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桥镇 |
释义 | § 工业发展 马桥镇近年来,马桥镇的工业坚持由小型分散型向规模集团型发展,2004年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6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3余家,合同吸收外资4亿多美元。工业企业所涉及的行业种类繁多,目前,化妆品、铜材加工、塑料彩印包装、电器电缆供电设备和医药五大产品已成为镇工业的主要产品和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在工业布局上,马桥镇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马桥工业集中点集中,同时依靠引进的项目带动集中点内的道路、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马桥工业集中点内三纵两横标准的工业规划道路已经基本建成,为全镇工业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入世和上海申博成功,马桥的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情况下,马桥镇积极推出鼓励发展的举措,在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 农业发展 马桥镇马桥镇现有耕地825公顷,整个农业正在走由城郊型向都市型发展的道路。马桥先后建成了投资8000万元、占地566亩,引进以色列先进设施的马桥园艺场和全国首家智能化育苗工厂。其中的马桥园艺场,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为了加快传统农业的退出步伐,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增加苗木、蔬菜等种植面积,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农业的综合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 城镇建设 马桥镇近年来,马桥镇先后投入2亿多元,新筑、改筑了马桥大道等16条主干道,总长达58公里,种植道路绿化70多万平方米,经济林带35万平方米。环境优美的马桥集镇开放式休闲公园已于2002年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日常休闲锻炼场所。此外,新规划的马桥集贸市场也已于2003年正式建成,现已成为一个集综合性、设施先进、环境整洁的集贸市场。 § 科教事业 马桥镇马桥镇始终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每年举办的科技节,都吸引了大批群众的参与。2002年,新建了科普图书阅览室,还开辟了一批高标准的科普画廊。 学生教育方面,坚持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强调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初,马桥镇把原有的马桥强恕小学和马桥强恕中学进行了撤并,成立了新的九年一贯制的马桥强恕学校,这一举措,使得师资的配备更具合理性,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资源的共享更具充分性。 此外,镇政府还坚持搞好成人教育工作,积极开设适应新形势的各类新课程,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技能为宗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员。 § 社会事业 马桥镇马桥镇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仅2002年,就参加或举办了区、镇、村级文艺演出40余场,成功举办了社区文化节、镇运动会等大规模文体活动。马桥镇农民象棋队多次在全国、上海市的比赛中得奖。 为建设条件良好、设施先进的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桥镇投入了大量资金对马桥卫生院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目前,马桥卫生院共有病房50多间,病床100张左右,拥有专门收治老年病人的病区和设施良好的康复活动室。 § 历史文化 马桥镇马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位于马桥俞塘村的马桥古文化遗址,保存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出土文物多达1000余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外,还有少量的青铜生产工具。同时在这里发现的一条宽约45米、厚1至2米以上、长度不明的面北向贝壳砂带,为上海成陆的“冈身”之说找到了科学依据。 马桥古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可分5层:第一层为明清时代遗存,第二层为唐宋时代遗存,第三层为春秋战国时代遗存,第四层为商周时代遗存,第五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再下层即是古冈身,它距现在的地面180厘米。考古学界对该遗址第四层和第五层的文化遗存尤为重视,即在西周印纹陶遗存之上,发现有特殊的遗存。1982年在杭州举行中国考古学年会时,专家们一致将这类承良渚文化、戚家墩文化距今3000年上下的文化遗存定名为“马桥文化”。同时期的遗存,还在如今的松江广富林、金山亭林等地区有所发现。这些地区均在古冈身之上。