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为WIKI狂》第53期
释义

>>>我也要加入《我为WIKI狂》!<<<

本期WIKI之星:姜瑜

一、品貌俱佳的才女姜瑜

个人简介:

从水光潋滟的西子湖畔到繁华时尚的上海滩,七年的异地求学生涯,收获颇丰,现任《计算机世界》报社记者。从2004年开始一直专注于国内wiki文化的发展,活跃于"网络天书"以及其他wiki网站。2005年2月受湖南《潇湘晨报》的邀请,发表《少年"维客"之烦恼》一文。3月接受北京的《互联网周刊》采访,从传播学角度探讨网络新技术——维客的发展。5月在《中国传媒科技》发表《维客:共筑E时代的万里长城》一文,此文同时被国家级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转载。同年11月被博客研究中心评为网络"web2.0新锐人物一百"。

《我为WIKI狂》第53期

2006年3月,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作为wiki爱好者和网络天书创始人叶群峰、维库创始人鲍鸣浩一同参加wiki专题的访谈节目。2006年7月毕业至今,任《计算机世界》报社记者。8月,参与组织首届中文维客年会,并主持年会专题论坛——"wiki的技术应用及多元化理念的发展"。

二、姜瑜对WIKI的思考一则

06年8月12日,“首届中文维客年会”在上海顺利举行。年会的热闹表明,如今的wiki,已不再是web2.0“深闺”中的“前卫”概念,它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另一方面,随着理想还是现实、公益性还是商业化的话题再一次引爆激烈讨论,中文wiki的发展也处在了一个微妙的临界点上。

Wiki:“天书”还是金矿?

文/ 姜瑜(计算机世界华东记者)

互联网的web2.0大潮,催生了wiki这一基于自由、平等、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协作方式;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对这颇具理想化的协作方式怀着美好憧憬的青年。有人一开始就注册了.org域名的wiki网站,并宣告将永远保持公益性质;可如今,也有人从一开始就打出了商业维客网站的旗号,立志要把这个有点阳春白雪的概念变成能生钱的金矿。

《我为WIKI狂》第53期

(首届中文维客年会现场·上海图书馆)

并不轻松的理想

“参与网络天书建设的网络高手不多,大家对wiki的理念还是缺乏了解”,如今,最令叶群峰头疼的,并不是资金的紧缺或是技术,而恰恰还是如何“让更多的网络高手参与进来,并持续不断的推广和宣传wiki”,真正来实现wiki的协作特性。

平等、自由、开放、共享,这些颇为理想主义的词,从一开始就体现了wiki的核心精神。但直到如今,社区协作式的模式如何令国内的网虫们所接受并积极参与其中,仍然是叶群峰需要面对的“持久战”。

叶群峰是最早接触维基百科的中国人之一。号称骨灰级“网虫”的他在2003年创建“网络天书”之时,还在上海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仅仅是作为业余爱好、凭着单纯的热情,叶群峰利用闲暇的时间来做起了自己喜欢的wiki网站。或许是受了wikipedia(第一个利用wiki技术搭建起来的、由网民共同创作的全球化的公益性百科全书)的影响,像叶群峰这样国内最早的一批wiki网站的创立者,几乎在一开始都站立在了“理想主义”的光环之下———利用web2.0的技术和发展一本属于全人类的“天书”。

如今,理想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持久战”之外,中途经常发生的一些“遭遇战”也足够让人挠头———网站创建至今,“网络天书”已经遭受了好几次恶意攻击。有时他甚至不得不一个人单枪匹马、熬通宵来解决。

曾希望把wiki当作是建设“知识与思想的自由文库”范式的鲍鸣浩,如今也坦言对wiki未来的发展不能再“盲目乐观”。对于鲍鸣浩和他所创立的维库网站来说,网站人气的积累、如何调动维客们的积极性,个个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个人和维库的其它管理员都有工作或学习任务,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站的维护及技术开发,虽然我们很崇尚‘业余精神’,但这毕竟是维库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此外,资金压力也不会因为网站的公益性质而就此消失或是减小。鲍鸣浩在维库上放置了Google广告,以期为网站带来一定的收入———虽然相当微薄,却也可以解决服务器的托管费用,给网站的长期运作提供保证。但这也引来了用户预料之中的质疑:“公益性的网站出现带着铜臭味儿的商业广告,这合适吗?”

