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州县
释义

§ 历史事件

龙州起义旧址

龙州起义及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的成立

1930年2月1日,参加起义的部队包括左江军委领导下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900人和左江各县农军1000多人在龙州举行工农兵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建立左江革命委员会。

龙州起义和成立红八军并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准,因此龙州起义是在中共广西前委(后称红七军前委,书记:陈豪人)的具体领导下临时举行的。不过由于龙州的国际地位,其政治影响更大,也得到中央领导人李立三的热情赞扬。可是因为具体参加起义的领导人在政治上的软弱和军事上的短视,起义前准备工作做的很不到位,起义后对旧军官的改造也显得优柔寡断。因此虽然起义暂时取得了胜利,可是红八军很快就失败了。

§ 行政区划

龙州县地图

龙州建制始于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南大门历史悠久的古城。1885年法国从越南入侵中国时,民族英雄冯子材以龙州为基地,抗击法国占领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后,法在龙州设领事馆,1887年龙州被辟为通商口岸。1891年,为抵抗外来侵略,广西提督苏元春在龙州西南八里的将山建筑小连城,有城堡炮台,蜿蜒5公里余。1913年改龙州县,曾改名为龙津县、丽江县,1961年复称龙州县。

2003年,霞秀乡与龙州镇合并为龙州镇。龙州县辖5个镇、7个乡:龙州镇、下冻镇、水口镇、金龙镇、响水镇、八角乡、上降乡、彬桥乡、上龙乡、武德乡、逐卜乡、上金乡。

§ 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位于自治区西南部,左江上游,平而河与水口河汇合处,与越南高平省毗邻。

地形  地形以龙州盆地著称,一般海拔约200米,最高峰大青山海拔1046米。

气候  地处南亚热带南沿,气候暖和湿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各种资源极为丰富。

§ 自然资源

龙州县

矿产资源:主要矿产有铜、铁、锰、大理石等,其中以大理石藏量较为丰富。

动植物资源:龙州县国家级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有动物620多种,植物1282种,其中最为珍贵的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花族皇后”金花茶、有千年树龄的“枧木王”等。

旅游资源:有“南疆长城”之称的小连城,红八军纪念馆、中山公园、法国领事馆旧址、花山壁画、紫霞洞、陈勇烈祠等。

沿边资源:有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口岸,国家二级口岸——科甲口岸,3个边民互市点,具有优越的沿边开放优势。

§ 经济建设

农业  龙州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丰富的土地资源非常适宜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生产。龙州县传统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甘蔗、花生、木薯、香蕉、八角为主。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蔗糖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原料蔗160万吨左右,年产糖20万吨左右,年创税6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龙州县中医院

近两年多来,龙州县农业部门充分发挥本县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拟定了乌龙茶、墨西哥菊叶薯蓣、山黄皮、桄榔粉等特色产业,并从产业的现有基础、发展前景、发展的可行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把市场潜力大、符合龙州发展实际的乌龙茶、墨西哥菊叶薯蓣两大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县委、县政府还决定,把乌龙茶和墨西哥菊叶薯蓣两大产业列为龙州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实施的特色农业产业。

计划于2005至2008年用4年时间,种植乌龙茶面积达2万亩,培育乌龙茶加工龙头企业5至10家。投产后实现年产茶青2万吨以上,年种茶产值6000万元以上,加工产值2亿元以上,县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民每年人均增收250元。目前,全县乌龙茶种植面积已达1200多亩,已备耕待种450亩,建成了3家乌龙茶加工企业,并成功制出了高品质的乌龙茶,种茶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把龙州建成全国最大的墨西哥菊叶薯蓣种植、加工基地,广西惟一的墨西哥菊叶薯蓣种植、 加工基地。计划用4年时间,龙州县种植墨西哥菊叶薯蓣面积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超亿元,工业产值2.5亿元以上,年财政增收3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350元。

工业  龙州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0多家,已基本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冶炼、电力、制药、废旧加工等多个行业,工业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全县已经形成了蔗糖、建材等一批主导产业。

蔗糖加工是龙州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龙州要实现“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抓好糖业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县委、县政府打算全力支持龙州制糖业龙头--南华集团做强做大。首先,要支持南华集团完善技术改造和扩建工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能力。其次,要围绕蔗糖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支持南华集团投资年产20万吨能源酒精生产线、投资3000万元的甘蔗有机复合肥料厂以及精糖加工等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下游产品开发,把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延伸,提高甘蔗资源的利用率,使蔗糖业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系统。

