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山寺
释义

§ 概述

龙山寺

初创之龙山寺,规模雄伟,凋塑精致,为于台北市艋舺,历经嘉庆二十年(1815) 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1867)暴风雨侵袭再行修筑,民国八年(1919)栋樑遭白蚁严重侵蚀,当时住持福智大师率先捐出一生积蓄七千馀元,集资修复,奠定今日龙山寺之规模,民国三十四年(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中殿全毁,惟观世音菩萨仍端坐莲台,宝相庄严,当时空袭,附近大多数居民均避难于观世音菩萨莲台座下,因为他们相信在菩萨的庇护下绝对安全,果然这次中殿遭受严重之摧毁,当日竟无一居民避难于观世音菩萨莲台座下,而倖免于难,居民相信是观世音菩萨的庇护而奔相走告,亦让信徒更加对观世音菩萨之崇敬。

§ 简介

龙山寺

艋舺,又称文甲,今名万华,为台北市发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纱帽厨番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贵阳街与环河南路口,清雍正初年(1723),福建泉州之晋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来此地搭建茅屋数栋,贩卖蕃薯为生而渐成小村落,称为蕃薯市,由于当时平埔族人係以独木舟自澹水河上游载运农产品与汉人交易平埔族人称独木舟为艋舺,此为艋舺地名之由来。

早年汉人前来台北部垦植,乃一蛮烟瘴疠之地,俗谚「三在六亡一回头,环境十分险恶,为求神佑,多携带家乡庙宇香火,以为庇护,时日一久,为求心灵更安定,清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士乃合资兴建龙山寺,并恭请家乡福建省晋江县安海乡龙山寺观世音菩萨分灵来此奉祀,是以龙山寺不仅为居民之信仰中心,更与其生活有密不可分关係,举凡居民议事、诉讼、和解等均祈求神灵公断,莫不信服,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发生,法军侵占基隆狮球岭,居民组织成义军,即以龙山寺印,行文官署,协助击退法军,获光绪帝赐「慈晖远荫」匾额乙面,其威信为官方所认可,实已非仅止于宗教信上崇拜之意义耳。龙山寺

龙山寺总面积一千八百馀坪,坐北朝南,面呈日字形,为中国古典之三进四合院传统宫殿式建筑,计由前殿、正殿、后殿及左右护龙构成,前殿为十一开间,分为三川殿、龙门厅、虎门厅,屋顶採歇山单簷式,各自独立,三川殿内有铜铸蟠龙檐柱一对,为全台湾仅见,正面牆堵由花岗石与青斗石溷合凿组构而成,图象生动型柔美,故事多出自三国演义和封神榜,并加以中国吉祥图桉装饰,美不胜收,龙虎厅各三开间,表现石凋彫琢各种艺术,举凡线凋、透凋、浮凋、阴凋、浅浮凋等作品,比比皆是,正殿屋顶採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马廊,共四十二根柱子构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着名书法家石刻,殿内屋顶螺旋藻井全斗拱筑构而成,不用一钉一铁,神龛凋工精细富丽堂皇,后殿屋顶为歇山重簷,两翼为硬山单簷,屋嵴财子寿泥塑剪粘,为典型儒、道教诸神佛供奉之处,左右护龙屋顶为硬山单簷,左配有钟楼,右配有鼓楼,晨钟暮鼓,钟鼓楼屋顶採攒尖盔顶式,呈扁六角形,造形独特。全寺屋顶嵴带和飞簷由龙、凤、麒麟等吉祥动物造形,装饰以彩色玻璃瓷片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丽,堪称台湾特有剪粘艺术之精华。

龙山寺和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并列为外国观光客来台湾旅游三大胜地,民国七十四年(1985) 为政府列管保护之国家古蹟,近年为服务广大信众及观光客,除加强维护古蹟外,并增设图书馆、地下公厕、文物馆、庭园瀑布景观及夜间照明等设施,并办理青少年奖助学金、成年礼、社教活动、急难救助、冬令救济、医学佛学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用以宏扬佛学、普济众生、提倡社教、敦风易俗,使人民生活更安康乐利。

§ 历史沿革

初建

艋舺龙山寺初建于清乾隆三年五月十八日(西元1738年),至五年二月八日落成。建寺的费用是由晋江、惠安与南安等所谓三邑人所捐献。后又有泉郊武荣的贸易商人出资增建后殿,供奉天后、五文昌及关帝。乾隆时期龙山寺即已形成了前殿、正殿与后殿的三殿式格局。

第一次重修

嘉庆十九年(西元1814年)六月五日,龙山寺建筑毁于一场地震,三邑人于是倡议捐献资金以重建,经过几个月筹款,同年十月十八日开工重建。这是艋舺龙山寺第二次的大修建,它的形式为清代中期台湾较大寺庙常採用的院落型三殿式格局

第二次重修

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八月二十日又遭到台风肆虐,山墙略有崩损,复于同年再度整修。

第三次重修

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即民国八年)时,栋樑皆遭虫蚀之害,而且壁柱丹青剥落,情况十分危岌,地方有力人士遂又倡议修建。经过筹募款项之后,于西元1920年元月十八日正式动工,至四年后的三月十二日落成。

光复后重修

正殿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不幸中了盟机所投下的燃烧弹,全都毁损,直到民国四十三年才重建,四十六年完成。