马桥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长江下游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马桥文化”是太湖地区一个典型的文化遗存,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万寿庵:座落于马桥镇东街北侧的东庵,原名“万道庵”,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间整修。清嘉庆年间改称为“万寿禅院”。庵内有前、中、后三棣,每棣三间,中间有大厅供观世章菩萨。相传,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进香者络绎不绝。天井内现存有古银杏大树一颗。 马桥天主堂:清光绪三年(1875年)建位于马桥镇东街,由上海教区主教直接管辖。堂内办事人员39人,下辖分堂13所,在马桥地区有西河桥党(今联建村),交门堂(今三友村),杨家堂(今工农村),高门堂(今工农村),其他分堂分设于北桥、颛桥、塘湾等地。民国初期,马桥地区天主教徒有3000余人,解放后,马桥天主堂曾作为区、乡大礼堂,后作仓库。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恢复正常天主教活动。 古紫藤位于马桥镇友好村紫藤棚,距闵行江川路2公里,临靠沙港河东侧。紫藤棚原为马桥的一个乡间小镇,镇上共有20户人家,镇区中央有一条4-5公尺的街径,全长只有50-60米。在街西的路中长着一株古老的紫藤树,这株紫藤,据当地传说为隋唐时期遗留下来,也有一种说法为明代大儒董宜阳所植,距今500年。 这株紫藤的主藤一人合抱还余二三十公分,远远看去虬枝横空、亭亭如盖,柔枝纷披、悬架倒挂,宛如一架巨大的绿色绒毯飞天而下,掩映了足足半个街面,每年清明前后,新枝勃发,生机盎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株古紫藤曾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明代大宗师董其昌、清代乾隆皇帝都曾到达或居住于此,乾隆皇帝的马匹还曾拴在紫藤树上,所以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拴马藤”的传说。 1989年,原上海县人民政府将古紫藤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市园林局将它列为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范围,2000年闵行区人民政府把改造古紫藤园作为区府实事工程,投资900万元,动迁街中20余户居民,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古紫藤园”,使这株千年古藤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将成为马桥地区耀眼的文化福地。马桥镇马桥古文化探秘 马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位于马桥俞塘村的马桥古文化遗址,保存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出土文物多达1000余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外,还有少量的青铜生产工具。同时在这里发现的一条宽约45米、厚1至2米以上、长度不明的面北向贝壳砂带,为上海成陆的“冈身”之说找到了科学依据。 马桥古文化遗址的文化层可分5层:第一层为明清时代遗存,第二层为唐宋时代遗存,第三层为春秋战国时代遗存,第四层为商周时代遗存,第五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再下层即是古冈身,它距现在的地面180厘米。考古学界对该遗址第四层和第五层的文化遗存尤为重视,即在西周印纹陶遗存之上,发现有特殊的遗存。1982年在杭州举行中国考古学年会时,专家们一致将这类承良渚文化、戚家墩文化距今3000年上下的文化遗存定名为“马桥文化”。同时期的遗存,还在如今的松江广富林、金山亭林等地区有所发现。这些地区均在古冈身之上。马桥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长江下游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马桥文化”是太湖地区一个典型的文化遗存,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冈身:至少六千年以前,在上海市中部傍西的土地上,有一条由西北到东南走向的冈身地带,它便是远古时代的海岸线。随着浪涌沙聚,海岸线不断向推进,形成新的绿洲。因此,如今上海的地形分为本部的淀泖低地和东部的碟缘高地,以及长江口的河口沙地三大块,而东西部的分界线就是古冈身,它像瓷碟盘的盘边一样凸现在大地上。 如今的马桥地区就位于古冈身地带,至今保留着沙冈、竹冈、紫冈三条冈身遗迹,分别为距今六千年、五千年、三千年的海岸线。 当年这三条冈南抵杭州湾,北达苏州河(古称松江,后称吴淞江)。据志书记载“沙冈长五千一百七丈,竹冈长三千八百八十丈,紫冈长四千九百二十丈。”它是由细砂、中砂和黄蚬、文蛤、青蛤等贝壳碎屑组成的贝砂带,东西宽约二三公里。《上海县竹枝词》称“古冈三处有身横,紫竹沙冈各异名。数尺土深螺蚌壳,浪高三涌海潮成。” 从吴会书院到强恕学校 马桥吴会书院创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主要创办人是顾言。顾言(1843~1914),字丹泉,世居荷巷桥镇。他自幼聪慧,办事沉稳且有胆识。年仅十六,就博览古文辞,尤喜汉书,丹黄灿然。同治十一年,年近三十的顾言说动乡绅纽世章、张庆慈,在马桥镇上的文昌阁首创了吴会书院,命题课试。两年后,纽、张两老先后去世,顾言独当一面,继续筹款添建讲堂,使书院形成规模,并认真规划课程,使其课业与上海城内著名的敬业书院相同,以利本地子弟接受近代教育思想。