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韩组康
释义

§ 生平概况

《有机化学》韩组康原名韩恩绶.1894年1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1898年随全家到茶陵。1905年又迁居长沙,靠祖父生活。他自幼勤奋好学。19001906年,从塾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论语等古文,从小就接受祖国文学良好的薰陶。当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满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认为中国所以贫穷落后,主要是由于科学不发达。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振兴科学。他在读中学时特别爱好化学。在14岁时就自己编写了一本化学的书,由他父亲代为整理装订。1910年2月,考进长沙雅礼大学,由于家境清寒,靠替学校抄写刻印所得,来缴纳学费和书籍费。后因学习成绩突出(考第一名),获得奖学金,才免去全部费用。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就立志献身于中国的化学事业。

1914年韩组康因病辍学,离开长沙到北京父亲处养病。病愈后,1919年应长沙雅礼大学徐善祥教授之邀,到长沙湘雅医科学校(今改为湘雅医学院)任化学助教。1920年到长沙德记矿务公司任化学师。1921年,经湘雅医科学校教导主任推荐,到北京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任化学教师,负责管理实验室工作,并在老教师缺席时代为讲课。他在清华教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但十分重视带好学生实验,还带领学生到天津有关化学工厂参观,使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1924年,他被聘请到上海卜内门公司担任实验室负责人。由于他具有丰富的化学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在工作中解决了许多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所以深得该公司重用。在1924年到1952年间,除1942—1945年日本侵略军接管卜内门公司他自动离职外,先后担任该公司实验室主任达20余年之久。1929—1952年间,他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和工业分析等课程。他讲课内容丰富新颖,往往举些生动实例来说明科学原理,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为中国化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主动辞去卜内门公司的职务,应邀担任上海市商品检验局顾问、华东药品食物检验所顾问、轻工业部上海科学研究所顾问、上海市卫生局顾问等职。1953年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成立,应聘为该所顾问,评为卫技一等一级专家,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担任上海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委员。中国化学会建会初期曾任会志部编辑和第五届理事,1959年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韩组康为中国的化学、仪器分析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贡献了毕生的力量。

§ 学术交流

联苯胺为了振兴科学,韩组康认为首先要传播科学知识,他很早就利用自己学习和实验所得,撰写专著或论文,加以发表。1918年就出版了《造碱工业概况》 ,并发表有关酸碱分析的论文多篇。1922—1923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碘质分析》 , 《还原方法》等多篇论文。1925—1926年,他翻译出版了《工业化学实验法》 、 《工业化学机械》等书。这些书均多次再版,是中国当时大学化学系师生的重要参考书,有些书满足了当时中国新兴化学工业的急需。

早在1920—1921年,他就加入了美国化学会、美国电化学会,并经常撰写论文在美国化学杂志上发表,向国外介绍中国化学界的学术情况。他在美国发表的论文有:“化学分析用滴定器”(美国专利,1929年)、“碳酸盐定量法的改良”、“用联苯胺测量醋酸铅中的醋酸”、“铬矾中氧化铬的碘量法测定”、“一种化学调味品—谷氨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盐含量的容量测定法”、“用乙酰化作用测定在香精油中的乙醇”等十多篇。得到国际上的公认,有的被再版,有的被许多著名学者收入教科书、手册和专著中,如在希尔伯恩著《有机化合物词典》 ,索普和怀特利著《应用化学词典》 ,柯尔索夫和斯登格著《容量分析》等书中均有引用。这是世界名著中较早引用的中国分析化学家的工作成就,为中国化学界赢得了国际声誉。

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外化学界已开始研究和应用仪器分析,但直到50年代初期,中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有鉴于此,为了推动仪器分析在中国的开展和应用,1954年由韩组康发起,邀请在沪分析化学专家、学者,在中国化学会上海分会举办一系列仪器分析讲座,讲授内容包括吸收光谱(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发射光谱、极谱分析、色层分析、放射分析、质谱分析、电子显微镜等20个专题。后由他主编,将这20个专题与电子管一文合并改编成《仪器分析大纲》一书出版。这是中国仪器分析的第一本专著,很快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所普遍采用。在1955年初版,8次印刷,1959年出新版,1962年3次印刷,大大推进了中国仪器分析的发展。