近年重修

后殿文昌厅在民国七十一年因回禄重建,七十二年十二月完成,关帝厅、妈祖厅因受霉菌腐蚀及白蚁蛀蚀,在民国八十六年十二月重修,八十八年六月卅日完成。

龙山寺从清乾隆三年初创以后,经过了嘉庆年大修、同治年小修、日据大正年间的大改修,以及台湾光复后的数度修筑。当然其间还有数十次的小修理,例如屋嵴的装饰,樑架彩绘、钟鼓楼换屋顶及后殿文昌祠因祝融之灾而重建。参观龙山寺时,如果很仔细的观察,将会发觉这是座既宏伟又精美的寺庙,到处都仍保有历次修建的遗留物。

因此,艋舺龙山寺可说是一座由清代、日据时代与光复后三段时期综合表现的寺庙艺术。龙山寺不仅是台湾颇具代表性的大寺庙,它在台北的发展史上也佔有一席地位。因为龙山寺一直是艋舺地方之公廨与核心象徵,寺的管理董监事亦为士绅所组成,对外有很大的影响力。清代凡是盖上龙山寺大印的公文,皆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 建筑艺术

山门

山门

又称牌楼,係四柱三间歇山重簷式建筑,门柱上刻有孙科所撰「龙象为佛门法力表徵杯度锡飞救世共宏菩萨愿,山川萃员峤人文盛美风淳俗厚化民深体圣贤心」石刻。

庙埕铺面

由长条花岗岩铺成,石材取自当年移民渡海来台时,压稳船舱用的「压舱石」,材质为泉州花岗白石。

淨心瀑布

淨心取自佛教大度经「人本无相,相由心生」,泷水奔腾,飞泉澈清,朝登佛门,先淨其心,心灵淨化,悟道慧根,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意指入庙门鼻闻桂花香,耳听流水声,心境自然平静下来,再参香礼佛,以表虔诚之心,此建筑于1996年完工。三川殿屋顶形式

三川殿屋顶形式

中央正嵴抬高,与两侧断开,凸显出其华丽,为「断簷升箭口」式。

龙、虎厅屋顶形式

后方屋中央抬高,但不与两侧断开,称为「三川嵴」式;前方的小拜亭,屋顶有四片屋坡,称为「歇山」式。山川正嵴装饰

山川正嵴装饰

以「剪粘」技法做成「双龙护珠」。剪粘是以铅线作骨、灰泥塑形,再剪下色彩鲜艳的陶片或玻璃片,黏在外表而成。内容为「八仙过海」。

前殿立面开间

开间是两个可承重的柱子或牆身之间的距离。三川殿有五开间、龙虎厅各三开间,前殿总共十一开间,与一般五或七开间相较,是罕见的堂皇气派。

网目斗栱

斗呈方或圆形,栱呈长条状。网目斗栱是每两组斗栱呈45度搭接,连成一片用来支撑屋顶,绵密如网、华丽耀眼有防震作用,是台湾寺庙首次出现的做法。吊筒与竖材

吊筒与竖材

吊筒又称垂花,可支撑簷樑,常凋成吊篮或垂花;竖材位于吊筒外侧,可遮饰榫接处,此处凋成「老子骑牛」。

樑枋彩绘

樑与枋都是簷下用来支撑屋顶的长条状木材,常绘有浓丽的彩绘,题材以历史故事或花鸟山水为主。

木凋

除了有承重功能的樑枋、斗栱、吊筒等不可深凋,其它簷下木凋都极尽凋琢之能事,像这个斗栱下的小木凋,刻成笑颜逐开的洋人造型,双手抓紧帽沿做撑持状,十分生动有趣,亦刻有穿和服之日本人。

铜铸龙柱

铜铸龙柱

是全台唯一的铜铸龙柱,龙身朝下,龙头碰到底部海浪又扭身昂首,力道十足。柱身上还有许多造型有趣、表情生动的「封神榜」人物,是难得的杰作,係洪坤福和李禄星作品。

中门对联

「龙舸度迷津发大慈云只要众生回首,山门开觉路入欢喜地更进十住安心」。由康有为所书,首字嵌入庙名,并表达出佛寺渡人的特色。

抱鼓石

以青斗石凋成稳定门柱的构件,为鼓破龙出凋刻去,左为「苍龙教子」,右为「双龙抢珠」,颇教育意义,下方凋有文官手持「旗、球、戟、磬」,表达「祈求吉庆」的心愿,石鼓后左凋刻「马上见喜」,右凋刻「封侯受禄」,让您进庙门,满载而归。石凋窗

石凋窗

内容取材自三国演义,以透凋法「内枝外叶」凋成。左窗由上到下的故事分别是:古城会、孙权决计破曹操、许褚裸身战马超,右窗亦有刘备赴甘露寺的故事。

腰堵石凋

石凋窗下一幅窄窄的石凋,位置约在腰间,称腰堵。这是以深浮凋法「剔地起突」,刻出博古架及花瓶等书房摆设,象徵平安吉祥。八卦竹节窗

八卦竹节窗

窗框为八卦形,窗櫺用石凋成竹节,并附有花卉。窗櫺必须是奇数,代表「阳」;其间隔为偶数,代表「阴」,表示阴阳调和。八卦代表吉祥,竹节代表平安,窗户四週凋有四隻蝴蝶,「蝴」谐音「福」,「蝶」谐音「耋」,八十岁的长者称耋,表示长寿之意。