做好新优势产业的规划,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一是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好企业改制后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协助抓好企业技改工作,鼓励企业扩大市场融资,增强发展后劲,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三是抓好煤电油运工作,为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做好后勤保障。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整体服务功能。首先要抓紧做好工业园区规划评审工作;其次加快工业园区路网、电网和给排水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企业入园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的客商到龙州来投资置业。

边贸  龙州县边贸发展概况:龙州地处广西西南部,全县13个乡镇,其中有5个乡镇与越南谅山、高平两省的长定、石安、广和、下琅、重庆5个县接壤。边境线长达184公里,设有5个边民互市点,一个国家级口岸和一个地方级口岸。水口关是国家一级口岸,距越南高平市64公里,离广和县驮隆镇仅10公里;科甲关属地方口岸,距越南下琅县17公里;那花边民互市点东距越南谅山市90公里,西离高平市70公里,纵深至越北工业重镇太原市110公里 水口口岸,地处谅山、高平、太原三市的三角交叉地带,具有良好的贸易条件。自古以来,龙州就是重要的对外通商商埠,中越两国的边境贸易从不间断。直到七十年代末,由于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边境贸易才一度中断。

1983年以来,经上级批准,龙州县先后开设了横罗、科甲、那花、水口和布局等5个互市点。1993年12月,又恢复建立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关。1992年龙州县成立了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局,2002年更名为龙州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事业局。从此,龙州县边境贸易进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特别是近几年来,龙州县抓住机遇,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用好上级给予沿边地区边贸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一方面制定优惠措施,抓好边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招引内地客商到龙州开展边贸。一方面鼓励和发动个体客户及边民积极参与边贸经营,促进了边贸的繁荣。

§ 旅游服务

龙州县风景秀丽,境内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胜迹,集战争特点、民族特色、南国风光和异国情调于一身,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

弄岗自然保护区  龙州县境内的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63亩,保护区内有植物1282种之多,其中陇呼枧木高48.5米,胸径2.99米,单株材积达106.7立方米,堪称枧木王,为世界之最。动物资源达281种,珍稀动物有白头叶猴、黑叶猴、猕猴、大灵猫、果子狸、冠斑犀鸟等。1980年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米,最高海拔700米,每平方公里山峰平均数30个,最多80个,森林覆盖率为70%,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地貌保护区。

民建坳风光  位于龙州至金龙公路民建村附近,距金龙镇10公里,海拔700米左右,公路沿山势盘旋而上,成九曲十八弯之势,至山顶驻足四望,但见青山如浪,连绵不断,云萦雾绕,千姿百态,满眼尽是绿翠,如是春季,放眼尽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脚下公路,又如盘龙蜿然而下,时隐时现,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韵味,及至山下,几成羊肠小道,又见山下村落,散布如棋,缕缕坎烟,隐隐田园,真如世外桃源。

金龙水库 位于金龙镇以南2公里处,蓄水量130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近2000亩,成狭长形迂回于崇山峻岭中。库区植被丰富,飞禽走兽时有出没,充满野趣,加之风光秀丽,山光水色,令人陶醉,游人可泛舟观光,享垂钓之乐,亦可寻山野之乐趣。 金龙水库

丽江风光  左江龙州河段又称丽江,由发源于越南的水口河和平而河在龙州镇洗马滩汇合起,著名的宁明花山崖壁画所在的明江,是其支流,在上金街汇合。该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丽江西岸属喀斯特地貌,群山嵯峨,连绵不断,风光秀丽,传说优美,充满神秘色彩,是古骆越民族发祥地之一。

丽江两岸有崖壁画21个点39处78组,悬棺崖葬两处,其中棉江花山壁画和悬棺崖葬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壁画规模仅次于宁明花山,还有闻名西南的我区八大名刹之一的紫霞洞天,沿江村落,民风淳朴,田园风光,恍如桃花之源,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极具古文化考察和旅游观光价值。

民俗风情  龙州县境内居住着壮、汉、苗、回、瑶等12个民族,壮族人口占95%,壮族文化底蕴深厚,壮族的民居、民俗、民风、民情、民歌等,都是极好的生态旅游资源。

歌圩节  全县共有23个歌圩日,43个歌圩点,歌圩活动主要集中于农历三、四月间,最大歌圩日是农历四月十三的龙州歌圩,兼有唱彩调、赛龙舟、抢花炮活动,此时各地群众汇集,一求风调雨顺,二是青年借此机会物色对象寻找配偶,三是以歌会友。