§ 化学事业

极谱法韩组康是一位热情豪放的爱国知识分子。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他和几位同事研制防毒面具,来支援十九路军。1934年还继续研究出版“烟幕发火剂及爆炸实验”一书。193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讲授国防化学时,带领学生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演习和实验,并撰写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国防化学演习记”一文,翻译《毒气侦检大纲》一书,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1942年日本侵略军进驻上海租界,卜内门公司被接管,他拒绝高薪礼聘,主动离职,靠着仅有的积蓄过着艰苦生活,坚决不替日本人做事,充分显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当时他还在卜内门公司任职,但他宁愿放弃高薪、放弃日后丰厚的退休金,主动辞去卜内门的职务,应邀到上海市商品检验局和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等单位工作。这一时期,他看到中国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感到由衷高兴,更加精神百倍,只争朝夕地开展科研工作,并带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努力培养化学事业的接班人。当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还是精神抖擞地和中青年人一起搞科研,并特别注意培养年轻人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当时上海药检所的房屋结构条件较差,白天外面街上车辆来往多,有时房屋震动,影响精细的极谱法测定数据,他经常亲自领导大家在夜间做实验,直至深夜。他始终坚信党的正确路线一定会胜利,于是不顾白天劳动的疲劳,利用晚上时间,通过回忆,继续整理出“硫喷妥钠的示波极谱分析”一文的初稿,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份珍贵的手稿。1968年11月10日他因病去世,终年74岁。

§ 人物简历

清华大学1894年1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

1910年2月—1914年6月长沙雅礼大学肄业。

1919—1920年任长沙湘雅医科学校化学助教。

1920—1921年任长沙德记矿务公司化学师。

1921年9月—1924年7月任北京清华学堂化学讲师。

1924年7月—1930年2月任上海卜内门公司化验室主任,并一度兼任上海复旦大学化学教授。

1929—1952年任勤业文具公司顾问。

1930年2月—1930年7月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教授。

1930年7月—1952年4月(其中1942—1945年主动离职)任上海卜内门公司化验室主任。在此期间,曾先后兼任上海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和同济大学化学教授。

1937年任中国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1952年7月—1961年任上海商品检验局顾问。

1952年10月—1953年6月任华东药品食物检验所和轻工业部上海科学研究所顾问。

1953年6月—1968年11月任上海市卫生局药品检验所顾问。

1956年3月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

1959年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68年11月10日逝世于上海。

§ 主要论著

《化学世界》1 韩组康.造碱工业概况.长沙,1918.

2 韩组康.酸质分析.科学,1920,5(9):890—908;(10):1007—1019.

3 韩组康.过锰酸钾方法.科学,1921,6(2):179—199;(8):786—819.

4 韩组康.碘质分析.科学,1922,7(7):655—683;(8):803—833.

5 韩组康.还原方法.科学,1923,8(2):154—160.

6 韩组康译.工业化学实验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7 韩组康译.工业化学机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8 韩组康.工业用水简速分析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9 韩组康主编.仪器分析大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

10 韩组康.捷克的三种新型极谱仪.化学世界,1956,11(1):8—11.

11 韩组康.海洛夫斯基博士的努力与成功.化学世界,1956,11(3):117—120.

12 韩组康.海洛夫斯基博士的文献总目录.化学世界,1956,11(4):168—175.

13 韩组康.近年极谱学的成就(上)、(下).化学世界,1958,13(2);59—64;13(3);104—107.

14 韩组康.维生素的极谱学(上)、(下).化学世界,1958,13(6):241—245;(7):317—319.[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