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函海底隧道 |
释义 | § 概述 青函海底隧道(图一)青函海底隧道示意图 青函隧道(Aomori Hakodate Tunnel)是津轻海峡海底的一条连接日本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函馆之间的遂道。全长53.8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23.3公里。隧道内部高9米,宽11米,最深部分在海面下240米,海底下100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于1964年5月开始动工,工期长达24年,共耗资6890亿日元。1988年3月13日正式通车。电车从海底通过津轻海峡只用大约30分钟,从前以轮渡过海则要长达4小时。青函隧道穿过的津轻海峡 (Tsugaru-Kaikyo [Tsugaru Strait]) 位于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岛之间,是日本重要的海峡之一。它西连日本海,东通太平洋,由海峡北上,直通鄂霍次克海及阿留申群岛,南下则为夏威夷群岛和太平洋,其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津轻海峡也是日本东部沿海航行到西部的必经之地。所以,津轻海峡对于日本的近海航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津轻海峡全长115公里,最狭处仅18.52公里,海峡中部宽广,约达55公里。航道最大深度521米,最小深度131米。海峡全年不封冻,是日本海北部唯一不冻的海峡。北海道的函馆及本州的青森是海峡内的主要港口。 日本穿越津轻海峡连接本州(青森)与北海道(函馆)的海底铁路隧道。全长53.8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1964年5月动工,1985年3月正洞凿通。该隧道的海底部分长23.30公里,本州端陆上部分长13.55公里,北海道端陆上部分长17.00公里。最小曲线半径(见铁路线路平面)为6500米,最大纵坡为12‰。海底段最大水深为140米。最小覆盖层厚度为100米。隧道横断面按双线设计,标准断面为宽11.9米、高9米的马蹄形,地层压力特大的区段采用内径 9.6米的圆形断面。因对围岩作了压浆堵水,且覆盖层较厚,衬砌按山岭隧道设计,不考虑水压力和地震力(图1)。 施工时,海底段采用超前导坑和平行导坑(辅助坑道),以便超前探明地质情况并通风、排水、出碴。为了施工方便和通风的需要,在两端陆上各设三个斜井和一个竖井,由斜井底部向海底开挖超前导坑,后者位于正洞与平行导坑的下方居中的位置。平行导坑与正洞的中线间距为30米,两者之间每隔约600米用横向通道连接。 青函海底隧道(图二) 隧道在本州端一般采用上部半断面先掘进的矿山法,在北海道端一般采用上导坑先掘进的矿山法,地质情况恶劣区段则采用侧壁导坑法或周壁导坑法施工。平行导坑和超前导坑一般采用全断面开挖,视地质情况也采用小断面分部开挖。隧道拱部混凝土衬砌用混凝土泵灌筑,平行导坑和超前导坑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 青函隧道早在1946年开始进行海峡两侧的地质调查,1964年提出设计并在北海道一端着手开挖斜井,本州一端的斜井也于1966年动工。1967年和1970年两端斜井开挖到底以后,先后相向开挖超前导坑。平行导坑分别于1968年(北海道端)和1970年(本州端)开始开挖。正洞于1971年11月开工,因平行导坑南北两端发生大量涌水事故和其他困难而未能按原计划时间竣工。1979年和1981年北海道和本州两端陆上部分的隧道先后贯通。1983年1月超前导坑贯通,1985年3月10日正洞凿通。从着手开挖斜井算起,历时已近21年之久。预期1987年度内全部竣工(图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