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鲜地黄 |
释义 | § 鲜地黄 § 正文 鲜地黄 (《植物名实图考》) § 异名 生地黄(《本草经集注》),鲜生地(《本草便读》)。 §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根茎。植物形态详"干地黄"条。 § 采集 9~11月采集,春季亦可。挖取时勿使外皮受伤,以免腐烂。采回后,放地上,覆以干燥的泥土,随用随取,但一般贮存三个月后,不再适用。 § 药材 新鲜的根茎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而弯曲,长约6~18厘米,粗约0.5~1厘米。表面黄红色,具皱纹及横长皮孔,有不规则的疤痕。质脆易折断,断面肉质,淡黄色,呈菊花心。 产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 炮制 用水洗净泥土,除去杂质,切段。 § 性味 甘苦,寒。 ①《别录》:"大寒。" ②《药性论》:"甘,平,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 归经 入心、肝、肾经。 ①《本草通玄》:"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新编》:"入足少阴及足太阴。" ③《本经逢原》:"入手足少阴、厥阴,兼行足太阴、手太阳。" § 功用主治 清热,凉血,生津。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舌绛,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虚劳骨蒸,咳血,消渴,便秘,血崩。 ①《别录》:"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焉怼⑻ザ卵⑻ゲ宦洌樽雇笳郏鲅粞囚卵缘芬? ②《药性论》:"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亦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③《食疗本草》:"主齿痛,吐血,折伤。" ④《四声本草》:"黑须发。" ⑤《医学启源》:"凉血,(润)皮肤燥,去诸湿。酒浸上行。" ⑥《药类法象》:"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 ⑦《本草从新》:"消小肠火,清燥金,平诸血逆,消瘀通经。治吐衄崩中,热毒痢疾,肠胃如焚,伤寒瘟疫痘证,诸大热、大渴引饮,折跌绝筋,利大小便。" §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4~1两;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敷。 § 宜忌 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②《药性论》:"忌三白。" ③《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 选方 ①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畜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右四味组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②治暑温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讝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犀角三钱,生地厩稳褚缎囊磺蠖げ味屏磺宸郑ㄈ潭?连心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舌白滑者,不可与也。(《温病条辨》清营汤) ③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④治吐血经日:生地黄汁一升,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末)。上药相和,煎至半升,分为二服,温温食后服。(《圣惠方》) ⑤治肺损吐血不止:生地黄八两(研取汁),鹿角胶一两(炙燥,研为末)。上二味,先以童子小便五合,于铜器中煎,次下地黄汁及胶末,打令匀,煎令熔,十沸后,分作三服。(《圣济总录》地黄饮) ⑥补虚除热,去痈疖痔疾:生地黄随多少,三捣三压,取汁令尽,铜器中汤上煮,勿盖,令泄气,得减半,出之,布绞去粗碎结浊滓秽,更煎之令如饧,酒服如弹丸许,日三。(《千金方》地黄煎) ⑦治劳瘦骨蒸,日晚寒热,咳嗽唾血:生地黄汁二合。煮白粥,临熟入地黄汁搅令匀,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⑧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乱:生地黄汁半小盏,益母草汁半小盏。上药,入酒一小盏相和,煎三、五沸,分为三服,频频服之。(《圣惠方》地黄酒) ⑨治消渴:生地黄三斤(细切)焐虢?细切),生麦门冬二斤(去心)。上三味一处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磁盒贮,每服一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圣济总录》地黄煎) ⑩治坠马伤折手足,痛甚:生地黄一斤,生姜四两。捣细末,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夷坚志》) § 临床应用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将鲜生地洗净、拭干,削去外皮之毛根及坑凹部分,再用盐水充分洗净,擦干后切成薄片,放入消毒过的研钵内,捣成糊状,以4层消毒纱布包紧挤榨取汁过滤。每斤鲜生地约取汁50余毫升。每100毫升药汁加入冰片末1克,使成1%的混悬液。用时先以双氧水清洗耳道,用消毒棉花拭干,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在外耳道塞一小棉球。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例,症状消失12例,进步7例,无效1例;治疗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3例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外耳道炎6例(8例配合抗菌药物),结果症状消失5例,进步4例。有的经治3~5次即愈,无不良反应。 § 名家论述 ①《汤液本草》:"生地黄,钱仲阳泻小肠火与木通同用,以导赤也,诸经之血热,与他药相随,亦能治之,溺血便血亦治之。" ②《本草汇言》:"生地,为补肾要药,益阴上品,故凉血补血有功,血得补,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