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食指伊神蝠
释义

§ 简介

化石

物种名称 _ 食指伊神蝠

拉丁文名 _ icaronycteris index

体长 : 5cm

体重 : 0.5kg

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_ 中始新世

生存地点 _ 北美

物种种类 _ 哺乳纲 mammalia

翼手目chiroptera

§ 简介

翼手目拇指短而游离,腰带及后肢弱,相对较短;头骨吻部较短,矢状脊发达,听囊大。门齿弱,犬齿尖利,上臼齿有w型外脊,下臼齿三角座高,跟座低,臼齿结构与原始食虫类者极为相似。牙齿数目22~38个不等,齿式有重要的分类意义。

迄今,翼手目的两个亚目都有化石发现。其中:

大翼手亚目(megachiroptera),化石仅零星发现在欧洲渐新世至中新世,起源不清。

小翼手亚目(microchiroptera),化石种类较多。翼手类起源于食虫类,可能在古新世时已能飞行。但由于它的骨骼脆弱,生态特殊,化石保存较少,因此整个翼手目的系统发育历史还不清楚。

最早的翼手目化石发现在中始新世,包括北美的第二指仍处游离状态食指伊神蝠(icaronycteris index)和德国的类树□古蝠(palaeochiropteryx tupaiodon)。它们分属两绝灭科,都保存有完整骨架及印模,表明已完全适应飞行。

新生代中期的翼手类化石,主要发现在欧洲,如法国渐新世的库尔西磷矿蝙蝠动物群等,现在已知绝灭属约20余。

新生代晚期,主要为第四纪时,蝙蝠化石较多,约有50余现生属的化石材料发现在世界各地的洞穴裂隙堆积中。

中国最早的蝙蝠化石为发现在山东临朐山旺的意外山旺蝠(shanwangia unexpectuta)。

第四纪时,北京周口店洞穴堆积中找到翼手类化石有8属10种。另外,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上新世裂隙中也找到不少完整的蝙蝠化石。

现生:哺乳纲真兽次亚纲的1目。通称蝙蝠。具有适于能真正飞行的、由前肢衍变而成的翼膜。现生种共有19科185属962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其种类之多,在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

§ 形态特征

蝙蝠的前肢骨骼(包括指骨)延长而支撑着的大片皮膜称为手膜,向前由游离的拇指联到颈侧略呈三角形的皮膜称为前膜,往后伸展到后肢踵部上下的为斜膜,由后肢伸展到尾部的为肢间膜,亦称尾膜。踵部生有软骨性的距,起辅助支撑尾膜的作用。前足拇指和后足5趾均具爪。许多种类停息时均以后足倒钩,呈倒悬姿势。胸骨发达,龙骨突起。有些种类吻鼻部的皮肤衍生成各种复杂结构的鼻叶。外耳常具耳屏或对耳屏。雌体具乳头1对,胸位。雄性具阴茎骨。牙齿20~38枚,齿冠构造因种类和食性而异,种类间的差异也相当大。不同种类蝙蝠的体型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狐蝠体重可达1千克左右,翼展长约1.5米;最小的蝙蝠重仅4克,翼展不超过15厘米。蝙蝠栖息于岩穴溶洞、岩石缝隙、房檐瓦缝、树洞或树冠下。温带生活的蝙蝠或有冬眠习性,或迁飞至较温暖而有食料的地区越冬。通常秋季交配,精子在雌体生殖道内越冬,至春末产仔,每产常为1仔。

§ 生活习性

主要在夜间活动,大多数蝙蝠依靠特有的回声定位能力判定外界物体及其自身的位置。由口腔或鼻部发出的高频短波可达30~100千赫,被外界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可由蝙蝠的耳朵接收。各类蝙蝠所发出的声波不同。食果蝠视觉较好,能不依赖回声定位而在弱光下飞行。蝙蝠的飞行速度约为15~50公里/小时。翼膜狭长者的飞行速度高于翼膜宽短者。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部分种类以植物的果实、绿色部分、花粉或花蜜为食;个别种类吸血或捕食小动物(小兽、小鸟、蜥蜴、蛙、鱼等)。

依据形态特征和食性的不同,蝙蝠可分为两大类:大蝙蝠亚目体型一般较大,吻较长,以花果为食,下属仅1科,即狐蝠科,包括39属173种;小蝙蝠亚目多数体型较小,吻较短,以食昆虫为主,间有食花果或吸血者,包括18科146属789种。蝙蝠因大量捕食昆虫而有益于人类,其洞穴中的粪便为上好的磷肥。有些吸血蝠是病原体的传递者或宿主。蝙蝠可传播花粉但也可给果树带来危害。[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3: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