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隐翅虫
释义

§ 概述

隐翅虫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属昆虫钢,鞘翅目,隐翅虫科。自然界中的隐翅虫约有250多种。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中国仅知三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

§ 特征

隐翅虫多数细长,体小,体长约0.5~1.0cm。鞘翅短而厚,后翅发达,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受惊时,举起腹端,向敌害射出难闻的雾液。幼虫无翅,形似成虫。有些大型种类有美丽的黑色和黄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为均像兵蚁。

§ 习性

毒隐翅虫孳生在潮湿的地方,如淡水湖边、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中。白天活动,常在作物或杂草茎叶上爬行,受惊时爬行速度很快。以小型昆虫、植物花粉、腐烂的有机质为食。具有明显的向光性(特别是对荧光),喜欢围绕日光灯等飞行,光亮越强,招来的虫子越多。同时还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条件下,毒隐翅虫总是喜欢飞向高处。其爬行速度很快,飞进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上、家俱、衣物表面、人体上四处爬行,使人染病。进入室内的毒隐翅虫能耐饥数日,使人体不断受到损害。毒隐翅虫夜间活动的频率受气温、风向、光亮等诸多因素影响。夏秋两季最常见。

§ 毒性

隐翅虫体内含有对人致病的毒液,是一种非蛋白质的酸性物资“似斑蝥素”。此毒液一般不释出,只有当虫体被压破或击碎时,皮肤接触毒液才引起病变。但也有人认为,毒隐翅虫爬行于皮肤上,直接分泌体内毒素引起皮炎。接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与破碎虫体接触;二是虫体内毒液经患者的手指,带到身体其他部位或其他人的皮肤及粘膜引起炎症。

隐翅虫的毒液会引起急性皮肤炎症,痊愈后伤口颜色与周围皮肤会有差异。人体皮肤接触少量毒液后(如隐翅虫从皮肤上爬过),皮肤会出现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随后中央呈灰褐色坏死。若受伤面积不大,会有轻微痒痛感;若受伤面积较大(如多处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则会有强烈痒、痛感觉,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发烧等。

网传会致命

“全球发出警示!请家有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帮忙转发!隐翅虫,在你身上时绝对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触到皮肤,就死定了! 跟你的孩子、朋友讲,万一身上有这虫,用嘴巴轻轻吹走就好。绝对不要用手打, 它的体液毒性是眼镜蛇的12倍,可以渗透皮肤。”2012年5月,网友对这则帖子纷纷转发,表现出了极大关注。

吉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史树森说,隐翅虫在自然界中的种类非常多,某些种类的隐翅虫可能有毒,虫子体内毒液会引起人体的过敏性反应,对于敏感体质人群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但并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可怕。[1]

§ 预防

1、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要关好纱窗。

2、夜晚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以免压死。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隐翅虫停留的皮肤上,应用嘴吹气将其吹走,然后用清水洗净接触隐翅虫的皮肤。

5、一般在城市里隐翅虫比较少,而在乡村、森林中则比较多。外出旅行时尤其要注意,尽量穿长裤,随身携带花露水等驱蚊虫用品。[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