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北窑洞 |
释义 | § 简介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名录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山大沟深,万壑纵横。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 中国人向来把新郎、新娘结婚后第一晚的同居叫“入洞房”,并且将人生最幸福的事也概括为“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的佳话。这充分说明了陕北窑洞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陕北是人文初祖的发祥地,轩辕黄帝的陵寝在黄陵县,黄帝时期,人类就是穴居的。陕北窑洞的历史与人类文明是与生俱来的,那是彪炳千秋的产物。 《易·系辞传》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说明窑洞从原始穴居发展而来,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积淀。陕北曾称“鬼方”,是取其“荒凉落寞、绝少人烟”之义,就与这里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戚戚相关。而陕北又称“土方”,也是与他们得以生存居住土穴息息相关。土方意即“住在土穴土窑中的人”,而陕北恰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所有者,黄土也。先民们取“土方”为方国之名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窑与土有关,与黄有关。黄土是窑洞的物质基础。在陕北,与“黄”联系的有黄土、黄河、黄帝。黄帝与黄土高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司马迁称他有“土德之瑞”,故称黄帝。联系到五行,中央为止,只能说明黄土在居住中的伟大贡献,因而衍出土和黄在方位文化和色彩文化中的信仰来。陕北窑洞主要是适应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特色建筑。窑洞选择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选择了人,人也选择了窑洞。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辩证法则,似乎隐藏着不可言破的玄机。在我国先秦历史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建筑居住形式的就是窑洞居室。徐仲舒先生在其《黄河流域穴居考》中指出:“陶与窑洞,古谓陶今谓窑,穴是窑洞,复是半穴居”。所以“陶复陶穴”标示的是以“减法”营造的现代土窑的出现。“陶”通“掏”,因掘而成洞,故又通“窑”。“陶”“窑”皆从“缶”,即今之窑洞。“复”更明确了是从山坡往里掏成的窑洞,有人说,“复”还表示双室连成的“吕”字型窑洞,即今之套间。这更合于焦循《孟子正义》中所解“营窑当是相连窟穴”之说。由此可见,窑洞是古代先民最早的居住形式。而且“吕”字布局早在父系氏族后期的尧时就出现了。 . 窑洞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俗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主要类型。土窑是陕北窑洞的原始形态,冬暖夏凉和省料省钱的特点符合了贫苦陕北人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石窑已逐步取代了土窑,这些被称为“百年老窑”的历史陈迹诉说了曾经的艰难与辛酸。延安,是新中国的摇篮,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里,党中央曾经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延安的土窑洞成了中国革命的总后方和指挥中心,经历了十三个春秋,革命由延安走向全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一个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窑洞。陕北窑洞是历史的见证。石窑的精华集中于姜氏窑洞庄园,它磅礴大气,建筑设计巧妙,施工严密,布局合理,成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砖窑适合于煤炭富足而石料缺乏的地方,但其使用寿命相比石窑要逊色许多。而薄壳窑则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 陕北人在不断改变着窑洞,窑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陕北人,陕北人离不开窑洞,窑洞也离不开陕北人,在这块贫瘠土地上生活着的陕北人,在窑洞的废兴变化中创造了具有陕北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陕北文化有黄土的深厚,也有大漠的宽广,还有黄河的奔腾,更有长城的威严。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黄土高原上星罗棋布的窑洞,似满天星斗点缀在沟、梁、塬、峁之间,是陕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利用改造黄土的智慧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土窑洞大量废弃,接口窑开始“退役”,石窑、砖窑随之兴旺甚而高楼大厦争比高低。这说明陕北的窑洞建筑艺术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它一直是黄土高原人最佳的居住选择。“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这是世界建筑界对中国窑洞的赞誉。 § 历史渊源 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明末清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人类自结束筑巢而栖的高空生活后,择洞而居成为繁衍生息的最佳途径。洞穴定居标志着人类利用大自然跨入了新的纪元。陕北窑洞则是人类定居方式的活化石。穴居和窑洞有直接联系。天然洞穴不必营造,是猿人本能的栖居之所。因为人类祖先在掌握能够凿穴的石器工具后,受到这种空间的启发才发展到人工穴居阶段。人类祖先住天然洞穴的历史比住窑洞的历史要长得多。窑洞这种人类居住形式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证实在从母权走向父权的整个过程中,恩格斯关于“最激烈的革命”和“英雄时代”的论断对居住的穴居文明的伟大贡献,从而展现窑洞的历史渊源。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经原始穴居——人工穴居、半穴居——窑洞民居的各个发展阶段,直到今天。 (一)原始穴居 . 上古人类的居住,抵御风寒雨雪,保护群落生民不受野兽毒虫侵害,防洪、防湿、防潮、防瘴气是其初衷,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穴居大约始于5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是人类发展史上之一大飞跃。会用火,且会把火种保存起来,也才有可能在天然岩洞中定居下来。这“天然的石洞”即是原始初民最早的也是本能的居住选择,仍为“仿兽穴居”。而利用工具凿洞,则是在旧石器时代以后的事了。米脂县山中有一尖形黄土锥,锥底有一洞,名为“貂蝉洞”,说貂蝉为贫家女,幼时即住在这个洞里。以此命名,是相传吕布为绥德县人,貂蝉相应的就成了米脂人,民间不是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说法么?这“貂蝉洞”或为天然的水潼洞,或为人工所掘,不是“仿兽穴居”即为极原始的人工穴居。此洞至今仍为牧羊人和田野劳作者避雨的所在, 192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现了更新世中期,属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七十万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定名为“北京人”。北京人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类的形态,已经把天然岩洞作为定居之所。龙骨山的顶部洞穴里,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的人类头骨,定名为“山顶洞人”。