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骅市博物馆
释义

§ 景区简介

黄骅市博物馆黄骅市博物馆坐落于现代化新兴城市河北黄骅市市区渤海路中段。博物馆前整洁宽敞的大院中央是黄骅烈士的塑像,塑像雄壮魁伟,烈士双目炯炯有神,瞩目远方,人们从他那高大的身躯仿佛可见沸腾的热血和坚毅的品格。

在馆内回廊中图文并茂地系统介绍了黄骅烈士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在黄骅烈士牺牲的大赵村,还保留着当时黄骅参加会议的土房。市区内,松柏交荫的黄骅烈士陵园里树立着黄骅英名的牌位。[1]

§ 景区概况

黄骅市博物馆

黄骅,原名黄金山,1911年出身于湖北省阳新县良上村。自幼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到地主家里放牛,受尽了地主的打骂和虐待,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黄骅15岁时,家乡革命兴起,相继建立了许多革命组织,良上村成立了儿童团,黄骅被推选为联村儿童团团长。1928年,黄骅17岁参加了阳新县赤卫队,他工作积极负责,出色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1929年黄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工作热情奔放,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在他的带动下,不到60户的良上村,就有14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以后他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黄骅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1941年4月任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同年7、8月间又调往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

黄骅市博物馆黄骅烈士陵园隶属于黄骅市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现有职工4人,其中花卉技师1人,高级技工3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15亩,由于建园时间长,建筑标准低,早在90年代,陵园就被建设部门定为危房。在市民政局的积极申请下,黄骅市人民政府决定于1998年7月迁建烈士陵园,新建烈士陵园于1999年4月动工,2001年4月投入使用。现迁建的烈士陵园座落在黄骅市渤海路最西端,四排干西侧路南段,征地面积34.16亩,其中园内建设用地16亩,礼堂面积598平方米,墓地面积698平方米,广场面积1424平方米,陵园总体设计为仿古式建筑,纪念大厅上下两层。歧口铁炮

新建烈士陵园工程总投资295万元,其中原迁建地转让金160万元,上级民政部门拨付15万元,市财政投入35万元,其余85万元本着烈士陵园人民建,人人为陵园做贡献的原则,组织企业、团体、单位及全市人民集资收集。烈士陵园纪念大厅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一层陈列着11名烈士和10名老革命干部的骨灰,英名录上镌刻着781名革命烈士英名,展厅俩侧陈列黄骅和赵博生烈士全身雕像,东西墙体上各有一幅浮雕,南门上方有新海县(今黄骅市)第一任县委书记叶尚志题写的“忘记过去就是背叛”的高牌一块;二层设置28块革命烈士先进事迹展牌和21块国防教育展,共计198平方米,如黄骅烈士的“大赵村惨案”、 歧口铁炮赵博生、姜思民的英雄事迹等。在纪念大厅南侧陈列革命烈士坟墓118座,北侧正中央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名垂千古”。在纪念碑北面两侧各有凉亭一座,为仿古式建筑。园内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初步统计约有60余种2万余株。总体绿化部局合理,井井有条,错落有秩,环境幽雅卫生。

英烈垂青史,浩歌贯长空,党和人民永远不忘黄骅同志的丰功伟绩,为了纪念黄骅烈士,边区政府于1945年8月,决定将新青县正式改名为黄骅县。1989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黄骅市。

§ 展厅分布

黄骅市博物馆黄骅市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了各种临时展览100多个,接待从中央到地方的参观团体2000多个,接待观众200余万人次,国家、省、地、市各级领导先后来黄骅市博物馆参观指导,黄骅市博物馆也多次被省、地、市有关部门授予“文物工作先进集体”、“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被文化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地县级优秀博物馆”,1995年被沧州爱国主义教育指导委员会命名为“沧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1月被共青团河北省委员会命名为“河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现在博物馆内设有海洋珍奇生物展厅、历史文物厅、黄骅工农业特优产品展厅和《革命历史人物展》、《时代先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展》六个展览。工业展厅“历史文物展厅”历经10余次的该陈,尤其是05年3月的该陈,一改过去陈旧的展览形式,打破传统格局,采用全新的形式布展,宽大的展橱,层次分明的展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展出的文物共八百多件,均为黄骅市境内出土,展览分为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北齐墓、石造像、玉器、钱币8个展区。另专设瓷片展柜,全部瓷片由故宫博物院专家耿宝昌先生亲自鉴定,其中包括定窑、哥窑、均窑、邢窑、磁州窑等多个窑口的瓷片,为广大文物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鉴赏、学习机会。

