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芬尼与亚历山大》
释义

《芬尼与亚历山大》海报英文片名:Fanny and Alexander

法文片名:Fanny et Alexandre

德文片名:Fanny und Alexander

中文片名:《芬尼与亚历山大》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主演:Kristina Adolphson

Pernilla Allwin

影片类型:奇幻 / 剧情 / 悬疑

片长:188 min

国家:法国 / 瑞典/  西德

对白:英语/ 德语 / 瑞典语/  意第绪语

色彩:彩色

首映:1982年12月17日

§ 影片简介

煌煌巨作分成三小时电影版及五小时记录片版,是导演数十年电影生涯的总结与反思。电影前段提出的各种悲观论调都在后期通过积极的人生态度转为光明的希望,或许伯格曼晚年身心已入化境,过往影片中的各种痛苦与绝望虽依然萦绕不散,但却不再以不可解为由成为永难完劫的噩梦轮回,不得不在梦中或记忆里寻求的升华终于转为具体化的生活动力,包括最终心中之神的复活并拯救芬妮与亚历山大的“神迹”,亦通过具体的信念来实现。

影片前半部分在极力塑造一个近乎绝对的男权世界,这和这个社会本身的意识形态是同步的,后半部分女性的夺权一改伯格曼女性形象的消极被动,但女性在夺取权利的同时,依然要遭受更大的精神伤害。只是与以往不同,本片视点不再集中于描述被伤害后的心理变化,更多地将过去的绝望转为行动上的积极的抗争。人类虽然依然卑微而无力,但是影片所表现对人性本真的回归则在暗示伯格曼世界下的人心终于获得了肯定和承认。

§ 详细剧情

1907年圣诞夜,在瑞典的一座小城内有一户人家,老祖母海伦娜,芳妮和亚历山大及其父母奥斯卡和埃米莉,还有芳妮和亚历山大的两位叔叔和婶婶住在一幢豪华的大房子里面,他们享受着美味的圣诞大餐,分送着圣诞礼 《芬尼与亚历山大》海报(法国)物,这一家人过得和睦而快乐。

奥斯卡和埃米莉都是演员,并经营着一家大剧院。在排练《哈姆雷特》时奥斯卡突然中风。生命垂危的奥斯卡把大剧院托付给埃米莉后离开了人世。葬礼很隆重,参加的人也多。使埃米莉一家精疲力尽,当晚亚历山大和芳妮看到父亲奥斯卡在客厅里弹钢琴。

一年以后埃米莉向大家宣布她要结婚了,嫁给青年主教爱德华。亚历山大不喜欢爱德华主教,经常在背后骂他是尿盆屁盆。在埃米莉与爱德华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若隐若现地看见母亲身后的亡父奥斯卡。埃米莉带着亚历山大和芳妮住进主教爱德华的家。爱德华有母亲、姐姐和瘫痪的姨妈。爱德华的姐姐专横刻薄,她掌握着家庭大权。第一天埃米莉与爱德华母亲之间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执,亚历山大和芳妮就没吃晚饭,从此两个孩子在主教家经常受罚被关进小屋不准吃饭,特别是亚历山大与主教的矛盾日趋尖锐,埃米莉十分痛苦。

夏天到了,埃米莉怀孕了。她去看望海伦娜,海伦娜非常怀念孙子孙女,从埃米莉处了解孩子们的遭遇很不安,请老友伊萨克帮忙,伊萨克是犹太古董商。一天伊萨克坐着一辆大车到主教府,声称已和主教谈妥要买走他家的一口大箱子和一个柜子,因为爱德华手头拮据负债累累。伊萨克把芳妮与亚历山大藏入大箱子带出了主教府。伊萨克还利用两个会魔法的侄子用意念摇控发功,让主教即瘫痪在床的姨妈把油灯打翻在地,引起火灾,也烧着了爱德华的母亲及昏睡中的爱德华主教,全家都烧死了,而埃米莉及时逃离了主教家。从此芬妮、亚历山大和爱米莉又与海伦娜一起住在那幢豪华的大房子里,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 相关评论

En film av Ingmar Bergman

瑞典大师的绝唱,半自传性质,处理极为细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服装四个奖项。影片细腻地探索了心理折磨这一题材,但因采用儿童的视角,因此不像伯格曼其他作品那么低沉。全片节奏缓慢却不沉闷,跟内容相得益彰。表演一如既往无懈可击。本片压缩自六小时电视剧,导演版长达312分钟。

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斯特林堡的《梦幻剧》,由悲到喜的巨大转化,伯格曼穷极半生苦苦求索不得的终极命题通过《芬尼与亚历山大》的结尾终究实现了归复,人性善良的一面在此获得了超然的位置,这是之前他的电影所不见的——我们可能都会在生命中遭遇巨大痛苦,由这种痛苦所承载的精神拷问将在日后不断地重复出现,但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拒绝正在发生的美好生活!