标示的正是这种原始初民本能的穴居选择。199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郑州荣阳催庙乡王宗店村北的半坡上发现一面积达600平方米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穴居遗址,出土旧石器约两万件,古脊椎动物化石约两万件,用火遗址17处,其中一处灰烬厚达3.5米,号称“中国第二洞”。这对穴居是最好的证明。 这一切足以说明窑洞民居的历史渊源和黄土高原有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 (二)人工穴居、半穴居 黄土高原既与人类伴生同长,那么,恰在一百万年前,黄土高原的黄土已堆积到相当的厚度,只有裸露的基岩部分有岩洞可供居住,但数量很少。人工穴居大约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人的智力和生产力已经达到利用大型的尖状石器挖掘黄土洞穴的水平。考古学家在蓝田公主岭附近的平梁就发现了一件利用整块石英岩烁石制成的长17厘米,宽9厘米的三棱大尖状器。特别提及的是,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黄龙县发现的“黄龙人”头盖骨以及与此相连带的新石器时代黄龙石斧。“黄龙人”头盖骨在黄龙县有两次发现:1957年在杨家坟山的午城黄二亡和离磺土之间的层面上发现了距今3万至5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21世纪伊始,该县又发现了一具更完整的仍为距今3万至5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经中国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均属于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的一种类型,定名为“黄龙人”。“黄龙人”头盖骨的发现,对于研究亚洲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了我国人类史上的空白。而恰恰又在黄龙县的米粮村又于最近发现了新石器时期距今6000年以上的一件特大石斧。石斧长46米,刃宽24厘米,厚9厘米,重10千克,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大石斧。“黄龙人”和石斧的发现,说明了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早在3万年前,原始智人已经在黄土腹地的陕北生生息了;二是头盖骨又恰恰发现在古黄土即午城黄土和老黄土即离磺土之间的层面上,而这个层面又是掘穴为居的理想土层,这说明“智人”已达到了选择土质的智慧水平;三是说明“智人”的后裔繁衍到6000年前,已经能够打磨如此硕大而精美的生产工具了。推测远古人类很可能就是利用这样的石质尖状器和硕大石斧开挖洞穴的。距今七八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发现了多处人类用以居住和藏物的圆形,椭圆形窑穴和筒形半穴居。 .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半穴居的居住阶段。人工土穴有和穴居土穴时期一样的圆形者,亦有发展成为椭圆形、方形、长方形者。 (三)窑洞的出现 土穴窑洞式建筑居住形式最早发生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两岸的黄土高原上。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文化为标志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期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和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为标志的父系氏族社会的新石器晚期,黄土高原窑洞不单成为这两种文化的内容,而且发育得相当成熟——“吕”字形窑洞居室已经出现。黄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圆形的半地穴式。而在陕北,发掘出的穴居遗址已发展到具有内外两室的“套间”性质,呈“吕”字形,石板铺地,料礓石粉抹墙,还建有我国最早的壁炉。在山西省石楼岔沟有仰韶文化穴居遗存,平面呈方圆形,中央有灶,入口处小,已有了门的雏形。内蒙古凉城园子沟发现了龙山文化早期穴居聚落遗址,其中横穴28座,3间为一组,已呈“一明一暗”的“套间”雏形。新石器时代正是恩格斯所说的从母权走向父权,是“人类所经历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是“一切文化民族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此也正是以陕北轩辕黄帝陵为标志的传说中的炎黄时代。在这无比伟大的“英雄时代”,其“最激烈的革命”表现在中华民族居住方面的穴居文明的突飞猛进,也就不足为怪了。先民们就这样经历了从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最后酿成了土窑洞的出现。 § 基本内容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人们对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来看的形象比喻。作为地下空间生土建筑类型的窑洞,有别于一般的以建筑材料搭造围合的有体量的空间,在建筑构图上遵循“减法法则”。因此,其建筑艺术特征所体现的建筑形象与一般建筑大异其趣。它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窑居者和民间工匠的审美追求。诚然,也因为窑洞又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所以自原始先民们掘穴为居始迄于今,均由工匠在营造实践中传承,无论从民间科技、操作技艺上讲,或者从装饰艺术上讲,都明显地体现出中下层文化和民间造型艺术的美学理想。窑洞建筑又是一个系列组合,单体窑洞除了贫民窟,已少有存在,它的载体是或二或三或五甚至更多的横向组合。这种组合的载体是院落,院落的载体是村落,村落的载体是或山、或川、或原的黄土大自然。所以这种建筑造型艺术特色从宏观的窑洞聚落的整合美到微观细部的装饰美,无不打上“窑”字号的印记。 . 窑洞村落的“田园风光”情趣,还在于在苍凉和壮阔的背景中装点江山,化呆板单调为神奇。窑洞聚落的布局艺术根据其背景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黄土沟壑梁峁区靠崖窑洞建筑群落(村落)以峰回路转、渐次变化的美感受于人。或以院落为单元,或以成排连成线,沿地形变化,随山顺势,成群、成堆、成线地镶嵌于山间,构图上形成台阶型空间,给人以雄浑的壮美感受。清末在山西传教的英国人爱德华兹在其所著《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山西传教士》一书中,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这样描写他所看到的山西窑洞村落:“许多村庄是由在特殊的黄土层中挖的窑洞组成的。窑洞的前脸用砖或石头砌上门窗。窑洞的位置很好——在倾斜的小山边——一层一层地向上排列,在每一层窑洞前有一条很窄的小路。这些住房冬暖夏凉。”以一个外域人的眼光,由衷地赞叹阶梯式土窑洞的“位置很好”,实际上是在肯定融入人文景观的土窑聚落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关系,有生态环境的认识意义。而民国本《宜川县志》甚至说因为抗战的原因,邑东兴集镇“就沟崖为窑,沟之双方,均倚坡重叠窑孔三四层。入夜,各窑灯火齐明,远望之如西式楼房,一时人皆比之为上海四马路云。”则把种阶梯式窑洞的防空功能和夜景的主观层次感受美写得淋漓尽致。类似这种外国传教士眼中所见到的山西阶梯式窑洞和《宜川县志中所描述的兴集镇靠崖式窑洞群在20世纪后半叶有了更大的发展。米脂中学窑洞群、榆林行署旧址窑洞群、榆林农校旧址窑洞群以及新建的延长县岔口乡光华中学窑洞群、延安新建的窑洞宾馆和延安桥沟窑洞住宅群等,都是这种多孔、多排的靠山式石拱或砖拱窑洞。以此形成的上下立体、左右呈线型的聚落,白日或衬托于黄土之上,或掩映于树丛之中;入夜则各窑灯火齐明,确有“遥望之如西式楼房”的感觉,延安大学窑洞群竟达324孔之多,成为世界多孔,窑洞群之最,蔚为壮观。 米脂杨家沟骥村古寨窑洞群坐落在主沟环抱的峁上,钻过刻有“骥村”和“扶风寨”石匾塞门涵道,经过曲折陡峭的蹬道和泉井窑洞,再分南北两路步入各宅院,最后爬一个陡坡才到峁顶的祠堂。从峁顶俯视,各个堂号院落尽收眼底。其理水、削崖和巧妙地运用高低错落的地貌,争得良好窑洞庄园的方位等方面,都处理得非常自然和谐。而运用对称轴线和主景轴线的转换推移使古典园林理论中的“步异景移”、“峰回路转”的构图手法运用得非常出色。 . 