这一举动十分艰难,但在浦西地区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当时书院定额每年只取36人,以致令人刮目相看。顾言在这里造就了一代新人,其中包括后来的民国元老纽永建。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年轻有为的纽永建创办强恕学堂,增添“新学”课程,开辟上海县近代教育新风气。顾言全力支持,将吴会书院800多亩田产、2000多元钱款都移作学堂的办学经费。两年后,正式改称为强恕学校。强恕学校原址在今马桥幼儿园地界。1995年,经闵行区政府批准,原马桥中学和马桥中心小学分别复名为强恕中学和强恕小学,2002年年初两校合并现统称为马桥强恕学校。马桥镇韩仓的传说 在马桥镇西南角,靠近黄浦江,有个宅基叫韩仓,传说是八仙之一韩湘子居住过的地方。韩湘子出身在南阳,是大文学家韩愈的养子。他自小学道,法力高深,考中进士,做了官。他年老辞去官职后,全家搬到云间(即当时的松江府,今马桥镇韩仓村),造了十排九庭心的场屋,南到黄浦江,北到拖尾巴桥。传说韩家还有四件世上少见的宝贝:一是金面杖,说是能撑住太阳;二是珠砂屏风,说是将它顺手展开,天上就会有彩虹;三是小石磨,往磨眼放一粒谷,磨子推一圈,就能碾出好几担米来;四是竹龙驹,虽说是竹蔑编的,但骑上它可以一跃千里。 有一年,韩家四小姐要出嫁。韩湘子为了显示韩家的全面,把金面杖和小石磨作了陪嫁。娶亲那天,男家撑了一条大船来,韩家大管家对他们千叮万嘱“船行半路,千万不可翻动嫁妆。”可男家人把他的叮嘱不当回事,反而对这些嫁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嫁妆船轻飘飘地开了。船到江心,有个脚趺想看看“宝贝”,随手从斗里捏了一把谷,放进石磨眼里就是推了起来,他刚推一圈,白米就象水一样流了出来,眼睛一刹,中舱囤满了白米,再过一会,前后舱也囤满了白米。大家这才明白韩家临出门时千叮万嘱不可翻动嫁妆的原因。可是后悔已经迟了,江内一个大浪卷来,连船带人一起沉到了江底。随嫁的“宝贝”也随之一起流失了。 几年以后,有个皇妃路过韩仓,看见如此大的豪门望族,就想打听清楚是谁家官邸。她刚下马来到韩家大门前,突然,皇妃身上挂着的珍珠,都“劈劈啪啪”一颗一颗地爆碎了。她吓坏了,立刻下令回宫。回到宫中,皇帝一听这等怪事,爆怒雷霆:“这还了得!即刻与我将怪物拿来!”皇上一声令下,一大群兵将开进了韩仓。韩湘子得知,却不动声色,仍然慢悠悠地喝着茶,吩咐管家到仓库提了一斗黄豆,前去迎战。管家知道主人有“撒豆成兵”的法术,心也安了。但当他带领家将出门一看,只见门外皇家官兵黑压压的一片,看得见龙头,望不见龙尾。一看这阵势,心里一慌,将一斗黄豆随手往地上一倒,回头拔腿就跑。结果,满地的黄豆一粒也没有变成兵,而官兵却趁势大举进攻,把韩家团团围困。韩湘子见法术失灵,只得带上珠砂屏风,骑上竹龙驹,腾云驾雾上天走了。韩家就此败落。 后来,人们看见天上的彩虹,就讲那是韩湘子在翻看珠砂屏;看见天上飞过流星,就讲是韩湘子骑着竹龙驹在天上巡游呢! § 寺庙和教堂 马桥镇万寿庵:座落于马桥镇东街北侧的东庵,原名“万道庵”,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间整修。清嘉庆年间改称为“万寿禅院”。庵内有前、中、后三棣,每棣三间,中间有大厅供观世章菩萨。相传,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进香者络绎不绝。天井内现存有古银杏大树一颗。 马桥天主堂:清光绪三年(1875年)建位于马桥镇东街,由上海教区主教直接管辖。堂内办事人员39人,下辖分堂13所,在马桥地区有西河桥党(今联建村),交门堂(今三友村),杨家堂(今工农村),高门堂(今工农村),其他分堂分设于北桥、颛桥、塘湾等地。民国初期,马桥地区天主教徒有3000余人,解放后,马桥天主堂曾作为区、乡大礼堂,后作仓库。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恢复正常天主教活动。 § 保康县马桥镇 马桥镇马桥镇地处保康县西南部,东望襄樊,西接神龙架,南通宜昌,北邻十堰,是保康县经济重镇、襄樊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湖北省第二轮小城镇建设综合试点镇和全省100个重点镇之一。全镇辖30个村,2个社区,32287人,版图面积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平均海拔1190米,境内资源丰富,素有“磷矿之镇、水电之乡、药材之园”的美誉。多年来,该镇按照“依托矿电开发、发展工业经济;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商贸旅游,壮大第三产业”的思路,着力培植磷化加工、小水电站、特色农业和商贸旅游四大产业,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2001年以来,该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文体工作先进乡镇”、“全国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尧治河党委、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坪村党委、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堰垭村等一批典型。2007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财政收入4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7元,呈现出经济稳步发展、政治大局安定、社会事业繁荣、四个文明建设协调进步的良好态势。 § 参考链接 http://www.maqiao.org/mq_dywh.asp http://www.bk.gov.cn/mqz/news/zqgk/2008519/08519159517E76KBBF091BB2J4C25J.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