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童年往事》 |
释义 | § 影片介绍 《童年往事》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一段点明主题的旁白:“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很显然,侯孝贤已经向大家表述了这是怎样的一些故事,这是他的自传性作品,以侯孝贤从小生长的凤山眷区为背景,纪录了侯孝贤国小到当兵之前的点点滴滴。主人公在本片中被称为阿孝,整个故事的叙事年代则定义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之间。阿孝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随家人迁居到台湾。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刚到台湾没几年的父母,不时告诉子女,在大陆的种种往事。而祖母则不断要阿哈陪她走回大陆老家。在阿孝小学毕业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升上中学后的日子,阿孝更与周围的同伴们一样,开始有着青涩却叛逆的生活体验。混帮派、泡马子、打撞球、因副总统陈诚大敛而与老兵起冲突,并偷偷砸人家玻璃等,无不展现青春期的血气与纯情;此后阿孝的大姐北上结婚,而大哥阿忠也离家念师专,母亲也染上了重病。这原本都是他应该尽快成熟起来辛勤持家的征兆,但是他还是继续着打架、耍流氓,暗恋邻居的女孩的懵懂日子。不久以后,母亲也去世了。 母亲的去世让阿哈意识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本来受到学校保送,而想要进军校深造的阿孝,最后因为心仪的高雄女中同学的一句话“等你考上大学再说吧”,而决定参加大学联考,但他也因这一时的少年意气而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联考失利之后,女友也就此淡淡地离他而去。不久,祖母也默默地离开了人世间,于不经意间死在塌塌米上,那似乎象征着一个陈旧年代的结束,更象征着家庭的分崩离析与理想的破灭而不得不让少年的所有梦幻清醒。在付出了诸多的人生代价之后,成长也就不可避免地来临了。影片以阿孝入伍的结局作为收尾,在画外那充满深深愧疚的旁白之中,我们见证了一个懵懂的童年经历,与叛逆的少年时光,如烟雨浮云般地匆匆地在眼前伤感地划过。本片于1985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女配角奖(唐如韫);1986 年获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评委特别奖 ,第三十六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 电影评论家协会奖;1987年获荷兰第十六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非欧美电影最佳影片奖。 § 角色简介 《童年往事》辛树芬,台湾电影演员。 “我挖掘了她,她那时还是学生,正在街上闲逛。我给她名片记下了她的电话号码,告诉她我想拍她。当时我并没有打算让她出现在我之后的每一部电影中,而只是在《童年往事》中有一个非常短的镜头。但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女演员,非常自然熟练,虽然她以前从未表演过,这就是我们合作关系的开始。 ”——侯孝贤 侯孝贤所说的合作关系包括1985年的《童年往事》,1987年《恋恋风尘》中的阿云,以及1988年《悲情城市》里的宽美。留着偏分中发的阿云,像她和她扮演者的名字一样,纯洁美好,不禁想起那“一朵白色的山茶花”,《恋恋风尘》的原声里阿云的浅吟低语,立刻将寡言的青山沧水重现。她在给阿远的信中悄声诉说:”阿远,恒春仔回南部去了,有人帮他介绍一个女孩,人家不嫌弃他没当兵,恒春仔很感激,说他娶定她了。不过主要是他考到了挖土机执照,听说南部现在到处在盖房子,开挖土机好赚,他说哪一天,他要把琼麻山买了,盖房子,还说要盖一栋最大的送我们。回去前一天,我,和他和常 送你的信的邮差我们去看电影,那三张票根就是。邮差以前也在金门当兵,他告诉我好多金门的事,没有信的时候,他也会跟我说雾大,飞机 没来。你有没有看到信里的一个商标,是一种叫做“黛安 田丰芬”的内衣,我想了好久才买的,很贵,我觉得好浪费。还有三百八十七天你才退伍 ,三百八十七天,1234这样算都要好久哦……” 田丰,男, 生于1928年,中国河南 香港男演员,在邵氏电影中常常出现,多出演配角。从影四十多年接拍了将近两百部电影,大部分为武打电影,形象深入民心。主要角色有《龙腾四海》中黑道家族邓光荣任达华的老父;《空山灵雨》中的王将军;《英雄本色》张国荣和狄龙的父亲等。九十年代减少演出,多以客串性质参与。 § 作者简介 《童年往事》 侯孝贤,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生于广东梅县,是客家人。1948年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74年从影。次年任李行场记、助理,当过副导演、编剧、演员。1975年起从事编剧工作,编有《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我踏浪而来》等电影剧本。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1981)成名。1982年执导《在那河畔青草青》引起影坛广泛重视。