多数情况下,梁峁沟壑区窑洞多据山峁沟谷的凹凸褶皱走向,避开洪水、泥石流、塌方、斜溜之害,巧据汲水、耕地方便地段,顺势杂陈于梁峁沟谷间,形成不规则的构图。一座座院落随山就势,妙据沟谷,偎依于黄土的怀抱中。村道蜿蜒上下,交通四邻,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随着阳光的移动,山景树色,晨昏变幻,颇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妙。大自然稀释了人口消解了拥挤和喧闹;窑洞又赋予山体以人的生命的活跃,其一派田园风光景象,俨然神笔绘就的水墨画,给人一种疏离的静谧美。 原面上形成两种村落。地面覆土窑洞院落左右并联形成条状“环原”,增建中,又由“环原”前后串成棋盘方阵。这种构图以“方正”为理想“风水”,“中规中矩”的稳定是其审美追求。下沉式窑洞四合院村落,在建筑构图上是潜掩式空间,形成深藏不露的地下人居环境。从地景“风水”观念上看,讲究院中栽植泡桐树,泡桐亦称“白桐”,玄参科落叶乔木。由于木质轻软,富有弹性,防潮、防翘性能好,是上好的乐器、箱柜、木屐、救生器械的材料;又由于为喜光的速生树种,是理想的经济用材树,故有“家有十亩桐,辈辈不受穷”的俗语;还由于树干笔直高伟,叶片宽大,遮阴效果好而成为行道树和庭园树。泡桐虽然与梧桐分属两科,但由于均冠以“桐”,民间视之为“梧桐”,“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在传统观念中,视之为最吉利的庭园树。而恰好泡桐生长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一带,所以下沉式四合院中多有栽植。不出三五年,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梢,恰似一柄硕大的伞罩住庭院,形成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几疑另有天地,非人间矣”的平地“洞府”境界。窑洞建筑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侯继尧教授翔实地描绘了山西平陆槐下下沉式窑洞聚落外观的这种壮观景致。 毛乌素沙漠南沿的草滩地区人口稀少,又由于避开沙丘,便于就滩种植、放牧,几里路才有一户人家。其束条拱屋顶柳荒滩中难得的点缀。窑洞院落的组合形式多样。除了单一的单排院落外,还有三合院、独立式四合院、下沉式天井四合院落型制,自然也就以其异彩纷呈显示出造型艺术的丰富多彩。 普通的农家院以其综合的实用功能布局。除了主客居室和厨房之外,院落中不可或缺的是碾、磨、畜圈、猪圈、鸡窝等,农具、挽具亦各有所归。夏秋季节,收获的农作物堆满庭院,实用中透出土香,真实中蕴涵了观赏价值,信是一幅农家乐图。枣树以其适宜黄土高原栽植并以“早子”谐音寓吉利,多植于庭院。冬日落叶的瘦枝硬节颇能象征北方人耿直、淳厚的性格,春日的枣花是上好的蜜源,秋日红枣挂满枝头,点缀的是庭院,丰收的是营养丰富的果实。桃杏、李树有栽植;深秋初冬,雾霜挂满枝头,形成雪松的奇观。大户人家的窑洞四合院以宏阔齐全取胜。“明五暗四六厢窑”的主庭布局,以大门——月洞门——垂花门——正厅中窑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展开,符合中华民族对称美的欣赏习惯。而多重四合院组合又以层层抬升,反复封闭又打开的构图手法,给人以渐次移步,渐次豁然开朗的感受。 . 窑洞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在“中矩”(即方型院落)的背景下以弧形的拱壳“中规”造型,均衡统一,比例适度,以富有韵律感而形成观赏序列。无论从室内的窑顶或室外的拱头线来看,无不以“圆美”架构之。如此,“中规”与“中矩”相济,不但使聚落富有变化,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天圆地方”对大自然的认识观念。所以,从单个的窑洞看,弧形曲线成为审美的主体。这种审美效果白昼是一种景象,入夜又别有洞天。入夜,窑洞内通明的灯火透过门窗,柔和的乳白色和橘黄色光线充盈满拱大窗,弧形拱头线和如意格、冰裂格、金钱格、双喜格等窗棂纹样清晰可辨,别是一样风景。这种刚柔相济的窑脸造型,除了拱窑之外,在其他任何建筑中是看不到的。但窑洞之美,还不限于传统装饰的一端,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新的变化。米脂县杨家沟马祝平亲自设计和建造的马家新院即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留日学生马祝平主持的中西合璧的马家新院,院墙为堆垛式寨墙,上有女儿墙和炮眼,具有攻防功能。该院于1929年动工兴建:原设计为中西合璧的二层窑洞楼,只修好一层的11孔,于1939年未竣而停。马祝平,同济大学工科毕业,后留日专攻土木工程,游学归来,以陕北窑洞造型为基础,吸收西式建筑的外形特点而成此居。主体建筑为一线起11孔石拱窑,窑脸并未在一个水平的立面上。正中3孔主窑突出,两侧各3孔又缩进,边侧各1孔又伸前,呈倒“山”字形,有出有收,一反呆板单调,显得生动活泼。窑脑飞檐高挑,搭檩飞椽举析,檐随窑转,细雕应龙祥云在伸缩转角处回环联结,更显腾飞气势,成为造势的佳作。主窑为西方哥特式窗洞,两侧又各有变化,显示出主人对地下空间建筑艺术与世界先进建筑风格的熟稔融合和独创精神。毛泽东居此曾对警卫员说:“马醒民(即马祝平)不仅懂建筑,还懂军事。”由此可见,窑洞民居在审美情趣上并不保守的吸纳精神。 窑洞的装饰以耕文化的古拙、淳朴为显著特点。窑面的装饰,以拱头线分隔为两部分。拱头线多做简单处理。石头做成的拱头线以石錾细纹显得稳固、大方;渭北下沉式土窑拱头线多以草泥抹面,做成单边或双边,有的做成狗牙状,配在圭角形或鸡心形的券口上,显得简朴别致。窑面多种多样,能工巧匠多在窗棂上下工夫,以如意、万字、工字、水纹为基本纹样,以求吉为指归,做出许多花样,一为透光需要,二为美化。拱头线以上的窑檐多以石料或木料作出石板挑檐、木瓦挑檐、带柱廊檐等多种窑檐式样。 窑洞的细部装饰,从立面到平面,从大门到室内,实际上是一种匠工艺术。石作、砖作、木作、纸作是主要的几个方面。石作和砖作从石狮、抱鼓石、石础、影壁,直到立面的拱头线、挑檐、女儿墙等,多精雕细刻成以福、禄、寿为题材的吉祥图案。木作则集中于门楼举架雕刻、窗棂纹样等方面。这里所说的纸作是以窗花、窑顶花、炕围画、吊帘、门神等可临时更换的装饰。每遇春节,红色的对联、窗花等点缀在青灰色的背景间,另是一番景致。 窑洞民居的色调也是构成窑洞与大自然和谐美的重要的一端。黄色和青灰色的窑洞的两种主色调。黄土本来是窑洞建筑的基本材料,是窑洞得以发生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长期以来形成的黄土造人的黄土崇拜观念是中华民族尚黄的思想基础。所以黄色是窑洞发居的主色调之一。在洛川原上,人们看到的一座座院落,包括院墙,窑洞帮墙、背墙、窑背脑在内、土窑不用说,泥窑也不用说,就是砖拱窑,也完全由黄土“包装”而成。其原因,当然首先是有就地取材之利,但同时也就形成了黄色为吉色的观念。这是一种类型。但窑洞从原始穴居的地下到地上,窑洞类型在发展,窑洞装饰追求更高层面上的美。由于经黄炼制的砖瓦和作为黄土高原有机组成部分的基岩为料的石块也是青灰色,所以聚落的主色调自然而然也就是青灰色的了。 . 青灰色给人以坚固、沉稳、大气的视觉感受,在黄土和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显得协调统一。山西省汾河流域晋中地区的平遥和灵石县静升镇王家大院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性窑洞聚落风格。这些砖拱窑洞在前立面以及整个聚落的装饰上以砖雕、木雕、石雕等“三雕”名闻天下,其精美无出其右者。其主色调均为青灰色。除了外部,即使在窑洞内部,其弧形拱顶是清一色毫不粉饰的清水对缝砖拱。有篇文章,对这种外部“精装”,内部却毫不粉饰、露出毛茬的“简装”作派颇有微辞。但这已成为一种定势,反映了中原文化在窑内墙面处理上的一种观念。自然,砖以“中矩”可保持壁面平整,也不失为一种省工、省料的做法。而在审美情趣上讲,正是为了也在内部保持青灰色的主色调,同时又以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和韵律感体现出一种美感情趣。 窑洞为人类的生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生态文明意义上讲,有其辉煌的过去,更有灿烂的未来。 陕北窑洞和黄土、黄河、黄帝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1963年3月,毛泽东在晋陕峡谷、黄河岸边的一个台地上写了《沁园春·雪》,其上阕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屯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而恰恰是时隔三个月,作为进入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位西方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于这年6月从西安出发,纵贯陕北黄土高原到达白于山区的保安县(今志丹县)后,在其名著《西行漫记》中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这片“古怪”的黄土高原的。 