§ 幕后花絮

利夫·厄曼最初是被确定为扮演Emilie Ekdahl 的演员,但最终被否决,换为Ewa Fröling。英格玛·伯格曼对此感到很失望,对厄曼说她已经丧失了她"与生具来的权利。"

马可斯·冯·西多原来是确定扮演主教Edvard Vergérus的角色 (最终由Jan Malmsjö出演),但是他因为另有拍摄计划只好放弃。

在教堂外面的这场葬礼的戏是由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拍摄完成的,尽管当时导演患上了流感有病在身。

Jan Malmsjö本人是瑞典著名的歌手和舞者,他在影片中扮演邪恶的主教Vergerus。导演在为角色指导他的时候,他总是觉得怪怪的,这与他从前做过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一样。他把心中的疑惑告诉英格玛·伯格曼,对方的回答是:"那么,我感觉在你的体内有一些黑暗和邪恶的东西缠绕着你,你有它,我有它,我们所有的人都有。"

在英格玛·伯格曼的拍摄工作日志在中,他提到扮演主教的Jan Malmsjö,曾经在一组长镜头的拍摄过程中过度疲劳而晕倒,同时他还有每周六场的舞台演出。

伯格曼和摄影师Sven Nykvist在拍摄过程中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因为Nykvist想在他葬礼这场戏中出现,而伯格曼坚决不同意有他的画面留在镜头内。

英格玛·伯格曼最初的剧本草稿完成于1979年,其中大约有一千张手写的纸。

§ 精彩评论

这是一部长达5个小时(309分钟)的电影,很难想象的长度。故事本身周折不大,电影本身拍的也波澜不惊。然而,却处处不经意的流露出不凡的手笔。很多小场景的台词,既长也富有深意,比如奥斯卡对全剧院工作人员的圣诞《芬尼与亚历山大》DVD封套致词,伊萨克给孩子们讲的类似于圣经的故事,卡尔教授对妻子的长篇牢骚,古斯塔夫在最后全家聚餐宴会上的致词,无一不显示出编剧的良苦用心——希望它成为史诗一般的鸿篇巨制。

《哈姆雷特》是本剧的重要元素,首先它是奥斯卡排演的剧目;其次作为儿子的亚历山大具有强烈的哈姆雷特情结,亚历山大与继父的正面冲突被导演叙述的不动声色,然而却惊心动魄。音乐是本片的非常出彩的地方,大提琴的多处应用,体现了不同寻常的效果。卡尔妻子(在本片中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人物,甚至是一个懦弱的人物)在宴会上独唱一幕令人难忘不已。在如诉如泣的歌声中,让人的思绪已经离开这部电影,乘着这个女人的歌声,仿佛掠过草原,掠过山川。娓娓道来的叙事曲,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这沧桑与幽灵公主完全不同,这人世的沧桑!

本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几乎每个人物都非常出彩,无论是主角,还是很不起眼的配角,都有突出表现,这一点,是好莱坞这种电影工厂无法做到的极致。从影片的资料可以看出,本片乃是瑞典、法国和联邦德国三国合拍的成果,恐怕这阵容也是空前的。

对电影不足的考虑,让人想起影评家们对《泰坦尼克》的质疑,反面角色不够丰满,形象过于单薄。本片的反面形象——爱德华主教的形象虽然不至于单薄,但是,其家族人员及其仆人的形象与埃克达尔家族的对比真是太过于鲜明(甚至超过了家庭内部装饰的对比),令人怀疑,导演本人是否有对基督教(徒)本身有不敬甚至攻击意味的潜台词。

电影中的背景是上世纪初(1907年)瑞典的一个小城,一个大家族,这是一个演员世家-埃克达尔家族,最长辈的是仍然健在的祖母,年轻的时候曾是演员。她有三个儿子:奥斯卡(本片的主要人物)经营着个一个剧院,并且本人也是演员,他的太太,艾米丽(Emilie)年轻漂亮,他们有两个子女,大儿子亚历山大和小女儿芬妮;老太太还有一个担任教授的儿子卡尔;还有一个儿子古司塔夫做着某种生意(这两个儿子虽然不是本片的主角,但却有精彩的台词和辉煌的演出)。影片以圣诞夜开始,描述了整个大家庭奢侈豪华幸福的生活。圣诞节后的第二天,正在排演《哈姆雷特》的奥斯卡(在剧中饰演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倒在舞台上,并且当天在家去世。临死前,他嘱托艾米丽丧事从简,并且担负剧院的领导工作。在父亲弥留之际,亚历山大表现的极其奇怪,他变得异常害怕,即使在父亲的亲声召唤下,母亲的怀抱里,妹妹的鼓励声中,他都不肯握住父亲的手。也许是他对父亲的即将离去感到无所适从的缘故吧。奥斯卡的葬礼极为隆重,显然,这个家族在当地非常有势力,并且受人尊敬。芬妮和亚历山大当晚在小客厅里看到奥斯卡在弹钢琴。为奥斯卡主持葬礼的主教爱德华(本片的主要人物)是这家人的老朋友,在葬礼之后的宴会上,艾米丽认识了爱德华。