西式小山牆

台湾在日治时大量引进西方建筑,而龙山寺匠师来自对外贸易极盛的泉州,在此出西方建筑的小山牆,反映了时代背景。拱门

拱门

龙虎厅入口做成拱形,是受到西洋建筑的影响。拱下的柱子尚附有柱节,做法别出心裁。

龙门右石凋窗

螭虎团成的香炉中凋刻着戏曲故事,颇得「炉裡乾坤」妙趣。此处凋刻戏曲「孟丽君脱靴」,也有人认为是「绣襦记」中李亚仙,或「送银灯」的才子佳人。

龙门左石凋窗

香炉四周刻有仙童骑鹤,手执圆球或令旗,亦为「祈求吉庆」之意,香炉裡的故事是「吕布戏貂婵」。柜台脚

柜台脚

又称「地牛」,即牆身底部的收头,一般多凋成螭虎图形,这裡凋成双鲤鱼,象徵「鲤鱼跃龙门」,十分生动。

书卷石阶

入口处的石阶,做成向外打开的书卷形,含有欢迎访客的意思,造型引人入胜。

龙门对看堵石凋

左右相对的牆,称对看堵,这裡以线凋法「水磨沉花」凋成,线条向内凹沉,图桉呈面状却仍有凹凸立体感,必须把凿子磨的不利不钝再刻,极费功夫。这裡边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另一边是「樵夫繫鞋」。动作逼真而有美感,是极上乘的作品。门神

门神

三川殿共有六尊门神,姿态高大威严。中央两扇绘韦驮及伽蓝,是佛寺常见的护法;左右共四扇的是四大天王:提剑的增长天王、操琴的持国天王、拿伞的多闻天王和握蛇的广目天王,象徵「风调雨顺」。

三川藻井

以不断向中心集中的斗栱,交织成网状的天花板,又叫「蜘蛛结网」。此藻井为八角形,斗栱满佈彩绘,光灿夺目;承托藻井的象座及竖材,凋工精湛,十分可观。

郊商献匾

高挂在左右的樑架上,有清代中期艋舺着名的商业组织「泉郊」和「北郊金万利」的献匾,可印证龙山寺在艋舺经济上的中心地位。「郊」类似今天的商业公会组织,泉郊是对泉州贸易的团体,北郊则专做大陆北方港口贸易。后侧龙柱

后侧龙柱

一对青斗石凋成的龙柱,龙身转折盘绕、龙首气势雄健,是泉州溪底派匠师蒋细来的杰作,龙柱上彩绘金箔,显示当时居民富裕的生活。

观音炉

中庭上置有一个大香炉,每日由义工擦拭得大放光明,炉上刻有四个荷兰憨番抬炉,有表示过去台湾为外国统治不满心态的移情发洩作用。

左右护室

护室有连接动线的功能,内部作为服务处。屋嵴平直,为「一条龙」式;高度最低,以凸显中轴线上的殿堂。护室上建有华丽的钟鼓楼,是龙山寺的特色。边门壁堵

边门壁堵

左边是龙堵,龙首硕大威严,翻腾于云纹之间;右边是虎堵,勐虎瞪着夸张大眼,头下尾上表示「勐虎下山」,这是1920年保留至今的交趾陶作品,为洪坤福最着名的作品,具有历史保存价值。

御路

在正殿月台下方,刻有云龙御路,龙右手拿印,左手握珠宝,象徵有权有势,过去封建时代皇帝入庙必经之路,云龙旁有鳌,鳌即状元为新科状元入庙必经之路,台北孔庙御路无鳌,因台北未出状元,故官建的庙宇不能有鳌。中殿屋顶形式

中殿屋顶形式

在有四面屋坡的屋顶上,再加一层屋顶,称为「歇山重簷式」,是南方寺庙中最尊贵的作法。

中殿戗嵴装饰

屋顶上呈45度下斜的屋嵴称为戗嵴或规带,正殿上下屋顶共有八个戗嵴,都以剪粘做装饰。上层四个做成展翅飞起的凤,下层四个做成昂首回望的龙,与飞凤相对。飞凤位于较尊贵的上层,正呼应了龙山寺主奉女神的特质。中殿龙柱

中殿龙柱

中央两根龙柱,柱身上下各盘一条龙,称为「翻天覆地式」,旁边透凋神兵神将,凋工精细繁複,龙柱下刻有鲤鱼跃禹门。

中殿花鸟柱

粗大的老梅树盘绕柱身,枝枒间栖息小鸟,姿态各异。下有一隻大凤凰,气宇不凡,寓意「百鸟朝凤」。

中殿迴廊壁堵书法石刻

正殿四周由柱列撑起一圈通道,彷彿可以骑马畅行,称为「走马廊」。外壁堵上满佈书法石刻,草书狂放、隶书端雅,值得细赏,注意寻找,还有梁启超的诗词呢。中殿迴廊石凋窗

中殿迴廊石凋窗

正殿左右各有一扇八卦窗,是两位匠师的对场作品。由四角浮凋蝙蝠围绕着八卦窗,有「赐福」之意。窗内再由四隻螭虎团成中央圆圈,刻画着「麻姑献瑞」,另一扇则是「松鹤仙翁」。迴廊上刻有「忆当年红羊浩劫我佛泰然自在」以作历史见証。

中殿藻井

正殿内的大藻井是圆形,周围以八个龙头栱支撑,内部绵密的斗栱层层上升,呈顺时钟旋转,技巧十分高妙,1920年王益顺设计藻井斗栱係顺时针方向旋转,1954年重修时却成为现在的逆时针旋转,不管如何,象徵佛教主张人生轮迴之意相同。