这一令人感叹的黄土地带,广及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四省的大部分地区,雨量充分的时候异常肥沃,因为这种黄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有几十英尺深的多孔表土层。地质学家认为,这种黄土是有机物质,是许多世纪以来被中亚、西亚的大风从蒙古、从西方吹过来的。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在另一处,他又写到这些“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 随着阳光的转移,这些山岳的角度陡峭的阴影和颜色起着奇异的变化,到黄昏时分,紫色的山巅连成一片壮丽的海洋、深色的天鹅绒般的褶层从上而下,好像满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及底的沟壑中。 两位名人对黄土高原的描述,前者状其博大、雄浑的冬景;而后者,不但以一个内行的见解在数种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诸说中认同了大多数认可的“风成堆积”说,更重要的是以一个西半球人的眼光从“少见多怪”中状其“疯神捏就”的神奇。他们以大手笔共同描摹了黄土高原苍凉的美——博大雄浑,奇形怪状。 女娲造人的神话 (一) 一是说女娲做人,世上才有了人:一是说做得多,任务重,援引绳为工具,提高效率,大量地造人;还说这做人的材料是土,但因为土质土色的不同,所做的人分出了贵贱,高贵的人是用黄土做成的,如此,就把黄土抬到了很高的地位。 (二) 有一天,女娲到河边去玩,坐在河边上用手去捏泥巴,首先她捏成圆的,然后又捏成长的,最后做成像她一样的人。当她将这个泥巴人塑好放在地上时,这个泥巴娃娃就走起路来。有一天,小娃娃正在玩时,忽然有一个小娃娃睡下去就死了。女娲就想到,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必会死光。女娲想了个办法,根据他们的愿望,将他们配成对,愿意去东边的就走东边,愿意去西边的就叫他们去西边。又过了不知多少年,这些人回来玩时,有的喊她“祖母”,有的喊她“奶奶”、“妈妈”。这时,各地到处都是人了。 (三) 传说很久很久的时候,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尘世上一个人也没有。女娲娘娘来到凡间,看见世上冷冷落落,就到河边,把黄土和成泥开始造人。她照着自己的样子,再用手一捏,鼻子耳朵长上啦,用指甲一划,眼窝有啦,指头一划,嘴也有啦,吹一口气,人就活啦,她捏呀捏呀,不知捏了多长时间,捏成了好多好多的泥人,都放在河边太阳坡晒着。忽然有一天,天空吼雷闪电,下起了飘泼大雨,女娲娘娘紧拾掇慢拾掇,还是有一些泥人儿没有拾到山洞里去,被雨淋得缺胳膊少腿,以后这些泥孩就成了世上的残疾人。还有一些人被雨冲到河里变成了鱼鳖海怪。 “天下黄河一壶收”的传说 壶口附近有“衣锦村”,说大禹是在这村里娶妻成家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村里有禹王庙,民间亲切地称其为“故夫庙”,是把大禹认亲为“姑夫”,以此寄托对大禹的亲昵和崇敬,而与此连带的是,禹因治水劳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天帝。天帝派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察看灾情,铁拐李见人间一片汪洋,便把宝葫芦朝黄河扔下去,黄水顿时收入葫芦中。葫芦和茶壶功能相类,也是“天下黄河一壶收”的一个说法。 黄帝与黄土高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司马迁称他有“土德之瑞”,故黄帝。联系到五行、中央为土,只能说明黄土在居住中的伟大贡献,因而衍出土和黄在方位文化和色彩文化中的信仰来。 陕北窑洞如同满天星星散落在黄土高原的沟梁峁壑之间,这些窑洞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俗影响,形成纷繁,千姿百态。但从建筑布局上可分为靠山式和沿沟式;从结构和建筑材料上可分为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主要类型。 . (一)建筑布局角度可分为:靠山式和沿沟式两种类型。 1、靠山式窑洞。它是在黄土坡上,依靠山崖,前面有一定的开阔地箍建窑洞。因为它要依山靠崖,必然要随等高线布置才更合理,窑洞常常呈现出曲线或折线排列分布。这种窑洞修建时省工省力,又节约土地,并有良好的采光优点,还取得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效果。当然它离公路有一定的坡度距离,对于人们出入上下搬运物品和饮水带来不便的缺点。 2、沿沟式窑洞。即窑洞修建在河道两旁,大多数在阳面。也是建筑学上讲的在冲沟两岸土坡和崖壁基岩上部的黄土层中开挖窑洞。它的优点是交通方便,饮水便利,可避风沙,本地人称为“水食相连”之地,缺点就是相对于靠山窑洞视野不开阔,战乱年代容易受到攻击。(二)从结构和材料上可分为土窑、接口窑、砖窑、石窑等基本类型。土坯窑是土窑的衍化,薄壳窑是砖窑的派生,砖石窑是两种建材的混合使用。 1、土窑。它是陕北窑洞的原始形态,保留古代穴居的习俗。挖土窑必须选择在向阳山崖上土质坚硬,土脉平行的原生胶土崖上挖掘,避免在直立、倾斜土脉和绵黄土地段开挖。因为,土硬则实,土软则虚,虚则易塌陷。通常,先剖开崖面,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形口子,挖进去一两米以后,便朝四面扩展,修成一个鸡蛋形的洞,再用宽镢刨光窑面,抹上粘泥,有时为固顶,窑顶间隔用柳椽支撑作箍。土窑洞一般深7-8米,宽3米左右,高3米多,最深者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小方窗,仅一平方米左右,光线甚暗;另一种是半圆木窗,约有3-4平方米,不仅光线较好,透气性也大大提高了。半圆形木窗的格局令人视觉舒展大方,而且有专家指出,这也是易经中“天圆地方”之说的体现,耐人寻味。土窑充分体现陕北窑洞冬暖夏凉和省钱省料修造容易的优点。过去对于贫苦的陕北人民挖一孔土窑是天大的福分了。土窑也有光线昏暗、采光不利、空气流通差,窗内墙壁难以粉刷,窑面子容易风化雨蚀,山崩土陷易坍塌的缺点。建国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土窑已基本废弃。现在看到农村里荒弃的窑洞大多是土窑,这些窑洞开挖百年以上或更为久远,所以也成为“百年老窑”,它们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先辈的艰难与往日的辛酸。 2、接口窑。即是在原土窑开扩窑口,按窑拱大小加砌一、二米进深石头或砖做窑面(基本在1.5—3米之间),新做圆窗木门。为加固内顶,用柳椽箍顶。然后用麦鱼细泥沫壁,土拱与石(砖)拱接口处抹平隐藏使其新旧两个部分浑然一体。接口窑是过去土窑基础上的进步,门窗变大后采光面积大,光线增强,既明亮又保温,窑面也坚固美观。现今,接口窑也大多数“退役”,成为陕北窑洞的历史遗迹。 3、砖窑。就是用砖和灰浆砌的拱式窑洞,结构及优点与石窑大同小异。在煤炭富足石料缺乏的地方,烧砖建窑当然方便。砖窑美观整齐,备料易施工速度快,但造价高。砖窑的缺点是保温性差,砖块年旧老化,窑洞使用寿命相对石窑要短。2001年7月子长县城遭遇洪水被侵后,砖窑大部分坍塌,材质缺陷暴露无遗。 . 4、石窑。就是用石块,灰沙垒砌的拱形窑洞。窑面石料按尺寸凿方凿弧,砌面讲究缝隙横平竖直,窑面整体平整,拱圈圆缓,合平规范标准。窑顶前加穿廊抱厦,顶戴花墙,尤显大方。窑口安装大门亮窗,窗棂图案有简有繁,花样多变,什么“朝阳四射式”、“蛇盘九蛋式”、“勾连万字式”、“十二莲灯式”,可由木匠巧妙设计。小窗加玻璃,也有整个门窗安装里外双层玻璃,即可增加室内明亮度,又可加强保温性,也很美观。新近出现用铝合金做门窗的新样式新变化,体现出新一代陕北人的富裕和思变的心里。窑内用白灰粉刷墙面,用磨光的石板砌锅台,围炕沿,显得结实美观。现今也出现许多用瓷砖铺地板、贴炕围和锅台的新鲜事物,陕北窑洞在原始与现代,实用与美观之间相互交叉,折射出陕北窑洞的无限魅力。箍建石窑在材料、资金、人员充足的情况下,三孔窑洞从建筑到入住最快两个月。因为修建石窑花钱比较多,大多数农民修建一院石窑少则二三年,多则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入住。这其中的根本是资金不足,只好积蓄一些钱完成一部分,直至全部完成。现在,陕北窑洞大多修建石窑,这也是改革开放农民逐渐富裕,手头有钱,做了过去陕北人想做但没有做的美梦。农村向着“三眼石洞出面面,砖砌围墙一圈圈,花果林木一片片,瓷砖炕围花边边”的方向发展。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唐乾陵——中国一些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这些都已是历史,但那种恢宏犷悍之气仍笼罩着黄土大地。