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静安区
释义

§ 基本概况

静安区历史悠久,因始建于公元247年的静安古寺而得名。

静安南京路辟筑于1862年,是上海第一条西式大马路,1908年这里又开通了第一辆有轨电车,从此演绎了近代上海的繁荣。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建设和发展,静安区已成为商业商务兴旺、人文景观丰厚、文化气息浓郁、城区环境优美、信息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区。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商城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代表的商务区、以静安希尔顿酒店、波特曼丽嘉大酒店、锦沧文华大酒店和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等高档宾馆为代表的宾馆区相继崛起,城区功能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成为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静安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引进外资,在1.8平方公里的静安南京路地区实施大规模综合开发,建造了一批高级商业商务楼宇,并大步推进旧区改造,人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同时,积极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一流设施拔地而起,使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静安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凸现。 都市型工业已具规模,区内已形成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家用电器三大优势行业,开发形成了开开衬衫、立丰牛肉干、正章洗涤剂、海鸟电子等民用品牌产品,通信器材、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重点开发了康华电缆、凯通光纤无源器件、高远精细化工等拳头产品。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全区已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华海电脑电器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是民营科技企业。信息产业街显露雏形,聚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个市中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静安南京路现代商贸的框架初步形成,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厦3静安区

0余幢,新建商业设施46万平方米,形成以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为中心的高品位商圈。建设中、高档办公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外商常驻公司机构2000余家。 静安寺地区功能开发作为振兴静安商业的重中之重。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点竣工,延安中路高架通车,百乐门舞厅全面恢复了娱乐餐饮的营业,愚园公寓改建成星光灿烂娱乐总汇,静安立体停车库、咖啡吧与临街绿化小品形成优雅的休憩场所,静安寺商厦建成并引进特色餐饮业,上海城市航站楼启动建设,九百城市广场开工建设,静安古寺钟、鼓楼建成。一批老字号名特店继续发扬光大,开开、正章等一批品牌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大批海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入驻静安南京路。专业特色街不断崛起,以威海路汽配街、石门路服饰街、青海路休闲街、吴江路步行美食街、愚园路信息产业街,为静安商业带来新的商机。 静安区商业商务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三产项目不断增多,项目投资涉及房地产、文化娱乐、中介咨询、物业管理、软件设计、网络制作等领域。工业项目引进质量明显提高,项目投资涉及化工、服装、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其中阿托菲纳高远化学有限公司的投产项目填补了中国热熔胶行业的空白。

静安区文化渊源流长,意蕴厚实,有文化之区美称。大都会舞厅、百乐门歌舞厅是三十年代就闻名中外的“中国百老汇”,现已发展为现代文化娱乐中心。区内还有以上海商城剧院、环艺影剧院、美琪大戏院为代表的高档影剧场所,上海文艺活动中心、上海市少年宫座落区内。这些文化设施与颇具规模的静安图书馆和新建的静安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呼应,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静安文化风景线。都市旅游业方兴未艾,区内现有国际旅行社10家、国内旅行社30家,其中上海国旅、中旅、华亭海外等列入全国国际旅行社50强。星级宾馆14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5家。千年古刹静安寺等宗教活动场所、革命遗址、名人故居、文化娱乐设施等大量旅游资源吸引了海内外宾客。

§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商城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代表的商务区、以静安希尔顿酒店、波特曼丽嘉大酒店、锦沧文华大酒店和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等高档宾馆为代静安区

表的宾馆区相继崛起,城区功能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成为上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静安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引进外资,在1.8平方公里的静安南京路地区实施大规模综合开发,建造了一批高级商业商务楼宇,并大步推进旧区改造,人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同时,积极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一流设施拔地而起,使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静安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凸现。都市型工业已具规模,区内已形成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家用电器三大优势行业,开发形成了开开衬衫、立丰牛肉干、正章洗涤剂、海鸟电子等民用品牌产品,通信器材、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重点开发了康华电缆、凯通光纤无源器件、高远精细化工等拳头产品。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全区已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华海电脑电器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是民营科技企业。信息产业街显露雏形,聚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个市中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静安南京路现代商贸的框架初步形成,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厦30余幢,新建商业设施46万平方米,形成以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广场为中心的高品位商圈。建设中、高档办公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外商常驻公司机构2000余家。 静安寺地区功能开发作为振兴静安商业的重中之重。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点竣工,延安中路高架通车,百乐门舞厅全面恢复了娱乐餐饮的营业,愚园公寓改建成星光灿烂娱乐总汇,静安立体停车库、咖啡吧与临街绿化小品形成优雅的休憩场所,静安寺商厦建成并引进特色餐饮业,上海城市航站楼启动建设,九百城市广场开工建设,静安古寺钟、鼓楼建成。一批老字号名特店继续发扬光大,开开、正章等一批品牌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大批海内外知名品牌纷纷入驻静安南京路。专业特色街不断崛起,以威海路汽配街、石门路服饰街、青海路休闲街、吴江路步行美食街、愚园路信息产业街,为静安商业带来新的商机。 静安区商业商务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三产项目不断增多,项目投资涉及房地产、文化娱乐、中介咨询、物业管理、软件设计、网络制作等领域。工业项目引进质量明显提高,项目投资涉及化工、服装、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其中阿托菲纳高远化学有限公司的投产项目填补了中国热熔胶行业的空白。