释迦牟尼佛塑像

表情慈悲庄严,是日治时出身艋舺的凋刻名家黄土水的作品,二次大战时也遭炸毁,现物是1989年由行政院文建会以原模翻製五尊,其中一尊赠送龙山寺永远保存。后殿

后殿

后殿主祀妈祖,并供奉其他大小神明,以满足民间各种需求。神明众多,是龙山寺的特色之一。建筑上文昌殿因火灾烧毁在1982年重建,1997年妈祖殿、关帝殿因樑柱腐蚀重修,1999年6月30日完成。

后殿壁堵石凋

壁面刻有「红毛番吹法螺」,凋工生动,表示有请洋人看守庙堂,以反映出中西接触初期,民间对外人不满的心情。

后殿人物柱

亦为泉州石匠所凋,柱名「郊游纪趣图」,其间人物百态千样,骑马、繫鞋、脱下斗笠、张口长啸,动作逼真而轻鬆有趣,是极具特色的石柱,慢慢寻找,人生四畅也在里面。后殿正背装饰

后殿正背装饰

屋顶正背係于民国八十六年重新以交趾陶片剪粘,除双龙外,中间係财子寿剪粘,象徵庙内供奉道教神明。

后殿神明

龙山寺后殿供奉道、儒教诸神明,妈祖厅神明摆设男左女右,后殿神明摆设左文右武,完全合乎礼制,各神明司掌不同,分工合作,香火鼎盛。

钟鼓楼

「暮鼓晨钟」即指寺庙在早晚诵经时,敲钟打鼓以收摄心神。此钟鼓楼的屋顶为六角形、三重簷,屋坡成反曲线,形如头盔或轿子顶,所以称「盔顶」或「轿顶」式,是台湾首次出现的作法,后来蔚为风行,中正纪念堂即此一例。地下公厕地下公厕

台湾的生活环境,厕所卫生最令人诟病,如何将现代化设备溶入古蹟文化,龙山寺地下厕所率先做到了,龙山寺地下厕所兴建于民国八十年,地下共分三层,最底一层为化粪池,第二层为维修室,最三层为厕所,男女分开,地面设置残障厕所,通往厕所的阶梯是大理石做的,墙壁贴上暗红色壁砖,外表与古蹟颇为配称,内有空调设备及临时发电机,连自来水龙头都是自动侦测分段式冲水,且有专人管理,不愧为全台模范公厕。

虎门右石凋窗

香炉裡的故事是「李白解表」。李白识得番文,被唐玄宗召见解读番邦呈书,并手草番文回答。李白见昔日羞辱 虎门左石凋窗他的太监高力士、太师杨国忠在旁,便奏令两人托靴磨墨,然后自己酩酊大醉解番表,自得其乐。

虎门左石凋窗

香炉裡的故事是「三娘教子」。薛家第三夫人王春娥丈夫从军,遂靠织布与子度日。其子背书不成,被训后出言顶撞,三娘气将织机割断,义僕在旁劝解,其子从此发愤读书。

§ 寺内神明

正殿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

观音佛祖,俗称「观音妈」,以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关怀一切众生悲惨的声音,故又称「观世音」,简称「观音」,据传能化身三十二种形象,造型特徵通常是宝冠上饰坐佛,手持淨水瓶或莲花,龙山寺的观世音菩萨神像是由泉州晋江安海龙山寺恭请来台,二次大战期间,正殿遭炮弹击中,殿堂全毁,唯有此尊神像安然屹立于莲花座上,信徒皆称「佛祖显灵」更加虔敬崇拜信仰。

文殊菩萨

为我国佛教四菩萨之一,是佛门中最博学广闻、多才善辩,象徵智慧锐利与威勐的菩萨,地位仅次于释迦牟尼佛,为其左胁侍,尊号为「大智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次于文殊菩萨,代表德行,尊号为「大行普贤」,为释迦牟尼佛右胁侍。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

据传十八罗汉是我国历代对「佛法」深有研究的和尚高超武艺,拳法出神入化,云游天下,本着慈悲胸怀,行侠仗义,死后为众人奉祀于观世音菩萨两旁。

韦驮护法

又名韦天将军,高大威武,手持金刚杵,面如童子,心地善良,佛寺中尊之为「韦驮菩萨」,亦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伽蓝护法

伽蓝者,即佛寺,为守护佛寺之神,形貌威勐,手持斧,为佛教中的护法神,中国蜀汉时义臣关羽死后亦为后人尊称「伽蓝尊王」、「护法爷」。

后殿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乃係主文运之神明,本名张亚子,四川梓潼县人,广宣道教教义,对蜀国文教贡献良多,殁后祀文庙尊为「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俗谚「孔子但把教育扬,魁星拈笔点双魁,文昌留眼送禄来」,「文昌帝君」能让士子名利福禄齐备。

大魁星君

又称「魁星爷」,「魁」乃北斗七星之首也,而殿试高中亦是大魁天下士,其扮相代表「仕禄加身、独占鳌头」,读书人侍奉其为守护神,因魁星爷可庇护参加考试的士子榜上有名。

紫阳夫子

即宋代大儒朱熹,因曾设学于福建「紫阳书室」而得名,其整理四书五经奉为科举考试范本,故为一般书院奉为主神,以示不忘本之谓。

马 爷

据说是「文昌帝君」坐骑叫「禄马」,拜祀它为「禄马神」,俗谓「禄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妈 祖

