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口镇 |
释义 | § 简介 青口镇位于福建省双福(福州—福清)工业走廊中心地段,闽江下游,乌龙江南岸,属闽侯县东南端。东邻长乐市,南接福清市,西部为五虎山脉,隔山与南通镇相接,北面与祥谦镇、尚干两镇接壤,是福厦走廊进入省城福州市区的南大门,历史上与尚干、祥谦镇和闽江乡合称闽县七里。(此词条是歧义词条,主要介绍了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简约介绍了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镇。) § 历史沿革 青口镇闽侯县青口镇始建于1983年4月,此前为祥谦公社,1992年11月改为建制镇,1988年秋创办青口投资区,1991年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1999年1月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投资区,2002年6月份市委、市政府把青口投资区上升为福州市级工业区来管理,此后又被列为国家计委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青口镇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21亩,辖四个经济管理区,3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0个自然村,人口8万人。 § 自然条件 青口镇青口镇位于福州盆地的东南侧,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月平均气温10.5℃,七月平均气温28.6℃,气温年较差为18.1℃。一月平均最高气温为15℃,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为33.9℃,最低为25.1℃,全年无霜期达320天以上。 青口镇降雨量多,年平均为1600㎜左右,降水主要在夏季,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现象十分显著。暴雨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雨季中,即5-9月中,其中6月份最多,其次为8、9月,地区三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36.6㎜,青口镇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地势由中部、北部向乌龙江倾斜。 福州地区冬季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北风或东风,但福州盆地受闽江影响,盛行西北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或是南风,春秋季则处于变化与过渡状态。风向日变化规律为上午西北风、午后东南风,而以夏季表现尤为明显。 青口镇区内平原、丘陵和山地由西北向东南呈梯级分布,山地85.3平方公里,占66.9%,平地42.2平方公里,占33.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温,年平均气温18—20℃,年平均降水量1600㎜。由于气候、土壤条件良好,农作物一年三熟四熟,均会获得高产,盛产花果鱼米蔬菜,是福州地区较富庶的乡镇。森林资源丰富,青口镇有林地面积达103879亩,植被属亚热带绿阔叶林。土壤主要为红壤类、潮土类、水稻土类等三种。矿产主要为低廉的青石、叶腊石等。地下温泉分布在宏屿至付竹一带,水温31℃,日流量172.8吨,热流22千卡/秒,矿化度0.25°,泉水无色透明。 § 交通状况 青口镇青口镇具有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青口地势平坦,交通便捷,距省城福州市中心仅25公里,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38公里。内河水运入乌龙江距马尾港水路12公里、公路43公里、绕行至台江也只有20公里左右,324国道贯穿全境13.6公里,316、324国道、桐三高速公路及京福高速公路在青口境内均设有立交流道口。交通除福厦公路及福厦高速公路北通福州,南达福清、莆田、泉州、厦门等地外,以青圃为起点,向东直达长乐县的玉田、罗联、首占、吴肮等地。区内交通规划整齐,合理布局,以福厦公路为主轴,建有青口新城——宏屿、大义——青口新城、付竹——沪屿的40米大道,通往各村的路也都已水泥硬化。 § 经济建设 青口镇青口镇作为闽台合作最大项目的东南汽车城和“戴•克”汽车项目所在地,青口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汽车项目的集聚效应,大力实施“工业强镇”的经济战略,带动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了工、商、贸三位一体经济战略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青口工业化和城市经济大发展,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创业新景象。2005年青口镇实现生产总值24.9亿元,创造工商税收5.41亿元,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01元,工业产值81.6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4.5亿元。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5年青口镇共引进外资项目24个,总投资821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048万美元,东南汽车项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5年共生产汽车58649辆,销售60216辆,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为48.9亿元和49.11亿元,汽车配套项目达112家。虽然2005年汽车工业出现下滑,但综合实力没有削弱。在由省政府发展中心评选的“2005年度福建省百强乡镇”中,青口镇以福州市入选乡镇之首名列福建省百强第6位,并入围中国千强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超一流经济强镇”。 青口镇党委、政府正放眼大世界,瞄准新生活,为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城镇规划建设,一座以青口新城商贸街为中心,东拓西伸,南连北迁,两城对接(东南汽车城与青口新城对接),五区并联(即沪屿、青圃、付竹、宏屿、大义等人口稠密的片区连成一体),既有现代工业又有田园风光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 风土人情 青口镇青口镇山川俊秀、人杰地灵。东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北临乌龙江,中旬一马平川。青潭、安民、梅溪三条溪流汇聚淘江,滋润着青口平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明朝名相叶向高寿城就在青口东台村,前朝有大义村的陈家九条金带,近代有前洋村的前国民政府海军上将刘冠雄,报界先驱林白水。名胜古迹主要有:国内战争时期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驻地南阳顶下岩洞、青圃林白水纪念馆、莲峰石塔、大义观音桥、杨厝龟山阁、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圃灵济宫及御碑亭、县文物保护单位穆岭寺及付竹泰山宫。 § 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 青口镇青口镇是赣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文明镇、国务院首批沿海卫星开放镇、江苏省百家名镇、连云港市第一镇。青口镇总人口15.9万人,行政区域面积92.8平方公里。 青口镇东临黄海,北靠齐鲁,西衔沂蒙,南接连云港,境内有河、有海、有岛、有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国家级渔港--青口港南距连云港60公里,北距日照石臼港70公里;204国道和贯穿中国南北的“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陇海铁路40公里,兖石铁路50公里;距连云港机场35公里,旅游圣地花果山40公里。 青口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区水泥道路铺装率达95%以上,形成四纵八横的交通路网。青口镇程控电话已达20000部,移动电话10000部。镇区拥有11万伏、22万伏输变电所各一座,有日处理5万吨能力大型水厂两座,自来水普及率100%。城区内有大专院校2所,中学7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重点中学1所,中心小学21所。有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少年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体所--文华苑。城区有医院4家,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中心2所,镇内有8家银行,4家保险公司。城区有新世纪花园、锦绣江南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生活小区8处,拥有三星级宾馆1家。青口镇已形成服装、机械、化工、塑料、制鞋、水产品加工等主体的工业体系,现在工业企业160余家,创汇企业28家,出口产品近1000个规格产品,产品远销58个国家和地区。 青口镇境内有两个省级开发区:江苏省赣榆经济开发区和江苏省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赣榆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位于青口镇区南侧,西临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贯穿其中,规划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4.4平方公里,已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区、办公生活区、商贸区等。开发区内交通便利,已达"五通一平"要求。2008年,已入区的项目有二十多家。江苏省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全国首家省级海洋经济开发区,座落在青口镇境内,总面积15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8平方公里,按照“科学、集约、高效”的原则,综合开发育苗、养殖、捕捞、加工、贸易、海洋生物、海洋医药为重点的海洋优势产业。兴建的民心工程--青口港成为国家级渔港,结束了解放以来赣榆有海有船无港的历史。 青口镇有7.5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5万亩,浅海域16.5万亩,已开发5万亩鱼、虾、蟹、贝养殖基地和5万亩紫菜养殖基地。90余座水产品育苗场形成育苗一条街,是中国最大的水产品育苗基地,享有“育苗之乡”的美称。拥有赣榆县唯一近岛屿--秦山岛,面积0.97平方公里,具有极大的海洋开发及旅游价值。 § 相关词条 宁武镇 百合镇 中册镇 三山镇 马尾镇 大坪镇 § 参考资料 1.http://www.minhou.gov.cn/bmdh/ShowArticle.asp?ArticleID=683 2.http://www.lyg.net.cn/1.qingkou/qingkou.asp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