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鲤科
释义

§ 简介

鲤科

鲤科{Cyprinidae),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此科鱼的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最大是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中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

鲤科一族在北美,非洲,欧亚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大的鲤鱼—巨暹罗鲤Giant Barb,可以长到3米长。在北美分支中的尖头叶唇鱼(Ptychocheilus lucius)单体记录为1.8米长,45千克。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种类的体长不足5厘米。截至2008年,最小的淡水鱼名为Danionella translucida,发育成熟后体长仅为12毫米。鲤科的所有成员均为卵生,大部分不保护他们的卵。但是,有一些种类建鱼窝或护卵。鳑鲏类的鱼会将卵产于贝类体内,新生的小鱼直到有能力生存后才离开寄主。

鲤科鱼类是鲤形目中分布最广、种类也最多的一群。台湾共有八十馀种初级淡水鱼,其中鲤科即占了将近一半。它们的形态与生态习性富于变化,多数种类只有一个背鳍,腹鳍在腹位,且和臀鳍明显分开,尾鳍分叉;身体被覆圆鳞;口器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以便摄取各类的食物。俗称“阔嘴郎”或“溪哥仔”的粗首?是台湾数量相当丰富的特有种,只分布在河川中上游,喜好在洁净的水域活动,个性活泼且善于跳跃,是主要的溪钓鱼种之一。它小时候为杂食性,成鱼则以昆虫、小鱼、小虾为食。到了春夏的繁殖期,成熟雄鱼形态会产生变化,包括头部出现“追星”,臀鳍鳍条呈游离条状,以及身体出现“婚姻色”。[1]

§ 形态特征

鲤科

鲤科(Cyprinidae)颌骨无齿。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齿。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背鳍只有1个,前部有2~4根不分支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多呈叉形,绝少平截或微凹。

吻部无须或仅有一对吻须,偶鳍前部仅有一根不分支鳍条,下咽齿1~4行,背鳍分支鳍条30以下。

中国鲤科鱼类中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链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鳊Megalobrama terminalis、团头鲂Parabramis pekinensis等,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对象。

§ 下属亚科

本科为鱼类中最大的一科,约有200多属,2000多种,都是淡水鱼类,分布很广。中国有鲢鱼、鲤鱼、裂腹鱼、鳅鮀、鳊、雅罗鱼、银鲴、鳑鲏、鲃、鮈共10个亚科。

鲤科鱼类的观赏鱼也是种类繁多,大、中、小型鱼都有,约有1600多种(直接国约产370种。属于热带观赏鱼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

一、[鱼丹]亚科 Danioninae

中国有13属28种。臀鳍分枝鳍条通常7~14。各鳍无硬刺。第五眶下骨(最后一块)与眶上骨接触。下颌前端具突起,与上颌的凹口相嵌;如无,则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且侧线鳞少于40。常见如宽鳍鱲Zacco platyp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uncirostris Gunther等,分布于中国东部各江河;中华细鲫Aphyocypris chinensis分布于我国东部各溪流。唐鱼(白云金丝鱼)Tanichthys albonubes仅分布于我国广东白云山,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已人工繁殖,并作为观赏鱼广泛饲养。

二、雅罗鱼亚科 Leuciscinae

中国有14属24种。似[鱼丹]亚科,但第五眶下骨与眶上骨不相连。下颌前端无突起。背鳍起点一般与腹鳍起点相对;如背鳍较后,则有50以上侧线鳞。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体青黑或灰黑,吃螺蚌,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可达100斤;丁[鱼岁]Tinca tinca底栖,杂食,耐低氧和低盐,分布于额尔齐斯河;鯮(尖头鳡)Luciobrama macrocephalus头细长而扁,似鸭嘴,凶猛,分布于长江以南,可达100斤;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每一鳞片具一黑边缘,网状,可达70斤,我国广泛养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分布于北方;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中层杂食,南方有些地方有养殖;鳡(读音gǎn)Elopichthys bambusa头尖,口裂大,游泳快,中上层凶猛鱼类,有“水老虎”之称,在许多水库成灾,漂流性卵,可达100斤,肉味鲜美。[2]