侬垌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美女村)的“侬垌节”都会隆重举行。那一天,天刚刚亮,板池屯附近村屯的男女老少就早早起床,忙着换新衣作打扮,经过一番的精心打扮后,就三五成群的从四面八方涌向板池屯,赶一趟新年“侬垌节”。当天,在板池屯村头巷尾热闹非凡。由金龙镇和屯里组织的舞龙、斗鸡、唱山歌、抛绣球、篮球比赛、拔河、踢毽子、打陀螺、跳民族舞蹈等活动都围满观众,并不断传出阵阵喝彩声。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要数山歌对唱了,这也是最受男女青年欢迎的节目,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一展歌喉,有的还以山歌传情觅到知音、情侣。现在的山歌对唱中,可以听到歌唱党的好政策、歌唱计划生育好、歌唱美好新生活、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的山歌。

美女村  位于金龙镇以北5公里处的板池屯,又名“长寿村”,村民因得益于优质山泉,故容貌较好,又多长寿,八十岁高龄者比比皆是,金龙镇的各种风俗在此都有体现。该村四周平坦开阔,村落有序,农作物质优量多,村民生活较好,所以各种民俗保留得较完整,其民风及语言有壮、傣族特点,善织绣、对歌,服饰为壮族的“长衫”居多,亦有露肚脐的“短衫”。相传该村祖先系傣族聚居地迁来, 美女村历经千百年和当地壮民通过通婚等交往,兼具两族特色,该村亦有“小西双版纳”之称。一九九五年该村已被辟为旅游点,游客不绝。

红色革命

中国红军第八军纪念馆  该纪念馆位于县城龙州镇新街,又名红军楼,由红八军军部旧址、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新建的展览陈列大楼构成。军部旧址为一幢法式三层楼房,砖墙、本板楼层;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幢中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邓小平同志一九二九年到龙州布置起义前期工作,一九三0年领导龙州起义胜利,创建红八军时,在此办公和居住,为红八军的指挥机关。此期间,邓小平同志于军部门前种下两株柏树,现仍葱郁遒劲,生机勃勃。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一年、一九七八年曾两次问起这两株柏树的生长情况。新建陈列展览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建筑风格,收藏和陈列红八军将士的史物。

军部旧址和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  一直保护得很好,解放后曾作为县人民银行驻地,一九六三年二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建成纪念馆,并于二月一日龙州起义五十五周年之际举行开馆典礼,自治区政协主席覃应机到龙州为纪念馆开馆剪彩。一九八八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复原了当年的会议室和邓小平卧室。二00一年六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中山公园  位于龙州镇利民街,此地原为东汉“马伏波营垒遗址”,自一九0五年庄蕴宽以太平思顺道台兼任边防督办驻龙州时,在此建“篑山”始,历任边防督办、军政要员都喜于园内山明水秀、湖光山色、自然仙境而修建有一山、建五亭、一池、二湖、三洞、两桥以及动物园、中山纪念堂、图书馆等,一九二七年韦云淞将军驻师龙州县,将之建成公园,并命名为“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全园分为虎石、别有洞天、天桥、篑山四个景区,

文物古迹

小连城  又名将山炮台,位于龙州县彬桥乡,距县城龙州镇3公里。其山脉绵长,最高海拔310米,占地1.4平方公里,是一处重要的国防要塞,有“南疆长城”之称。

小连城景区由保元宫和炮台群组成。保元宫建于主峰南山腰一天然大溶洞内,整个宫规模宏大,造型精巧,金碧辉煌。炮台群沿山峰修建布置,炮台间有城墙相连环护,举目但见炮台林立,炮眼森然,宛如龙盘虎踞,仿似铜墙铁壁。小连城自民国前期便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留有 陈勇烈祠为数众多的摩崖石刻,1981年8月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勇烈祠  位于龙州镇南门街,又名“追忠祠”,是为纪念在中法战争中牺牲的名将陈嘉而建的祭祀专祠。该祠占地近万平方米,现存前殿、揽秀园和昭忠祠及前面大院,有石砌宽台阶直通河边,大门旁的古炮尚存两门。该祠气势威武,飞檐盘龙,门首雕花,典型中国古建筑风格,是一座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清代建筑,一九八一年八月定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国领事馆旧址  位于龙州镇利民街,四周皆为民居。该馆为两幢长方形法式建筑,建于1896年,层高5米,砖墙,石质地板,旋梯和楼板全用红木精制,铣铁皮盖顶。四周是大拱门,拱门内为2米宽走廊,每幢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总面积1752平方米,建筑周围全由高大樟木环护,时为崇左地区第一座外国领事馆。

