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鸟脚类恐龙
释义 鸟脚类恐龙

§ 概述

鸟脚类恐龙出现于侏罗纪早期,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晚期,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由于它们用强壮的后肢奔走,有的地方很像鸟,所以叫鸟脚类。这类恐龙的前上颌骨发育良好,牙齿的变化很大。它们的体形大小变化也很大,从最小的不到1米长的异齿龙,到中等大小的棱齿龙,再到巨大的禽龙和鸭嘴龙,显示这一类恐龙的多姿多彩。

异齿龙(另一种不是恐龙的爬行动物也被称为异齿龙)最早发现于南非的开普省,生活在侏罗马早期,最多只有1. 5米长。所以叫它异齿龙,主要因为它与其他恐龙不同,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即有生长在颌骨前面的像哺乳动物门齿般的小牙齿,有长在门齿后面的像犬齿一样的长牙,另外在颊齿部位长着宽脊的牙。这样组合的牙齿只有在似哺乳爬行动物中才有发现,现在科学家还弄不清异齿龙在咀嚼时是怎样使用它的颌骨的。大家认为:它是吃植物的,所以才有大的长牙,长牙可以帮它咬下粗的植物,也可以作为防御武器,或者是性别的特征,只有雄性才有尖齿般长而大的牙齿,或者是性别的特征,只有雄性才有犬齿般长而大的牙齿。它前肢短而后肢长,有长的尾巴和短的脖子,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它的后肢非常像鸟,胫骨与腓骨愈合,一直到跗骨处,这就使后肢强壮稳定。异齿龙是善跑的动物,跑得很快。它的前肢也很结实,而且弯曲灵活,适于挖掘地上的植物,可以准确地把植物抓取到手。

棱齿龙的名称来源于它有较高的齿脊。这种恐龙最早发现于英国,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它只有2米多长,站起来不过60厘米高。它有短的前肢,上面有五个短的手指。它的后肢比前肢大得多,有四个脚趾,手指和脚趾上都有短爪。它有一条僵硬的尾巴,也跑得很快。有一个时期它被认为是会爬树的恐龙。因为当时误认为它的后肢的第一趾能伸向后方,其他三趾能伸向前方,即能像鸟一样握住树枝。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它后肢的第一趾也都指向前方,无法握住树枝,所以它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它用带角质的狭长的喙嘴,从树枝上摘取好吃的嫩枝与嫩芽,这种尖的喙嘴有非同寻常的咬合力。棱齿龙在吃东西时还是很挑剔的。它的尖喙嘴被磨掉后还可以长出新的。现生的哺乳动物吃植物时,总是移动它们的上下颌,从一边到另一边地咀嚼。棱齿龙却不一样,在头骨上有一个关节,似一个对角线的铰链,把嘴闭上时,能使上下颌交替地向外移动,利用颊齿咀嚼食物。棱齿龙有几个种,已形成分类学上的“科”。棱齿龙科的成员在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内都有发现,体长有的可达4米。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是棱齿龙的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包括我国)、大洋洲和南极洲都发现过它的踪迹。

禽龙与鸭嘴龙都是鸟脚类的成员,只是鸭嘴龙在数量上比禽龙要多。禽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而鸭嘴龙则出没于白垩纪晚期的大地上。

在禽龙类恐龙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禽龙了,在本书恐龙发现史的章节中已经多次提到它,这里只着重介绍现在恐龙专家对它的认识。它身长约10米,高约5米。它的前肢和肩胛骨都比较大而重,手上钉子般的大拇指是它的主要特征。它手上有四个手指,第四个手指与腕骨几乎成直角,可以用这个手指钩断树枝。它的手指不仅用于抓握食物和自卫,走路时还能保持躯体平稳。这种手的结构,再加它的长脖子和长尾巴,以及从肩胛骨延伸到尾巴中部的骨化的肌腱,使它走路或跑起来异常平稳而迅速,平均每小时能走35公里。它的后肢粗壮,脚上有三个脚趾,有宽厚的蹄子一样的趾爪。它的头较大,很像今天家马的头,有角质的喙嘴,上下颌的前部没有牙齿,后部的牙齿两边都有锯齿。互相咬合在一起。禽龙的名称就来源于它那蜥蜴般的牙齿。禽龙发现于欧洲、北美洲以及北部非洲和蒙古,我国只有零星骨骼和足迹被发现。根据禽龙化石的大量发现,专家们认为它是群居的。

