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顺溪镇
释义

§ 简介

顺溪镇行政区域面积61.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6.7万亩,耕地面积6126亩(其中山区园地4010亩,水田面积2116亩)。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2.5%。顺溪镇设两个办事处,有154个村民小组,农户4048户,人口16234人,其中农业人口12719人。占78.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顺溪镇29个行政村全年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8.9万元。

§ 经济

顺溪镇四面青山顺溪镇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经济基础仍较为薄弱,系平阳县的欠发达乡镇。

农业方面

效益农业取得可喜成绩。经济作物种植在传统农业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原有的效益农业基地得到了巩固,新的基地又在不断发展,新发展了早香茶基地100亩,绿竹基地80亩。早香茶、马蹄笋、肉鸽、稻田养鱼等效益型经济作物和特色种养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共完成造林420亩,封山育林1200亩。

工业方面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传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以水力发电为主的能源产业发展较快,以股份制形式投资兴建了眉峰桥、青石桥和溪口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320千瓦,完成工程装机320千瓦,装机1000千瓦。扶持壮大县农业龙头企业两家,三家陶瓷厂加大了技改力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产品远销省内外,共实现产值650万元。

旅游业方面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势强劲。成功举办了顺溪古民居风情摄影展。制作了大型“山水顺溪、古屋文化”公益广告牌。筹资31.5万元修复了陈氏第四份古屋,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陈少文故居陈列馆,为顺溪增添了新的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184万元的只音景区旅游专用道路竣工通车,大大改善了旅游环境。作为旅游城镇的品位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零售、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休闲服务体系。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5万元。总投资为2.5亿元的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在顺溪镇投入建设,工期为四年。顺溪景区掀旅游开发的新高潮,也成为投资的最佳选择,旅游的最佳去处。

§ 人文历史

顺溪镇位于浙江省平阳县南雁荡山之西南,四周环山,属括苍山脉。有溪流从镇边流过,终年清澈见底。 由于地处偏僻,顺溪镇保留了大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的民居,尤以陈氏宗族大屋保存最为完整。陈氏为顺溪望族,自明末迁来顺溪镇,宗族中出了数十名进士举人。至今古屋里仍保留着大量嘉庆朝的匾额。 陈氏大屋大约有七座,分属各个陈姓分支。今天依然有陈氏后人居住。只是书香墨迹不再,曾经的荣华富贵也早以烟消云散。

§ 临安市顺溪镇

临安市面上顺溪镇大明山风景顺溪镇位于杭州市西境,东邻吉口镇,南与淳安县接壤的临安市境内。宋代古关昱岭关雄踞其西,是浙江省与安徽省分界岭,北靠天目山脉的西部主峰——清凉峰。境内南面、西面和北面均围以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低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89%。杭徽省道自东往西贯穿全境。

建置沿革

顺溪,古称唇溪。清咸丰七年(1857),山洪暴发,溪流冲直,遂改称顺溪。镇以溪得名,为自皖入浙第一个集镇。50年代,白果、顺溪两乡合并为顺溪乡。1970~1980年,与颊口合并 为颊口公社,1981年恢复顺溪公社(乡),1988年改乡建镇。

改革 大事记

1982年,实行大田联产承包到户。1983年,山林承包到户。1986年,投资38万,建成顺溪初中新校区并投入使用,共13000平方米,至1994年,投资51万元,建成学校生活区1465平方 米。1988年建镇后,开始实施城建规划,逐年建成城区12平方公里、主街道1000米及其他配套设施。1994年,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同年,开通有线电视,并入杭州市有线电视网;新燕行政村一个位于高山上的偏辟小自然村——黄岭后向山下整体迁移,并在其他村 得到安置。1995年,实现小康乡镇;同年,开通程控电话。1996年,大明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年10月1日起,实行火葬。1997年,建成昱岭关边贸小区和白果经济小区。199 8年,开展第二轮大田承包,承包期限30年。

农业发展

顺溪镇种植高山蔬菜起步较迟,1996年开始试种,仅10余亩。1998年,发展到323亩,收入55万元。品种从单一向多品种发展, 有高山番茄、四季豆、包菜、长瓜和山地西瓜等。栽种高山蔬菜主要是阳川村和新燕村 ,此地海拔适中,地势平坦,蔬菜质量好,在上海、杭州市场上畅销,价格比较理想。据统计,顺溪镇适宜种高山蔬菜的山地山田有500多亩,发展前景很好。高山蔬菜将成为镇开发农业的新基点。

