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场顿悟 |
释义 | § 简介 王守仁(公元1472—1529年),字伯安,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 阳明先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有一次,他因上疏触犯太监刘瑾,在朝堂遭受“廷杖”。“廷杖”本非初创于明代,但却在明代得到弘扬光大。据记载,王阳明受的是“去衣行杖”,他可能是自明开朝以来,第一个受此重叱者。这次惨痛的奇辱,不仅给他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按《阳明年谱》记:已而廷杖四十,既绝复苏),而且使其心灵遭受了深刻创伤。虽他终身对此绝口不提,但从文字中不难看出条条伤痕。如其有言:“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的痛痒,恐终不济事。”从词字的缝隙里,我们可能看到那兹兹痛辱留在这个文士朝臣心上的阴影。 遭受此种“失身枉道之耻”,对王阳明的顿悟影响深刻。在正德三年(1508),他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一夜,突然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这就是所谓“龙场顿悟”,此次顿悟,不仅是王阳明思想历程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从宋朝以来的理学思想真正过渡到明代理学思想的交接处。从此以后,王阳明不仅程朱理学转向陆象山心学,直至创建完整的王学(也称阳明学)及姚光学派(也称阳明学派),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理论,而且还进行了一次人生观的重大转变,即改几千年来仁人士子“得君行道”的价值观为“觉民行道”。这种理念与后代学人提出的“教育救国”遥相呼应,不能不说是中国民间教育走向殿堂之路的一个里程碑!仅此,我们就应该好好记住阳明先生。 § 描述 关于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在《阳明年谱》里这样记载: 因念:‘圣人处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从上文可以看出,王阳明在龙场所顿悟的,既是从宋代程朱以来对“格物致知”的误导中有所觉悟。从朱熹言,“格”外在事物以“求理”,卒无所得,以致放弃了做“圣人”的希望,但终于在万分困顿之中,忽然彻悟,发现“理”原内在与“心”,不假外求。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中,阳明对此做了论述: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理也。既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折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吾之心邪?抑果在于亲之身邪?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欤!……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以佛教看来,王阳明的龙场顿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悟”。因为其贵在“得一”。佛门有云:“识得一,万事毕。”但这种“开悟”在禅门看来,也仅是最初的境界。老禅合子参禅,必问:“万行归一,一归何处?”,换句话说,万法归心,心云何而住?这就是《楞严经》阿难七处征心,了不可得的道理,实需破机而悟得。 阳明先生并非宗门弟子,故其能有此悟,实属难得之至。但他与佛教确实渊源久远,佛门就有这样一个公案: 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既然房子设有门窗,那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开下来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无法违抗,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王阳明进去。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点证明。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轮回往复,因果循环,实难了然尽言。而王阳明的龙场顿悟,乃至我们今天的所思所想所言所做,岂是偶然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