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纳书楹曲谱》
释义

§ 简介

《纳书楹曲谱》由清代的叶堂编订。全书共分正集4卷、续集4卷、外集2卷、补遗集4卷;《西厢记》全谱2卷;临川《四梦》8卷;共24卷。除《西厢记》、《四梦》10卷专集之外,《纳书楹曲谱》共收元明以来流传之曲 353套。其中元杂剧36折,南戏68出,明清传奇 114出,时剧(当时流行于舞台的“弋阳腔”、“吹腔”等民间戏曲)23出,散曲10套,词曲一套,诸宫调一套。其材料之丰富,在当时是罕见的,也是我国民间刻印的第一部曲谱。

《纳书楹曲谱》实际上是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牡丹亭》《长生殿》诸剧的将近百个单出;另一部分是《临川四梦》这四部传奇的全本。

§ 书籍影响

《纳书楹曲谱》的编订,使昆曲的演唱有了初步的规范,从而促使了昆曲的提高与更广泛的流传。《纳书楹曲谱》是远不同于简谱和五线谱的工尺谱。说起工尺谱,就要牵扯到中国戏曲曲谱的演变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收了马致远《岳阳楼》、白朴《梧桐雨》的一些唱段,每个字只注上、平、仄声。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沈璟所编《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比《太和正音谱》略有进步,分别注出了正字衬字,还有板眼。但是,要作为演唱的依据,仍有困难。这种曲谱仍旧无法表示节奏与旋律,只是十分朦胧的近似值而已。叶堂用工尺谱,比较接近后来的简谱形式了,但是缺少简谱的精确度,缺少许多符号,留下了许多欠缺。可是在当时,叶堂的《纳书楹曲谱》的问世已经是昆曲演出艺术的一个飞跃。所以李斗《扬州画舫录》、龚自珍的《定盦续集》都对叶堂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和《苏州戏曲志》都转引了李斗、龚自珍的原话,而我却更重视近代曲学大师、《南北词简谱》作者吴梅的看法。

§ 作者介绍

叶堂虽然远祖自安徽迁来,他本人却是在吴语伲侬、昆曲最流行的苏州生活、成长的。叶堂的音韵学修养自有渊源,他师承吴江徐大椿,得其真传。徐大椿号灵胎,乃当时负有盛誉的名医,此人对昆曲的研究,从运气、发音等等各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这是任何昆曲的研究者、演唱家所没有做过的工作,所以有独到的心得。袁枚也称他“通晓音律”。叶堂得到名师传授,又与当时文坛的王文治等诸家交游,提高了文学艺术修养。因此,他编订的《纳书楹曲谱》不胫而走,成了演唱者、欣赏者的必备之书。

§ 名家点评

吴梅在《庄亲王总纂<九宫大成南北词谱>叙》中说:“往昔吾乡叶怀庭先生作《纳书楹曲谱》,四声清浊之异宜,分析至当。识者谓宋以后一人,实皆依据此书也。今谱中一词辄列五六体,阴阳刚柔之理,一一可辨,引而申之,触类而通之,则作词制谱之方于是乎咸在,以之度声,易若反掌,而梁、魏遗传,或赖以不坠乎?余少喜读曲,深以未见此书为恨,及客海上,始自柳君蓉村处得之。忽忽已十年矣。”[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