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鹈鹕
释义

§ 简介

鹈鹕鹈鹕(读作:tí hú)(pelecanus),又名“淘河”、“溏鹅”,但它和真正的鹅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为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ae)鹈鹕属(Pelecanus)7或8种水禽的统称,大型游禽。特征为大而具有弹性的喉囊。栖息于全世界许多地区的湖泊、河流和海滨。某些种体长可达180公分(70吋),翅展可达3公尺(10呎),体重可达13公斤(30磅),是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

鹈鹕的另一主要特征是4趾间有一个完整蹼膜,最大且具钩。 通常,鹈鹕四、五成群。相互合作是在湖里追赶、围捕鱼的时候,它们排成半圆形或整齐的横队,一起用两翼扇动拍水,把鱼赶到湖畔浅滩,再用大汤匙一样的巨嘴,大口大口地淘水兜捞成堆的鱼。

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斑嘴鹈鹕,鸟如其名,在它的嘴上布满了蓝色的斑点,头上被覆粉红色的羽冠,上身为灰褐色,下身为白色。而白鹈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福建一带,它们通体为雪白色。二者均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 生活习性

鹈鹕

鹈鹕,在野外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游泳外,大部分时问都是在岸上晒晒太阳或耐心的梳洗羽毛。鹈鹕的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鹈鹕一窝产1—4个蓝白的蛋。小鹈鹕在孵化1个月后出生。小鸟靠把自己的喙伸到父母的咽喉中吃反刍食物养活自己,3—4年以后成熟。鹈鹕在陆地上行走的时候样子很傻,但在空中飞行的时候非常潇洒。它们一般成小群飞行,旅途中经常拍动翅膀来协调行动。鹈鹕的雌雄成鸟外貌相似,雄性体型更大一些。

§ 种类及分布

鹈鹕

鹈鹕的种类不多。在全世界8种鹈鹕中,北美洲的白鹈鹕和褐鹈鹕是较典型的品种,另外还有眼镜鹈鹕、卷羽鹈鹕等。鹈鹕

最常见的鹈鹕是两种鹈鹕,一种是产于北的新大陆白鹈鹕,一种是产于欧洲的旧大陆鹈鹕。

褐鹈鹕体型比白鹈鹕小一些,体长大约107—137厘米。它们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上繁殖。原先曾分布于新大陆的海岸线上。由于DDT等灭虫剂的大量使用等原因,1940—1970年期间,褐鹈鹕的数量大量减少,以于处于濒危状态。后来禁止使用DDT以后,褐鹈鹕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仍属保护动物。

§ 繁殖

鹈鹕的繁殖生活也很有趣。配对后终生不换。雌鸟在选择雄鸟时,还要进行一系列求偶动作。雄鸟在接近配偶时,常常挥翼起舞,并且不断用嘴厮磨和梳理抚弄雌鸟羽毛,以讨得伴侣的欢心。从此,便开始过俪影双双的共宿同飞的生活了。

鹈鹕通常成群繁殖于岛屿,在一个岛上可能有许多小群鹈鹕。结群的北美白鹈鹕繁殖于北美中北部和西部湖泊中的岛上。任何时期任何种群中的成对鹈鹕都处于繁殖周期的同一阶段。就如某些其他种一样,北美的鹈鹕有迁徙习性。褐鹈鹕繁殖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滨。

每到了繁殖季节,鹈鹕便选择人迹罕至的树林,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用树枝和杂草在上面筑成巢穴。小鹈鹕的孵化和育雏任务,由父母共同承。当小鹈鹕孵化出来后,鹈鹕父母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小鹈鹕再长大一点时,父母就将自己的大嘴张开,让小鹈鹕将脑袋伸它们的入喉囊中,取食食物。