对此鲍鸣浩显得颇为无奈,只能表态说,为了网站的持续发展,情愿背负这样的“骂名”。“维库页面上的广告并不违背GFDL等相关的版权规定,而且,维库也决不会因为广告等商业利益而放弃内容中立的基本立场。”

Wiki商业突围?

理想主义的wiki们在中国过得并不轻松,于是近一年来,关于wiki商业化的讨论也就越来越热。如何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wiki商业化道路,正成为众多维客们思考的问题:公益性还是商业化?百科类还是专业类?知识性还是娱乐性?商业化会不会颠覆wiki开放、共享的精神基础?资金的注入和商业化操作是不是能让wiki发挥更大的能量、有新的突破?

叶群峰近来正忙于构建一个新型的维客站点。维客年会上,叶群峰透露,前不久他已然辞掉了国企稳定的工作,组建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团队。“我们的项目是采用mashup(混搭)的模式,在地图上构建起一个wiki+map的立体式信息平台。以‘分享地图,分享生活’为口号,衍生出一些如分类信息、点评、旅游等增强型的功能,尝试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目前,这个名为www.eemap.org的wiki网站已经上线测试。

从曾经承诺“网络天书”永远不赢利到如今也终于试水商业维客;从稳定的国企到下海成为互联网团队的全职负责人,叶群峰双重“下海”,成了中文wiki在临界点上一个颇有趣味的事件。

在叶群峰看来,非赢利运行的网络天书和团队运营的eemap并不矛盾。要理想,也要商业,网络天书与eemap只是他在互联网浪潮中经历的两个阶段的不同成果。

叶群峰认为,wiki在国内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从公益性走向商业性的一个临界点上,实在需要有一些突破性的变化来推动它的前进。“如今,web2.0的各种形式深入人心,当web2.0的一些模式逐步走向与实际商业应用相结合的时候,它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wiki,同样也将异军突起,产生一种突破性的效果。把wiki的协作模式与电子地图紧密融合,应该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8A%A8%E7%BB%B4%E5%AE%A2" class=innerlink>互动维客是商业wiki的另一个探路者。和叶群峰、鲍鸣浩不同的是,这家网站的团队并不需要面对从理想转型商业的压力。这个从一开始就定义为商业性质的维客网站,盯紧的正是wiki的协作形式所能带来的商机。

其实,互动维客一开始是想做本地化搜索。不过后来,互动维客的创始人潘海东在与业内资深专家一次长谈之后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与创业团队的技术人员对超过50款的wiki引擎做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wiki与商业化并不是矛盾的。于是,开辟wiki这块“蓝海”,成了互动维客的目标。

互动维客市场总监吴海菁的看法正代表了当下对wiki的另一种思考:“对互动维客来说,其实赢利方式有很多,除了广告、黄页wiki、还可以做企业内部的协作平台。另外,如果将WIKI做为第三代搜索引擎来考虑,那么现有的搜索引擎的赢利模式是完全可以继承下来的”。

有趣的细节是,如今,互动维客开发的全新中文维客系统Hdwiki也充分体现了其商业化的元素。相比于简洁甚至有点单调的传统wiki界面,Hdwiki更强调以大众化、易于接受的页面风格和编辑模式,其中如“wiki小组”、用户积分、推荐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功能,比传统的wiki网站更为“花哨”。

商业化的wiki迈出了第一步,理想也将继续坚持,对维客们来说,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积聚人气、协作共创将是长征路上的永恒话题。

(原文出自《计算机世界》华东版20060904 总第1108期)

链接:http://sh.ccw.com.cn/internet/htm2006/20060904_207529.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