1983年与万仁、曾壮祥联合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获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并引领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风柜来的人》获1984年法国南特大三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1984年创作剧本《油麻菜籽》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执导《冬冬的假期》获1985年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第三十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1985年执导《童年往事》,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第三十七届西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及鹿特丹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亚太影展作品奖。1986年执导《恋恋风尘》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音乐奖、葡萄牙特利亚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尼罗河的女儿》获1987年意大利都灵电影节第五届国际青年影展影评人特别奖。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获第二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台湾中时晚报最佳作品奖、导演特别奖,第四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执导《戏梦人生》获台湾中时晚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1993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其后作品有《好男好女》(1995)、《南国再见,南国》(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时光》(2004)、《最好的时光》(2005)等,亦在金马奖及海外影展上多有斩获。侯孝贤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准,且均有所突破;其创作为台湾历史与民众命运写下生动篇章,那些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拍摄,混合职业及非职业演员的真实自然表演,运用画外音、长镜头、空间景深营造的情绪张力及诗意氛围,都成为其作者电影的标志。侯孝贤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机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这也是侯孝贤作品的一大特色,并已形成个人风格。 § 角色简介 辛树芬 台湾电影演员。 “我挖掘了她,她那时还是学生,正在街上闲逛。我给她名片记下了她的电话号码,告诉她我想拍她。当时我并没有打算让她出现在我之后的每一部电影中,而只是在《童年往事》中有一个非常短的镜头。但我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女演员,非常自然熟练,虽然她以前从未表演过,这就是我们合作关系的开始。 ”——侯孝贤 侯孝贤所说的合作关系包括1985年的《童年往事》,1987年《恋恋风尘》中的阿云,以及1988年《悲情城市》里的宽美。留着偏分中发的阿云,像她和她扮演者的名字一样,纯洁美好,不禁想起那“一朵白色的山茶花”,《恋恋风尘》的原声里阿云的浅吟低语,立刻将寡言的青山沧水重现。她在给阿远的信中悄声诉说:”阿远,恒春仔回南部去了,有人帮他介绍一个女孩,人家不嫌弃他没当兵,恒春仔很感激,说他娶定她了。不过主要是他考到了挖土机执照,听说南部现在到处在盖房子,开挖土机好赚,他说哪一天,他要把琼麻山买了,盖房子,还说要盖一栋最大的送我们。回去前一天,我,和他和常 送你的信的邮差我们去看电影,那三张票根就是。邮差以前也在金门当兵,他告诉我好多金门的事,没有信的时候,他也会跟我说雾大,飞机 没来。你有没有看到信里的一个商标,是一种叫做“黛安芬”的内衣,我想了好久才买的,很贵,我觉得好浪费。还有三百八十七天你才退伍 ,三百八十七天,1234这样算都要好久哦……” 田丰 男, 生于1928年,中国河南 香港男演员,在邵氏电影中常常出现,多出演配角。从影四十多年接拍了将近两百部电影,大部分为武打电影,形象深入民心。主要角色有《龙腾四海》中黑道家族邓光荣任达华的老父;《空山灵雨》中的王将军;《英雄本色》张国荣和狄龙的父亲等。九十年代减少演出,多以客串性质参与。 § 幕后花絮 《童年往事》《童年往事》虽然是候孝贤的个人记忆,但其意义却已经远远超越了它平静而朴实的影像,成为那个特有时代的一曲命运交响诗。在台湾奉行“临时”政策以来,诸多的文化压抑禁锢着一代外省移民的成长,祖母口中那模糊的老家印象、父亲三年之内就带着家人回广东老家的梦想、孤苦无依、依靠救济集中的老兵、那不许在学校与公共场合说起的闵南语、那些满是政治宣传口吻的虚假战事报道,都是戒严令颁布以来台湾电影几十年都不敢触及的禁忌,但这一切却是民众最为深切的记忆,那种生活细节之间的刻画远远要比长镜头下诗意化的远山近水实在得多。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写实,而影片的情感升华之处也有赖于它的写实,它不同于传统台湾电影那般大喜大悲的煽情特点,也完全脱离了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必然对情感描述刻意创作的一贯本质。影片虽然是侯孝贤的个人化经历,有着主观的叙事线索,但他却坚持以客观的第三者姿态去铺排整个故事的画面,冷静地注视着自己的成长岁月,平实地追溯自己曾经的欢喜与忧伤。