一年之后,在一次演出结束后,艾米丽召集全体演员和剧院工作人员,宣布自己已经厌倦了剧院的生活,并且将辞去经理的工作。不久,艾米丽跟主教爱德华结婚。应主教的要求,她放弃了在埃克达尔家族的一切,包括孩子们的玩具和书籍。在妈妈宣布即将与主教结婚的时候,亚历山大再次看见父亲奥斯卡的身影;在妈妈和主教的婚礼上,亚历山大又看见父亲的出现。

从一所极其豪华的宫殿搬到一个近乎家徒四壁的但面积却不小的(有点像监狱)主教家。这是一个清规教律非常严格的家庭,主教有一个母亲,一个妹妹(是个偏执狂),还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姨妈。第一顿饭就吃得非常不愉快。显然主教的妹妹并不喜欢新来的嫂子和两个小孩。更糟糕的是,艾米丽逐渐发现,外表道貌岸然的主教,实际上心狠手辣,对待亚历山大尤其暴戾!亚历山大是个坚强而倔强的孩子,也常常因此遭到主教的毒打和其他形式的体罚,比如关禁闭。而这一切,被主教称为“出于爱的教育”。 两个家庭的差别之大,令两个孩子无所适从。终于,艾米丽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到埃克达尔家族的老太太那里去哭诉了一番。虽然想离婚,但是作为神职人员,离婚是非常不体面的事情;如果艾米丽坚持离婚,按照瑞典的法律,孩子将被判给爱德华主教;而艾米丽此时也怀上了主教的孩子。

埃克达尔家族在得知艾米丽及其孩子的悲惨遭遇,竭尽全力营救。家族的老朋友,古董商人伊萨克将两个孩子从爱德华家偷出。孩子被偷走令爱德华大为光火,但埃克达尔家族并不认为此事与他们有关。随后老太太派出自己的两个儿子与主教谈判,希望他能够同意离婚,并且放过艾米丽及其孩子。作为补偿,主教将得到一大笔钱,以解决他面临的财政危机。然而自认为掌握了道德上的优势(教堂的权威)和法律上的先机(法律赋予他继父应有的权利),主教拒绝了埃克达尔家族的提议。不堪忍受的艾米丽准备自杀,爱德华怀疑艾米丽是准备喝对胎儿不利的药物,镇静的艾米丽对爱德华说是自己煮的热汤。爱德华相信了并且自己喝下了药物。第二天凌晨,主教的姨妈打翻了油灯,点燃了自己的衣服,她跑去找主教帮忙,然而此时的主教已经神志不清,不但未能帮助救活姨妈,反而自己也丧了命。而此前,艾米丽已经离开主教,在老太太家过了夜。不久艾米丽生下双胞胎,埃克达尔家的人又重新欢聚在一起,享受着无尽的快乐。

影片的结尾,意味深长:亚历山大被爱德华撞到,吓得他赶紧窜到奶奶的身旁,奶奶正在看艾米丽送来的新收到剧本,刚刚开始:

Anything can happen,anything is possible and likely.

任何事都有可能

Time and space do not exist.

时空并不存在

Against a faint background of reality......

在模糊的现实背景之下

imagination spins out and weaves new patterns

想象编织着一张张新网

§ 导演介绍

英格玛·伯格曼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的国宝级编导,20世纪电影大师之一。将电影艺术带进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丰富的视觉意象、闪回和极端特写等手法,展现心灵深处的憧憧幽影,以及人和上帝或人和死亡的关系。

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的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宫廷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1937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这为他日后的电影编导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44年,伯格曼离开大学,在哈尔斯林堡城市剧院成为一名职业导演。剧院正处于艺术与经济的双重倒闭的边缘,但是在两年时间里,伯格曼就将它转变成为一所非常成功的剧院。此后,他转移到了歌德堡城市剧院,在那里,他的影响同样深厚。1952年,他开始了在马尔莫城市剧院长达6年的导演生涯。那是现代欧洲最著名的剧院之一,他在那里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伯格曼时代”。以其精湛的室内剧演出及其从《浮士德》到《风流寡妇》的高度平衡的保留剧目而名声大噪。

1944年,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Hets,1944),1946年,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Kris,1946)。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 《第七封印》 (Sjunde inseglet, Det,1957)、 《野草莓》 (Smultronstallet,1957)、《面孔》(Ansiktet,1958)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 (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1982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

作品获奖情况: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国际奖、最佳导演奖、女演员集体演技奖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魔术师》 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处女泉》 1960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哭泣与耳语》 1972年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面面相觑》 1977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精彩剧照

§ 影片欣赏

在线观看:1、http://tv.mofile.com/Y1GXBXB6

2、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3NzgwNjg=.html

影片下载: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8%8A%AC%E5%A6%AE%E5%92%8C%E4%BA%9A%E5%8E%86%E5%B1%B1%E5%A4%A7&restype=-1&id=10000000&ty=0&pattern=0

§ 参考资料

1、腾讯娱乐:http://ent.163.com/edit/

2、新浪娱乐:http://ent.sina.com.cn/m/

3、搜狐娱乐:http://yule.sohu.com/85/03/

4、时光网:http://www.mtime.com/movie/2680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