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骨朵
释义

§ 概述

古代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像长棍子,顶端瓜形。后来只用做仪仗,叫金瓜。骨朵是一种复合器具,长柄的前端安装上石质或金属的头。骨朵的头有圆形、长形、蒜头形等多种。骨朵与传统的锤有区别,锤的头大柄短,头重柄轻,骨朵则头小柄长,头的重量比柄的重量轻。

§ 相关介绍

在辽萧义墓壁画出行图上,两位前导骑马,双手持缰,其腰带上有皮吊环,把骨朵柄穿入皮环,环卡住骨朵头,骨朵尾端自然下倾,头端上翘,正是骨朵头轻柄重的反映。金属头的骨朵是辽代契丹人常备的基本兵器。《辽史·兵志》记载每位契丹兵自备武器中有骨朵。在辽代墓葬壁画中,门卫、侍从、仪卫等契丹人手持骨朵者屡见不鲜。如宣化的韩师训墓两位髡发契丹门卫手持骨朵站立。辽陈国公主墓前室两位面向室站立的男侍肩荷骨朵。库伦七号辽墓出行图的中部有旗鼓仪仗,其中负责旗鼓仪仗的旗鼓曳拉亦手持一柄骨朵。

该图末尾与主人告别的契丹大臣也有手持骨朵。辽墓中还发现了骨朵实物。如朝阳的耿延毅墓和通辽二林场辽墓出土了铁骨朵头。《辽史·刑法志》载:“又有木剑、大棒、铁骨朵之法”。《辽史·耶律乙辛传》“击以铁骨朵,幽于来州”。综上可以看出,骨朵在契丹人中使用广泛,是深爱契丹人喜爱一种用途多样的器具。

在唐及以前考古遗存中未见真正的骨朵实物和骨朵图像。而“骨条”一词最早见于北宋仁宗时期编撰的《武经总要前集》中,并附有骨朵插图。文献记载最早使用骨朵的实例是南宋吴处厚《青厢杂记》记载五代吴国丞徐温之子曾经“在广陵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余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宋墓壁画和传世画中,亦有骨朵图像。如白沙一号墓门卫手持骨朵,宋代佚名《却座图》中亦有骨朵。故可认为,骨朵本为契丹传入的新式器,似锤非锤,似杖非杖,故汉人随形呼之,称之为骨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