文卫事业

顺溪镇重视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1993年,成为基础教育先进乡镇。1994年,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合格。1998年,投资32.7万元,新建白果完小教学楼630平方米,中心小学图书室和厨房160平方米。投资65万元的镇卫生院门诊大楼, 也竣工投入使用。

一方名产

腊豆腐干是昌西地区民间婚嫁的必备品。有女出嫁或迎娶媳妇,事先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 ,其中一项即是制作腊豆腐干。新娘子进门,闹洞房讨果子;婚宴后,酬谢来宾和帮忙的领里;蜜月里,亲朋好友来吃喜糖、喝喜酒等,各种场合都少不了腊豆腐干。一场喜事办好, 婚嫁双方的腊豆腐干用量竟达五六百块之多。腊豆腐干的原料是普通白豆腐。将白豆腐烘干 ,放进锅里,加盐和各种佐料煮,然后再烘干。如此重复四五遍之后,豆腐干外面变成很硬 ,含水极少,呈黑褐色,有棱有角,方块成形,食之美味可口,存放时间可达几个月。

一方闻人

李振华,1929年出生,中学退休教师,里仁村人。1984年以来,10余次到县级图书馆查阅史料,并去淳安、安徽歙县等地采访,积累了大量材料,四易其稿,写成《大明山》一书,详尽地介绍了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大明山的地貌、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10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队于民国23年(1934)在昌化地区的革命活动史迹,多次去龙井桥、石瑞及本地采集资料,收集红军标语、红军传单,整理写成《红军来过我家乡》等多篇文章发表于报刊 ,并以这些材料向中小学生和农村干部宣讲。

顺溪镇大明山一方胜迹

顺溪镇南境大明山,主峰1280米,是覆船岭山系中最精彩的一段。在周围高山的环抱中,有约2平方公里的平坡,称为“千亩田”。北坡七峰尖,远跳七峰并列,如锷刺天。山口飞瀑,跌宕壮观,奇峰、怪石、云海、飞瀑、高山平台形成天明山五绝,被誉为“浙江小黄山”。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屯兵于此,招兵买马,养精蓄锐,然后杀下山去,打下了大明江山,故命名为“大明山”。现在山上仍有“天子石”、“点将台”、“棋盘石”等古遗迹可见。

一方风情

袋的布料为土制麻布,一般不需染色,作为青袋担用时必定染成青色,袋长6尺,阔1.9尺(市尺)。家有儿女,谈成恋爱,父母亲即忙着张罗定亲事宜。定亲时,娶亲方将定亲礼物用青袋配担装好,或两担,或四担。挑要用红扁 担,去竹钉。挑选可靠并有经验的亲友作为送礼人,送到亲家门口。对方亲家此时早有相应的人在门口迎候。将青袋担接进家里,互相恭喜,接着喝茶、喝酒、谈天,喜气洋洋。到结婚的前一天,也以同定亲一样的礼仪用青袋担将礼物送至亲家。出嫁的女儿,父母给的嫁妆里也必有一担全新的青袋,暗喻“接代”。另外,建房上梁,梁上披以青袋一担, 内放谷物,以祈丰收和好运;老人逝世、出殡时其棺材上也披以一担青袋,也放进谷物,以祝死者在天之灵能得到富足。

消逝的习俗

麻布衫由本地土种麻(俗称麻皮)加工制作。4月播种,6月收割。蒸熟、取皮、晒干。夜间,姑娘、妇女围在堂前,将麻皮浸潮 ,梳成丝,织成线,纺成纱。当纱积留到一定数量时,参进炉灰放锅里煮,再洗净、晒干。然后装机(土织布机)织成布,谓之“麻布”。然后量体裁衣 ,大人小孩,男女衣裤,式样很多。做工精细的,其衣裤也显得洁白、挺括,夏天更是凉快。麻布衫大多用作劳动服。70年代末以后,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商店里客布应有尽有,麻皮种植逐年减少,劳动服逐渐被客布衫代替,麻布衫“光荣退休”。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3: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