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 陕北箍窑洞 陕北浑厚的黄土地上,丘陵沟壑密织如网,民居以窑洞居多。 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先民的穴居习俗在陕北落下深根。在一座座山坡前,剖崖凿洞,安上门窗,就成了一孔孔冬暖夏凉的窑。成为陕北人生生息息、悲喜共溶的家。 土窑洞修凿容易,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易碱化,窑面经风化雨蚀常常整块整块地剥落,如遇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之危总是毁灭性的。后来在土窑洞外接一圈砖石拱洞,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比过去的土窑洞美观了许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由掘土修造逐渐转为用砖石在平川箍建。砖石窑洞既秉承了土窑洞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陷,成为陕北人较为理想的住宅。直到如今,平房、楼房的大量兴建都无法替代陕北人属于自己的窑洞。 . 俗谚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的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石窑洞的修建通常以三孔窑洞或五孔窑洞为一组修建的较多,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洞一般深8—12米,宽高为3米左右。 选定窑址后,一般先劈山削坡,开出一片平地,作为工地和未来的庭院,随后依着山壁挖出四条深1.5米的巷道做地基,(注:以三孔窑为例)俗成窑腿子。一般中腿窄,边腿宽。然后用石头把地基砌起1.5米高的石头墙,也叫起腿子。接着用木椽搭建半圆的供形架子作窑坯子,在架子上放上麦杆、玉米杆等覆盖物,再抹上泥巴紧固,这道工序称为支穴。另一种则是在依靠山坡底,生挖出窑洞形状的土坯子,然后在土坯子上插石修建,这种工序称为“饱穴”。等到合龙口后,再慢慢挖出土坯子,称倒窑石旋,土挖尽新窑即成。接着在搭建好的坯子上插石头片子,即坂帮。这道工序又分几步,插上一米高这段叫头帮,以上称二帮,二帮、安口(即在窑洞弧顶砌石头),添叉(即在两个窑洞相接的倒三角地带添砌石头),套顶(即在三孔窑洞顶以上加盖的第一层石头),同时进行并完成。这时在石头插的窑坯上灌大量泥浆直至渗透不下后再垫上两米厚的土层,边填边夯,用石碾压平。最后搬掉木椽架子,石窑的雏形便显现。 合龙口一般在中窑举行,即在套顶时中窑窑顶留下一块石头的缺口,谓龙口。 要在合龙口石头旁挂一双红筷子,一管毛笔,一锭墨,一本黄历,还有主人准备一个装有五谷(即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糜子)的红布袋,以及五色布条、五彩丝线,这一切都有讲究,也就是祈求文星高照、家庭和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中窑两边贴红对联,旧时多写“合龙又遇黄道日,修建正逢紫微星”,“风抬头三星在户,合龙口五福临门”等;现在写“合龙正遇艳阳日,修建喜逢大有年”,“新窑新居新气象,好山好水好风光”等。在此之前,主人还要跪在中窑口前进行“祭土”,也叫“谢土”(即主人端着放有香、黄裱、酒壶、酒盅、米糕奠酒、献食叩头)。待时辰一到,匠人把准备好的物品放入合龙石下抹上水泥砌好。此时,鸣放鞭炮,也有吹奏唢呐助兴,匠人站在中窑顶上一边撒五谷杂粮、硬币、针包、糖、花生、馍等,一边口中唱着合龙口的歌词: 一合龙口再不开,四撒北方壬葵水, 家添人口外添财,五撒中方戊已土, . 窑里窑外喜气生,匠工无忌,主家无忌, 天神地仙降福来。天无忌,地无忌, 一撒东方甲乙木,姜太公在此, 二撒南方丙丁火,百无禁忌, 三撒西方庚辛金,大吉大利! 窑下的人群争着去捡拾,当地人称这为“撒福禄”。据说,抢到硬币的人将交上好运招财进宝,而捡到针包的人日后一定会成为绣花能手。仪式结束后主人宴请工匠和帮忙的亲戚朋友,酬谢他们的辛劳和庆贺窑洞主体的竣工。饭罢主人给匠工一块被面,其它小工亲朋给一件汗衫,线衣等纪念品。来客或送贺帐,或念祝词,或送喜钱。(合龙口仪式陕北基本以此为准,个别地方,在一些细小环节上略有不同)。 合过龙口,才做窑头(即窑洞顶部安挑柱、压水檐石板)垫脑畔、倒窑石旋土、裱窑掌、盘炕、做锅台、垫脚地、粉刷、安门窗。安门窗尤为重视,讲究“腰三漫四”,一般讲究当天作好的门窗当天安装可以,而做好的门窗当日不安装,如果再安则要另择良辰吉日。门窗安好后,主人贴红对联鸣炮祝贺,同时为感谢工匠给其一块被面或几十元钱作为心意。入住前,也有安土神的旧俗,即在窑前焚香燃纸,叩头致诚。意为祈求窑洞平安人畜太平。 主人乔迁居住新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前来祝贺,谓暖窑。暖窑多在晚上举行,但是下午二、三点开始先吃白面饸饹招待陆续前来的亲戚朋友和村里邻居。前来贺喜的人拿一瓶酒两盒烟,也有拿一块肉,称为添财。晚上八九点种,一阵鞭炮声后,大家在酒席上尽情的畅饮说笑,有的即兴唱起酒曲儿: 进了主人家, 把咱眼看花。 新门亮窗贴窗花, 窑洞四壁白灰刷。 亲朋好友乐哈哈, 叫老兄,你听话, 一年更比一年好, 光景日月人人夸。 真可谓酒暖人心,人暖家庭,欢歌笑语,热气腾腾,夜阑方散。 世事变迁,新旧更迭,陕北一茬又一茬的窑洞以其废兴,记录了陕北人生存发展的历史,更将陕北孕育的特有文化渗透在这无言的物证之中。漫长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华夏祖先最早的文化思维,炎黄部落的文明之光就在这里开启。窑洞保留的原始人类的生存方式延续下来,这是亘古如期的颖悟和灿烂。 . 窑洞中隐语着陕北苦焦悲的境遇,也体现了欢悦和高兴的气韵。宽厚深沉的黄土地上,纯朴勤劳的人民,正一如既往地在窑洞里品尝和体验着耕耘、收获、情感梦想和生命。 窑洞是陕北人民生存的一种方式,它风姿独特,泥土芳香,像一道坚硬的高墙,遮挡着每个人的庇佑;像一颗沉思的头脑,储存着每个人的梦幻;像一只大山的眼睛,张望着每个人的未来,像一本神奇的文书,记载着每个人的历程,陕北人民从古至今,世世代代在这里孕育了生命,孕育了爱情,又在这里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最后又从窑洞内离开人世,归入深沉的黄土之中。可见窑洞伴随着陕北人度过喜怒悲欢,生生息息的一生。 窑洞的地形基本是背风向阳,山近水依,出入方便,环境优雅的平展地方。另外还特别讲究“风水”,然而有好多地方出现了“风水石”、“风水树”,所以人们在造好的地址上,首先要请阴阳先生通过用摆罗盘(指南针)的方式来取方定位,一般窑洞的座字是八卦中的乾、艮、巽、坤四字,一般不能占子,午、卯、酉四字,即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个方向,因此方向位置“太硬”,只有庙宇、衙署才能在此修造,一般人家在此居住“服不住”因福薄运浅,强占会多灾多难,其它方位均可。但还讲究面向要宽敞平展;背山要雄厚博大;左右要环山围堵,以此为能藏福聚则,争运固气,家丁兴旺,另外还要辟离庙宇、坟墓、尖山、窄、弯、险崖深沟、左堵右塞、背山浅薄等,认为在此修造居住会后代不旺。财破福浅。有时间同一个地方有的阴阳看后能修造,而另一个阴阳看后又说风水不好,民间有“有三个阴阳也难盖个鸡窝”之谚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有的住宅建成以后,在大门外安一块“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俗称“镇宅石”意即避邪。 被称为“寒窑”的土窑 一是土窑作为窑洞的始祖,自“陶复陶穴”始,具有非常意义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二是土窑形象地称为“寒窑”与谦词中的“寒舍”一样,是极其大众化的经济实惠的居所,时至西部大开发的今天仍是如此;三是着眼于未来,土窑是深藏于黄土母体怀抱中的婴儿,它毕竟不是掩土建筑,在不占或少占耕地,防污染以及生态环境意义方面,前途更光明;四是土窑是斫崖为窑,以“减法”营造因其可塑性使窑的样式异彩纷呈,具有最大的涵盖。 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开心辞典”2001年16期中有这样一道题:仰韶文化遗址建筑类似于现代什么建筑形式?正确答案是“窑洞”。这说明窑洞已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对象,也说明穴居发展而来的土窑确实是窑洞的始祖。在京剧、秦腔、越剧等戏曲剧种中,以王宝钏和薛平贵悲欢离合的故事演绎出人“薛八出”系列折子戏,其主要场面就是围绕着王宝钏一住十八年的一窠黄土寒窑展开的。以致“寒窑”成为中国生土建筑黄土窑洞的形象代名词。“寒窑”确为我们祖先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栖身之所,也是至今各种类型而且十分考究的现代窑洞的母体。