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水龙 |
释义 | § 简介 巴西古生物学家在巴西南部的晚三叠世地层发现了距今2.25亿年前的一种新品种植食性恐龙。这个重要的发现刊登在12月2日出版的美国《Zootaxa》杂志上,同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也为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展出了该恐龙的化石与模型。据介绍,该恐龙的化石保存相当完好,包括一个很完整的头骨。化石的研究者莱亚尔(Leal)教授将这个新发现的恐龙物种命名为黑水龙(Unaysaurus tolentinoi gen. et sp. nov.),其属名“Unaysaurus”乃化石的发现点地名“Agua Negra”,意为黑水流淌的地方,黑水龙的种名献给托氏。莱亚尔教授称:“生活在巴西南部的黑水龙在骨个结构上非常类似欧洲的板龙,两者很可能有较近的血缘,这对研究古地理,原蜥脚类的物种演化有重要意义”。 [1] § 叙述 黑水龙生存于晚三叠纪的卡尼阶到诺利阶,约2亿2500万年前到2亿年前。它们生存于今日的巴西,当时连接者非洲的西北部。当时的各大洲联合成一块盘古大陆,并开始分裂成北方的劳亚大陆与南方的冈瓦纳大陆。 在1998年,黑水龙的化石发现于巴西东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圣塔玛莉亚市附近的圣塔玛莉亚组,在当时名为Caturrita组。这个地层另外出土了年代较古老的农神龙。而目前最古老的恐龙化石,例如始盗龙,发现于附近的阿根廷。这些证据显示最初的恐龙可能起源于这个地区。 黑水龙是巴西第一个发现的原蜥脚类恐龙。原蜥脚类是群半二足的草食性恐龙,与较晚期、较衍化的蜥脚下目恐龙有接近亲缘关系,蜥脚类恐龙包含一些地表上出现过最大型的动物,例如腕龙。南十字龙是另一种早期恐龙,也出土于附近地区。而1999年发现于巴西的Teyuwasu,可能也是原蜥脚类恐龙。 但是,黑水龙的最近亲板龙,却是出土于遥远的德国,年代为2亿1000万年前。这显示在三叠纪,动物群可轻易地在盘古大陆上迁徙。 § 命名 黑水龙是在2004年10月份的《动物分类》(Zootaxa)杂志上正式公布。属名中的unay,在图皮语中意为“黑水”而化石的发掘地叫阿瓜内格拉(Agua Negra),在葡萄牙语中也是“黑水”的意思;种名tolentinoi则是以第一个发现化石的居民托伦蒂诺·马拉菲加(Tolentino Marafiga)为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