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效祥
释义

§ 人物简介

张效祥

1918年出生于浙江海宁。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1956年至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6所所长、总工程师,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监督小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效祥院士是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领导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在此后的35年中,先后组织领导并亲自参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率先在中国开展多处理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重大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于1985年胜利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为我国巨型机的研制开拓了新的技术途径,也对中国跟踪当代国际计算机向多处理器化发展的趋势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今年已89岁高龄的张效祥依然精神矍铄,十分关心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等核心技术领域,更是侃侃而谈。在谈到自主创新时,张效祥呼吁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联合起来,切实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以及电子技术领域,一定要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张效祥在计算机领域,产学研结合不够,研究开发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成果转化阻力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计算机核心关键技术和配件掌握在别人手里,产品附加价值低下,软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化不足,国内主流软件和CPU市场基本为国外产品占领,本国企业成长比较艰难。我国计算机事业出现的问题是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反映,应该把它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真正好的东西买不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高技术,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安全发展。”他说,“我们要在计算机领域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才有竞争力,否则永远落后于人家。影响世界的53项计算机领域核心技术都不是中国的,我们应该奋起直追。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IT产业的发展令人鼓舞,过去认为不可能的芯片设计和生产,现在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且发展不错,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已开始进行操作系统的研制和生产。”

这些年来,张效祥担任过不少社会兼职,发表过许多演说。“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创新的基础。”张效祥说。除了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和学习外,打太极拳是他保持健康的秘诀。如同他的计算机事业一样,太极拳已经伴随张效祥50年了,他说:“做成一件事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 辉煌成就

张效祥: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人,由他主持撰写的《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通用机的建议》和最近由他主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都在中国计算机界产生很大影响。上世纪70年代,张效祥率先领导在中国开展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于1985年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四、第五、第六届理事长,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

他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总参谋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立军队一等功。他被国家科委授予“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实施作出特殊贡献的专家”荣誉证书。张效祥张效祥是中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研制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70年代,由他领导,率先在中国开展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于1985年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张效祥院士是中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1943年,张效祥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上世纪50年代末,他领导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并在此后的35年中主持中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人物访谈

记者:今年,中国计算机事业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作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回顾这半个世纪的历程,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时候?

张效祥:是呀,一晃50年过去了,当时的我还不到40岁,现在的我都已经88岁了。回想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国计算机事业最艰苦的初创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计算机,而且计算机人才也非常少。中国计算机从无到有的最初10年,直到现在都是我经常怀念的记忆珍藏。

记者:回顾这段艰苦时期,您如何看待最初10年所取得的成就?

张效祥:中国计算机从无到有本身就是质的飞跃。应该说,这些计算机后来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包括“两弹一星”的顺利研制都提供了支持。但应该说,这其中还有更多的内容是更重要的,也是至今仍然借鉴的。

记者:那么当时有哪些经验是50年后的今天还值得借鉴的呢?张效祥张效祥: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大家能够互相协作。国家提出要发展计算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当时虽然大家都认为计算机重要,但是单靠一家是不可能把计算机做出来的,不管是企业、科研单位还是部队都不可能成功。在协作精神下,工业部门、中国科学院和部队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就需要集中力量干大事。现在中国计算机行业要摆脱核心技术含量低的状况,同样需要大家协作的精神,因此协作精神是50年来最可贵的经验,它不但没有过时,到现在还应该继续发扬。

创新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时虽然没有像现在提得这么明确,但我们其实已经将这种精神融入了实践当中。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和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相继诞生,它们都是仿制前苏联的计算机,但是我们并不满足于仿制,而是本着实验和学习的目的把它作为一种桥梁。在仿制104的同时,中国科学院和其他科研单位就开始自主研制计算机,并先后独立研制成功一些自行设计的、全部国产化的型号。我们自己一样可以搞出自己的计算机,但我们也不会放弃向别人学习。

记者: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在研制104机的时候,前苏联要求中国的专家在苏联研制,而您认为一定要有中国自己的计算机事业。张效祥张效祥:当时我到苏联学习并参与了谈判。前苏联专家的意见是,中国当时不具备制造计算机的条件,所以应该在苏联设立计算机研究室,这样,苏联专家在身边,研制起来也会更为方便。但我认为不能这样,因为那时一个国家的计算机从无到有确实是飞跃,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并非只是制造出一台计算机,而是要考虑并联系一系列关键问题: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才是最重要的。仔细想来如果当时都在苏联研制,最多只能培养100人的研究队伍,但是仅有研究人员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形成生产能力,要有自己的工厂,能够批量生产计算机。因此,国家需要的是计算机事业的管理人才、制造人才等一系列配套人才。此外,我还考虑到,在国内研制可以让中国全社会都有计算机的概念,实现更广泛的影响效果,要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世界上有计算机这个概念。

§ 三个愿望

张效祥 第一、希望计算机业界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我相信它更是计算机事业的灵魂和动力。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的战略,国家创新体系提出,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大联合才能办大事,愿计算机业界成为既是自主创新的典范,又是大联合的典范。

