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非欧几何学 |
释义 | § 简介 非欧几何学 非欧几何学是1829年由俄罗斯 数学家尼古拉?洛巴切夫斯基(1793-1856)提出的。他试图创建一种新的几何学,否定2000多年前由希腊人欧几里德宣布的古典几何定律(原理)。认为:“在一点上只能通过一条直线平行线”的定律应改为“从一点上至少可通过两条平行直线”,从这里洛巴切夫斯基逐步修订了欧几里德的所有几何定律(原理),其结果是演绎出一种新的可以完全相容而不是对立的几何学。 § 历史 起初,人们还以为这只是为了迎合哲学的投机行为,后来则发现它适合几何学的一些特殊领域,比如伪球面的面积。1850年前后,德国数学家乔治·黎曼1826-1866也提出另一种非欧几何学,它的原理是从一点上不能划出任何平行直线。在洛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非欧几何学之后,又增添了另外一些几何(原理)定律。所有这些都显示出有可能建立兼收并蓄而并非对立的几何学体系。这些几何学根据其开始选择的原理各不相同,但在一定情况下,每一“真理”都能更有利于另一“真理”,而任何一种“真理”都不会比另一种更为“真实”。当爱因斯坦向人们证实了宇宙并不是欧几里德式的时候,非欧几何原理最终被广泛认可。 § 影响 非欧几何的创建打破了欧氏几何的一统天下的局面,从根本上革新和拓广了人们对几何学观念的认识,导致人们对几何学基础的深入研究。而且对于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初所发生的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物理观念的变革起了重大的作用。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宇宙空间更符合非欧几何的结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