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眉锦蛇
释义

§ 体态特征

黑眉锦蛇黑眉锦蛇为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

黑眉锦蛇的主要明显特征是眼后又2条明显的黑色斑纹延伸至颈部,状如黑眉,所以有“黑眉锦蛇”之称。背面呈棕灰色或土黄色,体中段开始两侧有明显的黑色纵带直至末端为止,体后具有4条黑色纹延至尾梢。腹部灰白色,体长约1.7米以上,大者在2.3米左右。

§ 生活习性

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善攀爬,生活在高山、平原、丘陵、草地、田园及村舍附近,也常在稻田、河边及草丛中,有时活动与农舍附近。

此蛇喜食鼠类,常因追逐老鼠出现在农户的居室内、屋檐及屋顶上,在南方素有“家蛇”之称,被人们誉为“捕鼠大王”,年捕鼠量多达150-200只。

此蛇虽是无毒蛇,但性情较为粗暴,当其受到惊扰时,即能竖起头颈,离地20-30厘米,身体呈“S”状,作随时攻击之势。

此蛇卵生,每年5月左右交配,6-7月产卵,每次产卵6-12枚。孵化期约为35-50天,但卵的孵化受温度影响很大,最长者可达2个月之久。[1] 摄食行为

黑眉锦蛇摄食多以游荡方式觅食,经常在小动物出没的地方游动,捕食率特别高。当外界气温升至24-31℃时,其捕食旺盛,活动较频繁,也变得凶猛许多。若遇陌生人接近时便猛烈出击;若投入小白鼠时,便见它迅速做出反应,头转向小白鼠的所在方向,同时体前部昂起做进攻扑咬架势;随后快速出击,其速度之快有如离弦之箭,一般能准确扑住猎物;如小白鼠逃窜,蛇便再次伺机扑咬,直至捕住猎物。咬伤后便不再松口,并以身体进行缠绕、挤压。有时可见小白鼠的眼、鼻、口角等部位流血,直至猎物窒息死亡后它才松口,然后找寻到猎物的头部再行吞食。偶见饥饿者有时从鼠的后部开始吞食,其吞食速度视猎物的大小而定。大多情况下,吞食50克左右的小百鼠只需3-5分钟;若吞食的猎物较大,需要的时间便会延长。吞食量大于250克时,便见其将喉伸出口角外,以保证正常呼吸,约需25-40分钟才能将食物顺利吞进腹内。

§ 分布

黑眉锦蛇黑眉锦蛇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和中国。

§ 经济价值

黑眉锦蛇是制备药蛇酒和五蛇胆的原料之一,皮张可供轻工业生产加工成多种优质的蛇产品。

§ 现状与保护

濒危原因

作为食物被捕猎,栖息地破坏,因为贸易被捕猎。

物种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亚种

黑眉锦蛇黑眉锦蛇已确立的亚种有8个。

分布在中国的亚种有4个。

分别为:

黑眉锦蛇指名亚种 (Cope,1861)

黑眉锦蛇华南亚种 (Moquard,1905)

黑眉锦蛇云南亚种 (Anderson,1879)

黑眉锦蛇台湾亚种 (Werner,1926)

分布在国外的亚种有4个。

分别为:

黑眉锦蛇先岛亚种 (Boettger,1895)

黑眉锦蛇印尼亚种 (Fischer,1885)

黑眉锦蛇马来西亚洞穴亚种 (Butler,1899)

黑眉锦蛇越南亚种

其他未确立亚种的产地种有:泰国北部、缅甸等。[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