第二、希望我国计算机事业成为中国信息化事业的强大支柱。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文件指出,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覆盖我国现在化建设前进的战略举措,信息化内涵丰富,技术性强,耗资巨大,过程很长,必须建立在自主产业的基础之上,而国家大规模信息化必开拓巨大的市场,所以两者相辅相成的。

第三、希望大家关注纳电子技术的发展,60年计算机史展示,计算机发展和电子元器件游戏相关,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因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才有今天的辉煌,但微电子已经进入发展的后期,纳电子产生的一系列特性,有可能使计算机性能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体积成千上万倍的降低。微电子企业要过渡到纳电子已经是显见端倪,我们不要步微电子的后尘,要及早联合国防力量,明确目标,强化投入以占先机。

§ 提出问题

在回顾了中国计算机事业50年来的历史后,他指出,全国软件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50年来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成就是巨大的,当然也有不少值得大家关注并尽快努力加以改善的地方,在计算机领域,产学研结合不行,研究开发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成果转化阻力比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计算机核心关键技术和配件掌握在别人手里,产品附加价值低下,软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化不足,国内主流软件和CPU市场基本为别人占领,本国企业成长比较艰难。计算机应用的与平衡明显,数据鸿沟也扩大之势。我国计算机事业出现的问题是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情况下产生的反映,应该把它转化为配置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精彩语录

张效祥遗憾:自主研发含量不高

张效祥认为那个10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当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时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多用于国防、大地测量、天气预报等科研应用,商业应用很少。计算机的工业化不够,虽然科学工作者开发了很多型号的计算机,但没有形成大批量生产,对于工业化、产业来讲都是不够的。

在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国外工业涌入中国,对中国计算机产业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对计算机工业化问题下了很大力气,一开始是小型机,后来逐渐形成以微机为代表的工业化生产。以微机为核心的计算机工业化发展对计算机事业发展很重要,如联想、长城、浪潮、曙光等中国企业都迅速成长起来。但遗憾的是,现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含量不高,很多知识产权在别人手里,生产一台计算机的利润很薄。但我们不能长期这样下去,所以国家提出自主开发,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工业化是计算机事业的核心,但根本问题是技术创新为主的企业体系的形成,这方面未来恐怕还要花很大工夫,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

创新:全面理解企业是创新主体

张效祥: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初创时期,计算机生产制造靠工厂,研究和开发是科研单位的事情,那时双方协作得非常好,到现在也是值得发扬的。现在,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的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要产、学、研相结合。这很重要,因为创新并非靠企业一家就可以完成,必须要产业、高校和研究单位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技术创新。我认为,前一阶段三方的协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地方是脱节的。科研单位的成果要转换成产品非常困难,而很多企业的产品又没有自主技术。

张效祥:我认为中国计算机事业需要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的结合:政就是政府、产就是产业、学就是高等院校,研就是研究机构,用就是广大用户,五个方面共同倡导这个事业,缺一不可。特别是政府,一方面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用户,所以我对政府采购非常关心。政府采购是我国计算机产业非常好的国内市场,应该是自主创新的优秀产品主导,而不应该被国外产品占领。政府采购必须以政府采购法为依据,首先要优先购买国产的优秀产品。产品有的不比国外差,甚至比国外产品好,政府如果都不用是不可以的。这个问题要解决,因为它对长期的创新机制很有必要。因为成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不用还不如不开发,浪费了经费和人力。毕竟创新成果的最后归宿就是市场,而政府对市场起着引导作用。这五个环节如果可以结合得更好,中国计算机产业也肯定能做得更为出色,但现在这五个环节的结合得不是很紧密。

引进:新拿来主义

张效祥张效祥:感觉在信息产业中不创新是没有生路的,哪怕采取跟进策略紧随其后也不行,至少要齐头并进,甚至超越领先,走这条路必须要自主创新,但我也不反对引进。几十年来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计算机事业中,引进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就是自己要先有创新的思考。80年代,我曾经受国家委托在全国调查,看到很多部门引进的都是国外不要的落后产品,甚至有的连桌椅板凳都是“引进”,花了很多冤枉钱,也无法起到任何效果。为什么很多引进项目失败?是因为他们事先自己不做研究,不发现问题,引进以后自己也无法消化吸收,所以引进也要与创新相结合。同时,技术转让问题也很重要,这也很复杂,比如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国家还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

张效祥:信息化工作我印象很深,1982年我参加过国家计算机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应该说20多年前国家就开始重视信息化了,当然真正信息化的全面启动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现在,国家又把信息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信息化对计算机很重要,它的核心问题就是计算机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计算机行业的工作。国家信息化实际是要大规模应用计算机,对计算机事业的影响非常大。

但是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对它的支撑程度还不够,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很多都是外国产品。计算机事业应该加强对中国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要靠本国信息力量的支持。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要下工夫想办法,对信息化形成强大支持,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 相关词条

梁思礼匡定波李衍达雷啸霖林尊琪

干福熹黄宏嘉李启虎陆汝钤刘盛纲

郭雷黄民强李未侯洵刘永坦

郭光灿黄琳简水生李志坚刘颂豪

高庆狮何积丰侯朝焕林惠民阙端麟

§ 参考目录

1、http://www.uname.cn/top/celeb_81836.html

2、http://www.ciw.com.cn/News/coveragepage/2006-05-04/8033.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