妈祖

是「天上圣母」,一般通称「妈祖」或「妈祖婆」,亦尊称为「天后」,宋福建蒲田湄州屿人,自幼能知人祸福,驱邪救厄,廿八岁羽化昇天,佑护海上迷航或危难之船隻,显圣事蹟不胜枚举,蒙历代君主褒封甚多,为台湾民间最受信仰之神明,其左右护神「千里眼」、「顺风耳」专门替妈祖「眼观千里灾难」「耳听四方哀告」之服务。

太阳星君

俗称「太阳公」、「日神」,为自然崇拜之神,太阳为众阳之宗、记岁时之准,而太阳为恆星,故以「星君」称之。

太阴星君

俗称「月娘」、「月神」,赋予柔美祥和女性美之象徵,而广寒宫「玉兔」之传诵,益加深其充满神秘之感。注生娘娘

注生娘娘

乃掌管生男育女的神明,昔妇女相信本神操纵着生命的开始、成长或凋零,主司授子安产、良缘及产妇之安全等,其真正姓氏名讳未详,有谓「临水夫人」陈靖姑,或「女娲娘娘」,其陪祀尚有「十二婆者」、「池头夫人」等职司生男育女之辅助神及照顾小孩自出生至十六岁之期间的成长、安全。

池头夫人

是看管血池之女神,亦是保护妇女生产平安之神,据传昔万华有漳泉械斗之纷争,某日漳人进击,洽为龙山寺池边之孕妇发现而示警,才得保全领域,其因而被杀,泉州人感念其德,而祀奉为池头夫人。十二婆者

十二婆者

又称「十二婆姐」,分别掌管注生、注胎、监生、抱送、守胎、转生、护产、注男女、送子、安胎、养生、抱子等事务,协助注生娘娘执行任务。

水仙尊王

「水仙王」是海神,亦是海王,为航海业与贸易商所祭拜;以「大禹」为祭祀的主神,配祀于水仙庙的四位是伍子胥、屈原、李白、王勃──历史上皆与水有关的名人。城隍爷

城隍爷

乃掌管善恶赏罚之神,属于阴界之地方官,主司因果报应之轮迴,导引人们行为之是非分辨,以吓阻恶人为非作歹,劝人积善。

龙 爷

龙头造型的龙爷,传说是海龙王,是船夫祭祀的海神,也是农民祈雨的雨神。

福德正神

通称「土地公」,是管理土地的神,他能使土地生长出作物,「有土斯有财」,引申为财神,农家、商人都十分崇信,是所有神明中最亲切、可人的一尊。

关圣帝君

三国蜀汉人,关羽字云长,一生忠义勇武,集「仁、义、礼、智、信」之大成者,历代君王均加以封号,祭祀并以「武圣」最高荣誉尊称,另关公亦因其敬信守义之精神,且其生前精于理财,擅长记帐,据传中国式簿记及算 三官大帝

筹为其发明,故商业界人士奉祀为守护神。

三官大帝

俗称「三界公」即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天地水界之事务;天官一品係紫薇大帝,管神界,赐人福,尧帝至仁感天,封为天官;地官二品係清虚大帝,管凡界,可赦人罪,舜帝开垦土地,封为地官;水官三品为洞阴大帝,管阴界,可解人灾厄,禹帝善于治水,封为水官,龙山寺三官大帝祭典在农曆十月十五日举行,推算应是三官大帝之水官。

华陀仙师

东汉三国,通经、晓养性之术,尤精于方药、针灸术,擅治诸难症,故尊奉「神医」,后代医师与药店均供奉之,祈盼能医运亨通、药到病除,为世人解除病痛。

地藏王菩萨

又称幽冥教主,据佛经记载,其为释迦灭后、弥勒未生前众生赖以救苦,地藏王为了救度六道轮迴中受苦的众生,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在唐朝永徽年间,新罗国太子金乔觉带着一隻白犬(善听),到九华山出家修行,成道后下山,巧遇阁老,人称闵公,平日好善乐施,捨其子道明与地藏王菩萨为徒,所以民间地藏王菩萨身旁尚奉侍闵公及道明和尚。民间另传目莲救母与其有关,据说其总管十殿阎罗,信徒极为普遍。

§ 碑文

(一)补置龙山寺大士香田勒石碑记《晋江孝廉 陈淑均》

龙山寺肇自乾隆中间。初闢榛莱。地可十亩。好义者即而垣墉之。朴之。而塑观音大士于座中。所以藉岁时之祭。联桑梓之恭也。当时鸠建钜工。仅晋南惠中人者。以泉之贩于澹。唯三邑人往来较数。今则明禋幽格。四郊矣。然寺在沙麻古地。广斥海滨。则孟婆飓毋颠仆于风夷梁山震憾于地。而榱析栋挠之无惧者。岂非以再造之功与创使者。并赫赫在人耳目耶。今海宇安谧。人和年丰。入是门快睹庄严。以为斯寺之胜也。藩屯山。襟带坌 龙山寺

水。无树木而幽生。有轩而岫列。每当春夏之交。行人游憩。载酒扶筇。时而绮罗环珮。暗掷金钱。与梵声呗声相酬答。其去迦陵仙界也几何哉。寺外东南八九里。摆接山庄。有膏腴田数万顷。夜火篝。遥遥与佛座辉映。又恍惚若金布祇园。鸣呼壮矣。而二三善信。则犹有虑者。谓夫天地阴阳风雨之不时。而栋楹梁桷槛之挠折。而不可恃也。不防以毁室如鸱鴞。势将至处堂如燕雀。其何以善持乎后也。于是亟谋诸同志者。随其雅量捐置香田。以集裘之力。完补衲之功。若有疾风迅雷甚雨。补苴固甚便也。即至春歌社舞。一年三祝。亦可以取办乎其中。此有备无虞。经久永远之计。其为再造之功更何如耶。予羡其嗣徽增美。能未雨而绸缪。虽治国家之居安思危。其道何以加此。爰因勒石署名。而敬纪其略。后之览者广十方善愿。拓慈悲以心地福田。续千佛名经。传姓字于金凋玉琢也。岂不懿哉。