综合实力

静安区

2003年是静安区“十五”计划执行及“双高”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经过全区上上下下的努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区管理力度加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区建设取得突破,全区社会保持稳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1、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区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区增加值5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区级财政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商品销售总额4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房地产营销总额60.9亿元,比上年增长53.3%;固定资产投资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2.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9%。

2、外向型经济明显,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依托资源优势,根据功能定位,不断创新招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吸引知名大企业不断入驻静安,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地区总部等相继落户。现代服务业成为利用内、外资的重点领域,在99项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中,咨询服务业项目占了48项,比重达48%。担保、租赁等金融衍生行业有所加强。全年完成服务贸易额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7%。

3、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区管理力度加大。

静安寺地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加快,进入实质性启动。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等相继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静安寺庙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城市航站楼二期工程完成招标,静安寺步行街年底建成,静安寺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旧区改造稳步推进,停待建项目整治成效显著。全年共动迁居民5330户,拆平旧里12万平方米。全区58个停待建项目,已有50个项目正式启动,占项目总数的86%。环境建设大步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全年共完成新建公共绿地2.2万平方米,专用绿地1.1万平方米,屋顶绿化2.1万平方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大面积的广告和店招店牌整治,进一步提高了静安的环境品位。灯光控制中心建设及全区主要道路和大楼灯光改造完成,提高了灯光工程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4、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数7332人,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深化就业援助方面也取得较好进展,认定就业特困人员556名,全部实现安置。以“创业促就业”,探索建立了全市首个非正规劳动组织创业园区,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资金、场地、优惠政策一条龙服务,举办了涉及69个创业项目的展示和交流会,一人创业带动数人乃至数十人就业的倍增效应日益显现。关注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廉租房步步深入,全年发放救济金额1894万元;廉租房累计实有登记314户,通过实物配租和租金配租相结合的方法全部配租。

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战胜非典疫情,积极创建健康城区。2003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实行群防群控,取得了“抗非”斗争阶段性胜利。在全市率先开展“健康城区”创建工作,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以块为主的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机制初步形成。“科教兴区”战略有序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展开。建成覆盖全区各部门和街道的物理光纤专用网络,开通政务内网。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壮大。科普教育逐步深入。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生命力增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丰富。

产业经济

我区将大力发展 “现代服务业、现代商业、房地产业、会展宾馆旅游业、都市工业”五大支柱产业。2003年我区的五大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得到了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调整。2003年我区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充分挖掘商务楼宇资源,努力构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全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区增加值比重达23.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长48.2%。现代商业在调整中推进。静安南京路及周边专业街的功能调整不断深化,倾力打造国际购物中心标志性地区之一,2003年成功引进了日本资生堂专卖店以及SENSE 1991、狄邦高服饰等国际品牌,基本树立了上海高档商圈的地位。“梅泰恒”三大广场错位经营、功能互补、共享资源,凸现文化营销特色,销售一路攀升。专业街建设在结构和功能调整中更具特色,形象功能定位更为突出。 静安区

房地产业持续高位增长。高档楼盘的陆续推出,再加上房价上涨等因素,房地产市场2003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区域发展的一大亮点。房地产税收占全区各行业税收总额的比重达22.9%,比上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都市工业在调整中拓展延伸。在区域范围内初步推出了信息、广告制作和传媒、生物医药等若干个与区域功能相适应的都市工业园区。入驻工业园区企业中,广告业、信息产业等与现代服务业配套的行业占50%左右。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技改项目卓有成效,全年鉴定新产品3项,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会展宾馆旅游业带动相关行业联动发展。静安金秋都市游和“十一”黄金周,使会展宾馆旅游业反弹势头强劲,有效弥补了非典造成的损失,并给相关产业带来勃勃生机。旅游节期间,全区各旅行社、宾馆及景点、休闲专业街共接待中外游客50万人,营业收入超3亿元。展览中心、“梅泰恒”三大广场、宾馆的会展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同时带动了相关地区产品的销售。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举办的各类会议展览会达2109个,接待人数达15.9万人次。

外向型经济

以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为内容的对外经济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区域外向型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成绩斐然。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3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4个。协议引进外资34.5亿美元,实际引进外资21.9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国百仕福公司成为区内第一家外商独资的投资公司。外商投资结构趋于优化。与我区商业商务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三产项目不断增多,共引进80余个项目,项目投资涉及房地产、文化娱乐、中介咨询、物业管理、软件设计、网络制作等领域。工业项目引进质量明显提高,项目投资涉及化工、服装、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其中阿托菲纳高远化学有限公司的投产项目填补了我国热熔胶行业的空白。

对外贸易: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服装、食品、机电成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的国家与地区达76个。

加工贸易发展迅速。采用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相结合的办法,发展了多渠道、多方式的对外贸易。

