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极度寒冷》
释义

§ 影片简介

《极度寒冷》

青年前卫艺术家齐雷(贾宏声饰)的一项行为艺术由四部分组成:立秋日模拟土葬;冬至日模拟溺死,立春日是象征性的火葬;夏至日,他将用尽自己的体温去融化一块巨大的冰。在最后的这一部分中,他将真正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把这个抗议社会的冷酷的行为命名为“冰葬”,当他的女友(马晓晴饰)和朋友们了解到他的意图时,力图劝说他放弃自毁。[1]

§ 艺术风格

《极度寒冷》

自杀在超脱的人与世俗者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线,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不仅在于那些死去的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更在于我们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可再见。当齐雷,一位23岁的行为艺术家1994年在北京自杀时,他给活着的人留下了一连串问号和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一段未完成的对话,以及残酷的现实或者想象中的罪恶。

自杀题材为电影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挑战,在未知与已知之间编织出一种微妙的辩证。你必须亲身体验过后才能探究包含在死亡背后的原因--动机、情绪或者思想过程,但是一旦真的通过了那条界线,又肯定无法回头。

《极度寒冷》中关于欺骗与谎言的主题还另有一层意义,它勇敢地将齐雷的真实自杀事件搬上银幕,以至于影片的制作者们不得不在荷兰进行最后的剪辑。也许《极度寒冷》的幕后者与片中那些想自杀的人有某种共同点:他们撒谎,带着面具。因此,Wu Ming——《极度寒冷》的导演使用的别名,意思就是无名。

让我们回到1994年,也就是齐雷自杀那一年。新的市场经济帮助人们忘记过去,但也有一些人拒绝物质,最终却发现自己已被社会所排斥。导演听说有一位年轻的行为艺术家按照四季来演绎自己的死亡:秋天土葬、冬天水葬、春天火葬,最后是夏天的冰葬。齐雷原打算降低体温而死,最终却失败了,一周后他被人发现死在浴室中(影片的结尾与此不同)。在访问了艺术家的朋友,并试图接触他的亲属失败后,影片导演及合作编写者意识到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死亡背后的故事恰恰是影片所要揭示的。于是,他们筹集了一笔钱,请来几位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开始独立拍摄此片。

《极度寒冷》巧妙地展示了制作模式上的傲慢,它所描述的生命形式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只是忽略了它。影片主要在北京交织如迷宫般的街道,庭院和房屋中拍摄,霓虹灯、摩天大楼与古典的,非工业化的景象共存。电影揭示出一个充满创意与野心的地下环境:孤立的年轻人不得不与家人挤在狭小的空间中,而社会中的其他人则带着轻蔑看待他的难堪。《极度寒冷》

在这种环境中,你没有隐私。你目睹姐夫的性障碍,忍受他的粗俗和贪婪。当你感觉到姐姐的孤独时却又无能为力。晚上你与女朋友可以单独相处的唯一空间就是在一辆出租车的后坐里,司机害羞地看着后视镜。不通风的卧室窗户在孩子们玩球的一个空停车场打开。你最好的朋友们当众吃肥皂以示“厌恶”;其他人在表演时被逮捕。你觉得活在圈套中,所以无所事事地喝着啤酒,与自己的朋友闲聊,在充满烟雾的酒吧里扔飞镖,或者在听摇滚乐时大声尖叫。

一个虚构的故事拍得像一部纪录片,表达了对齐雷复杂内心世界的一种敬意。导演十分注重真实生活的细节,包括主人公的姐姐及女友的表演过程,人愚钝到诙谐到尖刻。《极度寒冷》提供了一种罕见的对当代中国社会动荡现状以及“这一代人”困境的见解。作为一部电影或一种纪录,它挑战着观看者对于当代中国的期望,同时也挑战着人们心目中对或傲慢或神秘或令人同情的自杀行为的观念。