禽龙类中最原始的就是弯龙。它也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它身长5~7米,前肢短、后肢长,基本上用两条后腿走路,在吃低矮的植物时,也能用四肢走路。它的前肢有五个手指,但没有禽龙那样的钉状大拇指。后肢有四个脚趾,前后肢都有蹄状的指(趾)爪。它的股骨(大腿骨)弯曲,所以叫弯龙,拉丁名的意思是弯曲的蜥蜴。它的头骨较小,头骨上的眼前孔退化,有角质的喙嘴,上下颌前部没有牙齿,后部也有蜥蜴般的牙齿。牙齿呈树叶状,说明它是吃植物的。借助强有力的后腿以及能保持身体平衡的尾巴,弯龙可以跑得很快。由于本身没有防御性的武器,遇到敌人时它的唯一办法就是溜之大吉。

鸭嘴龙化石,包括许多已发现的完整的骨架、蛋化石、足迹,还有加拿大发现的两具木乃伊以及木乃伊上未受损伤的皮肤。鸭嘴龙类处于两足行走恐龙发展的顶峰时期,它们的数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龙中约占75%。鸭嘴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那是地球历史上动荡的时代,陆地面积在扩大,到处都有低洼的沼泽和湖泊。此时真正的有花的被子植物出现了,大地一年四季都飘散着芳香。除了苏铁、松柏、银杏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等典型的中生代植物群落外,还出现了木兰、柳、桦木、栎树等落叶树,被子植物开始排挤裸子植物而居于统治地位,其中有些类群已经具备了现代的特征。这样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素食恐龙的大发展,鸭嘴龙就是其中的一大类。所以叫鸭嘴龙,主要因为它们头骨的前部和下颌骨向前延伸,形成了扁而阔的嘴,在嘴的前面有角质的喙,与鸭子的嘴十分相似。它们的头骨较高,眼睛的位置靠后,与现代马、牛的眼睛相似。它们有一对大的眼睛,眼圈周围有巩膜板,而且能够互相向上移动。它们有较大的视神经,所以视力很好,能对肉食性恐龙保持高度的戒备。

鸭嘴龙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们嘴里颌骨的上下左右都有牙齿,每个牙床上最多可以长五百个牙齿,所以这类恐龙的牙齿最多可达两千个。它们的牙齿呈棱柱形,交互排列成覆瓦状,牙齿上有洗衣板一样的磨蚀面,旧的牙磨光了,新的牙又长出来补充。在两具鸭嘴龙木乃伊的胃里,研究者发现了针叶树(如松柏)的针、细枝、被子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硬的碎片,这些东西都比较坚硬,鸭嘴龙牙齿的上述特征就是长期适应这些食物的结果。

鸭嘴龙一般有7~15米长。它们主要靠后肢行走,前肢小而纤细,好像一双“小手”。它们的尾巴扁平有力,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后肢上脚趾退化,只剩三趾,趾端有蹄状的爪。前肢拇指消失,第二、第三指有蹄状爪,第四指无指爪,第五指很小。脚的形态很像禽龙,能使鸭嘴龙走起路来十分平稳。

鸭嘴龙最大的特点是它们头骨的特化。它们中有一些头上平平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但有一些则长着冠状的突起。人们把这种形状不同的突起叫顶饰。它是由头上的鼻骨或额骨形成的,从鼻孔进入的空气要这个顶饰里绕一个圈子,再进入气管和肺部,所以鸭嘴龙的区别主要在顶饰上。我们把鸭嘴龙按有无顶饰分布成两个亚科,没有顶饰的叫巨龙亚科,具有不同顶饰的叫兰氏龙亚科,以此纪念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兰比。除了顶饰外,这两个不同的亚科在骨盆上也有区别,兰氏龙亚科的成员坐骨有大的板状突起,耻骨宽,而且在向下低的一头有钩状突起,而巨龙亚科恐龙则没有这些特征。

使人最感兴趣的是,兰氏龙亚科顶饰的作用。虽然对此有许多说法,但至今没有一个是令人满意的。例如过去有人认为那是搏斗用的,然而顶饰的骨质很薄,显然不能作为武器;也有人说是贮藏空气用的,实际上顶饰内也贮存不了多少空气;也有人认为有顶饰的是雄性恐龙,雌性没有顶饰,但这些化石发现于不同的地层,显然也不是雌雄的差别,最近,有不少人认为顶饰是区分不同性别或不同种类的信号,也是同类间相互联络时必不可少的。比如顶饰可作为共鸣箱,通过发出的声音来认识与呼唤伙伴。如果这种说法属实的话,那么可以想象,白垩纪晚期空寂的大地上曾经到处充满了这类恐龙的喧闹声。

