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集体行为 |
释义 | 集体行为 § 概述 国乒代言伊利牛奶 集体行为是指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下,不受现有社会规范的控制,通常是无明确目的和行动计划的众多人的行为。亦称大众行为。 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提出的。他认为集体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人们在参与集体行为时通常表示出对某种行为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并表现出类似的行动,这种共同的态度和类似的行动是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彼此情绪的感染而形成的。此后,集体行为便成为社会学的一个专门术语。 § 分类 集体行为的理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理论(如勒邦的理论),根据感染(contagion),情绪的迅速传播以及不加批判地接受指挥等来解释行为;第二类理论用具有相似的预先倾向、观念和目标的人们的趋同现象(convergence)来描述集体行为;第三类理论认为集体行为由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社会规范所调解,称为突生规范理论。 § 发生过程 集体行为集体行为大多发生于公众场合,那些因受到环境压力而心理不安的人容易参与其中。在现代社会中,迅速的变迁会带来较多社会结构上的不整合,许多人处于不安之中,加之社会生活的大众化,容易发生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的发生和发展,通常需依次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接触与摩擦。在人群聚集的场合,人与人之间距离很近,身体直接接触,互相摩擦、拥挤、碰撞,给情绪感染创造了条件。 ②情绪感染。由于接触与摩擦,群体中的个人极易接受他人的情绪感染并极快作出相应的反映。这就使人群中的情绪感染出现一个连锁式的循环过程,以致感染整个人群。 ③群体激动。情绪感染的蔓延达到高潮,使整个人群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非理智状态,这时人群中的少数人便会做出种种离轨和违法的事情来,而其他处于激动状态的人则是他们的后盾。群体情绪发泄完毕,集体行为即告结束。 § 性质 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群体情景下,由成员之间的相互暗示、激发和促进而发生的社会行为。 集体行为的性质可概括为:由人群的狂热性所驱使的、无组织、非理性的短暂的社会互动行为。集体行为受群体情绪感染,可导致行为越轨,易引起社会动乱。 如果暂不考虑社会结构等外部条件而关注集体行动本身,则可以发现它是一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那些有重大心理压力且有一致信念的人都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突如其来的事件使人们来不及仔细地分析对策,而是相互寻求应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众人的激动、七嘴八舌的意见,从而成为一个复杂互动的场面。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情绪的互相感染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在群体激动的情况下,如果有人率先采取了某种大致符合众人信念取向的行动,就可能被寻找答案的人们所效仿,而形成众人的共同行为。 § 特征 集体行为有如下特征: 第一,群体性。集体行为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比如时尚为相当数量的人所遵循,谣言也是由较多人传递的,骚乱亦然。 第二,非组织性。虽然集体行为由许多人参与,但是却不是有组织的,其行动也不是有计划的。通常是在众人遇到突发事件时临时采取的大体一致的行为。 第三,突发性。这种群体性的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由于人们事前没有思想准备,所以当发生突发事件而众人对此又相当感兴趣时,就会发生非常规行为,在场群众在意见和情绪上互相感染,而引发共同行为。 § 表现形式 集体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骚乱、商业恐慌、时髦、谣传等。 § 产生原因 集体行为艺术 集体行为有各种各样的性质,产生的根源十分复杂。事件的突发性是集体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情绪感染机制的确立在促成集体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匿名效应是导致集体行为及其破坏性后果的最终原因。 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社会不平等和突然事件的发生是最主要的原因。社会不平等使人们胸中郁积愤闷,遇上人群聚集的场合,人们易受情绪感染;突然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始料不及,一时无应变的良策和规则,便会发生从众性的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往往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对于现存社会生活秩序来说,它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对冲破陈旧的、探索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和规范,集体行为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参考资料 [1] 中国百科网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01/2008/200805111478829.html [2] 数字中国 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name=3QGGF41&xpos=3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