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鳁鲸
释义

§ 简述

鳁鲸

拉丁文学名:Balaenopteraboreal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esson,1828[1]

§ 形态特征

鳁鲸鳁鲸体形比长须鲸小,比小须鲸大,体长约为15—20米,体重25吨左右。体形细长,背鳍比蓝鲸的高大,呈镰刀形,并且向后倾斜。7个颈椎全部分离。褶沟为60—65条,但个体差异很大,不到达脐部。它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线是波状或云状的,过渡区呈灰色,也与蓝鲸不同。

鳍肢和尾鳍的下面为灰色,而长须鲸为白色。上颌形状也与蓝鲸不同,由后向前逐渐变窄。每侧的须板为300—400枚,为黑色,长度大于宽度的2倍,此外须板上的须毛细而白,每厘米须板上大约有45根左右,从内侧看时犹如白色的地毯。喷气孔的周围及上、下额都生有稀疏的感觉毛。呼吸时喷出的雾柱没有长须鲸高,只有3—5米,但雾柱的形状与长须鲸非常相似。

§ 生物学特性

不成群。有季节性短距洄游现象。单配偶,妊娠期11-12个月,哺乳期6-7个月,一般两年一胎。潜水深度一般100米以内。摄食为滤食,主食浮游生物和磷虾类等。

§ 生活习性及繁殖

鳁鲸

喜2~5为群,以浮游性小虾为食,也吃鲱等鱼类。性成熟体长北太平洋者雌13.3,雄12.8m,南半球者分别为13.9和13.5m。性成熟年龄,在北太平洋1930年前为10岁,1960年降为6~7岁;南半球1935年前雌雄皆为11岁,1945年降为10岁,70年为7岁。

南半球大须鲸于4~8月的4个月内交尾,孕期12个月,北太平洋者10.5个月。冬季产仔,雌兽妊娠期10~11个月,仔鲸长4.4m,重0.65t,哺乳期约6个月,生殖周期2年。自然死亡率6%,寿命不超过70年。

§ 现状

鳁鲸

从20世纪才被开发猎捕,南半球原有191000头,最多时(64/65年度)年捕获22000多头,现在约有37000头。

北太平洋原有63000头,现仅有14000头,北大西洋仅有数千头。从1909/1910到1979年全世界有132000头大须鲸被远洋捕鲸船所捕杀,有37000头被沿岸捕鲸业捕杀。

濒危信息:1.CITES濒危等级:附录I  2.IUCN濒危等级:濒危;3.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 经济意义

鲸油为重要工业原料,肉、尾鳍、背鳍可食用,皮为制革原料,肝脏、胰脏、卵巢、脑下垂体可入药,骨可制骨粉。

§ 经济价值

鳁鲸

鲸油

whaleoil;

spermoil一种海生动物油。由鲸的皮下组织、内脏和骨经熬煮而得的油脂。淡黄色至黄棕色。有鱼臭。溶于乙醇和乙醚。推荐的标准特性为:相对密度0.910~0.920。碘值110~135。皂化值185~202。大致的脂肪酸组成为:肉豆蔻酸9.2%,棕榈酸15.6%,硬脂酸1.9%,花生酸0.6%,十四碳不饱和酸(-2.0)(海生动物油脂所含不饱和酸的组成很复杂,此数字表示与相应的饱和酸相比缺少的氢原子数的平均值,下同。)2.5%;十六碳不饱和酸(-2.1)13.9%;十八碳不饱和酸(-2.4)37.2%;二十碳不饱和酸(-7.1)12.0%;二十二碳不饱和酸(-9.4)7.1%。

历史上,鲸油曾经是重要的照明和工业用油脂。用于制革工业,也用于回火浴(炼钢用)和用作润滑剂等。氢化后可作食用和制造肥皂、蜡烛等的原料。鲸已列入受保护的生物,鲸油也不再使用。

经济意义

鲸油为重要工业原料,肉、尾鳍、背鳍可食用,皮为制革原料,肝脏、胰脏、卵巢、脑下垂体可入药,骨可制骨粉。

§ 鲸的自我保护

鳁鲸鲸是一种温血动物,其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跟人的体温差不多。但是,海水却是凉的,特别是在北极,水温常在零度以下。而且,水吸收热量的速度要比空气快得多,所以鲸类都有一层海绵状厚厚的皮层和皮层以下一层厚厚的脂肪作为绝缘层,以保证体内热量尽量少地散失。除此之外,由于水的阻力比空气大得多,所以鲸运动起来则需要更多的能量和体力。当然,有其弊也必有其利,因为海里食物丰富而竞争者少,所以比较容易吃饱肚皮。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海水虽然阻力很大,但浮力也大,像鲸这样的庞然大物,长达数十米,重达100多吨,在陆地上是无论如何也生存不下去的,不用说觅食,就是活动起来也极为困难,寸步难行。所以,鲸鱼为肥胖的人提供了一个不必减肥的生活方法,那就是回到水里去生活!

