告慰鲁迅在天之灵,然而现在看来,实在有点愧对鲁迅和年轻一代的学界。好在这几年来海内外人才辈出,足可在学术上超越这本书的初步“成果”了。 此书的中文题目,译者、作者和编者都作了不少考虑,如果直译,应该是“来自铁屋中的声音”(VoicesfromthelronHouse),后来译者尹慧珉在来信中指出:此书谈鲁迅内心的生活较多,所以“声音”也含有“心声”之意,我当时也同意此解,用“铁屋心声’’也颇有诗意。后来香港三联的编辑林道群先生坚持用“铁屋呐喊”之名,我又觉得既然“铁屋”的典故出自《呐喊》集的前言,所以也不妨用“铁屋中的呐喊”作书名,不过,我对于“呐喊”二字的诠解,当然和鲁迅《呐喊・自序》中所说的(字面上的)意思不径相同。 套用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观点:作者的意旨和“文本”(text)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甚至文本可以独立存在,因此我对于这本书也采取同样的态度:非但书名如何我不计较,而且认为它已经和作者脱离关系,今后由它自生自灭,命运如何,全靠读者决定。不过我仍然要感谢此书的译者尹慧珉女士和三联的编辑林道群先生,没有他们的催促和鼓励,我对此书可能早已不闻不问了。 在不闻不问之馀,为了感谢某些朋友和同行的关怀,还是匆匆写下这篇短文,是以为序。 李欧梵 1990年5月22日于芝加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