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瑸
释义

§ 介绍

陈瑸

[公元一六五六年至一七一八年]字文焕,号眉川,海康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卒于圣祖康熙五十七年,年六十三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进士。知福建古田县。疏议废加耗、惩贪官、禁滥刑、置社仓、粜积谷、崇节俭、兴书院、饬武备等。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居官清廉,励精图治,布衣素食。累官福建巡抚,浙、闽总督。清廉卓绝,圣祖称为“苦行老僧”。尝言:“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历官应得银数十万两,俱交公费或济民,卒时仅一布袍、衾而已。官民感泣。《清代七百名人传》载圣祖嘉曰“从古清臣亦未必有如伊者”。康熙五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清端。瑸著有清端集八卷,凡文七卷,诗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清官陈瑸

陈瑸(1656-1718年),字文焕,雷州市附城南田村人,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举进士,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一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康熙皇帝称之为“清廉中之卓绝者”,与于成龙、施世纶等同为当朝名臣,跟海瑞、丘浚合称岭南三大清官。目前,在雷州市境内有关陈瑸的古迹主要有三处:陈瑸故居、陈瑸墓、陈清端公祠。

陈瑸最大的贡献体现在对台湾的治理上。清廷收复台湾后,战乱始平,人心不稳,加上酷吏当政,急敛暴征,致民不聊生。陈瑸在《康熙五十四年十月疏》上描述当时官员腐败现象:“一人入仕途,于饮食、衣服、器,皆备极华侈。多所费必多所取,方面取之有司,有司取之小民,朘削无已。”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陈瑸调任台湾知县(当时台湾未建省),他体察民情、清廉正直、爱民如子,常以“取一钱与取百万金无异”为戒,深受百姓拥戴。在治台策略上,“一禁加耗以苏民困,一禁酷刑以重民命,一禁馈送以肃官箴,一粜积谷以济民食,一置社仓以从民便,一崇节俭以惜民财,一先起运以清钱粮,一饬武备以实营伍,一隆书院以兴文教”。同时对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实行优抚政策,“革官庄,除酷吏,恤番民……”。几年后,台湾政局渐趋稳定。国相李光地奇其政绩,交章保奏,康熙亦奇之,提升陈瑸为四川学政。离任时,百姓万人夹道,挥泪道别,频呼“青天”。不久后,台湾又发生民变,官兵久战不能平。福建巡抚张百行奏请康熙:“为四川学政觅人易,为台湾道得人难。”于是,清廷补授陈瑸为台湾厦门兵备道,率兵回台。消息传来后,台湾百姓奔走相告,不费朝廷一兵一卒,民变自平。

陈瑸自踏上仕途至贵为巡抚,二十余年孑身在外,持政办事亲力亲为,平日节衣缩食,“官厨惟进瓜蔬”,俸禄都用在民生疾苦上。公元1714年冬,陈瑸调任福建巡抚入朝面圣,次日,康熙对群臣说:“朕昨日召见陈瑸,细察其举动言行,确系清官。以海滨务农之人,非世家大族,又无门生旧故,而天下之人,莫不知其清,非有实行,岂能如此!国家得此等人,实为祥瑞。”陈瑸任台湾道期间,“未尝延幕僚,案牍胥自任,仆从一、二人”(台湾苏瑛《陈瑸公传》)。机构虽精简,办事效率反而提高,将节省下来的衙门公费三万余两全部用来营造炮台,加强台湾海防。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陈瑸卒于闽浙总督任上,临终时又疏请以任内所应得廉俸一万三千四百余两上交国库。陈瑸病逝后,清廷笃念贤劳,追授礼部尚书、赐国葬、谥清端等(清一代获清端者仅六人)。

陈瑸逝世后,台湾人民感其恩德,纷纷立祠纪念他。关于祠内塑像《粤屑录》(刘世馨)是这样记载的:“祠内所塑像,是自台湾附海送舶来者。闻百姓塑公像二,一留台,一还雷。塑像时百姓环集数公须若干,茎其黑白长短,皆百姓如式自镊已须,交塑匠共成之。非甚德盛,孰能如斯!”