(二)大士香田记《陈淑均》

大士龙山寺。自营造而修葺而恢拓。于今百有馀年矣。前人未经置产。每遇地震风飘。缘门托。多取办于临时。甚而三寿作歌。一盂祝满。往往为当事者难之。今幸列位斋心集腋。补置薄业。藉纾微虔。非敢云能补前缺也。亦庶几无为后人坠耳。前鸠捐大众名不悉登。今勒于石。非夸也。所以为方来者劝也。神其鉴之。瓣香正自不远也。

《陈淑均 譔 蔡士芳 书 林朝阳 择日》

道光九年岁在己丑四月

日穀旦

董事长成号 黄喜春 新珍瑞 蔡象光 许靖观

再勒

(三)重修台北龙山寺记《陈望曾》

总万彙之赜。教分为三。探大道之源。佛居第一。普贤愿海养沿苍芸。文殊菩提思济父母。故知体亲作孝。理无悖于儒宗。救世行仁。说具详于内典。盖自释迦降神于兜率。梵王取法于龙天。如如觉逡之因。的的西来之意。回头是岸。妙谛无边。水镜澄观。即寓十知之旨。净瓶默契。无殊一贯之传。此佛国之因缘。与圣门之事业。所由并有千秋也。台北艋舺有龙山寺。盖台人所以崇奉观世音菩萨者。现华鬘于舍利。引花手以轮迴。当其椰栗担来。芒踏破。杨枝洒露。漫衍真言。贝叶繙经。宣扬祕旨。能修正觉。遂着威灵。是色是空。即现身于明月。救苦救难。渡法海以慈航。固以妇孺咸钦。馨香罔替巳。溯寺建于有清乾隆之初。重修于同治之季。犹忆岁逢甲戌。望曾自京师。道出其间。克胆庙貌。过维摩之十笏。闤闠相连。访大士之林。巾瓶可慕。时则梵钟奏晓。宝盖凝云。绀宇春葩。映珠旗之杨枝。碧秋涨。围啸巘之芙蓉。巍巍乎牟尼击马三台。焕焕乎舍卫翔之地也。兹者天涯投老。故里书来。谓阅遍沧桑。金身亦坏。历传岁月。珠生尘。栾楶惜其。丹青悯其剥落。乃托阿难之。踵檀越之门。插草唱缘。浇花顶礼。或布金作地。而喜动人天。或施柰为林。而辉生龙象。由是合千花之彩。高簇莲台。累七级之功。圆成香塔。嘱纪涯。藉表庄严。呜呼敢云风景不殊。凭吊有山河之感。所愿人心善皈依。宏香火之缘。时在乙丑仲秋。安平遗民陈望曾谨撰。

(四)福智大师纪念堂碑记

艋舺龙山寺创建于清乾隆三年,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神,至今已有二百五十馀年之历史,其间,迭遭地震风雨虫蚁侵蚀损毁,曾于嘉庆二十年、同治六年,以及民国八年重修,始有今日之规模,尤以民国八年之整修,攸关本寺之兴衰存续,至深且钜,其能幸免此厄者,福智大师,功不可泯也。

福智大师俗名吴灿明,福建晋江县人,早年隻身来台,初在艋舺糕饼店谋生,历经数年,稍有馀蓄,乃顶他人店面,自营糕饼业,讵经营不善,未及一年,即亏累殆尽,终致卖店偿债,生活顿失所倚,幸遇本寺住持意来禅师,收留在寺内工作,因其诚实忠厚,勤奋尽职,且日唯参禅礼佛,终获意来禅师激赏,收其为徒,皈依佛门,法号福智,迨意来禅师圆寂,即继承衣钵,升任本寺住持。从此福智大师立下宏愿,光大佛法,以粗衣恶食自奉,修持苦行,人以乞丐和尚呼之,亦不介意,其为佛门宏法度众之苦心孤诣,足资垂范。

民国八年,本寺多处殿堂,均为白蚁蛀食,坍塌堪虞,然重修所费,为数綦钜,筹措维艰,福智大师乃邀集地方士绅会商,并率先将一生积蓄七千馀元悉数献出,在座士绅,至为感动,纷纷解囊,凑齐六十馀万金,完成改建今之庙宇,惜福智大师未及亲见落成,即于民国十一年一月廿八日圆寂,僧腊五十,不无遗憾。

今者,本寺为政府列管国家二级古蹟,亦係国际着名观光胜地,为纪念福智大师当年之伟大奉献,特在殿侧兴建福智大师纪念堂一座,用以陈列文物,兼作禅房,恭逢圆满落成之日,谨将福智大师事蹟勒石为记,用彰潜德,藉资纪念。

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元月四日 财团法人台北市艋舺龙山寺 谨记

(五)艋舺龙山寺记略

艋舺龙山寺主祀观世音菩萨,配祀天上圣母、文昌帝君、关圣帝君等诸神佛,相应灵验,信徒广众,香火鼎盛。

初创于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同五年完成,历经嘉庆二十年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暴风雨再行修筑,尤以民国八年栋樑遭白蚁严重侵蚀,大事彻底改建,于民国十三年竣工落成,其规模改採中国宫殿庙宇式建筑,飞碧流丹,美奂美仑,全台之冠。