§ 名优特产

桄榔粉  桄榔粉是广西传统特产,采用桂西南深山丛中特有的桄榔树加工制作而成,是森林营养食品中之珍品。据《本草纲目》 、《海药本草》等古书记载:“桄榔粉味甘平,无毒,作饼炙食腴美,令人不饥,补益虚赢损,腰脚乏力,久服轻身辟谷。”桄榔粉具有无脂、低热能、高纤维等特点,并含有铜、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去湿热和滋补之功能,对小儿疳积、发热、痢疾、咽喉炎症等有功效,该食品食用方便,鲜美爽口,老幼皆宜,是早餐、夜宵等居家旅行的营养佳品。

山黄皮果  又称“鸡皮果”,是我国南亚热带特、稀、优水果之一,果实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果实可生吃,亦可制成果干、果脯、果酱、果汁,香纯可口,酸甜适中,与鸡、鸭、鱼、牛等肉类烹调可去异味,增加香味,具有消腻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2001年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山黄皮果被评为名牌产品。水口镇以其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山黄皮果生长,目前,全镇山黄皮果种植面积达230亩,年产量20万吨。

大红八角  大红八角是龙州的主要特产,龙州县八角乡因盛产八角而得名。龙州是大红八角的著名产区,人工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年产八角500万公斤,龙州大红八角个大、色着好、香味浓郁,质量上乘,产品远销欧美和港澳台地区。龙州大红八角2002年被评为南宁地区名牌产品。

青竹鱼  原产于中越界河,肉质肥美、鲜嫩爽滑,是制作鱼生片、红烧鱼的最佳原料。 枧木砧板

龙州枧木砧板  龙州砧板采用亚热带稀有木材枧木制成,枧木木质坚硬,结构紧密,韧性强,耐腐蚀、无虫蛀,有木中之王的美称。龙州砧板为圆形,直径多为33至42厘米,厚度在4厘米左右,砧板色泽红润,平滑如镜,木纹坚细,即使用利刃斩剁,也不见刀痕,因而被誉为厨具中的珍品。

壮锦 壮锦以其花纹图案别致,色泽鲜丽,坚固耐用,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驰名中外。壮锦是用棉线作经,五彩色线作纬,采用通经断纬编织而成。它经历了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到繁缛的发展变化。

§ 广西之最

广西龙州县法国领事馆旧址

广西最早的古航道之一   龙州历史上水路交通方便,境内早就开辟了左江流域等航道。秦34年(公元前213年)又从湖南零陵开辟经广西的漓江、浔江、郁江、左江过龙州通往越南的水路航道,到光绪至民国期间,左江、平而河、水口河成为广西通往越南的水运要道。龙州——梧州——南宁——广州——香港水路客货运输十分繁忙。

1964年以后,左江航道因陆续兴建水电工程则受阻,加上陆上交通不断发展,公路四通八达,龙州水路航运逐渐走向衰落。

广西最早构筑的炮台  光绪11年(1885年)至22年(1896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为保卫边疆,先后组织军民在龙州水口、下冻、武德、金龙、彬桥等边境险要山峰修筑77座炮台,使龙州成为广西境内构筑炮台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县。其中为保卫龙州城而建于县城西约3公里处将山上的小连城炮台群闻名海内外,有南疆长城之称。

广西最早的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关口  由于龙州与越南高平省接壤,中越两国当地边民来往频繁,在龙州海关设立前97年的清乾隆57年(1792年)龙州境内的水口关、平而关就成为当时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今日的水口关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口岸。

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  清光绪15年5月初三(1889年6月1日),清政府在龙州成立的龙州海关,是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龙州海关公署初址在县城南门街陈勇烈祠,署内机构有税务司、副税务司,其中设秘书、税务、会计、稽查四课及关警队。 古炮台

广西最早的军官学校  光绪30年11月(1904年12月),广西边防督办郑孝胥奏请清政府同意后,在龙州开设广西第一所军官学校——广西边防将弁学堂。校址设在龙州县城南门街陈勇烈祠。光绪32年10月学员毕业后,学堂停办。

广西最早通汽车的道路  中法甲申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以越南为基地不断向中国云南、广西扩张,致使中国西南边疆出现危机。从光绪11年(1885年)底开始,广西提督苏元春根据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意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戍边官兵和边民,在中越边界中方一侧,修筑军路千余里,改善边关的交通状况,其中全长55公里的龙南军路是重要的干线之一,道路修通后,同时改变了以往只靠水路运输商品的状况。清末民初,法国小汽车从越南驶入,进入客货运输。龙南军路成为广西最早修建的通汽车的道路。

广西最早设置的领事馆  根据当时的《中法越南条约》,光绪15年1月24日(1889年2月23日)法国在龙州设立领事馆,是外国在广西设置最早的领事馆。当时领事馆内设领事1人,文案、医生各1人,首任领事安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移馆址至龙州江南岸,占原龙州火车站两幢房为领事馆署,虽经百年沧桑,领事馆楼房还保存完好。