“工农业特优产品展厅”主要是为了配合我市经济建设的需要,突出了黄骅的特色区域经济,较为全面的反映了黄骅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外地客商到黄骅市来不必在东奔西走,博物馆里浓缩了全市的工农业精品。工业展厅展出了五金制造、资源化工、塑料模具、电路板、服装、家具、皮革、制药等13等行业的80余种800多件产品。农业展厅主要展出了我市目前主要的农作物,农产品和畜牧业。其中冬枣是我市重要的结构产业之一,至今还生长着600年以上的古冬枣树198棵,黄骅市博物馆正积极的对它们进行保护并向国家申报“国宝”,在农业厅里我们对它的种植面积,产量及深加工都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了详细的介绍。为了更好的提高工农业产品展览的社会意义,黄骅市博物馆 海洋生物展厅还专门装修了商业洽谈客厅,提供了各地客商来我市投资经商的重要洽谈场所。

“海洋珍奇生物展厅”以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海绵为着眼点,从生物学角度分门别类的展示了五颜六色的珊瑚、五光十色的贝类、海螺、形态各异的海燕、海胆、海中甲士----虾蟹,形形色色的鱼类,及海兽、海龟等珍奇生物的生理、生活、生存特点,同时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穿插介绍了许多海洋生物奇闻逸事。

馆内回廊中还设有《革命历史人物展》和《时代先锋---先进性教育》两个巡展牌,充分发挥着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革命历史人物展》中介绍了黄骅的革命发展史,并对黄骅历史上出现的英雄人物,如革命先烈赵博生、黄骅、姜思民等作了介绍。赵博生是我市慈庄人,著名的宁都起义领导者,以不要钱的将军而著称,毛泽东称他为“坚决革命的同志”。黄骅,冀鲁边区副司令员。于1943年在我市大赵村进行抗日活动时,被叛徒冯冠奎杀害。山东省委、省政府为纪念他,将新青县改称黄骅县,1989年撤县建市。为了配合我市目前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3月黄骅市博物馆精心制作了《时代先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展》。该展览主要介绍了雷锋、焦裕 历史文物展厅禄、牛玉儒、任长霞等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共产党员事迹,通过这个展览,能够让观众再一次走进他们,亲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荡涤心灵,在灵魂的洗礼中激励自我,奋发拼搏为党的事业再创辉煌。展览推出后,各级党员干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目前黄骅市博物馆已经成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办好基本陈列和展览的同时,博物馆还重点举办了有关现代史,中国国情和英雄模范人物及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相关活动,比如编印革命传统教材-----《黄骅革命史》并进行巡回讲演,请老红军于浩然作报告等。同时继续加强同学校、部队、工厂和乡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组织参观和进行社会教育活动。

§ 馆藏种类

陶鬲

黄骅市博物馆于198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的集收藏展览为一体的展览馆厅。博物馆内除设黄骅烈士展览回廊外,还设有历史文物展厅、海洋珍奇生物展厅和工农业特优产品展厅。

“历史文物展厅”展出文物有600余件,均为黄骅市境内出土。“海洋珍奇生物展厅”分门别类地展示了各种珊瑚、贝类、海螺、虾蟹、鱼类及海龟、海兽等珍奇生物的标本,同时介绍了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充分利用黄骅市作为滨海城市的资源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推广海洋文化。“工农业特优产品展厅”展出黄骅市生产的工农业产品,包括13个行业的80余种800多件产品,突出黄骅市的特色区域经济,反映了黄骅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

§ 夯实基础

陶豆黄骅市博物馆作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本着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的宗旨,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年来共接待观众人次。

黄骅市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此举在河北省文博界也属首家,门槛降下来了,观众增多了,与观众的亲和力和互动性也有增加。五一以来积极举办展览,并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 面向社会

青铜鼎1、展览进校,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自2004年4月1日起,由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革命烈士事迹”宣讲队带着重新制作完成的18块革命传统教育展牌,深入到黄骅市的10个乡镇进行巡回演讲,共演讲17场,受教学生达30000人,市电视台进行了跟踪报道。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以博物馆为阵地,以爱祖国,爱家乡,学英雄,讲传统、立志振兴中华为宗旨,使孩子们受到生动、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明天----青少年自我防护展》,是我们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青少年自我防护手册,该展览通过漫画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告诉孩子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告诉他们远离危险,拒绝诱惑,防范侵害,告诉他们学会面临自然灾害,意外情况时及时避险逃生与自救互救的知识。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青铜觚博物馆还将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聘请专业人才,招募志愿者等形式建立和完善由本单位人员与外聘人员内外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并组织辅导员走向社会,深入学校、社区、向更多的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广大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崇尚科学的精神境界。

