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爸爸去出差》
释义

《爸爸去出差》

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

主演: 米基马诺伊洛维奇 Miki Manojlovic

Moreno D''E Bartolli

片长: 136 分钟

类型: 剧情

地区:南斯拉夫

导演: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

年份: 1985年1月1日

制作公司:

Centar Film [塞尔维亚和黑山]

Forum Sarajevo [塞尔维亚和黑山]

发行公司:

Cannon Film Distributors [美国] ..... (USA) (subtitled)

§ 影片简介

本片用一个孩子的眼睛来叙述,表现极权社会里的家庭悲欢。这部被称为反铁托主义的喜剧片展现了库斯图里卡丰富的电影才能,幽默、嘲讽,而又温情脉脉,使得该片在世界各国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连一向排外的美国电影观众都对它敞开了胸怀。

1948年,铁托与斯大林决裂,对于许多南斯拉夫的骨干共产主义分子来说,标志着一个混乱而危险的时期的开始。梅沙不小心对报纸上的漫画发表了一句评论,就不幸地加入到被逮捕的行列中去。他的家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等待他从监狱获释。故事由他的小儿子马力克讲述,儿马力克一直相信妈妈说的话:“爸爸去出差去了”。

出差,在那个年代含义可谓复杂! 对历史的反思很难,因为我们有着血统和民族的偏激性!体制里的人往往试图颠覆所有体制的架构,然而。公正是什么,它真正的可能性又是什么?!适之博士老早发现内在的秘密…… 马屁是生存的技巧,列车上麦萨看图片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比狂热的歌功颂德更让人反胃的。计划经济仿佛是黑市的温床,而哄女孩子却是全世界一个德行,小恩小惠后躲避实质的问题。 聪明的男人是两者兼顾的,端两碗水平衡才是高手,乐子的目的的快乐,这是此道中人必须明白的。可是,要在极权里左右逢源可不是容易的是,中国人讲:祸从口出。可谓真理。

一句真言就可获罪的年代并不是空穴来风,缄默是专制下的最好办法,无孔不入的国家秘密警察和眼镜贼亮的革命群众让麦萨一不留神就被限制了自由。

麦萨因为戏言而在儿子行割礼的晚上“出差了”,这样的出差也是中国曾经的特色,当言论被钳制的时刻,个人在政治问题上的闪失是孩子无法理解的,这是极权国家的特色。 接下来所有来自同样年代的中国人也知道,无声的抽泣,无声的安慰,阴沉的表情,在“出差”的日子里成为了家的组成。马里克梦游的那个情节十分可爱,这是孩子的行为,更是对当年所有人心情的引申,我们在无法言说的日子里,还是选择梦游吧!

爸爸出差,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是极权国家民众集体记忆。

§ 海报

《爸爸去出差》

§ 背景

时间是四八年间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破裂大肆搜捕政治犯“史达林主义者”时期,影片透过一个六岁小孩成长,侧批了这段历史,可爱的童星与浓郁的乡土风味使得本片娱乐性亦相当丰富。

§ 获奖

《爸爸去出差》曾获过1985年的嘎纳金棕榈奖

§ 花絮

《爸爸去出差》

这部非常感性的影片从小孩的视角观察世界,而且带有日后回忆的怀旧感,将政治批判用童稚的纯真加以谈化,里面有很多亲切感人的场面,令人想起自己的童年。

这是一部极为陌生而又极为熟悉的电影。陌生的是南斯拉夫那个遥远的一度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以及库斯图里卡的黑色幽默;熟悉的却是从镜头语言到人物对白的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这是一种我已经熟知了的电影方式,并且也是一种我熟知的社会生活。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48年间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破裂大肆搜捕“斯大林主义者”政治犯时期,一直到1952年为他们平反之间一个家庭的遭遇。风流成性的父亲,温柔贤惠坚韧不拔的母亲,神神叨叨的大儿子和古灵精怪的小儿子,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这些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就在我们的身边。当你听到人们互相称呼对方为“同志”的时候,当你看到那个被迫害的父亲是由于大舅子揭发的时候,当你看到劳动改造的矿山的时候,当你看到久别重复的夫妻为了不吵到孩子而极力小声地在狭小的房间一角做爱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一切都那么容易唤起内心一些潜藏许久的记忆。而那场飞机表演,还有那场在市长面前的朗诵,这种“活动”是如此的熟悉,好像曾经经历过;甚至连镜头调度都跟80年代的国产电影那么的像——是共同来自苏联的社会主义写实主义传统,还是冥冥之中一种神秘的联系?所以这部电影看得我各种吃惊,一部来自遥远的南斯拉夫的电影,却是一个隐秘的存在,把那些我们以为已经忘掉的东西从潜意识的地下室里生生地拔了出来,放在太阳光下曝晒。