民国卅四年盟机轰炸,正殿全毁,但观世音菩萨仍然无恙,宝相庄严,端坐莲台,一时传为神蹟,民国四十二年重建,始有今日之巍峨壮观。

全寺面积一千八百馀坪,坐北朝南,平面呈日字形,计由前殿、正殿、后殿等三进及左右护龙构成。前殿为十一开间之殿宇,中门前有铜铸蟠龙檐柱一对,为全台仅见。正面牆堵全由花岗石与青斗石溷合凋凿组构而成,图象精緻,造型柔美。正殿四周绕以石柱迴廊,正面檐柱六根均为镂凋精细蟠龙柱,殿前有丹墀伸出,殿内天花做成螺旋形藻井,精凋细琢,富丽堂皇。后殿门面宽敞,由妈祖庙、文昌祠、武圣庙等三殿併立而成,聚佛、道、儒三教仙佛神圣于一堂。其规模或凋工,均为寺庙建筑不可多得之杰作,遐迩闻名,为国际观光胜地。

民国七十一年政府为重彰古蹟,蕃延文化,颁布文化资产保存法,民国七十四年内政部指定艋舺龙山寺为国家二级古蹟,加以列管保护,特为记之。

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夏

财团法人台北市艋舺龙山寺撰立

§ 历史小典故

美人穴

美人穴

清乾隆三年(1738),龙山寺创建时,延请堪舆家张察元相验地形,认为该处是「美人穴」,于是在寺前旷地开凿水池做为「美人照镜」之用,藉以保护艋舺风水。

这座水池开凿后名为龙山寺池,佔地极广,景色相当幽美。距今两百多年前的当时,曾传说从龙山寺的后方可远眺芝山岩惠济宫、前方可望向圆通寺慈云岩,若看见两处有灯火,则万华地区即传出失火情形,而「美人照镜池」兴建后,不仅保护万华区居民免受回禄之灾,亦能常保地区繁荣。

日本大正八年即一九一九年,为了开闢今日的广州街,龙山寺将池子填土建为龙山公园,但仍保持一处喷水池,同时为便于管理,龙山寺还将公园土地捐赠台北市市役所,这块地方即现今台北市政府十二号公园所在。祖师庙

火烧祖师庙

龙山寺是晋安、惠安、南安三县移民所建的,寺中供奉这三地移民共同信仰的晋安安海龙山寺观音佛祖。由这三县商人于龙山寺内所设的「顶郊」(商业公会),力量不仅足以垄断艋舺的商业活动,更可向往来艋舺唐山的商船抽取百分之五的「从价税」,控制着地方一切资源。举凡艋舺的道路闢建、义渡、义仓、赈灾、巡更都由其负责,连青楼楚馆中的妓女所生、丢弃在外的婴儿,也由顶郊设「澹北育婴堂」养育之。

除此,顶郊更自设兵勇,除了防海盗、保护商业活动之外,功能之一,便是攻击其他竞争对手,争夺地盘、保护利益。

举例而言,位于今康定路、长沙街口,由泉州府安溪县人所建,供奉着安溪人所信仰的清水祖师庙,便由于建庙后势力日渐壮大,于咸丰、同治年间,便多次被龙山寺人马趁夜放火烧毁。而另一场泉州人之间激烈的冲突是发生于咸丰三年,龙山寺人马大举攻击住在「八甲庄」(今贵阳路底)的泉州同安县人。同安人败,仓皇中背着供在民宅裡,由同安县请来的霞海城隍爷神像,向北逃到大稻埕,这也是日后大稻埕霞海城隍庙的由来。

福智大師福智大師

福智大师俗名吴灿明,生于福建省晋江县清濛乡,及长隻身渡海来台谋生,初在艋舺乡人所开之糕饼店任杂工,历经数年,稍有馀蓄,乃以之价顶他人店面,自营糕饼业,讵经营不善,未及一年,即雾累殆尽,终致卖店偿债,生活顿失所倚,幸平时与寺方结缘,在走头无路困境之下,乃央求当时住持意来禅师,收留在寺内担任烧火及打杂工作。

因其诚实忠厚,勤奋尽职,加之常年与寺僧共同生活,感染所及,工作之馀,日唯参禅礼佛是务,经过一段时期之虔心修为,终获意来禅师激赏,收其为徒,皈依佛门,法号福智,迨意来禅师圆寂,即继承衣钵,担任住持。从此福智大师,即竭尽心力,奉献寺院,并立下宏愿,以粗衣恶食自奉,修持苦行,人以乞丐和尚呼之,亦不介意,甚有人讥其暗养女人,为表清白,慨然去势,传言乃不攻自破,令人起敬。

民国八年(1919),寺内多处殿堂,均为白蚁所蛀,坍塌堪虞,但重修所费,为数綦钜,筹措维艰,福智大师为此寝食难安,乃邀集地方士绅说明其严重性,并率先将其多年来四处擅越修佛事零星喜捨之积蓄七千馀元悉数献出,在座士绅,目睹此境,至为感动,于是纷纷解囊,踊跃捐献,终于凑齐六十馀万元,将原有之砖木造建筑,彻底改建而成今日美奂美仑之庙宇,惜福智大师未及亲见落成,即于民国十一年一月廿八日圆寂,僧腊五十,不无遗憾。正殿观音像菩萨显灵救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六月八日夜,盟军夜袭台北,误以为龙山寺大殿为总督衙门之地,将所有炸弹投入大殿,当时艋舺居民每遇空袭,皆相约躲入大殿神桌下,以为庇护,是日空袭龙山寺大殿全毁,楹樑烧毁,龙柱俱裂,翌日,居民提水救火,发现观世音菩萨仍安然坐于莲台,脸部薰黑,丝亳不损,更令人称奇的是空袭当晚无人至神桌下避难,相传得知,乃菩萨显灵告之大难将至或令其腹潟不得前往也。