在没有顶饰的恐龙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国发现的巨型山东龙了,我们将在下一章中作详细的介绍。在国外发现的无顶饰的鸭嘴龙中,最有名的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红鹿河谷找到的埃德蒙顿龙。埃德蒙顿龙。埃德蒙顿是一个城市名,这种恐龙有13米长,5吨多重,头骨短而高,脸部有些倾斜,有扁而宽的像鸭子一样的嘴,嘴中大约有一千枚牙齿。由于在它的胃里发现了针叶,人们认为它生活在黑暗而潮湿的柏树林中。还有一种叫大鸭龙的恐龙,也是无顶饰的鸭嘴龙,它体形巨大,身长可达12米多,比三辆小汽车还要长。口鼻占去了低而扁的头骨的一半,口内也有上千枚牙齿。它有发育很好的视觉与听觉器官,虽然没有顶饰,但在脸部侧面长有颊囊,也能发出声音。它留下的脚印告诉人们:这种鸭嘴龙也是群居的。有大鸭龙这样的美名,是因为它很像一只巨大的鸭子。这种恐龙也发现于北美洲。

有顶饰的鸭嘴龙可以似棘龙为代表。似棘龙的拉丁文原意是有平行的冠状顶饰的爬行动物。在雄性似棘龙的头上,有向背部伸出的由长管子组成的顶饰,这条顶似棘龙的头上,有向背部伸出的由长管子组成的顶饰,这条顶饰可长达1.8米,比一般中国成年人还长。如果解剖一下这个顶饰,可以看到它由四条长管道组成,两条向上,两条向下。当它呼气的时候,气流震动,发出声音,便于同种恐龙互相识别,同时也可以向同伴报警。从已经发现的似棘龙化石来看,成年雄性的顶饰要大于雌性的。似棘龙生活在加拿大的艾伯塔地区和美国。

兰氏龙亚科恐龙的顶饰五花八门,例如兰氏龙的顶饰是方形的,指向前方;盔龙的顶饰高而窄,长在头顶上。

§ 早期的鸟脚类恐龙

与三叠纪晚期蜥臀类恐龙已经有了众多的代表相比,那时的鸟臀类恐龙却发现得极少,真可谓凤毛麟角。

发现于南非三叠纪晚期沉积岩层中的畸齿龙(就是上面说的异齿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鸟臀类恐龙,同时,它也是鸟脚类恐龙的最早代表。

畸齿龙是一种用两只后足行走的很小的鸟臀类恐龙,它的头骨只有大约10厘米长。头骨上有一个被压低了的颌关节,在下颌的前方有一个分离开的没有牙齿的前齿骨,这是鸟臀类恐龙最显著的头骨特征。畸齿龙上下颌的边缘都长有较特化的小牙齿,显然适合于切割和咬裂植物性的食物。另人惊异的是,畸齿龙下颌的前方有一个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犬齿那样的大牙齿。

畸齿龙头部之后的身体骨骼都是典型的鸟臀类型的,腰带也不例外,耻骨与坐骨平行并相连结。

三叠纪晚期,鸟臀类恐龙虽然在整个的恐龙家族中并没有占据特别显赫的地位,但是在畸齿龙奠定的身体结构基础上,包括鸟脚类恐龙在内的鸟臀类恐龙在后来的侏罗纪和白垩纪中却百花齐放般地发展起来,成为恐龙大家族中最为多姿多彩的分支。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自成一类的爬行动物,因此将其统一分类在"恐龙目"当中。后来,当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知识增多以后,才发现它们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爬行动物目,即蜥臀目(一般称为蜥臀类)和鸟臀目(一般称为鸟臀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其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结构:蜥臀类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叉形,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则向后伸,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类相似。

鸟臀类的腰带,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耻骨则有一个大的前突起,伸出在肠骨的下方,因此,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形,四个突出部分(四支)由肠骨的前部、后部、耻骨前支(也称前突或前耻骨)和紧挤在一起的坐骨和耻骨体及耻骨后支(也称后突)构成。好,就在你看这两个恐龙腰带图的时候,不知你是否能够细心地发现,不论是蜥臀目还是鸟臀目,它们的腰带在肠骨、坐骨和耻骨之间留下了一个孔。这个孔,在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中是没有的。科学家由此推测,正是这个孔表明,与所有其它各个目的爬行动物相比,被称为恐龙的这两个目之间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