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疆沙蜥
释义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东疆沙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东疆沙蜥

中文属名:沙蜥属

中文俗名:奇台沙蜥拉

丁文名:Phrynocephalus grumgrizimailoi

英文名:Grumgzimailo's toad-headed agam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Bedriaga,1907 [1][2]

§ 形态特征

东疆沙蜥

尾腹面有黑白相间的环纹,末梢黑色,背鳞平滑或杂有零星的微弱棱鳞,无腋斑。

§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天山北坡荒漠干草原、戈壁荒漠及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灌丛、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奇台沙蜥是新疆北部的主要蜥种,分布于天山北坡荒漠干草原、戈壁荒漠及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灌丛、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奇台沙蜥是其分布生境中的优势蜥种,数量较多,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是新疆特有种。

§ 食物

东疆沙蜥

东疆沙蜥以昆虫及部分齧齿类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锐,具3个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宽,呈叶状,具锯齿状切缘。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为食者(如凯门蜥属〔Dracaena〕)于腭後部有钝圆的牙用以碾碎。其下腭各牙内侧有纵沟或褶用以引出毒液。东疆沙蜥的牙生于上腭骨、前腭骨及牙骨的边缘,少数种生于腭上。胚胎期前腭骨上有「卵牙」,从吻部向前突出,用于钻破卵壳,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为侧生式,部分种为顶生式,避役的两眼可独立运动。东疆沙蜥有盐腺用以排出矿物质盐。肩带存在。

§ 运动

东疆沙蜥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变跑动方向,Cnemidophorus属时速达24公里(15哩)。有几科东疆沙蜥身体延长,四肢缩短,乃至无肢体。壁虎、鬣蜥属(Uta)及Acanthodactylus属的趾上多缘饰以增加其表面积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肤构成的蹼分为内外两组,在後肢外侧3趾、内侧2趾各成一组,前肢反之,适于抓握树枝。某些地栖鬣蜥及agamids能以两条後肢奔跑,奔跑时尾伸向後上方以保持平衡。飞蜥(飞蜥属)体侧有皮膜,可滑翔。东疆沙蜥雄体具成对的交接器官──半阴茎。王蜥能跑过短距离的水面。

§ 习性

东疆沙蜥

东疆沙蜥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东疆沙蜥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东疆沙蜥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东疆沙蜥亦有影响。大部分东疆沙蜥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东疆沙蜥(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

东疆沙蜥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东疆沙蜥不能发声)。东疆沙蜥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东疆沙蜥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东疆沙蜥得以逃脱。许多东疆沙蜥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东疆沙蜥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东疆沙蜥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 生活习性

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是新疆特有种。 [2]

§ 相关信息

标本馆 XJA

标本号 0000352

目名 Lacertilia

科名 Agamidae

属名 Phrynocephalus

种名 grumgrizimailoi

中文名 东疆沙蜥

命名人 Bedriaga

命名年代 1907

物种代码 30170040

采集号 R86710-078

采集日期 19860710

采集方法 网捕

鉴定人 时磊

鉴定日期 199511

§ 保护措施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也被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