三、鲌亚科 Culterinae

中国有16属55种。体侧扁,有腹棱。一般无口须。臀鳍长,分支鳍条9~32,多为15枚以上。鳊Parabramis pekinensis体长为体高的三倍以下,腹棱完全,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体长小于三倍体高,腹棱不完全,尾柄长小于或等于尾柄高,背鳍硬刺一般小于头长,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卵粘性,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湖泊中,为重要养殖对象;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尾柄长大于尾柄高,背鳍硬刺一般大于头长,腹膜白色,自然分布广,南北均有;红鳍鲌(短尾鲌)Culter erythropteru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完全,口上位,尾柄长等于尾柄高,中上层凶猛鱼类,以小鱼为主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不完全,口上位,口裂几垂直,中上层凶猛鱼类,可达10~15千克;餐(谐音)Hemiculter leucisculu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完全,侧线在胸鳍基部上方急剧向下弯折成一明显角度,主食浮游生物。

四、鲴亚科 Xenocyprinae

我国有3属8种。口多下位,下颌具锐利的角质边缘。背鳍具一粗大而光滑的硬刺。腹鳍至肛门具腹棱或无。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侧线鳞53~64,腹部通常无腹棱,若有也不及肛门至腹鳍的1/5,以藻类、浮游动物和腐屑为食;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侧线鳞74~84,腹鳍至肛门间腹棱完全,生长快,一般1千克,大者达3千克,有些地区有水库放养或池塘混养。高体鳑鮍

五、鳑鮍亚科 Acheilognathinae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朝鲜及日本。我国有3属21种,除西北地区及许多内陆河湖外,几遍及各江湖。为小型淡水鱼类,最大不过18厘米;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背鳍分枝鳍条8~18根,臀鳍7~15根;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下咽齿1行;鳔有鳔管,分2室,前短后长,肠管盘绕形状独特,不作回折走向,而是逆时针走向,并盘卷成圆形或椭圆形。繁殖习性特殊,生殖期的雌鱼出现产卵管,卵由产卵管直接产于蚌体内,并在里面受精发育;雄鱼婚饰明显,色彩分外鲜艳,可以养殖供作观赏。常见如中华鳑鮍Rhodeus sinensis、高体鳑鮍Rhodeus ocellatus、彩石鳑鮍Rhodeus lighti、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彩副鱊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等。

六、鲃亚科 Barbinae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到东南亚及非洲,外高加索、黄河、海河也有少数种类。我国约有14属70种(亚种),体近纺锤形,腹圆无棱。臀鳍无硬刺,分枝鳍条5;口端位或亚下位;须大多2对,极少1对,甚至缺如;吻皮止于上唇基部,下向腹部扩张。唇后沟中断或连续;下咽齿3行。侧线完全。属于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底层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的中、下层,尤喜在清澈的水域中生活。以水生昆虫和其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取食小型鱼类、虾、高等植物碎片和少量丝状藻类。多数肉味鲜美,如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等;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卵有毒;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分布于云南,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鲃属Puntius多分布于东南亚,为常见热带淡水观赏鱼,我国仅1种,即条纹小鲃(条纹二须鲃)Puntius semifasciolatus。

七、野鲮亚科 Labeoninae

广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各水系,至东南亚、南亚至非洲。我国有17属约40种和亚种。体长,侧扁或前段近圆筒形;吻皮向头腹面的后方扩展,当口关闭时盖在上下颌的外面,多形成外口前室;上唇存在或消失,多数下唇与下颌分离;口下位;须1~2对或缺如;背鳍无硬刺,分枝鳍条多数为8~12根,有达到18根的,甚至27根的;臀鳍分枝鳍条一般为5根;尾鳍叉形;侧线完全;下咽齿3行或2行。华鲮属Sinilabeo是中国特有属,共有11种和亚种,个体较大,生长快,肉味鲜美,成为中国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常见如华鲮Sinilabeo rendahli、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纹唇鱼Osteochilus salsburyi、墨头鱼Garra pingi等。

八、鮈亚科 Gobioninae

约有30属100多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东亚水域最为丰富。我国约有22属80余种,是鮈亚科分布中心。中小型鱼类,以小型为主,多数体长80~200毫米;体侧扁或略呈圆筒形,头中等大,略侧扁或近圆锥形;口下位,弧形或马蹄形;唇简单,无乳突,或发达且具乳突,下唇分叶;一般具须1对,位于口角;眼中等大,侧上位;背鳍大多无硬刺,臀鳍分枝鳍条6根,尾鳍分叉,上下叶几乎等长;下咽齿多为2行或1行。生活于江河平原地区,部分为山区特有种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幼虫、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产卵季节在4~5月,也有延至6月或7月处的。常见属有铜鱼属Coreius、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棒花鱼属Abbottina、蛇鮈属Saurogobio、银鮈属Squalidus、吻鮈属Rhinogobio和鳈属Sarcocheilichthys等,其中铜鱼属的鱼类个体大,产量较多,为产地的重要经济鱼类。[2]

