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万年 |
释义 | § 齐万年 魏晋统治者从封建阶级的利益出发,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的思想支配下,对内属氐族的统治上层,一方面封官赐爵,予以羁摩拉拢;另一方面置护西戎校尉,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管理关中氐、羌、杂胡事务,并派汉人司马、护军等加以监督。氐族人民除了受本族大小帅统治,还受晋朝官吏的压榨。晋初规定:“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祖四斛,户绢三匹,绵三斤。”较曹魏时的田祖多了一倍。并规定“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近夷“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负担甚重。而且,“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啗利,妄加讨戮”,更加深内迁各族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内迁诸族人民往往沦为依附农民或相当于依附农民的世兵,甚至被大批掠卖为奴婢。残暴的统治,引起内迁诸民族对晋王朝的反抗,294年(元康四年)秋八月,秦、雍的氐,羌悉反,立氐帅齐万年为帝。 齐万年为关中扶风氐豪。潘岳在《上关中诗表》中云:“齐万年编户隶属。为日久矣!”即其先祖似已隶属于郡县。齐万年起事后,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氐、羌等纷纷响应。起义的中心在陇山一带。当年秋齐万年被推为皇帝后,率羌胡北上,围攻安定郡的泾阳(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 297年(元康七年),主力军7万人移驻梁山(今陕西省乾县西北),企图东攻长安。晋以梁王司马彤为大都督,督关中军事,屯军好畤(今陕西省乾县东南),命建威将军周处等以5000兵攻齐,双方战于六陌(今乾县东北),晋军大败,周处被杀,震撼晋廷。后齐万年又与晋积弩将军孟观统领的宿卫兵及关中卒大战10余次,终因粮尽援绝,于299年(元康九年)正月,在中亭川(今陕西省渭水支流漆水河)兵败被俘,旋槛送洛阳遇害,余万众在寅人李特的率领下,进入益州蜀郡,继续斗争,拉开了流民起义的序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