服务贸易领域拓宽。涉及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宾馆接待、中介咨询、家政服务、劳务输出等20多个领域,促进了区商业商务功能开发。

§ 人口民族

静安区总人口34.9万人。区境东部人口比较密集,西部人口较疏,这与区城市化进程由东向西发展有关。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10个街道,其中地处东部的威海街道人口最多,有6182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71%;而西部的华山街道人口最少,仅3583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36%。其余8个街道的人口分布,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有张家宅、康定、万航等3个街道;人口在4万人以上的有延中、武定、江宁、愚园和余姚等5个街道。

§ 自然地理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区中心,地域狭小,人口众多 静安区

,房屋建筑密集,绿地稀少,交通拥挤,从而在境内形成明显的“热岛”效应。 根据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1983~1987年气象资料的分析和初步研究,静安区处于上海“城市热岛”中心部位,常年平均气温比近郊高出1℃左右。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

(1)春夏来得早,秋冬出现迟。境内春夏季到来平均比郊区提早3~9天,秋冬季则延迟8~9天到来,整个冬季,区境比郊区短12天,夏季则延长17天。

(2)严寒日数少,初冰日出现迟,终冰日早。初冰日要比郊区晚1个月左右;而终冰日却提前半个月左右。

(3)夏季最高气温在30℃以上的日数平均为67天,比郊区多10天。初日出现在5月7日,比郊区提前10天;终日出现在9月25日,比郊区推迟5天。

气温高于35℃的日数,境内为10天左右,郊区仅3天左右;高于37℃的酷热天气,境内平均每年有2.6天,而郊区则很少出现。 古时,境域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入海口沪渎地区。据旧志记载,吴淞江在唐时宽20里,宋时为9里,以后渐淤缩成5里、3里、1里,及至明清时期仅宽10余丈。历史上吴淞江下游多次改道,多次疏浚。今流经区境北部的吴淞江宽50米、长1633米,是现存的唯一水道。吴淞江古名松江,一名松陵江,一名笠泽。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至上海市区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县境内20公里,流经赵屯、白鹤、华新等乡镇。宋郏侨曰“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宋、元后,海口湮没。历朝虽致力治理,但屡浚屡淤明永乐二年(1404年),夏元吉导吴淞江入刘家河。隆庆四年(1570年)巡抚海瑞、清雍正五年(1727年)副都御史陈世倌再浚吴淞江,汇大盈浦(今东大盈港)、赵屯浦(今西大盈港)、盘龙浦(今蟠龙塘)、顾会浦(今通波塘)、崧子浦(亦称崧塘,今新通波塘)五浦之水,入江归海。解放后,50年代拓宽大浦河,70年代又开挖蕴藻浜,将洪涝之水,北引进入长江,至今吴淞江仍有一定排涝的泄量。江面宽仅40—50米,可通航100吨级的船只。吴淞江盛产鲈鱼,有“鲈鱼乡”之称。宋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诗,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 历史沿革

静安区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境域在唐、宋两代,隶属华亭县高昌乡。元、明、清三代隶属上海县高昌乡。1899年,境域大部划入公共租界西区。1914年境域南部1/10土地划入法租界。其余地域均属上海县法华乡(区)。 1949年5月30日,市军管会接管静安区一度将区名改为静安寺区,1950年6月28日复改称静安区。解放初,境域分属静安、新成、江宁区。1956年2月,上海市区划调整,静安区建制撤销,以富民路、常德路为界,东境划归新成区,西境并入长宁区。1960年1月,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新成、江宁区,将新成区成都路以西部分,江宁区全部,长宁区镇宁路以东部分合并重建静安区至今。静安区设有威海路、延安中路、愚园路、张家宅、武定路、江宁路、康定路、余姚路、万航渡路、华山路等10个街道。1994年10月境内街道办事处建制调整,华山路与愚园路、万航渡路与余姚路、康定路与江宁路、武定路与张家宅、威海路与延安中路街道办事处分别合并为静安寺、曹家渡、江宁路、石门二路、南京西路等五个街道办事处。

§ 基础设施

全区现有属城市路网的道路64条,其中横向道路34条,纵向道路30条;城市道路总长度62.9公里,道路面积121.8万平方米。完成区内7万平方米人行道板全面更新。地铁M7号线静安寺站、500KV世博地下变电站开工建设,曹家渡110KV余姚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昌平路排水系统管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南京路、华山路架空线入地实施规划推进。 区内威海路、茂名北路、陕西路(北京西路---长乐路)、铜仁路、大沽路等6条道路成为景观道路整治“样板路”;中凯和鲜乐两家标准化菜场的建设完成,使主要路段和重点地区的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拥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8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保护保留建筑总量154.99万平方米 2005年完成各类绿化建设4.33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绿地1.04万平方米,建成专用绿地2.09万平方米,建成屋顶绿化1.2万平方米。调整公园绿地1.54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灌木7.98万株。全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1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0.92平方米。全区共创建绿色单位34家。其中,市级绿色小区1家,市级绿色学校2所。[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