§ 所属科属简介

小须鲸

须鲸科

(拉丁文学名:Balaenopteridae)是须鲸亚目下最大的一个科,包含了两个属共计九种须鲸。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体重达150公吨以上,体型次大的两种须鲸体重也常突破50公吨,就连本科中体型最小的小须鲸,体重也可达到九公吨以上。

分布

须鲸科的分布范围广及全世界的海域,蓝鲸、长须鲸、座头鲸、塞鲸、与小须鲸等在各大洋都可能发现其踪迹,而布氏鲸则较为特殊,它们似乎不曾出现在北极或南极周遭的寒冷海域,而是终年停留于温、热带地区。须鲸科须鲸多半栖息于远洋而极少接近海岸,布氏鲸与大翅鲸是唯一的例外:通常前者终年皆可在近岸处发现,而后者在每年的南北迁徙途中时常会接近岸边。在须鲸科中只有最布氏鲸

大与最小的两个物种─蓝鲸与小须鲸─会游到南极极南端的寒冷海域。长须鲸通常不会接近南极的冰棚地区,而塞鲸的活动范围则更偏北方。不论是那一种须鲸,一般而言体型较大的个体会有接近极区的倾向,而较年轻的鲸则多半留在较偏南(或北)的地方。

分类

分类学上将须鲸科分为二个亚科,即须鲸亚科(Balaenopterinae)与大翅鲸亚科(Megapterinae),两个亚科之下各仅含一个属,分别是须鲸属Balaenoptera与大翅鲸属Megaptera。然而,由各种须鲸的种系发生史来看,现行的分类表似乎仍有修改的空间。2003年11月日本科学家正式宣布发现新种须鲸:Balaenopteraomurai,目前尚无正式通用的英文俗名,中文暂译为“角岛鲸”或“大村鲸”,种名“omurai”源自日本鲸类学者HideoOmura的姓。角岛鲸是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发现,外型上接近长须鲸,但体型明显较小。

§ 小鳁鲸

小鳁鲸种名:小鳁鲸

学名:Balaenopteraacutorostrata(Lacepede,1804)

英文名:Minkewhale

别名:小须鲸、明克鲸、尖嘴鲸

形态:体短粗,头部较小,上额前端比较尖锐,正面观如等腰三角形。背鳍与体长的比例较大,高达30厘米,后端弯曲,位于体后1/3处。腹面褶沟50~72条,向后延伸终止于脐的稍前方。背部与体侧带有浅蓝色的暗灰或黑灰色,腹面白色,尾鳍腹面亦为白色。本种主要特征为鳍肢中央部分有一条宽约20~35厘米的白色横带,不过栖息在南极海域的小鳁鲸亚种没有此白色横带。鲸须每侧230~273片,须板和须毛都呈黄白色。

大小:成体体长9米,最大体长雌性有10.7米的记录,最大体重13.5吨。黄海北部捕获最大体长,雌鲸8.6米,雄鲸7.91米。

生态:通常单独或2~3头群游,在索饵场有时形成大群。呼吸时喷出的雾柱细而稀薄,高达1.5~2米,消失很快。体躯露出水面部分比它种鲸多,背部露出较高。冬春季多游向低纬度水域,夏秋季则索饵达高纬度水域。性成熟体长北半球雄鲸6.8米,雌鲸7.3米,妊娠期约10个月,有的可每年产仔1次,每产1胎,偶有双胎。初生仔鲸体长2.4~2.8米,哺乳期约半年,离乳时体长约4.5米。在黄海区主食浮游性甲壳类太平洋磷虾和糠虾,也食群游性鳀鱼、玉筋鱼、青鳞鱼等小型鱼类。

保护动物:小鳁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动植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哺乳类">[2]

§ 媒体报道

鳁鲸冰岛恢复商业捕鲸环保组织强烈谴责

北欧国家冰岛无视国际禁止商业捕鲸的公约,在暂停商业捕鲸20年后,决定重新恢复这项猎杀鲸鱼的活动。获发牌的冰岛商业捕鲸船最快可在本周捕猎鲸鱼,可捕杀的鲸鱼包括小鳁鲸及鳁鲸。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对于冰岛此举提出强烈谴责,因为此类鲸鱼是受到国际保护的濒临绝种动物。冰岛政府宣布会在18日起发出商业捕鲸许可证,授权商船在2007年8月31日为止的年度内,捕猎9头鳁鲸及30头小鳁鲸。而当地的商业捕鲸活动最快会在本周展开。

这令到冰岛继挪威之后,成为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86年实施商业捕鲸禁令以来,第二个恢复商业捕鲸的国家。不过,冰岛的捕鲸量将比挪威小得多。但动物保护组织仍担忧冰岛打算出口鲸肉。根据国际公约,这种贸易是被禁止的。

冰岛在维京人时代已开始捕杀鲸鱼,但在1985年暂停商业捕鲸,并在1989年一并取消科学捕鲸。在1992年,冰岛一度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但在2002年重新加入。在退出委员会期间,冰岛一直遵守捕鲸禁令。

到了2003年,冰岛以进行科学实验为借口,恢复捕杀鲸鱼。环保组织及英美等国都为此提出强烈谴责。自2003年以来,冰岛以科研为借口,总共捕杀了161条小鳁鲸。冰岛部份餐厅更出售小鳁鲸肉。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冰岛目前有超过4万3000条小鳁鲸及2万5000条鳁鲸。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对于冰岛此举提出强烈谴责,因为此类鲸鱼是受保护的濒临绝种动物,而且此举或会打击当地的旅游业,因为有很多外国游客反对捕鲸。而包括英国在内的反对捕鲸的国家亦表示,世界已经进步,捕鲸活动已经变得令人无法接受。但日本及挪威等国明显不接受这种论调,而日本按照国际捕鲸委员会的规定,每年已经捕猎了1000多头鲸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