2、是积极开展送展览下乡活动,今年,博物馆又一次组织《优生优育标本、图片展》、《黄骅市革命史展》等若干个展览到全市9个乡镇进行巡回展出,宣传了党的政策和科学知识,配合了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继续办好各种临时展览,特别要有重点的举办有关近现代史,中国国情和英雄模范人物以及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的专题展和流动展,同时继续加强同学校、部队、工厂和乡镇的联系与合作,积极组织参观和进行社会教育活动,以便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深入持久的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工农业展厅

青铜鸭形尊9月27日,“黄骅市工农业特优产品展”历经半年筹备,在市委、市政府及各乡镇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黄骅冬枣采摘节”开幕前完成制作,正式与观众见面。

该展览以丰富详尽的图片资料和大量产品实物,展出了市直、各乡镇的特色工农业产品。其中涉及五金制造、资源化工、塑料模具、电路板、服装,家具、皮革、制药等13个行业的80余种800多件产品。突出反映了黄骅市工农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使观众对黄骅的特色区域经济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展示了黄骅市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成为了招商引资的桥梁和纽带,为我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该展览涉及行业较多,对展厅装修要求较高,制作起来有相当 釉陶壶的难度,况且时间紧迫,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赶在冬枣节前制作完毕,为黄骅人民送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2005年我们将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做好河北海盐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并配合津汕高速路、黄万铁路的修建进行勘探发掘工作。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尽管目前我们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或问题,但我们的事业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却是不容置疑的。今后,我们将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该解决的解决,该完善的完善,尽职尽责地把事情办好。在工作上力争更上一层楼。

§ 魏兰香

北齐墓陶俑干工作不能只是看家守摊,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

“这是乾符村出土的唐三彩,别小看这块碎片,胎釉是绞胎釉,宝贵着呢;这是画像砖,东汉墓壁的装饰砖;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从这个展厅到那个展厅,指着橱窗里的展品,魏兰香如数家珍。每个展品的价值、特点、意义,她都了如指掌。历史文物展、海洋生物展、革命历史人物展、黄骅工农业特优产品展……1200平方米的博物馆布置得紧凑有序。

“没有魏兰香,就没有黄骅市博物馆。”黄骅人都这样说。1979年,30多岁的魏兰香被调到当时的县文化馆。一间低矮的小屋,两个破烂的玻璃橱,还有几十件被称作文物的“瓶瓶罐罐”。有关领导嘱咐说:“兰香,这些东西很值钱的,你把它们看好了,别摔了丢了。”但魏兰香心里想得却是:“干工作不能只是看家守摊,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北齐墓陶俑为了掌握文物知识,她找来大量的文物书籍学习,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文博培训班。在北京参观学习时,她一连9天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记呀、画呀,中午也不休息,饿了啃面包,渴了喝白水,常常在闭馆时被工作人员催促着离开。她还多次背着瓷片到北京向文物专家请教,学习文物鉴定,又慕名投师学习文物除锈技术。她还积极参加沧州铁狮子遗址、任丘巴庄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独立清理黄骅市旧城古庙等等。很快,魏兰香成了当地有名的文物专家。

了解了文物,她深切体会到文物工作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研究历史、教育人们是多么重要。那时,为了征集文物,魏兰香和同事画图片、做展牌,骑自行车驮到村里的大集上去宣传。风餐露宿,酷暑寒冬,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伴她走遍了黄骅市331个自然村。石造像有一年麦熟时节,羊二庄大坑里发现一截石碑。听到消息正是中午时分,魏兰香顾不上吃饭,带上五岁的女儿,顶着炎炎烈日骑着自行车就赶过去。15公里的土路一块阴凉地都没有,她汗水湿透衣衫,孩子热得哇哇直哭。拓碑文,和村民座谈,顺便征集古文物,直到下午3时,她才满载而归。

一次,康庄子村发现了“瓮棺”,找不到车去拉,自行车又没办法带,魏兰香急忙借了一辆小驴车,自己赶着走了30多公里,才把“瓮棺”完好无缺地拉回。还有一回她去大赵村,一进村支书家的院子,便看见鸡栏里有一个放鸡食的青花瓷碗,她急忙钻了进去,结果拿出了一个道光时期官窑瓷碗。遇上不知爱护文物的,魏兰香敢和他们“拼命”。一次,有个部门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郛堤城旧城墙当靶挡。她得知后,急急火火赶去加以阻止,可负责人不以为然。魏兰香急了,站在城墙前,哑着嗓子喊:“要打就往我身上打!”看着她那种倔劲,负责人只好向她道歉……