九、裂腹鱼亚科 Schizothoracinae

约11属近100种。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为亚洲高原地区特产鱼类。我国有10属62种。体延长,略侧扁或近似圆筒形;身被细鳞或裸露,但在肛门和臀鳍的两侧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两列臀鳞之间的腹中线上形成1条裂缝,故名。由于高原地区冬季冰冻时间长,即使夏季,水温也很低,因此裂腹鱼类多蛰居杂食,以至体鳞逐步退化,下咽齿行数趋于减少,口须也因丧失作用而消失。一些无须,下咽齿1~2行,身体裸露的种类分布于高原中心的湖泊和江河缓流之中,另一些具须和细鳞、下咽齿3行的种类则生活于高原周围的江河急流中。在这种严峻环境中生活的裂腹鱼生长缓慢,性成熟较迟,繁殖力低。个体较大的种类,需经6~9年体重才能达到0.5千克,一般要3~4龄才能性成熟,而雌鱼怀卵量仅3000粒左右。雌鱼产卵于用尾部在河滩沙砾上掘成的坑中,受精卵沉入坑内孵化。裂腹鱼虽然生长慢,繁殖力低,但由于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简单,敌害少和种间竞争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种群还较繁盛。裂腹鱼类的卵均有毒,必须在100高温5分钟后,毒蛋白质方能破坏。食用时应注意。根据中国西藏北部发现的化石证明,裂腹鱼类可能是在第三纪的晚期起源于原始鲃亚科鱼类。如青海的青海湖裸鲤(湟鱼)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云南的大理裂腹鱼(弓鱼)Schizothorax (Racoma)taliensis和新疆塔里木河的扁吻鱼(新疆大头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等,都是著名的地方特产鱼类,其中扁吻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理裂腹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十、鲤亚科 Cyprininae

我国有5属28种。背鳍、臀鳍最后一枚不分枝鳍条后缘为锯齿状。背鳍基底长,分枝鳍条通常14枚以上。鲤Cyprinus carpio须两对,底层鱼类,杂食性(偏重动物性),适应性强,广泛饲养,已培育出多个食用品种,如丰鲤、红鲤、荷包鲤、鳞鲤、镜鲤,锦鲤为日本培育的著名观赏品种。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适应性强,0-32℃均可适应,分布广,杂食性,生长较慢,个体小,肉味美,我国自唐朝就开始培育饲养各种金鱼。[2]

十一、鳅鮀亚科 Gobiobotinae

我国有5属28种。背鳍、臀鳍最后一枚不分枝鳍条后缘为锯齿状。背鳍基底长,分枝鳍条通常14枚以上。鲤Cyprinus carpio须两对,底层鱼类,杂食性(偏重动物性),适应性强,广泛饲养,已培育出多个食用品种,如丰鲤、红鲤、荷包鲤、鳞鲤、镜鲤,锦鲤为日本培育的著名观赏品种。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适应性强,0-32℃均可适应,分布广,杂食性,生长较慢,个体小,肉味美,我国自唐朝就开始培育饲养各种金鱼。

十二、鲢亚科 Hypophthaemichthyinae

仅2属2种。眼小,位于头尾轴的稍下方,咽齿4/4,铲状,具腹棱,鳃耙细长或呈海绵状,鳃膜不与峡部相连。中上层鱼类,主食浮游动物。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体背面及上侧面暗色,腹棱不完全,鳃耙长,不相连,咽齿面光滑,行动迟缓,易捕捞,4~7月繁殖,生长快,可达45千克,俗称“雄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银白,腹棱完全,鳃耙海绵状,咽齿面具羽状细纹,性活泼,善跳,4~6月繁殖,可达35千克。