广西最早的铁桥1  913年,龙州当局慕集资金修建龙州铁桥,从越南购买钢材水运到龙州,历时两年,1915年铁桥竣工。该桥由中国工程师黄英(广东南海人)设计承建,桥长123米,宽3.8米,高26米,单孔跨径106米下承式钢行梁结构。是广西第一座公路钢铁结构大桥。1940年7月,日本侵略军从南宁第二次进犯龙州前夕,国民党军队以阻遏日军进犯为名,将铁桥炸毁。现只剩下岸边的桥礅。

广西最早的电报局之一  光绪10年3月(1884年3月)龙州电报局成立,局址设在该县驮苗街北帝庙,当时由丹麦人莫赖任开办委员,刘天瑞为领班。光绪9年(1883年)法国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越南北部,严重威胁我国南边疆的安全,战争迫在眉睫,两广总督张树声奏请清政府把北京至广州的有线电报延至广西龙州,以沟通北京和龙州边防前线的联系,使中国南北“发递急报,弹指千里可达”,改变原来依靠驿站数月才能往返的局面。至光绪10年10月5日(1884年11月22日)建成,接通由广州至龙州的有线电报线路,同时投入使用,成为广西最早的电报局。

广西最早的水文站  光绪23年(1897年),在龙州现中山公园内江边设立的龙州水文站是广西最早的水文站。当时水文站立有木桩标尺,派专人定期监测,解放后轻多次改建现已成为具有现代水平的水文站。

广西最早的长途电话线路  1919年,广西督军谭浩明组织完成架设从南宁到龙州的长途电话线路, 老式电话并投入使用。这是广西最早的长途电话线路。如今,电信业在龙州已得到迅猛发展,在街头的电话亭也可以同世界各地通电话。

广西最早的火车站、铁路局  光绪21年7月(1895年8月),法驻华公使施阿兰照会清廷总理衙门协助修铁路,总理衙门电请广西巡抚史念祖派员勘测,绘图3张(龙州到鸭水滩17公里,鸭水滩至凭祥24公里,凭祥至镇南关19公里)咨送总理衙门。光绪22年8月(1896年9月)动工兴建,两年后完成了龙州铁路局、龙州火车站等首批工程。光绪25年(1899年)秋,苏元春又与法商费务村公司博浪澄续立铁路合同10条,指定路轨宽1米,用其公司旧车厢和旧铁轨,清政府不同意,铁路遂停办。昔日的火车站房顶已芳草凄凄。

广西最早的陆军学校  光绪34年(1908年),广西巡抚部院在龙州创办的广西陆军讲武堂,是广西最早的陆军学校。旧址在现龙州县党校处。当时吴大驿、蔡锷曾担任过教官。清宣统元年军校迁往南宁。

广西最早的民用航空线路  1934年5月西南航空公司在龙州成立(又称龙州航空公司)同时成功开航了广州——梧州——南宁——龙州的往返航线,该航线是广西最早的民用航空线路。1936年7月,增辟龙州——河内国际航线。飞机初航时只航运邮件,随后才增加客货运输业务。1938年9月,日军入侵广州后,龙州至广州航班停航。

广西最早的汽车运输公司之一  1923年,在龙州县城利民街私人开办的华利汽车公司,经营龙州至越南谅山的客贷运输业务,是广西首次用汽车经营运输业务的公司之一,图为当年华利汽车公司旧址。

广西机械化最早的工业企业  光绪25年(1889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龙州县城西郊双凤山创办龙州制造局(兵工厂),购进德国克鲁伯工厂生产的机械设备,生产子弹及修理枪炮。这里广西最早用机械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1914年广西督军陆荣廷将该局机械搬往南宁,龙州制造局随即停办。现制造局遗址已不复存在。

广西最早的官办银行  龙州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市场货币流通,金融业逐渐兴起,光绪30年(1904年)4月,广西最早的官办银行——新龙银号(银行)在龙州成立。随后,新龙银号又在南宁、广州、上海设分局,开设存、放、汇业务,还印制发行光绪、宣统纸币。1921年8月粤军陈炯明攻陷龙州,县城被洗劫一空,新龙银号被迫停办。

广西最早的政法专科学校  光绪32年(1908年),广西边防法政学堂在龙州开办,它是广西最早的政法专科学校。该校校址在龙州城龙江南岸,由于种种原因次年停办。

广西最早培养外事人员的学校  由于龙州开放得较早,常有涉外日常事务办理,1927年,广西全边对汛督办署在龙州开办的广西边务学校。这是广西最早以授外文为主的专门培养边务外事人员的学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