20多年来,黄骅的文物挖掘从无到有,这个县级博物馆如今已拥有8000多件藏品。133处古城址、古墓葬、古遗址被确定或挖掘,积累下上百万字的文物资料。海丰镇遗址等多处大型文物古迹,填补了黄骅市、省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将黄骅的历史起点从战国时期上溯到石器时代。

石造像只要对人民有益的事,再难也得想法办,咬着牙也得办好

随着收藏文物的日益增多,魏兰香心中建一个博物馆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可消息一传开,各种议论就来了。有人说,建博物馆钱哪里来?有人说,你不就是想出风头,给自己捞点名利?但魏兰香不为所动:“只要对人民有益的事,再难也得想法办,咬着牙也得办好。”

经多次争取,市里同意了魏兰香建博物馆的想法,但资金的事让她自己想办法。在别人异样的目光里,魏兰香踏上了漫漫求援路。为了寻求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北京、石家庄、沧州,魏兰香来回跑。没钱住宿,她每次去石家庄都是清晨坐车,下午办事,晚上坐夜车返回,第二天照常上班。有一年农历腊月二十六,人们都欢欢喜喜准备过春节,可她却拖着高烧不退的身体在省会奔波……唐三彩香炉从同意建馆到最后立项,3年多的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奔波忙碌,魏兰香的执著感动了许多领导,立项批准了,资金也一万、两万元地落实了。为了省钱,魏兰香向省古建研究所求援,愣是一分钱没花拿回了设计图纸。她还亲自带着车队到天津、山东等地买砖瓦,质量关、进度关、费用关一个也不敢懈怠。这期间,她的老母亲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她抽不出时间照顾。丈夫患病全身瘫痪,也没影响她的工作热情。1989年,投资800万元的黄骅市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看着一拨拨观众在展区驻足,在困难时都没落过泪的魏兰香,却止不住泪水涟涟。

征集文物、日常维护、文物改陈、办临时展览……博物馆光支出没收入,资金一直是个问题。“只要想办法,问题总会解决。”博物馆改陈需要资金,魏兰香毫不犹豫地把卖房子的10万元拿了出来。为了能给博物馆添点展具,2003年,听说天津艺术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合并,要替换下一批展具,魏兰香带了4辆大卡车就赶过去了,下午5时多到,晚上和大伙一起搬橱子,拆展牌,再装上车往回返,等到了家就是次日早晨7时多了;没顾上休息片刻,她又和同事们到天津打了个来回。两天两夜没睡觉,她的腿肿得粗了一圈,职工们看着直心疼……

铜佛像博物馆不是陈列馆,我们必须创新思维,激活历史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黄骅市不大,流动人口也少,博物馆只有一元钱的门票,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但魏兰香心里认定一条:“博物馆是一扇社会文明的窗口,创造社会效益是首位,应向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去年3月25日,魏兰香和同事们研究决定,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吸引广大群众来关注历史文化。此举在全省文博界也属首家。

“博物馆不是陈列馆,我们必须创新思维,激活历史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魏兰香积极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展览,有重点地举办有关近现代史、中国国情和英雄模范人物以及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的专题展和流动展,加强同学校、部队、工厂和乡镇的联系与合作。

为了让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魏兰香组织了《中华传统美德展》、《黄骅市革命史展》;为陶冶青少年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魏兰香组织了《世界珍稀蝴蝶展》和《世界濒危动物展》;针对青少年自我防护能力差的现状,她专门组织了《为了明天———青少年自我防护展》,以漫画的形式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拒绝诱惑等。为配合计划生育工 铜狮薰炉作,她组织了《优生优育标本、图片展》,到各乡镇进行展出,同时宣传党的政策和科学知识……

“展览不能只局限于黄骅,还要走出去,扩大影响,形成效益。”魏兰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海洋产业是黄骅的特色产业,《海洋生物展》也是博物馆的特色馆藏,有标本2000多件。

为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她发起了“《海洋珍奇生物标本展》走进西部”东西文化交流专题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和成都市展出,历时两个月,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

§ 旅游向导

黄骅市博物馆

黄骅市东拥渤海,新建的黄骅港,是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条大通道的出海口。黄骅港也是中国一次性投入最大的综合性大港。临港海滨已辟为新兴的旅游休闲胜地。与海岸线平行的古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古贝壳堤。

临海的小山,是距今二、三万年前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地貌。沿海骅北淀、南大港湿地、杨埕湿地等大面积的苇海湿地,是250多种候鸟的迁徙停留地,是理想的观鸟胜地。黄骅市还是枣中珍品—冬枣的原产地。[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