上世纪40年代初,三五九旅在定边县打盐时,就住过这种在长城上钻出的简陋的土窑洞。 土窑的载体是黄土,由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多样,所以土窑从石器时代的人工地穴或半地穴式朝下发展,完善为下沉式窑洞;朝上发展则脱离了半地穴式的窠臼,而为靠山式或沿沟式的土窑洞。这些土窑坐落在山涧的怀抱中,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早在明代,就有无名氏的《过河曲》描写过处于陕晋内蒙古三角地带的河曲县的窑洞风情: 山路崎岖沟涧多, 此心兢业畏蹉跎; 玉蹄铁勒高低步, 白雪黄沙上下坡; 土屋不闻鸡犬叫, 人家犹恐寇戎过。 这首诗非常生动形象地摹写了深卧于山涧的“土屋”(土窑洞)的环境。直至20世纪,民国《灵宝县志》还说灵宝县“山陬之内,某靠崖股者纯以土窑为居,至有数百年不知房屋为何境者。”亦即民谚所云:“穷汉家盖不起房,财东家打不成窑。”可是土窑普遍为贫寒之家赖以栖居的“寒窑”。直到1989年,志丹县农村窑洞居然有56640孔,其中砖窑10200孔,而土窑竟达46440孔之多,土窑是砖窑的4倍半。而延长县截止1985年共有土窑38399孔,石拱窑4066孔,房厦2398间。其中房厦仅占居民的5.8%,石拱窑占8.6%,而土窑竟占到85.6%,仅1978年这一年,就新建土窑8123孔。可见,在翻身解放几十年后的延长县,在20世纪80年代,土窑仍是庶民百姓的主要居住形式。 清康熙本《隰州志》备细记载了吕梁山区南端的靠崖式土窑: 民皆穿土为窑,工费既省,久者可支百年。有曲折而入如层楼复室者。每过一村,自远视之,短垣疏牖,高下数层,缝囊捆屡,历历可指。坡之高者,路峭而窄,老翁驱犊,少妇汲水,登降甚捷,殊不以为苦。平地亦多垒砖为窑。山木难购,且窑中夏凉冬暖也。 从窑洞的成本,依山随势的布局,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聚落形态,窑居者以苦为乐的情状,一直到冬暖夏凉的优越性,描摹了吕梁山区土窑聚落环境的原始古朴性,使人们好像在欣赏一幅水墨画。而更重要的是,古州在黄河秦晋峡谷东岸的紫荆山一带。此地正是地质工作者发现并以地名定名为“午城黄土”的地方。午城黄土地面的土窑洞已凭发育得如此成熟,说明了早在三百年前,人们对午城黄土与窑洞的紧密联系已经有了科技理性的认识。 (一)拐窑、暗窑和窨子 土窑还连带有两组特殊形式,那就是土窑附有大小不等,各式各样侧洞的带目式拐窑,和从窑掌纵深开掘形成的称之为带把的尾巴式的暗窑和窨子。 1、拐窑、耳窑、爽堂子拐窑的特点是从正窑两侧左右拓展而非纵深掘进,如此形成的拐窑,形式多样,功用不同。当然,也有从地面掘进。左右两侧形成一洞或几洞,供单孔土窑居住者分别放置粮食、农具和杂物。 还有一种是于正窑侧掘一个一门宽的过洞,进去再扩大为一孔小窑,这个小窑内盘一滴间炕,人们站在过洞处就得脱鞋上炕,或坐或卧,悉听尊便。这种窑被形象地称为“耳窑”或“爽堂子”民间戏之为“进门就脱鞋,脱鞋就上炕。” 而更普遍的是,工程不像前面所述的那么大,只在两侧崖壁凿成拱顶见方的壁龛,龛口加置小门框、小门扇,龛底铺以石板、砖块,使其光滑平整和隔潮,用以放置什物,俗称“崖门柜儿”。置于锅台侧上部或近旁者作碗柜,用以放置锅、碗、瓢、盆等灶具和调料;置于炕壁者为衣物柜和针线柜,大者可窖全家被褥;置于其他部位者为零碎柜,此柜囊括钉子、眼镜盒等一应小零碎,故称“零碎柜”。崖门柜儿实是贫寒之家利用壁体空间的办法。有些置不起箱柜的人家,其家当就全在这里了。好在黄土的可性天然地为其提供了方便。讲究的人家总是取适当的位置,以油漆调和颜色,把崖门柜儿精心装饰,无论从部位、色调看,均能与整个窑洞融为一体,这时的崖门柜儿不仅是盛物的龛儿,而且是对居室的点缀。这种壁龛在陇东陕北、晋西北尤多。 2、暗窑 与从主窑掘进的带耳式爽堂子相联系而又相左的是带把式或曰“尾巴式”土窑。这种连带关系形成的是指从主窑窑掌或大或小,或直或弯,或长或短,纵深掘进而形成的暗窑和窨子。名曰“暗窑”、“窨子”,一是土窑悉数依崖,窑后再无窗户可以透光通气,是实际上的“暗”;二是从其功能上讲主要用于“藏宝”、藏冰、藏酒醋,乱世时则用于藏畜家禽和主人躲避匪盗兵之用。 土窑所长者亦莫过于它极强的可塑性,处于中下层经济地位的农民犹如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黄土高坡上大显身手,把窑洞雕成自己需要的样子。暗窖就以这种可塑性及其特殊功能成为窑洞民居的主要“附件”。 暗窑口虽小,里边却够宽敞,摆着十几条大缸,大多放着小米、麦子、和黑豆,一两个放着贵重衣物和首饰银器。平常被净粮食的扇车掩护着,一到乱世便封了口,泥的和全窑到处一样基本看不出来。由此可见,它成为防火、防盗、防兵的最好“藏宝”之处,是巧妙的“坚壁清野”之法。 3、窨子 窑洞自穴居始,与人类共生、共存、共发展,自然较窨子要早。但窖子,作为暗窑的一种延伸和发展,起源亦早。至少在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就有了窨子作为窑洞的延伸和附属建筑。《诗经·豳风·七月》上就有咏窨的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之日“是周历的二月,但在夏历则为十二月,当时天气最冷的大寒前后。说此时凿下冰块放到地窖里,供消夏之用。”“阴”通“窨”,《说文解字》:“窨,地室也。”《七月》是周代豳地的民歌,而豳地处于子午岭南端,关中“北山”的泾河中游黄土腹地,至今下沉式窑洞仍为居民的居住形式之一,可见早在周代,窨子已与穴居有着必然的联系。《说文通训定声·专注》曰:“今俗以油酒等物埋藏地中曰窨。”可见其功用由藏冰扩而大之为藏油以及藏酒、藏醋,有了工业上的功能。酒之窨藏(现在统曰“窖藏“)由来已久,而山西老陈醋则必处于窨藏。远近闻名的洛川簸箕都是在地窖子里编成的。 . 窨子的形制很多,有的在室内,有的在室外,有的有后口,有的类地窖。一般用于藏家畜家禽者称为“马窨子”,较宽敞,大家畜可以回旋、饲养、拉撒。另一种是很长的暗道,且有沟可通,带有后出口的大窨子,遇紧急情况,人夫马匹可以藏于其中或从后洞逃逸。这种窨子多在山区或者原区临沟的地方。米脂县姜氏庄园西侧的碾房院一孔窑中即设有暗道直通后山,这是供全家人转移财产和人畜的。洛川县太月村窑窠有一窨子,从窑内侧斜刺里挖下去,隔一段设一“闪坑”并设吊板供人通过,如此逶迤朝东南直通叫作“窑窠沟”的呈90%的红崖中腰。出口下是悬崖,口侧有一羊肠小道,中间斩断五尺,设有吊板,这是后出路。这种窨子在洛川原上较为普通,多用于躲匪,在明代和清代掘成,而直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黄龙山土匪滋扰却派上了大用场。有550年历史的榆林梅花楼窑洞楼房,据说供洞地下有一窨子名曰朱砂洞,直通数里之外的红石峡,是供往长城线上转运兵马而用的。但究竟无人探究虚实。果如是,则窨子不仅仅是防御性的,而且具有攻战的功能了。 (二)窑洞的内部格局 窑洞的内部设施及布居,最能体现其实用功能和以火为中心构筑的原始形态者,莫过于灶、炕和烟道系统。 黄土高原窑洞区的灶、炕、烟道大体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窗炕前出烟系统,一是掌炕后出烟系统,“锅台挨炕,烟洞朝上”成为民间口头禅。 (1)灶 灶是全家人熟食之所系,窑洞的灶是由古代火塘演变而来的,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区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灶,黄龙县出土的西汉陶灶长21.5厘米,高10厘米,前宽20厘米,前下方有4厘米×4厘米灶门,各部位还有许多纹饰。从灶面上呈品字型分布三口锅的布局来看,早在西汉中期,陶灶功能已很完备,煮饭、烧水、炒菜已有了明显的分工,绥德县四十里铺出土的汉墓陶灶,呈半圆形灶体,有三釜穴,灶台上周圈排列有勺、铲、钩、刀、刷等灶具10种,绥德县延家岔出土的汉墓石灶,灶体为半圆形,正侧面有进火口,后有出烟孔,灶面刻大、中、小三个安锅坑,右侧排列有勺、钩、叉、刷等灶具,这种石质锅台和灶面三锅型制一直沿用至今。 窑洞区灶台的制作多种多样,一种是黄土夯打捶成锅台,然后镟大小锅口,灶坑和灶门,安上炉齿;另一种是砖石砌成,由石匠事先錾就寸许厚的石板砌成灶面。另外还有水泥锅台、砖镶面锅台等。 灶的种类有鼓风灶。灶、炕、烟道三位一体,但在燃火方面也分成两种灶型:函(或称“风箱”、风柜”)鼓风灶;利用室内外温差热气流上升原理抽风的吸灶。 吸灶:掌炕和后出烟系统大部分是“吸灶”。即灶、炕和烟道利用热气上长的原理,形成一个气流循环系统。 投灶儿:窑洞民居还有鲜为人知的一个普通的特殊装置—投灶儿,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曾展示过这样一个镜头:窑洞中炕的一角“狗窝”位置的墙面上,揭起一块五寸见方小巧的石板,即现出一个黑洞,这就是“投灶儿”俗谚“投灶不是灶,顺烟离不了”可见投灶儿是窑洞民居中“顺烟”不可缺少的地方风物。 套灶镬:灶镬(huo)即灶,称“灶镬”,是因为镬即锅,是与灶台相连的统一体,所以寻常所言之“灶镬”即这样写,而不能写成“灶火”,因为“灶火”是专指灶膛里的火燃烧的情状。套灶镬有几个特异之处:材料以上好的黄土和成泥,加入头发或纸筋或盐水,是为了加固灶壁而不致裂开以延长寿命,套灶火的人是专司烧火做饭的妇女,男人不必插手,特别讲究忌“土旺”,“土旺”禁土,不能动泥活,这充分说明人们对黄土和灶神信仰的重视。. (2)炕 北山,生的强 不盖好被子光烧炕 一面烙,三面晾 烙的忒了转上个向。 