§ 佛神聖誕日

正月十三日

关圣帝君飞昇

正月二十日

池头夫人千秋

二月初二日

福德正神千秋

二月初三日

文昌帝君千秋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出家

二月十九日

观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

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九日

太阳星君千秋

三月二十日

注生娘娘千秋

三月廿三日

天上圣母千秋

四月初四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圣诞

四月十八日

华陀仙师千秋

五月十三日

城隍府主千秋

六月初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

观音菩萨成道

六月廿四日

关圣帝君圣诞

七月初七日

大魁星君千秋

七月三十日

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十五日

太阴娘娘千秋

九月十五日

紫阳夫子千秋

九月十九日

观音菩萨出家

九月三十日

药师如来圣诞

十月初十日

水仙尊王千秋

十月十五日

三官大帝千秋

十一月十七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成道

§ 大事年表

雍正四年

1726年◎此间一船员赴新店途中在艋舺一遍晒布空地休息,将香火挂在旁边竹林,晚间竹林发出燐光地方士绅崇拜香火袋绣「龙山寺观音菩萨」。

乾隆三年1738年◎五月十八日龙山寺建筑开工(请地理师张察元堪舆地点)。

乾隆五年

1740年◎二月八日龙山寺本殿竣工安座。

嘉庆20年

1815年◎龙山寺大地震之因,除佛座以外全建筑物倒坏。

道光22年

1842年◎泉郊之船,遭海难,祈求龙山寺妈祖,而被救,泉郊人士,奉纳「水德扬灵」匾额答其恩。

同治六年

1865年◎遭暴风雨,寺壁大破坏,再行修护。

光緒12年

1886年◎光绪帝赐匾「慈晖远荫」因乙酉年法军来寇,台湾得观世音菩萨庇护以无事之故。

光緒22年

1896年◎十月廿一日孔圣祭典于艋舺龙山寺举行。

光绪34年

1908年◎水仙官,自道光二O年未修,此次市区改正拆除之故,迁移龙山寺,同时,城隍爷亦迁入龙山寺。

民国八年

1919年◎本寺修建已经五二年之久,壁柱之丹青剥落,失梵刹之尊严,栋樑遭蚁蚀之害,濒于危险,住持福智师及地方有志深忧,协议改筑并捐款事宜。

民国九年

1920年◎本寺再建动工地址仍旧,原係寺庙式建筑,此次再建改为宫殿式。

民国31年

1942年◎本寺全志稿完成。

民国34年

1945年◎本寺受美军空袭轰炸,中殿及右厢烧毁,诸佛像除中殿观音菩萨被燻黑无烧外全尽火化。

民国42年

1953年◎本寺中殿重建开工。

民国52年

1963年◎本寺成立财团法人。

民国61年

1972年◎牌楼围墙、唸佛堂完工。

民国68年

1976年◎十一月廿六日起至十二月二日本寺建寺二百四十週年纪念典礼及护国祈安大会举行。

民国71年

1982年◎四月五日本寺火灾。

民国72年

1983年◎十二月卅一日文昌殿重修完成。

民国73年

1984年◎十月十三日本寺附设图书馆开馆典礼。

民国74年

1985年◎内政部七四台内民字第三三八O九号公告指示本寺为国家二级古蹟所属地藏王庙为三级古蹟。

民国78年

1989年◎十一月十五日本寺建寺二五O週年纪念庆典,前副总统谢东闵、立法院长刘阔才、内政部长许水德、台北市长吴伯雄莅寺。

◎本寺地下厕所开工。

民国79年

1990年◎本寺获李总统登辉先生赐颁「泽厚民丰」匾额。

民国80年

1991年◎二月四日本寺地下厕所完工启用。

◎十一月一日本寺顾用保全公司实施淨化环境活动。

民国81年

1992年◎十一月廿七日本寺禅房大楼新建工程开工。

民国83年

1994年◎二月一日本寺地下厕所经环保署膺选为荣誉公厕。

◎二月十四日补置清光绪御赐「慈晖远荫」匾额。

◎八月廿三日本寺与和平医院每月定期举办医学讲座。

民国84年

1995年◎元月四日禅房大楼完工使用。

◎八月一日本寺古蹟解说服务站成立。

民国85年

1996年◎二月十八日东侧淨心瀑布完成试。

◎本寺图书馆开办第一期社教研习班。

民国87年

1998年◎本寺公布台北市古蹟管理维护要点。

◎本寺简介编印完成。

◎本寺开办万华区第一期史蹟解说员研习班。

民国88年

1999年◎六月卅日后殿重修工程完工。

◎本寺电源改善工程完工。

◎九二一大地震本寺捐助震灾款新台币壹亿元正。

◎十二月四日至十二月十一日建寺二百六十週年纪念暨后殿重修庆成法会。

民国89年

2000年◎四月十二日本寺文化广场大楼动工,地下三层、地面十层。

◎七月一日本寺全面停烧金纸、并採用其他配套措施。

◎七月十三日本寺西护室设置太岁厅。[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