§ 评价

电影从一个孩子的视觉看这个世界,这个被政治搞得莫名其妙的世界。《爸爸去出差》里的爸爸只能用出差来掩盖自己被抓的事实,孩子很奇怪爸爸为什么出差这么久,妈妈为什么一直在哭,为什么自己不能买足球,所有的为什么都让他感到困惑,这个世界怎么这么难以理解。而电影里哥俩的懂事和淘气也让人一边笑着一边心酸着。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铁托与我》,同样的讲述南斯拉夫的故事,同样的是从孩子眼中看政治,同样的政治显得愚蠢可笑。两部电影里的小男孩都很可爱,很聪明,但都有点大智若愚,傻乎乎的,做出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铁托与我》拍摄于1992年,不知是不是受了《爸爸去出差》的影响。

《爸爸去出差》里的爸爸被自己的小舅子抓到牢中,小舅子一副铁面无私绝不徇私的革命者脸孔,不告诉爸爸因为什么被抓,只是让爸爸不停的检讨自己,自己寻找自己的罪。爸爸一遍一遍的回忆,始终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这一幕很眼熟,《牯蛉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爸爸,也曾经被诬陷,坐在那个空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自己的罪行。政治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红色的还是白色的,其实它都是黑色的。

《爸爸去出差》里的政治氛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文革。无心的笑话便可以让你坐牢,莫名其妙的让人恐惧。而谜底揭晓时,那让一家人遭受无尽苦难的罪竟然是看报纸时一句无心的评论,这让我顿时领悟电影开始时,小舅子说,只有唱别人听不懂的墨西哥民谣才是安全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不但言论没有自由,连唱歌都没有自由。小舅子在电影里是强权政治的代表,他懂得政治是什么,所以他冷酷无情,他无视亲妹妹的哀求,既便众叛亲离,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政治原则。在他眼中,政治高于一切,因为他明白政治可以毁掉一切。

爸爸是个老色鬼,有人评论,因为政治的压迫让男人转到性里寻找安慰。

电影里的小男孩,只有在梦游时,脸上才会露出幸福的单纯的微笑。电影里的一切在我们的眼中,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荒诞可笑,可是,只要有强权政治,这种可笑就会变成天经地义。

这仅仅是库斯图里卡的第二部长片,可这个时候他已经是金狮和金棕榈在手了。这个人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电影。他总能在俗滥的的情节剧中制造笑料和超越情节剧的深刻社会批判,一如法斯宾德和阿尔莫多瓦。有些桥段,比如白血病少女和片名“爸爸出差去了”的这个表述在今天看来已是滥套,可在他的影片里风格竟是如此的浓烈,甚至拍到最近的片子还是那种味道,如同这部片中笑对“文革生活”的南斯拉夫人一样。那个梦游且早熟的小孩子,形象地提供了导演观察这段历史的方式。仿佛是导演的自指,于是夹缠在私人回忆之中,那个年代的社会历史情境就以库斯图里卡独有的方式讲了出来。如今库斯图里卡也是当过戛纳评委会主席的人了,可是谁又曾记得,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还有这个中奖率高达80%的三大电影节宠儿扮演的一个角色呢?

§ 导演简介

《爸爸去出差》

诞生于南斯拉夫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察,是世界影坛上数一数二的天才型电影大师,在近50年的人生中已经拿下威尼斯金狮奖、坎城金棕榈奖、奥斯卡和柏林银狮奖等国际大奖,库斯图里察的片子不多,从81年至今包括电视片等在内一共只有13部作品。他还参加过我国观众熟悉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演出,而且是他初登银幕之作。

这位超级名导是从威尼斯发迹的。1981年埃米尔·库斯图里察的第一部面世作品《你还记得朵莉贝尔吗?》Do You Remember Dolly Bell?在威尼斯首映并惊震影坛,获得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与最佳处女作金狮奖。1995年《地下》再获金棕榈大奖。1998年库斯托力卡带著他的狂想奇趣作品《黑猫白猫》,再次以浓浓的吉普赛情调风靡威尼斯,再获最佳导演银狮奖。库斯托力卡作品有著吉普赛民族热情而疯狂的基因,虽喜好描绘世界的残酷、生活的颠簸,却绝不放弃乐观与感性,所以看他的电影常会有又哭又笑、情绪失控的状态。 最新作品是2004年战争浪漫喜剧《饥饿的心》 .

§ 主演风采

§ 参考资料

http://www.mov8.com/dvd/freetalk_show.asp?id=32708

http://bbs.chinahome.org/cgi-bin/dvdbbs/topic.cgi?forum=7&topic=2165&changemode=1

http://www.mtime.com/

http://www.dvdspring.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671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D6%B0%D6%C8%A5%B3%F6%B2%EE&in=8524&cl=2&cm=1&sc=0&lm=-1&pn=9&rn=1&di=966222700&ln=2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