这是渭水和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睡床人对其北侧窑洞居民区睡炕人的不无善意的奚落和戏谑,但却也形象地描绘了旧时睡炕人没有被子盖的尴尬和无奈,以炕取暖的生存手段。炕在北方各地均有,不独窑洞区为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充分说明了长达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时期炕给住窑洞的农民带来了天伦之乐。 盘炕就是造炕、打炕。炕按大小和方位,有占窑洞一角而较小的棋盘炕,也有从窑窗至窑掌的顺山炕,但顺山炕是为了多住人,常供旅店、学生宿舍、兵营用。如盘掌炕,则窑多宽,炕多宽。但炕之长短却有讲究:“炕不离七(妻),门(大门门高)不离八。”也就是说炕长必为5尺7寸,与目下的床长2米相较,短10厘米左右,却足够睡人之体量,这讲究是为求吉利,一则“七”谐音为“妻”,而夫妻之礼是“上炕是夫妻,下炕是君子”,兆示炕上“饮食男女”做爱和合,孕育成功;二则“七”为奇数,为增长的数,寓子孙满炕,香火有人继承,故以“七”为吉,有些地方在炕面上留个“炕缝”。炕缝实际上是做成石榴状凹窝,说不留炕缝则媳妇不生孩子,亦出于石榴多子的文化寓义,炕分为:石板炕,草泥捶炕。 炕围画:炕围画又称“炕围子”,“炕围花”。一般在炕围子高约80厘米,最高超过1米,因为太高了不好看,炕围画种类繁多,人物仕女,山水田园,花卉虫鱼,戏曲故事均可入画。 (3)烟洞 . 烟洞即古云之“突”土建筑学上称“烟道”。烟洞又称“烟囱”。“囱”又是古代“窗”的意思。从“囱”的字可以看出,原始人的火塘时代并没有正式的排烟系统,而是火塘的烟随便从门窗逸出的形态。 “绝活”土法钻烟洞。烟道的砌造也分两种:无论是砖拱、石拱、泥墼拱,均由匠工在窑之后侧距掌1米左右的窑腿上预留,直至顶端,并高出顶端1米以上,这是通常的做法,但对土窑来说,却不是这样,由于地形地势的关系,只能采取钻土的办法。其工艺流程是:土窑打就之后,于窑掌左近或右近窑腿上掘一高2米。宽能窑人的龛,然后绑缚钻具,钻具是90°的曲尺形。一块宽约20厘米,长约1米的厚木板作为撬板,撬板的一头缚一相对活动的竖竿,顶端套上掘进的铧头或矛头,有的则用四只镰头或镢头呈十字形缚定,置一木墩于洞底,撬板搭在上面,竿头朝上,对准窑洞的位置。操作者反复压动木板的这一头,利用杠杆作用,镰刀或铧头一伸一缩地朝上戳。一竿尽,再续一竿。农家没有精确的测量仪器,所以烟洞的高度也没有精确的数,直到戳透为止,钻烟洞必须有极精湛的技艺,经验丰富者,不论窑背覆土多厚,续了几根竿子,凭其娴熟的技艺,必然是笔直的,不差毫厘,被誉为“绝活” (三)厨屋在窑洞组合中的权威地位 以家庭为单元的窑洞组合,无论贫富,无论几孔窑洞,必有一孔称为“厨屋”。这是高原窑洞民居区的叫法,别的地方则称为“堂屋”。厨屋是集居住、做饭、吃饭、会客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而且是全家运筹的中心。这孔窑被称为“屋儿”,其他窑则被称为“窑儿”,厨屋有锅有灶,全家的饭都在这里做熟,其他“窑儿”则没有;厨屋有大炕,必是长辈的起居之所,也是吃饭的地方,还用来招待客人;全家的家当也集中在厨屋,综合功能和尊崇地位远在其他窑洞之上,集中反映了新石器时代集居住、饮食于一室,以灶(火塘)为中心的特点,是这种文化的遗存。 但一家几代人窑洞居室并不限于一孔,而是多孔组合,这种组合有各窑自开一门者,也有内部连通一明两暗火一明一暗者。这样,子代夫妇按兄左弟右的原则各住一孔。窑洞内亦各有炕,但只有生火的炉台而没有灶台。所心只具有被称为“窑儿”的地位。不论是几世同堂,堂屋(厨屋)只有一个,必为上辈居住,而且灶神也只有一尊,且在此屋。这就永远奠定了厨屋在家庭中的地位。 (四)窗棂纹样 窗之为窗,其功能是分隔内外,有闭藏作用,但它非墙之隔绝,而且有通风透光的作用;又之,由于它处于窑脸的最体面的位置,故又极重视其美化作用。 窑洞由木结构的窗棂组成。陕北和晋西北窑洞的满拱大窗最讲究装饰。窗棂纹样有口田格、工字格、万字格、双喜格、红灯格、蛇抱蛋格、云纹格、枪头梅花格、混交格、时兴格。而且窗格内部贴有窗花。 (五)窑洞院落 住宅在聚落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住宅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位置和空间上的组合关系,院落主要是由院墙、庭院和院门决定的。 (1)院墙 墙是房屋或庭院周围的障壁,古时称墙,也称“墉”和“垣”。“墉”特指高墙,“垣”特指矮墙,但亦泛指一般的墙。墙在我国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追溯到上古时代。记述上字尧舜,下至东周历史的《尚书》中就多有记载,《诗经·郑风·将仲子》中也有“无逾我墙”句。而《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中的“峻宇雕墙”句则更说明早在夏朝,但有成熟的墙,而且已经会在墙上彩饰美化了。 院落的边界是院墙。院墙从材料上分,有版筑土墙,胡墼墙、砖墙、石墙和栅栏墙;而窑洞民居的模式又是前庭后窑,这样从方位和功能上分,又有前墙(门墙)、背墙(后墙)和界墙(左、右墙)。 砖石墙和胡墼墙:这是一种砌墙。以砖、石和胡墼(土坯)为料,以石灰、水泥或黄泥为黏合剂砌就。以土坯为料,则墙头多做成两面流水的墙檐,以免雨水冲刷。砖墙以砖为料,因砖材规格一致,一般基部厚24厘米,简称“二四墙”,为了省料,中部和上部可减为“一一五墙”(墙厚11.5厘米)或做成花墙。石墙多以大块石头砌就,石面或錾成斜条纹,或略加斫削,砌成之石墙以粗糙的毛茬显得古朴、稳厚,妙趣天成,和青岛八大关别墅的石墙相类,但石墙中还有另一类,就是不用灰、泥黏合、干脆以片石平垒或竖插,这种墙以其原始性和粗糙性而成石墙的一大景观。 栅栏墙:即篱笆墙,但有别于地南方的竹篱,而为北方的木栅栏。 夯土版筑墙:夯土版筑土墙是利用黄土的直立、黏合性能好的特性,而成为黄土高原建筑用料上一大奇观。其就地取材,省工省料,而又以博大得厚的黄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完全可以称之为“绿色工程”。 (2)庭院 窑洞院落型制与主窑孔数的多寡,与窑洞材料的文化传承惯例有关系。有院落型制复杂多样,仅说以下几种: 深型庭院:这种以渭北原区的砖拱窑区为多。庭院呈狭长形状,如两胁再盖一面流水的“胁厦”,则院子所剩无几,正如黎锦熙总篡的《洛川县志》所言,“院均至狭,主房与厢房之间风叉尤狭,故开角均在五度以下,而日光之入射角亦均在二八度以下,因之室内均甚黑暗,此则乡村住室之最大缺点也”。这种庭院是承袭了古代中原农业文化土木建筑在“风水”观念上忌讳“横撑”(即横长)的特色,具有封闭性。同时主窑两孔为双数,虽为宅主所忌,但受到财力和分家再分割的制约,多呈此型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为三孔一院。下沉式天井四合院!这种院落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如为9米×9米时,前后左右共掘八孔土窑,类似八卦,所以又叫“八卦庄”,如为9米×6米,掘6孔,朝向好的一面为主窑,兄弟分家,则以土墙分隔,按兄左弟右的规矩分成两院,而又共同利用一大门坡道;如人口增长而又有条件,则不必分隔,而于左右毗邻处再掘一院,中间以一土洞相连,兄弟各居一院以避纠纷,而又于危急时刻互相支援。宽型庭院:这是高原丘陵沟壑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庭院制式。虽然不是四合院,但与南部的狭长庭院正好相反,以宽展取胜。院落或一家,或数家,窑洞一字儿排开,有院墙者,多为石砌墙或木栅墙,墙高不及窑高的一半,有的意无院墙或大门,面向开阔,敞亮异常,据民国十八年本《横山志·风谷志·住居》载:“院墙喜宽厂(敞)、甚至一宅占地十亩以上”。这种宽敞的院落只有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才能见到。院中或设畜棚、猪圈、鸡窝,犬吠鸡鸣,人欢马叫;或堆放收获的农作物,有枣树掩映其间,不啻是一幅农家乐园。 独立式窑洞四合院:这正是丘陵沟壑区一种标准的庭院制式。不论这户人家有多少院,以正庭(主院)为基准,讲究“明五暗四六厢窑”。“明五”是指主窑为五孔“暗四”是指主窑两头再后退两米各有两孔窑洞形成小院落而又以门与主院相通。“六厢窑”是正庭左右与主窑是90°各有三孔厢窑,合起来是十五孔。无论是分是合,均取单数。说法是,单数是增长的数字,希冀人口增加,财产增值,达到“人财两旺”。古葭州则叫“明五暗二踅三孔”,这里的“暗二”和“踅三孔”则指单边,合起来还是“明五暗四踅六孔”的意思,即使没有暗院和厢窑,主窑也必须保证是三、五、七……的单数。 米脂县高庙山常遇春二十世孙常维兴窑洞四合院即按“明五暗四六厢窑”十五孔窑构成主庭,前庭亦设计精巧。院落宏阔、敞亮、紧凑而大气,米脂县杨家沟马宅、刘家峁姜宅、高庙山常宅遥相呼应,构成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四合院的泱泱大观。 §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住了十三年。