影片于1985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女配角奖(唐如韫);第6届夏威夷国际影展评委会特别奖。在1986年期间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评委会特别奖,第三十六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1987年期间获得荷兰鹿特丹国际影展非欧美电影最佳电影作品奖。 § 媒体报道 《童年往事》 《童年往事》虽是侯孝贤的自传,因处理方式的杰出,蕴含意义的丰富,成为台湾数十年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证言,也是台湾电影史上最值得注意的杰作之一。 电影始自一段安静沉郁的旁白,由此追述阿孝咕的一家自大陆迁台的经过。短短的主观叙述,赋予电影回忆的基调,也带领观众进入一种“介入“他具典型代表性的成长情怀。这个成长情怀非仅存於阿孝咕的童年及青少年记事而已。阿孝咕眼中的祖母、父母、兄弟姐妹,阿孝咕来往的邻居街坊,乃至他的同学老师,在在具有地区的代表性。由是,片中的人物与行为让我们看到台湾自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变化,政治上的本土扎根意识,由老一代的根深蒂固乡愁(老祖母蹒跚地寻找回大陆的路),中一代的抑郁与绝望(父母本将台湾当成过渡,连家俱都只买适於抛弃的藤制品),乃至下一代的亲炙土地与台湾意识成长(与本省青年的融合,或教室学童的“反攻大陆”玩笑),清清楚楚呈现世代变迁中的政治意识变化。上一代的乡愁与大陆情怀,随著时代凋零。全片虽环绕著阿孝咕的成长推展,却一直未脱离这个自片头就设立的政治基调,而且隐约呈现对这些年代的惋叹及悲哀。我们可以说。其讯息虽较为悲观消极,却是迄今台湾最诚实也最富人文气息的回溯。是什么原因便一个自传式的题材能够成为典型的时代纪录?我想大致应该将其归功於全片结构之完整与细节的丰富。该电影虽是一种散文式的片段组合方式,然而每个片段从未远离时代背景而单薄地累积戏剧效果。所以,即使看似不重要的背景或细节,如晚间睡觉听到隆隆的坦克车过街,或是全家吃甘蔗时听到的米格机被击落的广播,或是少年打撞球与老兵冲突的原因,却都触及每一个时段的社会情境。这种强烈的真实性,使整部电影宛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毫无虚假地招引每个属於那个时代的人对过去的回忆。如果单是留在纪录与真实的层面,《童年往事》也许只能算是台湾文化的写真罢了。侯孝贤的优点是他在形式及美学上,也做了原创性的表现,堪称台湾至今隐喻性最强、寓意最丰富的电影语言。尤其是他对「生」与「死」这两种意象的交错处理,光从电影中几个段落组成就显示他掌握语言的功力。年轻人的成长(包括发育、发情)以及老一代的凋零(如衰老生病死亡),一直是本片交错交错运用的重要意象。比如阿孝咕在厕所偷读禁书《心锁》(对性的好奇),被母亲叫出买酱油。同时母亲在镜中查看舌上的小瘤(生病的征兆)。这样明显的将生死并列,马上在下一场戏又如法炮制。阿孝咕半夜遗精(生理的发育),起床冲浴及换衣服,却看到母亲流泪在灯下向女儿写信报恶耗。这个死亡的意象,并巧妙地由母亲悲哀的脸叠映在父亲的遗照上暗示出。除了片段的意象之外,死亡也是全片相对于成长的结构。片中三个死亡所代表的三个年代,从嚎啕的童年,到啜泣的少年,到静静愧悔的青年,阿孝咕的面对死亡,正是他的面对成长。侯孝贤这样交叠复沓地用意象来铺陈主题,其精简丰富与动人,至今尚不多见。 除了意象的运用杰出之外,《童年往事》的构图、空间与景幕安排,都有相当独到之处。是这些细节,使电影每个画面都不致流於单薄的戏剧交代,也使整部片子看似雾散平淡,实际却紧凑而富文学张力。侯孝贸自《风儿踢踏踩》的戏剧夸张,到《在那河畔青草青》的神来即兴,到《风柜来的人》的实验精神,终于有了风格底定的《童年往事》。这种充满自信的处理方式,既夸示著他创作的日趋成熟,也预示了一个属於台湾本土电影语言的开发。除了意象的运用杰出之外,《童年往事》的构图、空间与景幕安排,都有相当独到之处。是这些细节,使电影每个画面都不致流於单薄的戏剧交代,也使整部片子看似雾散平淡,实际却紧凑而富文学张力。侯孝贤自《风儿踢踏踩》的戏剧夸张,到《在那河畔青草青》的神来即兴,到《风柜来的人》的实验精神,终于有了风格底定的《童年往事》。这种充满自信的处理方式,既夸示著他创作的日趋成熟,也预示了一个属於台湾本土电影语言的开发。 § 相关评论 《童年往事》 侯孝贤以他特有的纪实手法,透过固定镜头与画框的空间感,以及画面与口白的交织,不但纪录了他的成长,也同时纪录了台湾当时某些角落里的世代交替。不管在政治上或是历史真实上有多少不同的讨论,这部影片确实纪录了过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人的消逝与另一些人的成长,就像电影的英文片名一样“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 制作发行 《童年往事》 制作公司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Central Mot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台湾] 发行公司 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美国] ..... (1988) (USA) ASC Distribution [法国] ..... (France) 上映日期 中国台湾 1986年2月1日 西德 1986年2月 .....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意大利 1986年10月 ..... (Tur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f Young Cinema) 美国 1988年 瑞典 1991年10月11日 法国 1999年4月28日 阿根廷 2002年4月24日 ..... (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