§ 常见种类

卷羽鹈鹕

鹈鹕学名:Pelecanusonocrotalus

大型水禽。体长160~180厘米。嘴铅灰色,长而粗,上下嘴缘的后半段均为黄色,前端有一个黄色爪状弯钩。下颌上有一个橘黄色或淡黄色大型皮囊。体羽主要为银白色,并有灰色。飞羽为黑色,有白色羽缘。头上的冠羽呈卷曲状。颊部和眼周裸露的皮肤均为乳黄色或肉色。颈部较长。翅膀宽大。尾羽短而宽。腿较短,脚为蓝灰色,四趾之间均有蹼。

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橘黄或黄色。翼下白色,仅飞羽羽尖黑色(白鹈鹕翼部的黑色较多)。颈背具卷曲的冠羽。额上羽不似白鹈鹕前伸而是成月牙形线条。虹膜-浅黄,眼周裸露皮肤-粉红;嘴-上颚灰色,下颚粉红;脚-近灰。

叫声:繁殖期发出沙哑的嘶嘶声。

卷羽鹈鹕分布于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一带。栖息于内陆湖泊、江河与沼泽,以及沿海地带等。喜欢群居。鸣声低沉而沙哑。善于飞行和游泳,也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颈部常弯曲成“S”形,缩在肩部。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等为食。

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婚配为一雄一雌。繁殖期为每年4~6月。营巢于近水的树上。每窝产卵3~4枚,卵为淡蓝色或微绿色。由亲鸟轮流孵卵。

白鹈鹕

白鹈鹕中文正名:白鹈鹕

拉丁学名:Pelecanusonocrotalus

白鹈鹕的体形比卷羽鹈鹕小,体长为140-175厘米,体形粗短肥胖,颈部细长。与卷羽鹈鹕不同的是嘴虽然也是长而粗直,但呈铅蓝色,嘴下有一个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脚为肉红色。另外它的尾羽为24枚,比卷羽鹈鹕多2枚。它全身的羽毛都是雪白的颜色,稍微缀有一些橙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胸部有一束淡黄色的羽毛,翼下的飞羽为黑色,与白色的翼下覆羽形成明显的对照。

虹膜-红色;嘴-铅蓝;裸露喉囊-黄色;脸上裸露皮肤-粉红;脚-粉红。

叫声:通常无声,但能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

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它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人水中。

繁殖期为4-6月,结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岛、湖边芦苇浅滩,以及河流岸边和沼泽地等处营巢。通常将巢筑于芦苇丛中的浅水处或者湖边的泥地上,也有的筑于树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主要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构成。每窝产卵2一3枚,偶尔为4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孵化后变为黄褐色,大小为95×60毫米。

白鹈鹕春季于3-4月,秋季于9一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其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我国境内连1只都未记录到,但1992年在亚洲其他地区共记录到5666只。

它曾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鸟类,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外数量已经十分稀少。虽对渔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在我国境内数量极为有限。系大形水禽,可在动物园饲养供观赏。

斑嘴鹈鹕

鹈鹕

拉丁学名为Pelecanusphilippensis

在中国主要繁殖于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迁徙及越冬时见于新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区。

斑嘴鹈鹕体长140~160厘米,体重约10~12公斤。喙长而宽大,有蓝黑色斑点,上喙尖端呈钩状,下喙具有发达的暗紫色皮肤质喉囊。颈部较长,呈白色,枕部具有粉红色羽冠,后颈部有一条粉红色翎羽。体背羽为灰褐色,初级和次级飞羽及大覆羽为黑褐色,腹羽呈白色,胸部羽呈矛状。尾部比较短,呈银灰色。后肢短,生于腹部靠后,趾间有全蹼。

斑嘴鹈鹕栖息于沿海、湖泊及江河水域中。喜成群活动,善于游泳,常在岛屿地面上筑巢。其双翼巨大,飞翔能力强,速度快。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甲壳类、两栖类动物和鸟类。斑嘴鹈鹕常在浅滩捕捉猎物,有时也从空中直冲入水捕食鱼类。繁殖期间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孵卵,孵化期在35天左右。

§ 历史记载

鹈鹕

《庄子·外物》 :“鱼不畏网,而畏鹈鹕。”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鹈鹕》:“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馀,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羣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