陕北的窑洞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摇篮。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够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同志在枣园革命旧址居住期间,写下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组织起来》、《两三年内完成学习经济工作》、《学习和时局》、《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许多指导中国革命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在此期间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1943年,在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中,枣园举行军民纺线比赛,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被评为“纺线能手”。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同年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了严重损坏。1953年后,人民政府已陆续依照原貌维修,枣园成为一个园林式的革命旧址。2008年,中国奥运会“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圣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枣园已成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陕北窑洞,四壁黄土,一盏油灯。一代一代人的延续、传承。对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 传承谱系 1、榆林市米脂县刘家峁姜氏庄园(石块窑)传承谱系: ①第四代传人 姜纯哲,男,生于1950年9月5日,高中,现住米脂县城东15公里刘家峁村姜氏庄园,是姜氏庄园的嫡传子孙。2001年姜氏庄园第四代传人姜纯哲曾接受东方卫视、陕西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的专题采访。2003年电视连续剧《延安颂》、《北斗》在此拍摄外景。2001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时刻》,向全球直播报道了姜氏庄园,姜氏庄园已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景点之一。 ②第五代传人: 姜亚雄,男,生于1989年7月9日,米脂县刘家峁村,现住姜氏庄园上院。 2、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马氏庄园(石块窑)传承谱系: ①第四代传人 马增禹,男,生于1948年8月,现住米脂县扶风寨马氏庄园,是马氏庄园的嫡系子孙。 2000年马氏庄园第五代传人马增禹曾接受中央电视台海外部、上海东方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的专题采访和报道。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新院”,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建筑文化融为一体,既体现了西方建筑之典雅,又反映出了陕北窑洞的雄浑。堪称中西方建筑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窑洞的瑰宝。马氏庄园已成为全国旅游文化的景点。 马儒民,男,初中,生于1984年5月12日,出生于马氏庄园,他熟悉马氏庄园的历史和故事,是马氏庄园的后裔。 3、延安市宝塔区临真镇石村“秀才大院”(石片窑)传承谱系: ①第50世传人。 牛文耀,男,生于1921年2月1日,高小文化,临真镇石村人,牛氏50世子孙,被誉为家乡的“小百科书”。“秀才大院”亦称“状元及第”。2000年“秀才大院”第50世传人牛文耀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浙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独家采访和报道。2004年中央电视台曾在此拍摄“王震与南泥湾”电视外景。2005年中央电视台向全国直播报道了“秀才大院”、“秀才村”。 牛兆瑞:男,生于1980年5月14日,高中,宝塔区临真镇石村人,第52世传人。现住石村“秀才大院”。 § 濒危状况 陕北窑洞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在延安市委、市政府、宝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间文化人士的积极工作下,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需要我们关注一些问题。 (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现代高楼与时俱进土窑洞大量废弃,接口窑开始“退役”。石窑、砖窑随着兴旺。 (二)因历史久远,受风雨侵蚀严重。故一些历史窑洞遗址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延安建成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延安窑洞宾馆。对继承和保护陕北窑洞,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延安大学窑洞建筑群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受风雨侵蚀严重,目前正在重建,重建后的窑洞群保持原有风貌,由6排200多孔窑洞组成,将成为一个爱国教育的中心。 (三)延安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的维护修缮。 (四)米脂“三大园”的维护修缮。 § 资金投入情况: 2007年宝塔区,政府拨出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保护宝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内容: 加大力度对陕北窑洞进行保护。主要是对历史遗址,以及陕北窑洞群的保护。让陕北人民对自己的窑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让外地游客更加喜爱“农家小院”以及陕北勤劳、善良的人民。 § 重点保护陕北窑洞: 米脂“三大园”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米脂三大园”品牌。 1、俗云:“人是窑的楦子”,主人的悉心呵护使这些民居得以原汁原味的保存。从其原始形态保存意义上讲,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 2、周边大环境丰厚的烘托。富县羌村杜甫所居土窑,志丹红砂石窑,长城沿线束条拱屋顶柳笆庵,延安大学、米脂中学、榆林农校旧址窑洞群,府谷七星庙—砖收顶的民族融合穹顶,统万城版筑技术等等,以其联系紧密和互动为米脂窑洞旅游开发起到铺垫和衬托作用。 . 3、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民居修造为百年大计。历来有许多讲究和方俗。包括造址、朝向、奠基吉日、门窗尺寸、内部摆设、合龙口、暖窑,都讲究“风水”。 4、汉画像石的现代解说。陕北土窑是“陶复陶穴”的继承,但作为石拱窑,其具体模板至少可从陕北汉墓的石拱造型得到印证。汉画像石在陕北的大量出土,内容之丰富,雕艺之精湛,世所罕有。发达的匠作技艺使米脂获得“石半县”的徽号,“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石拱窑修造,从整体构图到石狮、门墩、挑檐等石构件细部的精雕细刻,全凭石匠的眼力和手上的“锤子功”,实际上是两千年汗画像石的继承和发展。 5、生态环境的未来意义。窑洞属地下空间建筑类型。因其冬暖夏凉,不占或少占耕地,不破坏生态环境,省材节能,造价低廉,防火、防震、防辐射、防兵袭性能好,而具有了生态建筑的未来意义。窑洞不但不会消亡,且将大放异彩! 6、景点集中,交通便利。上述三处窑洞聚落,分别位于米脂城东十余公里的几处沟岔上,有公路直抵景点。米脂地处210国道要冲。随着火车客用的开通,三处窑洞旅游则有一定的客源。以米脂城为中心形成窑洞,汉画像石、千佛洞、李自成行宫、革命文化的旅游小三角,又以榆林为中心形成榆林、白云山、米脂、统万城旅游大三角,加上佛寺道观游,民间艺术游,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