§ 常见的鲤科鱼

光唇蛇

Jaurogobio gymnocheilus Lo,Yao et Chen

体较短小,吻长小于眼后头长,眼径与眼间距相等。唇简单,无乳突,须1对。侧线鳞40~44。胸部裸露。

小型鱼类,栖息于河流下层,数量少。分布于长江水系。鲤科

湘江鳅

Saurogobio xiangjiangensis Tang

头较大,体细长。体长为尾柄高的22倍以上。唇厚,具乳突;下唇中部有一大的肉质突。侧线鳞52~53。胸部裸露。

生活在江河底层的小型鱼类。产于湘江上游。

短身鳅

Gobiobotia (Progobiobotia) abbreviata Fang et Wang

体较短,尾柄细。须4对,第1对颐须起点同口角须起点相平列。侧线鳞38~40;侧线上鳞6片。腹鳍之前的胸腹部裸露。

营底栖中活,硒息于底质为沙合的江河流水环境,食无脊椎动物。个体小,数量不多。分布于长江上游。

宜昌鳅

Gobiobotia (Gobiobotia) ichangensis Fang

(叉婆子、沙胡子、石虎鱼)

体稍长。须4对,第1对颐须起点位于口角须起点之前(见左上图)。侧线上鳞5~6片,体侧6半部的鳞片皆具棱脊。腹鳍基部之前的胸腹邻裸露。胸鳍第2根鳍条呈丝状延长,到达或超过腹鳍起点。

小型鱼类,栖息于江河的沙石底上,食无脊动物。分布于长江水系。  鲤科

异螺鳅

Gobiobotia (Xenophysogobio) Tchang

(燕尾条、叉婆于)

体前部圆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大,眼极小,眼径小于鼻孔径。须4对,第1对颐须起点同口角须起点相平列。鳞片细小,侧线上鳞9~11片。腹面自颊部至臀鳍裸露。

尾鳍深分叉。

小型底层鱼类。生活于江河的流水环境中,上食无脊椎动物。分布于长江上游。

裸体鳅

Gobiobotia (Xenophysogobio) nudicorpa Huang et Zhang

体完全裸露。侧线完全。须仅3对,细小,口角须未端达眼前缘下方;颐须2对。尾鳍深叉。

生活于山溪小河底层的小型鱼类,常见体长为60~100毫米。数最极少。产于岷江水系。[3]

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

(青鲩、螺蛳青)

体长筒形,吻较尖。下咽齿1行,4枚,臼齿状。

栖息于大江河和湖泊的下层。主食软体动物。为人型经济鱼类,生长迅速,3年鱼可长至7~8市斤。最大可达140市斤。4~5龄成熟,繁殖期5~7月,在江河中产漂浮性卵,膜径5~6毫米。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具白色颗粒状珠星,胸鳍上有呈带状的密集珠星。

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并且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以江、浙两省养殖青鱼最为有名。肉质优良,胆可人药。

分布广泛,以长江中下游出产较冬。 鲤科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草鲩,白鲩)

体形与青鱼相仿,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

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为草食性鱼夹。3~4龄成熟,4~7月繁殖,产漂流性卵.膜径5毫米左右。生殖季节成熟亲鱼胸鳍条上出现珠星。

大型经济鱼类,最重达70市斤,生长迅速,3年鱼可达近10市斤。肉质佳,产量高,为我国优良的饲养鱼类。

分布广,自华南至东北部产此鱼。 鲤科

其他常见的鲤科鱼

•Barbs(Barbus spp., etc.)

•鲤鱼(Cyprinus spp., etc.)

◦Carassius carassius - 黑鲫

◦Carassius auratus - 金鱼

◦Cyprinus carpio - 锦鲤

•Chubs(Gila spp., etc.)

•Danionins(Danio, Devario spp. etc.)

◦Danio rerio - 斑马鱼

•Rasboras(Boraras, Rasbora, Trigonostigma spp.)

•Roach(Rutilus spp.)

•Dace(various Leuciscus, Rhinichthys, etc)

§ 生理特征

鲤科鱼类在鳔和内耳之间以可活动的小骨骼“魏氏小骨”相连结,作用是传递声音,魏氏小骨与脊椎骨相连的构造又被称为“韦伯氏器”,可以传递鱼鳔所放大的声音振动,到脑部来判读。因此水中的任何声音(传输速度较空气快四倍)被鱼鳔接受到后,即会迅速扩大传到内耳去。因为具有敏锐的听觉,即使在较混浊、视线不佳的水域,鲤科鱼类亦能适应生存。 鲤科

大多数鲤科鱼类将卵产在底床,也有一些种类产卵的方式很特殊,像鳑鲏会将卵产在淡水蚌壳内,其母鱼具有一长长的产卵管,可以伸入蚌的鳃腔中,公鱼则在蚌的出入水管中排精,以便精子进入授精。

