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苔丝》 |
释义 | § 影片概述 《苔丝》 如果说波兰斯基的《苔丝》是一部经典之作恐怕不会有人怀疑。影片改编自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苔丝》,在这部小说里,一个追求爱情的女人的经历被描写得生动凄婉,令人唏嘘,是举世闻名的杰作之一。其次,敢于将这部宏伟巨著搬上银幕的是大名鼎鼎的罗曼·波兰斯基,他以从容的调度、大气的影像技巧展现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乡村生活,舞蹈、收割、劳作、乡村酒吧、原始铁路……都一一呈现出非凡的影像美感,弥漫着波兰斯基对宿命的无奈之情。此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则是影片中苔丝的扮演者娜塔莎·金斯基浑然天成、丝丝入扣的表演。所以,这部电影是精彩原著、天才导演和出色演员等诸多优秀元素的组合,一经公映就让评论者与影迷惊艳,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 剧情介绍 《苔丝》暮色笼罩着辽阔的田野,一群少女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带着白花编成的花冠,踏着明快的乡村舞节奏,在草坪上跳舞。她们中间有个姑娘叫苔丝,生得秀丽、端庄,周围没一个姑娘比得上她。然而,就从这一天起,厄运一直追随着她。她的父亲约翰·德皮菲尔德刚才听本村的牧师说,德皮菲尔德其实是古老骑士名门德伯维尔的直系子孙。穷极潦倒的约翰听后信以为真,喜出望外,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了老婆乔安娜。乔安娜想起了在德兰特山那边,住着一位姓德伯维尔的有钱的老太太。于是他们决定让苔丝去认这门本家。苔丝为了帮助家里度过苦日子,勉强答应了,但心里很忧郁。苔丝穿着素净的长裙,挽着一只篮子走进了德伯维尔家。她畏畏缩缩不敢前进,正等她想往回走时,一个男子的声音叫住了她:他就是老太太的儿子亚雷克。他叼着支烟,慢慢朝苔丝走来。苔丝很窘,结结巴巴地说出了原委。 § 角色介绍 苔丝是个美丽的乡村姑娘,纯洁,善良,又有韧性且善恶分明。由于家境贫穷,给与自己同姓的贵族德伯家打工。结果她被主人家的儿子亚历克·德伯诱奸,并生下了一个私生子。由于这个“罪过”,苔丝很受鄙视。在巨大的压力下,再加上小孩夭折,苔丝离家来到一个牛奶场工作,遇到了牧师的儿妇安吉尔·克莱尔。两人相爱并结婚。但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安吉尔竟将她抛弃,独自去了巴西。生活困苦,备受侮辱的苔丝苦等安吉尔回来无果,无奈成为了亚历克的情妇。就在这时,安吉尔抱着忏悔的心情,来到苔丝身边想和她重新在一起。这时苔丝杀死了亚历克。在他们逃亡的途中,苔丝被警察抓到,被判了死刑。《苔丝》这本书出版后,苔丝被称为最纯洁的人。在当时社会上有极大的影响。 § 导演介绍 罗曼·波兰斯基 熟悉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历,读过《波兰斯基》传记的人都能轻易的作出一个结论: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流氓。无论是在他作品中永远弥漫着的彻骨的冰凉、阴郁、压抑、悲观和晦涩,还是他如同电影悬念戏剧般的人生经历,将之冠名为“罪恶大师”实不为过。导演波兰斯基是一个不幸的人,幼年在纳粹的集中营渡过,母亲死于毒气室,童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盛年时怀孕的妻子为邪教组织谋杀,让他经历着人生最惨痛的一刻,70年代中期在美国又因被指控诱奸未成年少女而流亡欧洲。现实的灾难比影像总是更切肤的痛彻心腑。而波兰斯基也是一个成功的人,29岁就获得了金狮奖提名,此后他的作品囊括了世界著名电影节的所有重要奖项,在《苔丝》之前《罗丝玛丽的婴儿》和《唐人街》等片已使波兰斯基倍受国际影坛的瞩目,《苔丝》一片更是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一跃而成为国际知名大导演,并终于在2002年以《钢琴师》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而重返好莱坞的领奖台。 § 演员介绍 娜塔莎·金斯基 德国演员。父亲是德国演员克劳斯·金斯基。 曾修习戏剧课程,14岁时参演维姆·文德斯的电影,16岁即与比她大25岁的波兰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结识,在其指点下,于1980年主演《苔丝》,博得赞赏。 其后她游走欧美影坛,演出影片不少,知名作有《豹人》、 《德州巴黎》等。向来特立独行的金发美女,兼具纯洁与邪恶两种特质,尤其是蟒蛇缠身的照片非常著名。 § 影片制作 影片《苔丝》与其说是“现代人的创痛”,不如说是“近代人的挽歌”,是近代人对古代人——后裔子孙对自己世袭贵族世家的挽歌。影片《苔丝》反映的维多利亚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时代,农村土地与牧场全都集中在少数农业资本家如《苔丝》中的亚历克少爷、克里克老爷之流手里。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农民赤贫而成为资本的雇佣劳力;英国农村彻底完成了资本主义化。影片中,波兰斯基以极富美感流畅的镜头语言展现出蒸汽机广泛深入到城市乡镇的社会变化,展现出资本主义农场麦收时节夜以继日的脱粒以及穿行在城市之间的火车运输,直观的呈现出影片主人公们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苔丝》影片舍弃了小说本来的荒谬和神秘感反而在影像上表现得相当浪漫和唯美,但从内容和叙事上来看基本上忠实于小说原著,依然将苔丝的悲剧命运从爱情关系上来展开。两个和苔丝相关的男人,亚力克和安杰尔,前者是“资本之魔”,后者则是软弱的知识分子、空想主义者。亚力克相信资本的力量无穷,他见到苔丝的第一句话则是:“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句话包含着双重的意义:他深信在资本无所不能的时代,苔丝的美色一定能通过金钱买得;是对苔丝这样的乡下美丽姑娘而言,上帝既然降美色于她,又使之受穷,她就得心甘情愿为金钱而出卖美色。这双重意义皆从资本本质之“万能”而来,是资本眼中的必然逻辑。而安杰尔因追求世界的纯洁而不敢面对现实——这包括苔丝甚至连同他自己在内的到处被资本所统治、所污染的“一个损毁的星球”的现实,他虽爱苔丝并娶其为妻,却又轻易离弃之而放任不管。他离弃她的理由,暴露了他的在资本时代下的男女实际上不平等的深刻偏见。然而苔丝无畏地蔑视这种资本的统治一切的现实关系。她的反抗是美与崇高的;然而她的单个人的反抗的弱小,其结局却必然是悲剧的。 § 幕后花絮 影片的拍摄由于超出预算,影片拍摄几乎停滞,幸运的是美国著名导演弗兰西斯·科波拉独具慧眼,允诺用他的《现代启示录》在法国的发行收入支付《苔丝》的拍摄费用,才使这部伟大的作品没有胎死腹中。而因此,两位伟大的导演:波兰斯基和科波拉,以及两部伟大的作品:《苔丝》和《现代启示录》之间有着密切的渊源,此事也成为影坛鲜为人知的佳话。 ·《苔丝》最终的制作费是1200万美元,影片最初长达四个多小时,制片人嫌时间太长不利于商业放映,强迫波兰斯基剪掉了一个多小时。 ·影片拍摄时间也非常之长,因为波兰斯基一定要拍摄具有连续性的一年四个季节的真实镜头,而且选取了分布80多个地方的拍摄地点。 ·《苔丝》获奖无数,其中比较著名的则有:第五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影片;第五十三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第三十八届金球奖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新星(女);第三十五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摄影。 § 获奖情况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81 最佳摄影 Ghislain Cloquet 最佳服装设计 Anthony Powell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Pierre Guffroy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Jack Stephens 最佳摄影 Geoffrey Unsworth 最佳导演 (提名) 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影片 (提名) Timothy Burrill 最佳原创配乐 (提名) 菲利普·萨德 最佳影片 (提名) 克劳德·贝里 金球奖(Golden Globe) 1981 Best Foreign Film New Star of the Year in a Motion Picture - Female 娜塔莎·金斯基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提名) 娜塔莎·金斯基 最佳导演 (提名) 罗曼·波兰斯基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 1982 最佳摄影 Ghislain Cloquet 最佳摄影 Geoffrey Unsworth Best Production Design/Art Direction (提名) Pierre Guffroy 最佳服装设计 (提名) Anthony Powell 日本学院奖(Award of the Japanese Academy) 1981 最佳外语片 (提名) 凯撒奖 1980 Best Film (Meilleur film) 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Best Cinematography (Meilleure photographie) Ghislain Cloquet Best Production Design (Meilleurs décors) (提名) Pierre Guffroy Best Actress (Meilleure actrice) (提名) 娜塔莎·金斯基 Best Music Written for a Film (Meilleure musique) (提名) 菲利普·萨德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NYFCC Award) 1980 最佳摄影 Geoffrey Unsworth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1980 Best Cinematographer Ghislain Cloquet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LAFCA Award) 1980 最佳摄影 Geoffrey Unsworth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980 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摄影 Ghislain Cloquet British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Best Cinematography Award) 1981 (提名) Geoffrey Unsworth British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1981 Best Cinematography Award (提名) Ghislain Cloquet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1981 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1] § 精彩剧照 § 影片评论 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德瑟特。祖上曾经是威廉二世的骑士的Durbeyfield家现在已经十分没落了,全家9口人仅靠一匹老马耕种点土地来勉强维持生活。 美丽的长女Tess为了家庭,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Alec诱奸,产下一子并夭折。为了家庭,Tess只好忍气吞声地离去。在另一个农场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她与牧师的儿子Clare相识,Tess死去的灵魂得到复活,两人相恋并订婚。 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Tess再次与Alec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 《苔丝》然而不久Clare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Tess痛苦地觉得是Alec使她第二次失去了Clare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受犯罪者的伤害更甚于自己犯罪的Tess被处以极刑。 Tess死了。 最终她还是没能等来应许的幸福。 太阳出来了,然而都是活死人的黎明,太阳不属于他们。 Tess不得不死,她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纯洁,而在一个信仰沦丧的时代,纯洁就是一种错误。 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时候,纯洁必然是一种令人追忆又最为软弱的力量。 整个时代都不断怪诞加速着,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追赶,不断地被甩开,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生的无奈。[2] § 影片海报 《苔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