王小帅当年拍的时候,一度深陷其中,也压抑得有点走火入魔,中途曾几次要放弃拍摄。在拍前王小帅正面临人生的低谷,现实的残酷无情与自身的理想主义,再加上90年代初期中国的行为艺术从萌芽状开始寻求勃发,许多走极端的行为艺术家被抓被关了,行为艺术圈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于是便促生了这样一部作品。是王小帅所有事关青春的电影中最残酷也最愤怒的一部。

电影围绕着行为艺术者齐雷实施其关于死亡的行为艺术的事件展开,王小帅极详实而平静地记录了齐雷自杀前的生活和心理变化。王小帅没有过多地去探究电影开始的那个疑问,用生命来作为一件艺术品的代价这是否太大了,也没有为齐雷的固执沉迷于死亡做出一个定性的解释。必竟像这些东西的探讨,范围太宽广也太空泛,而且这也是最容易起分岐、个人看法最多的地方。

王小帅的处理是极佳的,在某些方面上看来,这更接近于行为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向你传达某种思想观念,仅仅是让你震惊让你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即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在少量的对白和冗长的剧情中,王小帅留出了足够多的时间让人们去思索这些也许不会有答案的疑惑。王小帅的镜头语言精简而有力,用了许多逆光的近景和特写来烘托压抑的气氛,影像颗粒过大,虽粗糙却有难以置信的真实感。加上贾宏生的魂不守舍似的表演,相信我再看几遍铁定抓狂。电影在发展到齐雷完成了自已的行为艺术后,随后的剧情让人意外,这里的设置很见编剧功力。

§ 评价

《极度寒冷》

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挣扎着的年轻人。齐雷完成了“土葬”、“水葬”、“火葬”,在等待“冰葬”来临的日子里,他一直在生与死之间挣扎。他不断地尝试感受死亡,他的精神时而焦躁,时而抑郁,似乎已经无可避免地走上了他的死亡之路。她的姐姐和他的女友努力地试图挽救他,而他们的努力似乎也收到了成效:齐雷在目睹一位同学跳楼而死后,甚至说出了要放弃“冰葬”的话。坚持或者放弃?正是在这样的犹豫中,在这样的挣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诚的年轻人,他真诚地思考着生命,思考着生与死的命题。正像他的女友说的,“他是一个真诚的人,没有一丝杂念”。

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份真诚,当看到他最终还是走向了“冰葬”,看到他躺在成堆的碎冰中间,看到他被一块黑布蒙上,看到他在黑布下面艰难地呼吸时,我的心也一阵阵抽紧。

每个生命都自有他的归宿,我们无需为生命的最终归宿而悲伤。但是,看着一个生命一步步走向他命定的归宿的过程则是一种残忍,尤其是当那个归宿对大部分人来说都难以接受时。

不幸的是,死去的齐雷又一次复活了。原来,在“冰葬”中假装死亡只是这个行为艺术的一部分。复活了的齐雷躲在隐蔽的乡下与他的“导师”谈论着他“死后”的反应,问他的画展来的人多不多,他说他想回家看看,他说他想去看看女友……

他真的回去看了,然后,三个月后,他被发现自杀于一棵老树下。 但是,他这一次的死已经无法触动我的心灵。一个曾经在生与死的面前真诚地彷徨着的人,居然利用他的真诚演出一场假死的戏,不去说被欺骗的亲友和大众的感受,首先对自己就是一种不忠。无论是否是受到那个所谓导师的影响,这都是无法原谅的。

也许,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家,在“冰葬”中死亡只是一个构成其“艺术作品”的行为之一,所以只要不影响“作品”效果,真死或者假死都没什么两样;但是,作为一个真诚面对生命困惑的人,一次假死,却是无法挽救齐雷的灵魂的。

影片以纪录片风格的形式,讲述了行为艺术家齐雷按照四季的更替来演绎了自己的死亡:秋天土葬、冬天谁葬、春天火葬,最后是夏天的冰葬。在这一过程中,他极力让自己切身体验死亡,感受最真实的超脱感觉。

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究死亡的境界,这是影片的一个主题。然而,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假如抓住了这次感受死亡的机会,我们也就永远失去了再次表达死亡之后的感觉的权利了,正因为生存和死亡有着这样的矛盾,所以活着的我们才会害怕死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