§ 养殖

草鱼、青鱼、鲢鱼和鱅四种鲤科鱼类,是中国自古以来农家鱼塘中主要的养殖鱼种,故有“中国的四大家鱼”之称。在廿世纪初,台湾即从中国大陆引进养殖,成为本地早期湖泊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种类。由于它们的食性不同,如草鱼吃底藻或水草,鲢鱼滤食浮游植物,青鱼吃螺蛳,鱅吃浮游动物,所以可以混养在一起。这四种鱼的体型都可以长的很大,因此成为各水库风景区餐厅“活鱼多吃”的主要鱼种。至于一般人熟悉的鲤鱼、鲫鱼反倒不是四大家鱼的成员。

一般人熟悉的金鱼和锦鲤亦属鲤科,但却是长期利用人工育种的方式,特别挑选体型及体色佳,又耐低温的鲤、鲫、鳅等种类交配而来。它们是中国及鲤科

日本等地普遍常见的庭园水池观赏鱼类。尤其是锦鲤,体型大但个性温顺易于驯养、寿命长、体态优雅、体色变化多样,所以常常有锦鲤鉴赏大赛,得奖鱼只身价往往不凡,因此赢得“游动的宝石”的美称。 [3]

§ 生活习性

鲤科

鲤科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科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科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科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科,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科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七彩的锦鲤

鲤科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科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喜草习性各种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鱼类可以在这里摄取到丰盛食物。水草茂盛处又是鱼类绝佳的排卵产床,每年春天繁殖季节,这类地方都是鱼儿的聚集之所。

顶流习性一个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为塘内鱼儿带来大量新鲜饵物,而且进出水处又有较高的溶氧度,是鱼儿觅食摄氧的理想去处。所谓“顺风的旗,顶水的鱼”,道理就在于此。

鲤科

逐波习性水域宽阔的池塘,一遇风天,水面往往掀起较大风浪,风浪推动表层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积聚于下风口处,这些饵物又被浪头打入水中,这一带于是成了鱼类的天然觅食场。波兴浪涌之处,水体溶氧度肯定就高(这与高密度养鱼池的增氧机道理相同)。基于上述两条,鱼儿便养成了随波逐浪趋下风的生活习性。

向暖习性在自然水体温度较低时,很明显各类鱼都喜欢到向阳的水域活动觅食,很少到大片阴坡一侧和浓荫蔽日的水区活动,也不会长时间在水温较低的深水处呆着不动。初春与晚秋,背风向阳的浅水处白天在日照下较为温暖,鱼儿爱到此处来游大觅食。而早晚夜间温差大,浅水处水温亦下降快、降幅大,鱼儿便通常要龟缩到水体相对温暖的深水区去。随着昼与夜水面温度的升降,鱼儿也会随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温季节里,早、晚、夜间浅水区凉爽宜人、鱼喜趋之。而白天随着气温水温升高,鱼儿则逐渐移向深水处。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的盛夏正午,鱼儿一般在池塘最深处龟缩不动。若循以上规律“找鱼”,基本便可觅其踪迹。

合群习性除鲶鱼、黑鱼以外,大多数鱼类喜群居。“鱼贯而行”、“过江之鲫’”等成语就说明了这种习性。鲤科亦如此,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习惯决定的,另外鱼类集群而动,也是出于防避敌害的一种天性与本能。

鲤科

趋氧、趋静习性自然水体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当其降至不足1毫克时,就会引起多数鱼类停止摄食、“浮头”,甚至死亡。鲫鱼、鲶鱼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对强一些,鲤科则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气一是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个来自水面空气。无风天气溶氧慢,波浪大则溶氧情况好。哪一处缺氧,鱼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转移。这就是鱼喜草、喜流、喜波、喜浅滩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气压低,天气发闷,鱼不咬钩;大雨刚歇天放晴,鱼则“疯咬”;上风头死水区鱼不爱咬,下风处波兴浪涌,鱼十分活跃;肥水塘如有外来新鲜水注人口,那里是钓鱼黄金带。…··所有这些现象说明的都是一个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鱼儿趋之若鹜。此外喜静也是鱼类明显的特征之一,鲤科也不例外。鱼类听觉发达,对声响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生疏的高强度声响极为敏感,听到后迅速转移远离声源。当然鱼类避声仅是一般而言,它们对某些自然声响——如瀑布声、风浪声、流水声、淘米洗菜声、昆虫落水声等非但不惧怕,反而很喜欢。若是高密度精养池塘,那么抛撒颗粒饲料的声音甚至会使鱼儿争相聚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