以史为鉴。陈瑸之所以得到人民的爱戴,留下不可磨灭的政绩,首先在于他的为公、为民的思想,虽有其时代的局限,但他创业以民为本的精神,今天仍有借鉴的作用。

其次,陈瑸的以身作则,是使政治清明的关键所在。他能“率之以廉”,曾将应得的俸银三万两捐以修理炮台等公事。官庄岁入,他也“悉以归公,秋毫不染”。康熙54年(公元1715年)冬,闽浙总督入京,陈瑸暂兼总督事,奉命巡海,他自带行粮,摒绝沿途供顿,同时把所属公费一万五千两,拨充公响,用于地方事业。在个人生活上,做到“衣御布素,食无兼味。,生活十分俭朴。但凡是于民有利之事,他便尽力而为,往往是“不动声色,焕然一新”。

再次是作风深入。陈瑸经常去郊野询访疾苦,遇到灾荒,身先士卒,深入现场抗灾,还常微服暗访,掌握情况。如康熙53年(公元1714年)间饥荒,他单骑履田勘察,减轻百姓田赋;对街访市肆,也常巡察,采取整顿措施,使市场繁荣,经济发展。他还深夜躬巡学区,听到读书声,则重奖之,鼓励读书。

最后一点,陈瑸不仅勤政,而且善政。他往往能针对实情,采取得力举措。台湾刚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所手中夺回,当时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社会文明度差,陈瑸根据实际情况,改革政治,革除弊端,注重“兴学广教”,大力发展文教事业,他还考校读生,教导治学做人的道理,在台湾“建学设塾”。经过一番努力,改变了社会风气,“民知礼让”,“骎骎乎海东邹鲁矣”(《续修台湾府志》中册),把台湾治理得井井有条,为台湾和福建等地,留下“海疆治行第一”的特殊政绩。

《清史陈瑸传》

陈瑸,字眉川,广东海康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古田多山,丁田淆错,赋役轻重不均,民逋逃迁徙,黠者去为盗。瑸请平赋役,民以苏息。调台湾,台湾初隶版图,民骁悍不驯。瑸兴学广教,在县五年,民知礼让。四十二年,

行取,授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四川提学道佥事。清介公慎,杜绝苞苴。上以四川官吏加派厉民,诏戒饬,特称瑸廉。未几,用福建巡抚张伯行荐,调台湾厦门道。新学宫建硃子祠於学右,以正学厉俗,镇以廉静,番、民帖然。在官应得公使钱,

悉屏不取。

五十三年,超擢偏沅巡抚。莅任,劾湘潭知县王爰溱纵役累民,长沙知府薛琳声徇庇不纠劾,降黜有差。寻条奏禁加耗,除酷刑,粜积谷,置社仓,崇节俭,禁餽送,先起运,兴书院,饬武备,停开采,凡十事。诏嘉勉,谕以躬行实践,勿骛

虚名。旋入觐,奏言:"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所以贪取,皆为用不足。臣初任知县,即不至穷苦,不取一钱,亦自足用。"比退,上目之曰:"此苦行老僧也!"

寻调抚福建,上谕廷臣曰:"朕见瑸,察其举止言论,实为清官。瑸生长海滨,非世家大族,无门生故旧,而天下皆称其清。非有实行,岂能如此?国家得此等人,实为祥瑞。宜加优异,以厉清操。"陛辞,上问:"福建有加耗否?"瑸奏:"台

湾三县无之。"上曰:"火耗尽禁,州县无以办公,恐别生弊端。"又曰:"清官诚善,惟以清而不刻为尚。"瑸为治,举大纲,不尚烦苛。修建考亭书院及建阳、尤溪硃子祠,疏请御书榜额,并允之。复疏言:"防海贼与山贼异,山贼啸聚有所,而海贼则出没靡常。台湾、金、厦防海贼,又与沿海边境不同,沿海边境患在突犯内境,而台、厦患在剽掠海中。欲防台、厦海贼,当令提标及台、澎水师定期会哨,以交旗为验。商船出海,令台、厦两汛拨哨船护送。又令商船连环具结,遇贼首尾相救,不救以通同行劫论罪。"下部议,以为繁琐,上韪其言,命九卿再议,允行。

是年冬,兼摄闽浙总督。奉命巡海,自赍行粮,屏绝供亿。捐谷应交巡抚公费,奏请充饷。上曰:"督抚有以公费请充饷者,朕皆未之允。盖恐准令充饷,即同正项钱粮,不肖者又於此外婪取,重为民累。"令瑸遇本省需款拨用。瑸又请以司

库馀平赏赉兵役,命遵前旨。广东雷州东洋塘堤岸,海潮冲激,侵损民田,瑸奏请修筑,即移所贮公项及俸钱助工费。堤岸自是永固,乡人蒙其利。五十七年,以病乞休,诏慰留之。未几,卒於官。遗疏以所贮公项馀银一万三千有奇充西师之费。

命以一万佐饷,馀给其子为葬具。寻谕大学士曰:"陈宾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所罕见,恐古人中亦不多得也。"追授礼部尚书,廕一子入监读书,谥清端。

瑸服御俭素,自奉惟草具粗粝。居止皆於事,昧爽治事,夜分始休。在福建置学田,增书院学舍,聘主讲,人文日盛。雍正中,入祀贤良祠。乾隆初,赐其孙子良举人;子恭员外郎,官至知府。 清官陈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